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创业没经验,选择加盟品悦苏宁电器加盟实体店需要多少钱好吗?

答主目前只在泥电度过1+4个月,所以答案可能比较片面,还希望各位多多包涵。高考后的那个夏天,怀揣着对自己分数的一种迷之自信,把大学限定在了武大,南大还有东南。心里想着留在南方,要么就在珞珈山,要么就在仙林吧。结果分数下来,一个都去不了。返校报志愿的时候,还对同伴说就读川大算了,不过,最后还是阴差阳错来了成电。那年的暑假仿佛特别短,似乎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离学校越来越近。报道的时候,沙河西门外似乎在修地铁,飞扬的尘土与围板中,石头上刻的“电子科技大学”,让我确信,眼前的就是沙河。沙河不大,从西门望去就是信软楼,再过去就是学校边界。图书馆只有四层,找书往往得按着号码一层一层地翻。虽然有隔间,但南方人第一次洗澡堂,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适应。没有独立卫浴,不过还好,至少还有上床下桌四人寝。沙河教学楼不多,主楼,一教二教三教四教,还有基本上与本科生无缘的211和信通楼。南门出去就是建设巷,往东是东郊记忆,往西则是339。出门,离财富又一城,龙湖还有SM广场都挺近的。我试过从欣苑出寝室,不到15分钟,就可以在太古里坐下。在沙河的时光只有一个月,记忆中,似乎就是上课自习睡觉,偶尔去一趟城里逛逛,不太像一个大学,更像是一个位于成都1.5环的高中。大概是报道的当天,我就去了清水河,地铁从春熙路转到犀浦,再坐车到西门。不得不说,就地理位置而言,沙河比清水河要好实在太多。对清水河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大”了。相比于沙河逼仄的空间,清水河的布局更透露出一种随意:八角书斋位于最中央,一边是西湖,一边是时间广场。而图书馆对面的东湖旁,是立人楼。一座小桥,连接着立人楼与品学楼c区。要是沿着银杏大道一直往南,会见到主楼——样式与沙河主楼一脉相承,作为清水河最高和最长的建筑,怀抱东西湖,透露出苏联式建筑的恢宏大气。清水河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广阔的草地,树林,还有树林中矗立的巨大的建筑。仅仅是骑着单车,绕着清水河的道路,在树林之中穿行就给人一种舒畅。在沙河,时间过得很快,快到我记不住那一个月究竟干了什么。十月的某一天,我们搬去了清水河。很幸运,我们分配的寝室在硕丰苑,双人间有独卫。从此,在清水河的日子开始了。不知是哪一位朋友说的,清水河周围最大的景点,就是清水河本身。初秋的校园,银杏还没有变黄,西湖的天鹅也会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出来转路。如果碰上周末,又恰巧遇上晴天,很多人都会在时间广场的草坪上三三两两坐着,有人会带上吉他唱歌,也会有外人带着孩子放风筝。清水河很大,学校提供了方便校园通行的摆渡车,我的同学叫它“小白” 。有人说,坐小白,一定要去最后一排背对着司机的座位。因此,最后一排的三个座位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小白走走停停,时而加速时而急刹,再搭配上最后一排独有的视野,体验就像过山车一样奇妙。成电食堂在寝室和教学楼之间,倒是方便了三点一线的同学们。同学们上课主要靠共享单车,但如果起床晚了,出门又没有车可以扫,要么就加快步子去品学楼,要么就刷卡上小白。如果能够抢到最后一排的话,我倒是不介意花那一块钱,如果没有的话,自己走倒也是能走到品学楼。有时眼看着时间不够,一步登上小白,那司机开车在人群中灵活走位,到最后居然还能提前到教室。品学楼ab区的正常上课的大教室,c区是更为精致的小教室。