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怎么理解?


2019年10月15日,是德国哲学家尼采诞辰175周年的纪念日。下文摘自周濂新书《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中论述尼采的部分,澎湃新闻获得授权刊载。
尼采,1861年
尼采的死亡和出生
1889年1月3日,在意大利都灵的卡尔洛·阿尔弗贝尔托广场上,刚刚离开住所的尼采,看见一个马车夫正在虐待自己的马。他冲上前去,热泪盈眶地紧紧抱住马脖子,高呼道:“我的兄弟!”尼采疯了。医生的诊断说明书上赫然写着:精神错乱症和渐进性麻痹。
作为肉身的尼采此后继续苟活了11年,直到1900年8月25日才真正离世,但是作为思想者的尼采在1889年1月3日那一天就已经死亡了。在他精神失常前的一年中,尼采一口气写下了五本小册子,分别是《偶像的黄昏》、《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敌基督者》和《瞧,这个人》——就好像是超新星在归入沉寂之前的最后爆发。
《瞧,这个人》是一本个人自传。仅看书中小标题——“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我为什么是命运?”——你就知道,此时的尼采已经一脚踩在了疯狂的边缘。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出自罗马总督彼拉多指认耶稣基督时说的名言:“瞧,这个人!”把这句话作为个人自传的标题,尼采绝不是无意为之。要知道在同一年,尼采还写出了《敌基督者》,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基督教的反对者,尼采竟然像指认耶稣基督一样来指认自己,其中的反讽和紧张非常耐人寻味。我们会在尼采专题的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尼采的出生。1844年尼采出生在德国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同年,两岁的弟弟也因病去世。这两件事情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可以说,命运女神从一开始就给尼采的人生涂抹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六岁的时候,尼采与母亲和妹妹一道去瑙姆堡投奔祖母和两个姑姑。尼采从小在女性的环境中成长,但他却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厌女症患者。关于女性,他说过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你到女人那里去吗,不要忘了带上鞭子。但是有趣的是,在他与红颜知己莎乐美摆拍的一张合影中,手拿鞭子的恰恰不是尼采,而是莎乐美。很多解释者认为,这再一次证明世人对于尼采存在着太多的误解。
虽然成年之后的尼采反复强调甚至炫耀自己的破坏性,比方说:“让个体感到不快,这就是我的使命。”再比如:“我不是人,我是炸药!”可是年少的尼采却是一个特别安静羞涩的人,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所以尼采儿时的绰号是“小牧师”。事实上,即使成年之后,生活中的尼采依然是一个安静羞涩的人。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好像隐藏了一座休眠火山,当它爆发的时候,不仅可以摧毁基督教的千年传统,同时也可以摧毁整个理性主义的千年传统。所以在读尼采的时候,一定要把他的哲学跟人生结合在一起读,他的哲学就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就是他的哲学。如果你不能体验他的体验,不能设想他的狂想,那就很难真正进入他的哲学。
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
尼采无疑是一个病人。他的病态首先体现在生理上,他有很严重的头痛症,他的胃肠功能不好,眼睛也有问题。24岁的时候尼采就成为巴塞尔大学的古典学教授,但是到35岁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离职,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眼睛几乎失明,读不了任何著作。尼采不仅有很严重的生理疾病,同时也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社交障碍症。第一次见到莎乐美的时候,尼采用蹩脚的幽默感说道:“尊敬的莎乐美小姐,我们是从哪个星球上降落到一起的呢?”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莎乐美,听到这句话该作何反应呢?很显然,这样的尬聊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但是如果你不去近距离地接触尼采,而是远远地阅读他的哲学和人生,就会被他深深地感动。因为这个病态的人一直在渴望一种健康的哲学。“健康”这个词几乎是尼采评判人生和哲学的终极标准。比如,他之所以批评苏格拉底的哲学,理由正在于它不健康,他之所以批评基督教的道德,理由也在于它不健康。
