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经济日报称:让居民通过股票在哪里看、基金赚到钱,是扩大消费必要之举?

希望大家知道,几乎零门槛开户的股市,也就等于全民参与性打开了大门。而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股民约2.1亿人,按照七分之一 四口之家(‘单独居住’4父母+2夫妻+2子女),七分之二 三口之家(‘单独居住’4父母+2夫妻+1子女),七分之二 两口之家(‘单独居住’4父母+2夫妻)七分之二 单身(‘单独居住’2父母+本人)来做个模型推导一下的话,2.1亿股民中,其中3kw人可以覆盖累计2.4亿人,6kw人覆盖累计4.2亿人,6kw人覆盖累计3.6亿人,6kw人覆盖累计1.8亿人,考虑到其中肯定还有重复,我们就打个6折,那么,股民2.1亿人实际上覆盖(2.4+4.2+3.6+1.8)*60%=7.2亿人,也就是大概能覆盖50%左右的人口。那么问题来了,让居民通过股票和基金赚钱,是不是就等于全民发钱?这个全民发钱,是不是比优惠券,直接发钱更为有效?这里是需要每个人思考的,不是说要直接发钱,就觉得钱必须要以现金的形式送到你手上才算的。如拜登减免学费,这算不算全民发钱?而且这也让「救一线城市房地产就是救经济」的说法彻底现了原形。四大一线城市2022年人口合计大约8300万,假设住房自有率60%(当然有没有这么高大家应该有体感),那么就相当于一线城市共有4980万人可以受益于「一线城市房价增加」带来的消费提升。好了,7亿2000万人受益和4980万人受益,哪个对经济的促进效应更大,一目了然。从2020年开始,我就一直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模式会有新变革,房地产的价值投资属性将会被股市所取代。现在大家都站在这个起点,就像当初房价初起时一样——没人理解你,还会嘲笑你,最后匆忙买入进去。}
让股票市场涨起来,居民财富增加,无疑会刺激消费,这个逻辑没问题。但高层更关心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让股票市场源源不断给实体经济供血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也是中国股市成立三十多年,多数时候走熊的根本原因。如果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一样,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股市也许早就走牛了,可惜不是这样。这也就注定了中国股市会涨涨跌跌,上涨时间短,调整时间长,多数中小投资者会亏钱的市场。之所以要救市,是为了实体经济,是为了刺激消费,绝不是让投资者享受中国经济的红利,不管口头上怎么讲,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目前的时机,长周期看,还是比较合适布局的,即便不是短期底部,离底部也不会太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在哪里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