很多人会去ab区自习,我偏爱c区,人少而明亮精致,从早晨透过中庭照射进教室的阳光,在书页间移动,再到最后消失在楼的另一边,教学楼的灯光逐个亮起。背着书包进来的人,行色匆匆路过的人,最后学习一整天踏着夜色离去的人,在一间小小教室里,安静而又富有默契。我很挑学习的地方,图书馆中,有e韵空间和百学堂,思溢阁和一楼钢琴旁的小桌子,还有户外空间旁靠近西湖的走廊;品学楼c区的小教室和过道的自习空间,立人楼则是三楼上靠近东湖的走廊上摆着的小桌子,坐在那可以看见夕阳。西湖是天然的,东湖是人工湖。因此,西湖的景致更有生气些,而东湖则略带沉闷。东湖外是围着一圈栈道,晚上会有人在那里夜跑。成都的雨渐渐冷了起来。一层雨一层凉,早晨到品学楼上自习的同学渐渐加厚的衣服还有渐渐变黄的银杏,告诉人们秋天到了。偶尔一夜过后,信通学院外的麦克斯韦会蒙上一层露水,去品学楼的草地也湿软软的。在成电的一切,也都踏上了正轨。有幸加入了微软学生俱乐部,能够见识许多技术大牛。巧合之下了解了电视台,也误打误撞加入了后期组,接触到了很多大佬,还有同样喜欢电影,喜欢艺术的人。当老师知道我是信软的时候,他一拍大腿:“我就觉得信软是电子科大最幸福的学院,因为你们既体验了清水河的新与广阔,又能在沙河品味成都和成电的味道”。那时,成电会堂似乎一直忙碌,要么是音乐会要么是学生演出。相较于必修的成电讲坛,选修的成电舞台更吸引我。维也纳乐团的交响乐,星海乐团的演奏,值得为之放弃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在我的印象中,江安的青春广场似乎每个周末都有活动。我去的那次,是外院的外国文化节。本来说和朋友一起逛江安,结果自己却在西语区和小姐姐聊起了高迪和巴塞罗那。最意外的是,在和天文协会的同学聊天时,居然聊到了下周的斯丁措观星。当初从沙河坐车到清水河参加百团大战,加的很多社团都处在划水的状态,结果无意中瞥见了天文学会的观星活动,便立刻报了名。现在想来,那似乎是我一生中最为勇敢的几次决定。在成都,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站在高处是可以看到雪山的。仿佛蜃景的雪山高悬于城市空中,恍惚中给人一种奇幻与震撼的感觉。斯丁措是一个湖,站在湖边,眼前是贡嘎,背后就是幺妹。虽然按照户外协会的建议,提前一周服用红景天,但自折多山口后还是免不了高反。所幸,还能够走出营帐,在夜晚用天文望远镜一窥星空。晚上人们围坐在炉火旁游戏,帐外是寒风与星空。突然想起了一首诗,想起德令哈也在高原,也有一座天文台,在夜晚孤独地看着星星。高反和极寒使得即使贴了十几个暖宝宝也没能睡个好觉,但第二天还是准时起床,跑到结冰的湖边激动的等待日出。延时摄影下,天空从黑色到粉红,再到最后澄澈的蓝,阳光从山的一侧渐渐露出,再照耀在整个贡嘎山峰,把白雪染上一层金色。当加入电视台的时候,老师问我,雪山大漠,星辰大海,你会选择哪个?我的回答是星辰,我确实很喜欢星空,去南大的那天,我在仙林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下站了一个小时,想着就算以后没有机会进入这里,也算有缘一场。就像非在江南的细雨中,去一趟紫金山天文台一样。我去斯丁措的那几天,学校正好在举行数模模拟赛。这种不像一个比赛,更像是全校一个共有的节日。大半个学校的人都三个三个组队来参加比赛,于是,那两天里,只要看见三个人占着一张桌子,摆着电脑讨论些什么,就知道他们一定在打数模。即使那时我在雪山上,空间和朋友圈里也都是那两道比赛题的讨论。数模的时间很短,有的队伍往往会熬夜到凌晨,才能把最终一万多字的文章成品写出来。而最后,即使是成功参与奖,也让人觉得三天努力没有白费。而那些连成功参与奖都没有得到的队伍,就会安慰自己“重在参与,重在参与。”如果说在雪山之上,还能见到阳光与白雪共存的奇观,让人辨不清夏天和冬天,那雪山之下,就是淅淅沥沥的雨一点点宣告深秋的到来。