什么是健康?我在课堂上跟人大同学们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你们的两腿结实,身体充满力量,更重要的是,用尼采的说法,你们的消化系统非常好,可以吃各种东西,睡很香甜的觉,你们可以大笑,开怀大笑,充满了对生命的肯定、憧憬和渴望。这些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重要的是,尼采在28岁的时候,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染上了梅毒,这在当时的欧洲是不治之症,即使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却终身难愈,而且最终病毒会侵袭大脑,导致精神失常。我们没有这样的人生体验,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万蚁噬骨的病痛感,它挥之不去,如影随形,让你时时刻刻都在反观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写出《追忆逝水年华》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就是这样通过病痛来接近自己的灵魂的。他说:“病人,更多地觉得接近自己的灵魂。”普鲁斯特还说:“生活是一样贴得太近的东西,它不断地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伤害。一旦感到它的镣铐有片刻的放松,人们便可以体验到隽永的乐趣。”
我在18年前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
生活贴得太近会伤害灵魂,灵魂贴得太近会疏远生活。反正没法过!!!但是时间不会戛然而止,时间在灵魂低眉举目之间轻轻跃过,把状态拉长成生活,历史就是这样完成的,生活就是这样展开的,然而灵魂还在丛林的月光下沉思,想着没有出路的出路。怎么办?于是我们决定不用理性去规划生活。我们用意志力,用极大的轻蔑力去贬低生活,贬低一切来自生活幻想和幻象帷幕之下的幸福、快乐、温馨、亲近等等一切美好的词汇,在这种大轻蔑中体会另一种力量,一种源自生命底层的力量,它狂飙突进,荡涤一切。于是我们终于把握住生活的本质,我们手指前方,说道:“喏,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你们这些可怜的被蒙蔽的蝼蚁。”——尼采就是这么生活的,但是尼采首先摧毁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
可是尼采并不因此感到沮丧,相反,他在这样的病痛中找到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瞧,这个人》中,尼采写道:
36岁时,我的生命力降到了最低点——我还活着,但却看不到离我三步远的东西……在我身上,精神的完全明亮和喜悦,乃至于精神的繁茂兴旺,不仅与最深刻的生理虚弱相一致,而且甚至与一种极端的痛苦感相一致……从病人的透镜出发去看比较健康的概念和价值,又反过来根据丰富生命的充盈和自信来探视颓废本能的隐秘工作——这乃是我最长久的训练,是我最本真的经验,如果说是某个方面的训练和经验,那我在这方面就是大师了。
我认为这段话非常好地传达出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之间的关系。用心体会尼采的用语,他用明亮、喜悦、繁茂兴旺去刻画精神的健康,这些词汇最初是用来刻画身体的健康,这对于尼采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尼采告诉我们,恰恰是从病人的视角出发,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什么叫作“健康的概念和价值”,恰恰是通过虚弱和颓废,才能真正地体会和理解什么叫作“生命的充盈和自信”。这是一种自我克服的过程。
热爱命运就是尼采最终的自我嘲讽
除了健康,“颓废”是理解尼采哲学的又一个关键词。颓废是健康的反义词,它不仅是生理性的,更是精神性的。什么是颓废?就是体会到生命的无意义,人生的虚幻感,以及自我的无能为力感。我们可以做一个区分,就是那个“名叫尼采的人”和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那个名叫尼采的人分明体会到了虚弱和颓废,生命的无意义和人生的虚幻感,但是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却是要肯定生命,热爱命运,去赢得一种完全明亮、喜悦,乃至于繁茂兴旺的精神生活。
美国学者罗伯特·所罗门在《与尼采一起生活》中告诉我们:“尼采主要关切的是理解他自己的那个遭受疾病折磨的、孤独而又不幸福的人生,并由此肯定这个人生。”这里的重点在于,在理解如此这般的悲惨人生之后,仍要“肯定”这个人生。我认为所罗门对尼采的总结,特别像一句流传甚广的人生鸡汤:“看破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这句话之所以像是人生鸡汤,是因为你,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你,不能够用自己的意志力、生命力去丰富和填充这个句式,于是这句话就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表述,一个稀汤寡水、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洞形式。就好像我们衷心地热爱C罗和梅西,因为衷心地热爱,就误以为我们也共同参与了他们的卓越和不凡,但其实我们只是英雄的影子,英雄们过真正的人生,我们喝影子里的鸡汤。
尼采说:“我怎么能不感谢我的整个人生?”这句话真是让人动容。它让我想起我另外一个无比钟爱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在临终前的遗言是:“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从凡人的角度看,维特根斯坦的人生经历说不上好,但是他就像尼采一样,在经历了“遭受疾病折磨的、孤独而又不幸福的人生”之后,肯定了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因为他们都坦然接受了命运女神交付在他们身上的必然性,所以尼采说:“热爱命运!”
