把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相邻的两个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公式平方差

一个正整数若能表示成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正整数为“杨梅数”.例如,16=52-32就是一个“杨梅数”.则把所有的“杨梅数”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7个“杨梅数”是(  )A.97B.95C.64D.65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1不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所以1不是“杨梅数”.对于大于1的奇正整数2k+1,有2k+1=(k+1)2-k2(k=1,2,…).所以大于1的奇正整数都是“杨梅数”.对于被4整除的偶数4k,有4k=(k+1)2-(k-1)2(k=2,3,…).即大于4的被4整除的数都是“杨梅数”,而4不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平方差,所以4不是“杨梅数”.对于被4除余2的数4k+2(k=0,1,2,3,…),设4k+2=x2-y2=(x+y)(x-y),其中x,y为正整数,当x,y奇偶性相同时,(x+y)(x-y)被4整除,而4k+2不被4整除;当x,y奇偶性相异时,(x+y)(x-y)为奇数,而4k+2为偶数,总得矛盾.所以不存在自然数x,y使得x2-y2=4k+2.即形如4k+2的数均不为“杨梅数”.因此,在正整数数列中前四个正整数只有3为“杨梅数”,此后,每连续四个数中有三个“杨梅数”.∵47=(1+3×15)+1,4×(15+1)=64,64是第46个“杨梅数”,65是第47个“杨梅数”.故选:D.如果一个数是杨梅数,就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设这两个数分别m、n,设m>n,即杨梅数=m2-n2=(m+n)(m-n),因为m,n是正整数,因而m+n和m-n就是两个自然数.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杨梅数,可以把这个数分解因数,分解成两个整数的积,看这两个数能否写成两个正整数的和与差.本题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考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题中新定义的理解与把握.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