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怎么归类每组从全部人员名单中筛选部分人名?

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城中老年人居民高血压患病与社区生活方式的干预情况。方法 根据自制《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3 157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男性居民1 175名(37.15%),女性居民1 982名(62.66%)(p=0.000);②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③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1 270人(40.8%),不同的街道比较差异显著(p=0.007);④“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的膳食处方”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p=0.771);⑤“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不同街道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8)。结论 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在社会需求方面值得关注,应当提供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
【关键词】 城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生活方式干预;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1〕。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梗死、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为此,本文就湖州城区中老年高血压患病与生活方式干预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自制《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湖州城区年龄在55~75岁女性和年龄在60~75岁男性以方便抽样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对象3 157人。主要涉及3个街道(其他街道的部分居民也参加了调查,这部分对象被给予另外的代码编号),分别为爱山街道、飞英街道和龙泉街道。其中,男性1 175人,平均(66.33±8.83)岁;女性1 982人,平均(64.06±9.25)岁,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t=6
.70,p=0.238)。
1.2 调查问卷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阶梯监测》〔3〕调查自制而成的《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主要针对高血压患病与生活方式干预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1.3 调查方式
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班和社区班在校大学学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3000,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压升高或患高血压情况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
剔除42名无效问卷,共有3 115名调查对象提供了有关信息,占99.1%(3 115/3 157)。其中血压不高或未患高血压为1 841人,占59.1%(1 841/3 115),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1 270人,占40.8%。不同街道比较差异显著(χ2=17.56,p=0.007)。见表1。表1 血压升高或患高血压情况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略)
2.2 “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的膳食处方” 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
不同的街道之间无显著差异(χ2=1.125,p=0.771)。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1 259中,有505人告知医务人员给过自己膳食方面的指导性建议,754人告知医务人员没有给过自己膳食方面的相关建议。见表2。表2 “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膳食处方”的比较分析(略)
2.3 不同街道“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比较分析
不同街道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差异(χ2=9.118,p=0.028)。在纳入分析的1 249名调查对象中,医务人员给过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有238人,仅占19.1%,绝大多数未给过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见
表3。表3 不同街道“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比较分析(略)
3 讨论
本文讨论的是调查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资源利用情况。根据调查,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40%,基本反映湖州城市社区本调查年龄段(女性:55~75岁,男性:60~75岁)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这一数据提示应加强中老年人群血压状况的检测。除了城市社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应引起很多相关部门的重视之外,本部分在着重调查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情况,如给高血压患者有关饮食、减重和加强锻炼方面的指导等工作显得不足。医务人员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方面的指导性建议的占40.1%、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仅占19.1%。说明社区工作者可能对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治疗的认识不够。
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对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在饮食、减重和加强锻炼等方面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充分的指导,加强健康教育,使全民认识到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达到预防高血压,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缓高血压的进展,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 霞.以健康教育方式干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8;6(3):102.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第2篇
我家中备有电子血压计,夏天量时血压就正常了,冬天量时血压就偏高了,是不是电子血压计受温度影响大,不准?
答:不是电子血压计受季节影响,而是人体血压受季节影响。血压在夏季会轻度降低,到冬季则明显升高,老年人更是如此。美国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冬季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要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和5.5毫米汞柱。因此,到了夏秋季节,可结合血压测量值,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药。
二问:袖带高度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吗?
看到电子血压计产品说明,要求袖带置于心脏水平进行测量,为什么电子血压计对测量位置严格要求?
答:测量血压时,要求被测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左上臂后包上袖带进行测量。袖带高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如果袖带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袖带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三问:自测血压与医院测量血压不一致怎么办?
我在家里用电子血压计量时,收缩压只有135毫米汞柱,而到医院体检时,血压却是140毫米汞柱,是不是电子血压计不准?我到底算不算高血压?
答: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被定为高血压。2006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135/85毫米汞柱相当于诊所血压140/90mmHg。因此,在家中多次量得血压为135毫米汞柱,也算高血压。
四问:电子血压计为什么建议取平均值?
为什么电子血压计建议多次量,取平均值?
答:正常人的血压在上午8~10点,下午4~6点处于高峰值,到夜间时血压比白天要下降10%以上,所以,某一时刻的血压不能代表整体血压水平。因此建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血压水平的参考值。可选择有记忆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克服由此而导致的误差,如松下EW3122上臂式血压计有42次记忆功能,方便计算平均值。在记录血压值同时,还应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以便自己和医生参考。建议患者取一周或一个月的存储数据平均值作为当周或当月血压参考值。
五问:家无高血压病人,有必要备电子血压计吗?