1889年,尼采陷入疯狂,病历记载:“这个病人喜欢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罗伯特·C.所罗门说,“热爱命运就是尼采最终的自我嘲讽”,“他的人生就是对‘热爱命运’的检验。他没有成功地通过这个检验”。
我并不认为尼采没有成功地通过这个检验。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反问自己:你有没有打算通过这个检验?你是不是能够成功通过这个检验?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周濂/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2019年4月版。}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下面是我整理了尼采名言经典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  2、人们既无权要求生命,也无权要求劳动,更无权要求“幸福”:因为,众人的情况同最低的蛆虫没有什么两样。  3、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4、更高级的人呀,你们最大的坏处莫过于不学习舞蹈,人必须跳舞——超越你们自己而跳舞!你们的失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能会成功的事多着呢!因此你们要学会自嘲!高举你们的人,优秀的舞蹈家啊,高些,再高些!也别忘记大声朗笑!  5、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6、假如人们是哲学家,正如人们过去一直就是哲学家一样,那么人们就没有观察过去事物的眼光了,也就是没有观察未来事物的眼光了——人们满目所见只有存在物。但由于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物,所以剩给哲学家的就只有他的“世界”假想物了。  7、我们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对于我们就越是变得兴味索然。  8、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9、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10、即使你对他们温柔敦厚,但他们仍旧是觉得受到你的蔑视。他们以隐秘的伤害行为报答你的善举。你无言的骄傲总与他们的口味不合;倘若你某次谦虚到虚荣的地步,他们就喜不自胜了。  11、在这儿,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公识。  12、你们意欲高升,所以仰视高处,我既已高升,故做俯瞰。你们当中有谁既会大笑又已高升了呢?  13、噢,孤寂呀,你是我的故乡!我在野蛮的他乡过野蛮的生活委实太久,所以向你回归时不可能没有眼泪!  14、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15、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16、对财富的喜爱,以及对于知识的喜爱,是推动地球的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增加了,另一种力量势必减弱。  17、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18、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真正的男子渴求着不同的两件事:危险和游戏。  19、没有根据的根据。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20、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21、谁不想看一个人的高度,而只是睁大眼睛注视此人身上的那些明显的低处——谁就会由此而将自己暴露无遗。  22、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23、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24、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25、时间迅疾地飞去——我们多么希望一切事物能与它同飞。  26、民粹的思想:善良人,忘我之人,圣人,智者,主持公道者。  27、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28、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  29、超人即是海洋,你们的伟大轻蔑会在海中沉没。  30、较为相同,较为普遍的人,一向总是占有优势,较为杰出的,较为高雅的较为独特的和难于理解的人,则往往孑然独立;他们常常在孤独中死于偶然事件,很少能繁衍下去。  31、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  32、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33、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34、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35、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  36、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  37、谁被民众仇恨呢?——如同一条被众狗仇恨的狼呢?是奔放不羁的天才,是桎梏的.死敌,是拒不顶礼膜拜并悠游于林泉的高士。  38、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39、“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0、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太勤奋的。  41、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42、我的智慧终于被解除了魔力,我所知道的事情比哈姆雷特少,比苏格拉底少,比一无所有少!这是最终的真理:并没有真理,只有垂死的灵魂痛苦的垂吊在“十字架”上……  43、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44、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45、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46、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47、人与人之间是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间。