银杏大道落满了金色的叶子,就连麦克斯韦也被银杏叶包围。有新人选择在银杏树下拍照,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戴着围巾站在路中间合照。有时骑车来往的学生误入镜头,大妈就会摆摆手:“算咯算咯,等会儿再拍。”秋天,清水河会有银杏跑,从主楼外的广场出发,绕过图书馆在到学子外的路口,西二门转弯绕着西湖回到主楼。我参加的是最轻松的,据说挑战更远距离的同学还可以有酸奶和奖牌。至于沙河,我进城的那天,沙河里的银杏叶也落了满地,私以为,沙河的银杏比清水河更有韵味。银杏节里游玩的人群中,还街头艺人在树下演奏。那段时间流行抖肩舞,我和一伙沙雕伙伴一起在清水河地标前拍抖肩舞,那又是别样的快乐了。银杏节那几天,我刚好在电视台有一个任务,晚上往往十一点以后才能回寝室。当时组长走在前面,我一个人踏着草地上秋雨后落满的银杏叶,在银杏大道昏黄的路灯下徐徐前行。图书馆早已经闭馆,立人楼的灯光也都已熄灭,从东湖边眺望对岸的众创空间,有一个实验室灯光还在亮着。当时的画面真的很美,如果有摄像组的人拍下来就好了,我这样想着。如果不是成电讲坛,我还真没发现众创空间之中居然还有成电的美术馆,一次活动里,我分到的是一束玫瑰,我将花束放在画墙下,照着模样画出轮廓,取名来自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在秋天的尾声,我参加了诗词大会,当然是院级的小比赛,在品学楼c区的一个小礼堂里。在成电这样一个理工科氛围浓厚的地方能够遇到一群人以飞花令会友,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然后,就是微电影节和学院的迎新晚会。想不到,身身边那些平日里低调的同学,个个身怀绝技,站上舞台时,光芒四射,如星辰般闪耀动人。第二次去江安的时候,是和同学一起聚会。艺术码头边,合唱的同学们在排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有关江姐的,旋律很好听。其实很羡慕川大的诗意,明远湖挖出的泥土堆成了不高山,而长长的桥就叫长桥透露出一种随意与精致。不过,品学楼似乎也可以这么说。而清水河那种巨大又不见斧凿的建筑样式,又给人一种大巧不工的感觉。我的生日是冬至,那天正好成都在开展bilibili world。冬至一过,就到了复习周。结课一门接着一门,往日略显冷清的图书馆也热闹了起来。品学楼里的空教室逐渐坐满了人,如临大敌般等待期末的降临。圣诞节时,不知是哪位同学,给麦克斯韦也戴上了一顶圣诞帽。品学楼下晚自习路过的同学还有人对还对着麦克斯韦拜了几拜,口中念念有词“麦克斯韦保佑我期末不挂”。品悦开了24小时的通宵自习室,于是真的有勇者前去通宵复习。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十点半伴随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涌入湿地公园与信通楼间回寝的人群中。有时复习着觉得烦了,就会顺着清水河的小道散步。从学生活动中心走入湿地公园,绕着西湖走入湖心小岛,再走到主楼的校友林,然后沿着东湖跑道,经过立人楼品学楼回到寝室。刚来清水河的时候,学姐说,清水河的夜很美。夜晚西湖的水上栈道会点亮灯光,远处主楼的倒影在水面中轻轻晃动,偶尔在栈道旁还看得到游玩的天鹅。这大概是清水河最安静的时刻。夜晚的风吹到脸上,是成电最美的季节了。考试周其实时间过得最快,因为时间都用在复习上,没心情也没精力去应付其他的事情。不过,八角书斋的e韵空间里,电影院每天晚上都会放免费电影,正好我就在e韵空间自习,实在复习得烦了,也会去光影厅看看《攀登者》或是《终局之战》。成电倒也有露天电影,就在学生活动中心外面,放电影的时候同学们会把小板凳搬在荧幕前,颇有武大梅操露天观影的味道。