家里没有人患高血压,有必要备电子血压计吗?
答:我国民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低,许多人患有高血压但自己并不知晓。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尽管家里无人患高血压,也应备一个电子血压计供每个家庭成员定期监测血压用,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个醒。
六问:电子血压计已测了很多次,还准不准?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社区干预;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龄化的加剧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国情问题,根据我国人口总数及老年人比例,预测到201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 亿[1]。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剧增,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通过社区干预及用药指导,能够更加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防止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院1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85岁。
1.2社区干预方法
1.2.1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规律,充分认识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掌握锻炼和提高生活方式的能力,积极配合医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从而由被动的依从型改变为主动的参与。一般主要形式为不定时间的宣传讲座、了解情况、指导运动、饮食,定期赠于印刷的宣传册,组织观看教育视频等。
1.2.1.1用药指导 教授选药原则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联合降压的好处等。督促遵医用药、连续用药。
1.2.1.2血压监测指导 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建议患者每日至少监测血压一次,若有性低血压发生的患者,建议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尤其是改变前后的监测,若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建议至少1w监测一次血压。
1.2.1.3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血压平稳的基础,告知患者:①饮食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②中国绝大部分高血压为食盐依赖性,建议高血压患者食盐摄入量每天应限制在3g以下。③多吃含钾的食物。含钾的食物即可以保护心肌细胞,还能缓解因钠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则不宜吃含钾多的食物,否则会因少尿而引起体内钾离子蓄积过多,导致心律失常以致心脏骤停。
1.2.1.4行为指导 指导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①定时睡觉,保持充足的精力。②杜绝着凉。在寒冷季节室温维持在20℃上下,外出应加强保暖防护。③穿宽松衣服。平日注意裤带、领带、鞋带等不要勒紧,防止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使血压升高。④居住安静场所,避免各类噪声干扰。⑤严格禁止吸烟。⑥保持良好的娱乐习惯,不做不利于健康的活动,饮少量红酒。
1.2.1.5指导患者定期行常规检查 测心电图、眼底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尿常规等全身检查,以了解是否出现并发症。
1.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患者档案 建立患者档案有助于了解病史及病程进展情况。严格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在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用药调整。
1.2.3由家人监督患者行为并参加到各类活动中 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主要依托于家庭,家人的作用永远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替代。主要表现在家人即能提醒患者按时按点用药;又能照顾到许多患有合并多种疾病和认知与行为能力受损的老年患者。整个家庭的支持可有效的改变患者的不遵医服药行为,同时也是患者拥有良好心态的前提条件。
1.2.4心理干预 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高血压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3]。高血压患者在住院后,环境变化较大、缺乏了解疾病的知识,通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行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诸多不良心理方面原因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条件,因而社区心理干预的意义十分重要。主要的干预方法是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心理支持疗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不同的心理症状而言,用关爱、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4]。放松疗法主要由默想、练功等。因此,不仅要掌握老年性高血压诊治方法,更应该加大加强病患的社区干预力度,有效防止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升高,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压力。
1.3判定标准 显效是指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处于正常范围内;舒张压下降>12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130 mmHg。有效是指舒张压下降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的实验数据经正态性检验,数据呈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各组之间比较用Mann Whitney U检验(非参数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
2结果
干预组显效51例(65.4%),有效24例(30.8%),无效3例(3.8%);对照组显效25例(32.1%),有效38例(48.7%),无效15例(19.2%)。显效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同时也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在增加,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工作,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点,作出合适的治疗与教育计划,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饮食、运动、和用药指导以及在其他各个方面宣传宣教工作,促进患者养成防治该病的生活方式,使的疗效最大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本研究显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确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负担。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较好,大大的减少疾病的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老年高血压治疗护理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护理的成本也较少,较好的控制血压能节省患者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赵怀娟,朱艳松.老龄化研究新视角及其政策因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5):1969-1970.
[2]陈晓晴,郭彩云.家属参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2,29(1A):47-48.
[3]陈雪萍.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4,12:163-164.