你刚好要独自体验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门敲响了,那班同情者络绎不绝的到来,把你连同你的痛苦淹没在同情的吵闹声之中!  48、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  49、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  50、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51、道德很“不道德”,正如世间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道德性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非道德。  52、谦虚、勤奋、和善、中庸:你们就是这样希望于人的吗?善良的人?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理想的奴隶,未来的奴隶。  53、艺术是什么?是卖淫。  54、当心性灵:性灵会使我们极其孤独,孤独意味着毫无义务感与没有约束发;性灵会败坏我们的性格……  55、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56、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  57、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58、应该嘲笑生物学家虚假的“利他主义”,因为,变形虫的繁衍表现为甩掉包袱,这是个大优点。排泄废物。不想要任何赞誉。因为人们做的乃是有益于某人的、或使某人满意的、或不得不干的事。  59、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60、大无畏的思想家最能体验无比惨痛的悲剧;他们之所以尊重生活,是因为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对手……  61、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62、我内心深处只爱生命——而且,说真的,我恨它之时也是最爱它之时!  63、没有更冷的天气吗?没有更黑的夜晚吗?没有必要一大早就点灯吗?  64、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  65、自我崇拜是达到性格之诗意和谐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协调性格与能力,保持和增强我们的一切,方法就是崇拜。  66、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  67、谁明知恐惧而制服恐惧,谁看见深渊而傲然面对,谁就有决心。谁用鹰眼注视深渊,用鹰爪抠住悬崖,谁就有勇气。  68、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要驮载这一切最沉重之物,犹如满载重物而匆匆走向荒原的骆驼。精神也正是这样匆匆走进荒原。然而,在寂寥的荒原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精神变成了狮子,它要为自己夺得自由,做自己沙漠的主人。  69、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70、对于强大的,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着许多沉重之物。这精神包含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的强大要求负载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71、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72、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  73、在孤独中,一切都可以获得——除了精神正常。  74、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75、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76、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  77、如果我们老是寻根究底,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毁灭。  78、克服一种感情的意志,最终只是另一种感情或另外若干种感情的意志。  79、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80、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总无意义:一个搞恶作剧的人可能成为它的厄运。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81、攀登最高峰的人取笑一切悲剧和悲伤,严肃的态度。  82、平庸是一幅自负精神能忍受的幸福的假面具,因为,它不让大多数的人,即平庸者去想到伪装:他进行伪装正是为了平庸者的缘故——为不触怒他们,是的,常常出自同情和友善。  83、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84、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85、上等人有必要向群众宣战。  86、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87、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88、有些人之所以离群索居就是为了躲避流氓:他实在不愿与流氓共饮井水,共享水果和火。有些人走进荒漠,与猛兽同受干渴之苦,就是不愿与肮脏的的赶骆驼者共坐在水槽边。  89、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90、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91、不要将完全没有信仰能力的无信仰和再也不能相信某种世界观的无信仰混为一谈。后一种情形一般来说是一种新的信仰的前兆。  92、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93、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94、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95、谁的思想过于丰富,谁就宁愿把自己变愚。  96、斯多葛主义只有一件圣事,那就是自杀……
}
2017-05-19 08:16
来源:
星星诗刊
高贵的理解(节选)
文/尼采
(七)
