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观朴^酒^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1990年3月正式领到工商执照的秦池酒厂,只不过是山东无数县级小酒厂中的一个,每年的白酒产量大约有一万吨,主要针对的是中端市场,产品并没走出过潍坊地区。草根出身的秦池,是由几间破旧的厂房起步的。1993年在秦池酒尚未出名之前,秦池买断电视段位、密集投放广告,秦池厂长就在沈阳大街上,带着推销员沿街请市民免费品尝秦池白酒,还请技术监督部门对秦池酒进行鉴定。这一系列活动,使秦池完成了极其漂亮的销售“战役”而迅速走红。仅仅一年的时间,价位低廉而宣传大胆的秦池酒,在东北市场上一下子蔓延开来,销售额节节攀升。1995年11月8日,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竞得CCTV“标王”称号。1996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达到2.2亿元,增长了5~6倍。这一年的11月8日,以投标金额3.212118亿元又一次夺得CCTV“标王”,秦池酒发展到了巅峰。秦池酒厂是从扩大消费者群开始做起,适宜的价格让每个爱酒的平民百姓,都能买得起秦池、喝得起秦池,所以秦池迅速拥有了大批忠实的顾客。秦池非常清楚,顾客喝的不是广告,也不是价格,而是喝酒的品质。所以秦池从保证白酒的品质和独特味道上下工夫,得到了顾客对秦池的普遍信赖。中国白酒市场相当大,而且中国白酒市场也拥有很多著名的白酒。什么茅台酒、五粮液、杏花村、西凤酒、剑南春等,所以秦池在产品包装、产品服务等方面,也非常注意跟其他白酒厂商区别开来,采用白酒行业中比较常用的密集型分销渠道策略,迅速发展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成为CCTV“标王”之后,一时间秦池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白酒产品,在全国各地建起酒厂、设立分销网点。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中国白酒行业迎来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品牌大战。实力相对弱小的秦池酒厂在与众多品牌牢固、历史悠久的大型名牌酿酒企业的竞争中,面临着被市场吞没的危险。为了生存与发展,秦池必须找到一条能够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途径,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当此之际,秦池一举夺得央视广告“标王”,这个称呼给秦池酒厂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蝉联两次夺标,使秦池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知名度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秦池在白酒企业如林的中国市场一举成名,秦池酒的销售额大幅提升,秦池酒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迅速打入全国市场。秦池酒业的品牌优势就是成为CCTV“标王”,秦池成为知名品牌,为秦池酒厂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声誉。再经新闻界的连番炒作,秦池酒从无名小工一夜之间变成了公众瞩目的明星品牌,企业知名度得到极大的提高。秦池酒的形象优势在于蝉联“标王”,从而提高了品牌形象,又做了一系列公益活动,让更多人认识秦池、了解秦池。秦池酒厂通过一系列活动迅速走红,全国各地厂商纷纷找上门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秦池酒牌子响,价格又亲民,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秦池的物流资金都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单产利润也提高了。在有利条件下,秦池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宏大的市场格局,销量大增,利润率提高了。秦池酒业的经营模式之所以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关键就是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宣传,这些巨大的投入能否转变为现实相应的市场需求,这是降低成本、赢得利润的关键。秦池在鼎盛时期先后捐献数百万元,兴建“秦池希望小学”、联办“秦池女子举重队”、赞助中意国际足球对抗赛等,甚至聘请吕剧院编演大型古装吕剧《秦池情》,还录制成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组建了“秦池大学生环保宣传队”,巡回宣传环境保护;出资200万元修建秦池路;独家买断香港亚洲电视台“香港回归祖国倒数日”栏目,在黄金时间向数以亿计海内外观众宣传秦池品牌形象,并组团到香港举行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并向香港慈善基金会捐款50万港币支持香港回归,宣布赠送价值1200万元特制的“庆回归秦池酒。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展示秦池“让世界了解秦池,让秦池走向世界”的气魄和雄心,提升秦池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绿色的秦池,永久的秦池”,这句秦池酒业的央视标王广告语依然在耳边回响,可是秦池白酒却意外地爆发了勾兑事件。在那个令人难忘的1997年,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一半都不到,只有6.5亿元。过了一年更是下滑到3亿元,从此以后一蹶不振,最终从传媒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秦池酒业内外交困,不得不退出酒业市场。这种“秦池现象”,被一位业内人士归结为“秦池=疯狂的广告+简单的勾兑”,认为秦池的失败就在于此,实际上秦池的陨落并不是这样简单的,恰恰是两届“标王”的夺目光环埋下的隐患。巨额广告投入,为秦池带来“惊天动地”的改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秦池,却完全忽视过度膨胀会引起并发症。因为“标王”的光环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秦池背后的故事。北京《经济参考报》有位记者提出质疑,“一个县级小企业怎么可能生产出15亿元销售额的白酒?”1997年初,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报道,一下子就把秦池从“标王”的宝座上彻底拉了下来。原来,秦池蝉联“标王”后,北京《经济参考报》的4位记者便悄悄开始对秦池进行暗访,于是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浮出水面:秦池原酒的生产能力为3000余吨,再从四川收购大量散酒与酒精勾兑而成低度酒,这便是销往全国市场的“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他们还发现秦池的罐装线多是手工操作,酒瓶内盖也是人工用木榔头敲进去的。但事实上,山东白酒企业从四川收购散酒,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秦池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大的一家,“川酒入鲁”是白酒界公开的秘密,这种勾兑是同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有行为。人们之所以会质疑,显然是对“标王”的期望值过高。实际上,秦池采用川酒勾兑进行生产的方式,也就是今日流行的“OEM”贴牌生产。勾兑事件让秦池立于风口浪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秦池却保持沉默,一味逃避问题,面对挑战不知从何着手处理,没有马上进行公关,未从正面引导舆论的发展、使企业转危为安,从而导致事件发展愈演愈烈,以至于销售量直线下降,最后不得不关闭。秦池在勾兑事件的挑战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反衬出企业的抗压能力太差,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秦池打开市场大门的时候,随着秦池酒销售量的增加,就一定会不断扩大生产,在自己生产能力不足情况下,就会寻找供应商。在原料的供应方面,要选择优质供应商。秦池酒业的品牌劣势,则是市场的恶性竞争,同行的恶言中伤,一些不法分子还打着秦池的幌子生产假酒到处出售,使得秦池还未能来得及澄清事实,就已经被诬言所淹没。一旦投入的大量广告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秦池就要面临一个危险的境地。秦池虽然广告铺天盖地,品牌知名度直线提升,但是缺少稳固的市场美誉度,一旦不做广告,那么可以肯定销售业绩会直线下跌,不会像茅台、五粮液等历史名酒,即使不做广告,市场依然稳固如山。因为秦池的市场业绩,完全是通过广告炒作出来的。而且秦池最突出的矛盾,是秦池酒的生产能力不足,面临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秦池酒品质的迫切问题,这时秦池集团如果不再争夺标王,而是将重点回转到经营管理上来,利用现有的资金积累,真正下功夫提高秦池酒的竞争力,改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线,保持适度的广告以维持市场,就能够稳定发展。但是秦池却偏偏进行争夺标王的豪赌,结果是自掘了坟墓,从此走上快速衰亡的道路。通过这个案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酒业有哪些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