元宵节,有人在时间广场挂起了灯谜,周末倒是有很多人兴致勃勃从图书馆走出,站在广场上猜答案。考试周越近,品悦通宵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伏案到凌晨,仰天长叹一声“有心复习,无力回天”。微积分考完之后又摆摆手,“罢了罢了,大势已去”。成电晚上会关寝室门,而很多在龙湖吃饭看电影去ktv的人,往往会错过最后的时间。通常在十一点二十几分还在西二门沿着西湖走的人里,扫车狂奔的是大一,而悠哉悠哉走的是高年级的。他们看着行色匆匆急着回寝室的学弟,笑着说:“怕什么,阿姨又不会吃了你,我们都老油条了。”考完试,我没急着走,我和同学约好了要带他逛学校。当他看到体育场的时候,说“你们学校,好大,真的好大,我就喜欢这种大的体育场。”那时我才重新认识了一遍清水河,我发现还有还多没体验过的。游泳馆,青墨斋,击剑,知味,定向越野,还有因为太远而基本上没有去过的体育场。就连众创空间,除了美术馆和求实咖啡之外也没去过其他地方。大一上告别清水河的时候还期待假期能够再长点,结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寒假变成了暑假,一下子就成了8个月超长假期。不过,我在大一下选了很多选修课,我还真不确定能不能在线下把他们全部完成。在家对着电脑,各种活动,公益团队的视频,创新创业小组的视频,还有各种小项目,被动使我的软件使用能力提升。从《武汉你好》的配音,到戏剧英语中《哈利波特》片段剪辑配音,再到创业小组特效宣传视频,各种需求倒逼我学会了adobe的软件。如果说有趣的事,戏剧英语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课了。我配音过"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也为夏洛克写过辩护词,既在《窈窕淑女》中唱起情歌,也沉醉于《What is a youth》中旷世的浪漫。还记得《中外文学通论》最初的自我介绍,我推荐的书是《浮士德》,因为我欣赏最后那种填海造陆的情怀。记得在武汉大学的时候,我在生命学院前看见了“生命之树常青”,而在华科的名人堂里,也有哥德的“生命之树长青”。我一度以为在成电不会再遇到这句话,但文学通论一次作品鉴赏中,我听见一个同学用《浮士德》中靡菲斯特的这句台词来形容生命,仿佛在那一刻,巧合般地,我遇见了同样喜欢这本书的人。我参加了支教队,虽然最后没能到学校实地支教,但仍然遇到了一群有趣的人。前段时间返校之后,忙着复习,直到在清水河的最后一天,和组长偶然见面时,他说:“明天,你们就走了吗”,才猛然想起,这就是在清水河的最后一夜了。那天晚上很多人都在清水河走走拍拍,在品学楼的“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下拍照,不用说,和军训结束时在图书馆好奇地拍照的人一样,他们是信软的学生。我走到麦克斯韦面前,闭眼许愿,希望大物不挂,然后骑车绕着清水河转圈,试着记住清水河的夜。忽然想起晚上坐的小白,从西二门出发,坐在后排,看着八角书斋和西湖一点点离我而去,清水河的一切像画卷一样徐徐向后退去,最后消失成为一个个小点,直到再也看不见。车停了,阿姨问:“同学你还要去哪啊?”这里是终点,再往前就是女寝。我说,“阿姨我再刷一次,你带我再走一趟可以吗?”。“不行啊同学,这是最后一趟了。”我看见前排两个女生在偷偷笑,便跳下小白走向硕丰苑。第二天,当我坐在前往沙河的车上时,就像去年十月刚刚从沙河到清水河一样,眼前的景物熟悉而又陌生。当校车从西门开出后,头也不回地往城里驶去,我看着背后越来越远的清水河,只觉如大梦初醒,眼睛却渐渐湿润了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宁电器加盟实体店需要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