有人具有追求地位的本能,但同任何其他本能相比,具有此种本能已经是地位高的标志;有人乐于怀有细腻微妙的崇敬之情,并由此可推断出他们的出身和习惯都很高贵。灵魂的纯净、善良和高尚,根据追求地位的本能,来判断具有最高的地位,但却尚未受到令人敬畏的权威的保护。这种东西就好像一颗活的试金石,普普通通,尚未被人发现,且具有试探性质,或许有意蒙着一层面纱,做了伪装。致力于考察灵魂的人,可利用这种手法的许多变形来尊崇的本能来检验它。差别造成仇恨,若把某一神圣的器皿、某一密闭神龛中的珠宝、某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书籍放在这一本能之前,则许多粗俗的本性便会像脏水那样突然涌现出来;而另一方面,则会有不由自主的缄默、犹豫的目光和一切手势皆停止,由此而表明灵魂真切地感受到了最值得尊敬的东西。
(十)
“人们只能真正尊敬不考虑自己的人。”——歌德对拉特·施洛塞尔说。
中国有个俗语,做母亲的甚至用它教育孩子,这个俗语就是:“小心。”从本质上说,这是现代文明的根本趋向。我确信,古希腊人也会首先注意到当今欧洲人自己使自己矮小——单单在这方面,我们就立即会使古希腊人感到反感。
(十三)
每个深深遭受过痛苦的人,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驯和怀有厌恶之情,这几乎决定了人们的地位等级,决定了人们能多么深地忍受痛苦。一件使人胆寒的确定无疑的事是,他因此而会受到彻底的影响,并被打上深深的烙印,在经历过痛苦之后,他比最机灵、最聪明的人懂得更多,也熟悉和“通晓”了许多遥远而可怕的世界,而“你对这些世界却一无所知”!受苦的这种理智上的桀骜不驯,被选中的有知识的人、“被引入门的人”、几乎被献祭的人的这种高傲,发觉需要用各种形式的伪装来保护自己,以免与好管闲事的、爱表示同情的人接触,也以免所有那些未经历过同样痛苦的人接触。深深的痛苦可以使人高贵,可以把人与人区别开来。最为精致的伪装形式之一,就是伊壁鸠鲁学说,连同某种无拘束的炫耀性趣味,伊壁鸠鲁主义者是利用快乐的“快乐的人”,因为他们由于快乐而被误解——他们希望被误解。还有一些利用科学的“科学家”,因为科学而显示出快乐的外表,因为科学性而得出一个人是肤浅的这一结论,他们希望把人引入歧途,以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一些奔放不羁的傲慢之人,他们想要掩盖和否认他们具有破碎的、不可救药的高傲心灵(例如,哈姆雷特的愤世嫉俗——加利亚尼的事例);偶尔愚蠢本身就是不幸的、过于自信的知识面具。由此可以认为,尊崇这一“面具”,不在错误的地方利用心理学和好奇心,是较为高雅的人性的一部分。
(十四)
把两个人区分开来的,是不同的纯洁感和标准。这与他们的全部真诚和相互帮助又有什么关系?这与他们的全部相互友好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依然是——他们“彼此闻不出对方的味儿”!追求纯洁的最高本能,使受这种本性影响的人成为一个圣人,并处于最为奇特和最为危险的孤立境地,而这正是这种本能的神圣之处和最高的精神化。沐浴时感觉到无法形容的快乐,心中怀有热望和渴求,不断迫使灵魂走出黑夜,并进入明媚的早晨,摆脱忧郁,摆脱“苦恼”,进入晴朗、明亮、深邃和高雅的境界。也恰如这样一种倾向区别于其他倾向那样!它也把人与人区别开来。这位圣人可怜的是污秽的人性,太过人性。而假如可怜本身被他认为是不纯洁的,是污秽的,那就有水平和高度了。
(十五)
高贵的标志是,从未想到过要把我们的义务降格为对每个人承担的义务;不愿放弃或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责任——把我们的特权和行使特权视为我们的义务。
一个人若想要成就一番伟业,便会把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有利于自己前进的手段,或看成是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或看成是暂时的歇脚处。也只有在他得到了提升和享有支配地位之后,他才有可能以独特而傲慢方式,对同胞表示出慷慨大度。在此之前,感到不耐烦和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经常上演喜剧,因为即便是奋争也是一场喜剧,也会像每种手段那样掩盖目的——会破坏与他人的所有交往,因为这种人熟悉孤独中最有毒的东西。
(十六)
等待者的问题。要有好机会,要具备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这样,将问题的解决搁置起来的高等人,才会在适当的时刻采取行动,或者说才会有“爆发”。通常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在世界的一切角落,都会有人坐着在等待,他们不知道自己将等到何时,更不知道自己将空等一场。偶尔,也会听到起床号,也会出现“准许”采取行动的机会,但往往都来得太迟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采取行动的力量,已在坐着不动中耗竭了;多少人想“跳起来”时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四肢已经麻木,精神也太过沉重!他自言自语道:“太迟了!”他已没有了自信,自此以后永远废了。就天才而言,“没有手的拉斐尔”也许并不是例外,而是普遍情况,但谁又说得清呢?或许天才根本就不是那么罕见,而罕见的是那五百只手,天才需要五百只手来对“合适的时机”施行暴政——来抓住时机!
(二十)
如果真的想要赞扬,那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赞扬才是一种精巧、又高贵的自我克制,否则实际上便会赞扬自己,这与高雅趣味是背道而驰的。毫无疑问,上述自我克制提供了不断被误解的极好机会和诱因。要想能使自己具有这种真正的趣味和道德,就一定不要生活在智力低下的人当中,而要生活在这样的人当中,这些人高雅的误解和错误会引人发笑,否则就将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他赞扬我,所以他也就承认我是正确的”这种愚蠢的推理方法,将会毁掉我们这些遁世者的一半生命,因为由此我们也将与傻瓜为邻,与傻瓜为伴。
(二十一)
生活在广袤而高傲的平静之中;永远超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具有或不具有感情,表示赞成和反对;一连几小时把自己降格至它们的水平;像坐在马背上,或像坐在驴背上那样坐在它们身上。因为人们必须知道如何利用它们的愚蠢和它们的热情。保留自己的三百个显著位置,并保留自己的墨镜:因为在一些情况下,没有人一定能盯住我们的眼睛,更不会盯住我们的“动机”。而且选择那个为由此而欢快的恶德,即以温文尔雅为伴。并且保持四项美德:勇气、洞察力、同情心和孤独。因为,孤独作为一种把我们引向纯洁的崇高趋势和倾向,是我们身上的一种美德。它发觉,人与人相互接触,即“处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肯定是不纯洁的。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交往,都会使人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时候变得“平庸”
(摘自尼采《谈自由与偏见》,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星星诗刊APP下载
改变阅读,由我们开始
官方微信:xxsk1957
传播诗意生活 展示品质文化
做文化生活的创造者
不做网络信息的搬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