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打招呼方式是怎么互相称呼对方及长辈的?


吉奥微语生活中,无论是亲戚来串门还是出门去走亲戚,最怕的就是见到对方不知道怎么称呼。都这么大的人了,叫错了亲戚可就不是“孩子小,不懂事”能解释的了。长辈篇首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叫法全国统一,通常只叫一个字,故不做详细阐述。外公:外公,姥爷、外爷、有的地方也叫(wei 爷)外婆:婆、外婆、婆婆、姥姥曾祖父(爷爷的爸爸):老爷、太爷爷曾祖母(爷爷的妈妈):老奶、太奶奶婆婆:当面叫“妈”,在别人面前称“婆婆”公公:当面叫“爸”,在别人面前称“公公”岳母:当面叫“妈”,在别人面前称“丈母娘”岳父:当面叫“爸”,在别人面前称“老丈人”爸爸的哥哥:叫伯伯(bai bai),其妻称“娘娘”(niang niang)爸爸的姐姐妹妹:姑姑,其丈夫称“姑父”爸爸的弟弟:叫“叔”“大大”(da da)其妻子称“婶”妈妈的哥哥弟弟:舅舅,其妻子称“妗子”(jìn zi)妈妈的姐姐妹妹:姨,其丈夫称“姨夫”过去,如果家里同时有好几个称谓一样的长辈,一般就按大小或数字进行区分。如:大伯、二伯、三婶、二娘、大舅、小舅,大妗子、小妗子等……平辈篇哥哥:哥,他的妻子称“嫂子”姐姐:姐,其丈夫称“姐夫”弟弟:或通常叫小名,其妻子称“弟妹”“兄弟媳妇”妹妹:或通常叫小名,其丈夫称“妹夫”爸爸的兄弟的孩子:堂兄弟姐妹(没差别,直接叫哥、姐)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和妈妈这边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兄弟姐妹(老表)妻子的哥哥:大舅子妻子的弟弟:小舅子妻子的妹妹:小姨子妻子的姐姐:大姨子丈夫的弟弟:小叔子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平辈之间也有舅、姨、叔这样的称谓呢?这就涉及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了: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通常把自己降低一格来称呼妻子或丈夫一方的亲人。另外,由于是平辈,如果平时大家关系好,经常走动玩在一起的话,一般不会用那么正式的称谓去称呼对方,而是以“哥、姐、弟、妹”相称。也可以用“小名+称谓”的方式来叫对方。如小王、丽丽姐、军军弟等。亲家:称对方为亲家公、亲家母小辈篇儿子:唯一的儿子叫独生子,新乡人爱说“娃子”一般直接叫小名。女儿:闺女,一般直接叫小名。儿子的妻子:儿媳妇。未婚妻的话,一般当面一般叫名字。女儿的丈夫:女婿。未婚夫的话,一般叫小+对方的姓。比如小张儿子的小孩:孙子女儿的小孩:外孙、外孙女哥哥弟弟的小孩:男孩的叫侄子,女孩叫侄女,一般叫小名姐姐妹妹的小孩:男孩叫外甥,女孩叫外甥女,一般叫小名孙辈的小孩:曾孙/曾孙女如果你活到五代同堂,那么还会有玄孙和玄孙女哦!看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有些晕乎乎的?没关系,为你准备好了一张图!还不明白,没关系,还有详细分类版!!1父系◢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注:祖父一辈人的称呼:祖父的哥哥 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 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 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 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妹夫 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 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 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 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 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 姨祖母(姨婆)2母系◢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子孙◢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3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伯母:伯父的妻子,也称大妈、大娘◢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婶:叔叔的妻子,也称叔母◢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姑父: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母◢姨父:阿姨的丈夫●晚辈◢侄儿:兄弟的儿子◢侄女:兄弟的女儿◢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姨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女儿4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妻:或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岳父:丈人,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岳母:丈母娘,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大姨子:对妻子姐姐的称呼◢小姨子:对妻子妹妹的称呼家族亲戚关系称呼表【粤语版】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婆)祖父(阿爷、爷爷 )祖母(阿嫲、嫲嫲)外祖父(阿公、公公 )外祖母(阿婆、婆婆)伯父(大伯 )伯母(伯娘)叔父(叔叔、阿叔 )婶母(婶婶、阿婶、家婶)姑父(姑丈 )姑母(姑妈、姑仔(仅指小姑子))姨父(姨丈 )姨母(姨妈、阿姨、姨仔(仅指小姨))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仅指小舅))舅母(舅母、妗母、阿妗)父亲(爸爸、阿爸、老窦、爹啲)妈妈(母亲、阿妈、老母、妈咪、老妈子、妈子)岳父(岳父、外父、阿爸 )岳母(岳母、外母、阿妈)丈夫的父亲(家公 (仅背称)、阿爸)家婆(丈夫的母亲 (仅背称)、阿妈、奶奶)妻子(老婆、老婆仔、爱人(仅背称)、内人(仅背称)、女人(仅背称)、黄面婆 (表鄙视的背称)、财政大臣(含戏谑意味的背称)、米饭班主(和财政大臣同理)、人哋个老母(别人的妈妈即孩子他妈))丈夫(老公、老公仔、爱人、人哋个老窦(别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 )嫂子(阿嫂、大嫂)姐姐(姐姐、家姐 )姐夫(姐夫)弟弟(弟弟细佬 )弟妇(弟妇)妹妹(妹妹阿妹妹细妹 )妹夫(妹夫)儿子(仔、阿仔、仔仔)女儿(女、阿女、女女)侄儿(侄、侄仔)儿媳(心抱(“新妇”的变音)、家嫂(仅面称))女婿(姑爷)孙子(孙)曾孙(曾孙、塞(这里指找了个同音字))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婆)祖父(阿爷、爷爷 )祖母(阿嫲、嫲嫲)外祖父(阿公、公公 )外祖母(阿婆、婆婆)伯父(大伯 )伯母(伯娘)叔父(叔叔、阿叔 )婶母(婶婶、阿婶、家婶)姑父(姑丈 )姑母(姑妈、姑仔(仅指小姑子))姨父(姨丈 )姨母(姨妈、阿姨、姨仔(仅指小姨))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仅指小舅))舅母(舅母、妗母、阿妗)父亲(爸爸、阿爸、老窦、爹啲)妈妈(母亲、阿妈、老母、妈咪、老妈子、妈子)岳父(岳父、外父、阿爸 )岳母(岳母、外母、阿妈)丈夫的父亲(家公 (仅背称)、阿爸)家婆(丈夫的母亲 (仅背称)、阿妈、奶奶)妻子(老婆、老婆仔、爱人(仅背称)、内人(仅背称)、女人(仅背称)、黄面婆 (表鄙视的背称)、财政大臣(含戏谑意味的背称)、米饭班主(和财政大臣同理)、人哋个老母(别人的妈妈即孩子他妈))丈夫(老公、老公仔、爱人、人哋个老窦(别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 )嫂子(阿嫂、大嫂)姐姐(姐姐、家姐 )姐夫(姐夫)弟弟(弟弟细佬 )弟妇(弟妇)妹妹(妹妹阿妹妹细妹 )妹夫(妹夫)儿子(仔、阿仔、仔仔)女儿(女、阿女、女女)侄儿(侄、侄仔)儿媳(心抱(“新妇”的变音)、家嫂(仅面称))女婿(姑爷)孙子(孙)曾孙(曾孙、塞(这里指找了个同音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打招呼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