[4]周永君.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04,15(3):173-174.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现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高血压及其伴发的并发症已经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性,更有甚者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病及肾脏并发症,如脑出血、心梗、肾损伤等[2],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而对患者进行一些正确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指导,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中很重要的一项临床工作。现将相应的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健康指导的具体措施总结并报道如下。
1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普及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是以体循环的动脉压持续升高导致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不仅发病率高,且还能引发严重的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故需引起患者的注意,提高患者其严重性的认识。其中向患者普及其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以为患者提供其观察的指标,为:在不使用抗高血压的药物及安静状态下,其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大于90mmHg。且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病可能会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危象等。
2各并发症的健康指导
2.1冠心病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故对这类患者需在注重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需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少吃或者不吃动物的脂肪和高胆同醇类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油炸的食品等[4]。因高脂饮食可出现肥胖,诱发动脉硬化,故高血压的患者应以多素食、清淡为主[3],适宜进食低脂及低胆同醇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或选食用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比如海带、芹菜、海参等[5]。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2脑血管病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故对于此类高血压的患者,需进行心理指导。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活和工作情况等,进行对应开展心理疏导治疗,鼓励患者常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并遇事需冷静,耐心,不急、不躁等,以避免其不良情绪的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建议患者若有头痛、呕吐或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时做脑CT检查,以及早发现脑血管病。
2.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长期地坚持按时合理地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对于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故需定期复查其电解质,并注意补钾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必须长期坚持地服药,不能因为一时的血压正常而自行停止服药。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其血压的变化,要定时间、定、定血压计及定测量的部位地对血压进行监测,一旦发生严重变化时,排除脑血管意外,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早地预防血压的过高,防止发生高血压脑病。
2.5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故对此类的病人除了要定期检测其血压及长期定时服用降压药之外,并要密切关注其肾功能的变化,以防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2.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好休息及活动时间,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及不能突然停服降压药,需要时应慢慢减药。当出现此危象时,首先需用解痉扩血管的药物以缓解其症状,再长时间坚持使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3出院指导及随访
告诉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每天测压,做好记录,并定期复查,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对出院病人由专人负责,通过家访、、电话随访等方法进行指导。每月随访一次,并采用自制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信息反馈调查表在出院后每个月对病人的治疗情况、遵医行为等内容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对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通过在饮食、活动、休息、用药等方面的正确指导,使患者的观念得到改变,能让患者更加正确地认知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从生活饮食上,均有个科学的指导,使得患者的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陈小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调查分析与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5(5):69.
[2]刘爱菊.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卫生,2005,6(12):74.
[3]陈春明,葛呵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96-98.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病情均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他们的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1.5±8.3)岁,其病程为1~16年,平均病程为(12.2±1.5)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他们的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2.4±8.1)岁,其病程为1~17年,平均病程为(11.5±0.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为其使用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氢氯噻嗪的用法是:口服,25mg/次,1次/天。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用法是:口服,25mg/次,2次/天。让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为其测量血压,嘱其按时服用降压药等。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管理,进行社区管理的方法如下:
1.2.1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对该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生活习惯及其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的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整理,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1.2.2进行用药指导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方法和剂量及在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1.2.3定期测量血压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还可建议患者在家中准备血压仪计自行测量血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测量血压,嘱其要每日定时地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以使医务人员根据其血压的改善情况,为其调整降压药的用量。
1.2.4进行心理疏导医务人员应主动地、耐心地开导患者,告知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并指导其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建议患者的家属多与患者聊天,多关心患者,避免刺激患者而使其情绪激动,应让其保持平和的心境,以保持其血压稳定。
1.2.5进行饮食指导嘱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并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告知患者多食用低盐、低脂的食物,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可超过5g。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并忌食腌制品。
1.2.6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创作电视片、图片、宣传板报等多种教育形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常见的临床症状、该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等,让其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提高其对干预的依从性。告知患者要做到劳逸结合,每日保持二便通畅。建议患者可根据其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做俯身、低头或憋气等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升高而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社区管理1年后,采取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收缩压下降的幅度>20mmHg或其舒张压下降的幅度>10mmHg,或者其血压已下降至正常的水平。
②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的幅度<10mmHg,收缩压下降的幅度﹥20mmHg。
③无效:患者的血压未达到以上两种疗效的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社区管理前后血压情况的比较
与进行治疗和社区管理前相比,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和社区管理后的血压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和社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明显。
2.2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和社区管理后血压控制总有效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和社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51.7%,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类汇总后如何把汇总数单独列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