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能大国崛起

图:荷兰共和国行政区划 昔日的海上霸主荷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边与北边是北海,人口1550万(1994年),土地面积41526平方公里,还不到北京市的3倍。全国40%的陆地面积低于海平面,是有名的低地国家。如此的西欧小国,却在17世纪时靠200万人口成为海上霸主。和葡萄牙、西班牙不同,荷兰的崛起不靠新航路探险,虽然也掠夺殖民地,但无论从殖民地数量、殖民地掠夺所得的收益上看,都远逊于葡、西两国。荷兰是那个年代全世界最强的金融资本家和航运国家,拥有最为先进、庞大的金融银行与货运船队。图:荷兰是尼德兰王国的两个省的名字,分别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图为今天的荷兰区划中,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位置。荷兰在历史上属于尼德兰,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保和法国东北部地区。尼德兰本意为低地国家的意思。在15世纪的欧洲,尼德兰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西洋边上,毗邻北海,地势低平,海上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又是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流域的下游地区,河道密集、交通便利。它的纺织业非常发达,羊毛业和呢绒是优势产业,13~14世纪佛兰德尔的呢绒业闻名全欧。尼德兰的渔业也是致富手段之一,它的鲱鱼很受南欧的欢迎,运鱼到南欧返程时,在法国和葡萄牙装载的盐贩卖到波罗地海沿岸地区又能赚得暴利,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就是如此发展了起来,尼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到16世纪中叶,尼德兰出口英、法、德、西、葡等国的货物,年平均达2230万古尔登金币,是全欧资本主义经济最先进、最发达的地区,商业尤为突出,城市林立,有303个城市。图为:荷兰海景画家施托克的作品《有渔民和风车的风景》。荷兰的捕鱼业发展得很早,他们最主要的捕捞产品是鲱鱼。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封建主阶层中产生出商人、手工场主、农庄主等新阶层,构成了城乡资产阶级,其中商业资产阶级比工业资产阶级更为强大,因为金融资本是最为活跃的。为了本阶级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他们要求推翻西班牙帝国的外来统治,建立本民族的独立国家。在宗教革命的推动下,经过无数次血腥的镇压和反抗起义的搏杀,1581年7月26日,在北尼德兰各省人民成立的“乌特勒支同盟”推动下诞生了荷兰共和国,并在西班牙菲利浦二世死后的1649年迫使西班牙与荷兰签定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正式承认了荷兰独立。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图:一幅版画上展示的当时荷兰证券交易所的情景荷兰是17世纪发展经济的模范国家,资产阶级掌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先进政治模式,它是发展资本主义和争夺海上霸权最有力的保障。在荷兰,商业资本远比工业资本强大,诞生了欧洲最早的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银行家等金融资本家,荷兰靠此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发现了全球各个地区和全部海洋,各条航路连接起全世界,对贸易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这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欧洲列强主导了这场商业变革,使得贸易从地中海地区改换到南欧地区,并发展到了全世界,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它们将亚洲的丝绸织品、香料、棉花、茶叶,美洲的金银、糖、烟草、染料、毛皮和非洲的黄金、象牙等贩卖到全欧洲。同时,把欧洲的工业制成品、奢侈品、武器等销向欧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当然这在很多时候靠的是武力威压下的倾销。图:荷兰黄金时代的海景画家弗洛姆的作品《东印度公司船员》,可以看出海上贸易的空前盛况。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繁荣,带动了航运的空前发展,居首位的是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其次是欧洲到远东的东方贸易,这使得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取代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等商业中心。荷兰因位于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在欧洲商业革命的大变动中,抓住了历史机遇,把发展世界商贸作为基本国策,从而继葡萄牙、西班牙后成为世界的最强国。之所以历史选择了荷兰,在于其国内资源匮乏,不能发展工业,只能选择利润最高的金融业。而独立后的荷兰率先实现了共和制、议会民主,是当时欧洲最自由的国家。它对当时激烈的天主教、新教对立,采行宽容态度,还较少参于欧洲大陆的战争,国内安定。荷兰大力鼓励和吸引遭受迫害的欧洲各国商人、手工业者、银行家、工场主和科学家等来国内定居生活,为此还废除了城市的行会例,这些人带来了财富、能力和技术,大大推动了荷兰的快速崛起。因为靠海的原因,荷兰的造船业久负盛名,俄国的彼得大帝就曾两次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荷兰人造的船又大又结实,航速还很快,它的船卖给欧洲很多国家,到17世纪末仅英国船只中都还有1/4是荷兰建造的。荷兰的船厂高度机械化,造船技术更新迅速,这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海上商业民族,“海上马车夫”是实至名归的。图为:捷克版画家霍拉制作的《荷兰福禄特帆船》荷兰能成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和他们超强的造船业实力是分不开的。当时荷兰能够生产出世界上最大的商船,从而进行长距离的海上航行和运输。这种船叫作“福禄特帆船”(fluyt),长度24米左右,重达200-300吨。当然,航运业的强大,光靠造船技术是不够的,它要花费很多钱。荷兰人是非常优秀的金融家,独立后不久就进行了国家币制改革,确定了标准货币和标准金币,开始了最早的银行制度,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银行就出现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家银行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只支付真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以这导致它的储备非常大,以至于不会有任何支付不了的风险。该行良好的信誉极大地推动了外国的商业,在后续多家类似银行建立后,荷兰成为欧洲兑汇业的中心,这种地位一直保持到18世纪后期汉堡和英格兰的银行建立后。有了先进而庞大的远洋船队、富裕的金融资本后,荷兰人当然也要卷入到海外殖民扩张中去,这是那个时代最赚钱的业务。但荷兰人到达远东时,亚洲早已被葡萄牙、西班牙瓜分得差不多了。要和先起的殖民强国葡、西争夺亚洲,荷兰商人们意识到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否则很难站稳脚跟。1602年,荷兰商人在政府牵头下,成立了“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国会赋予它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印度洋、太平洋至南美合恩角的贸易特权,以及开战、议和、建立殖民地、夺取海上外国船只、建立城堡及铸造货币等特权。很快,荷兰东印度公司带着巨大资本、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向原先称霸亚洲的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挑战。1626年-1670年,从欧洲开往东印度的船只每年约22艘,1671年-1750年增加到每年29艘,很多船载重达600吨,对葡萄牙形成压倒性优势。图:荷兰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地事业,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靠着东印度公司这样亦商亦军的机构,荷兰人经过多年的连横争斗,逐渐将葡萄牙从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远东地区给排挤了出去,瓦解掉葡萄牙殖民帝国,将香料这样利润丰厚的产品大部分垄断到自己手上。它还把触角伸到东北亚的中国沿海、日本等地,并曾一度占领了中国台湾岛。通过香料、丝绸、瓷器、强迫当地土著种殖的咖啡,以及设置的诸多苛捐杂税,荷兰赚取了大量财富。当时东印度公司红利平均达到40%-50%,1602年-1782年,它分给股东的红利总计23200万荷兰盾,是成立时股本金的36倍。图:在美洲的殖民,荷兰靠“西印度公司”,但在和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后来的英帝国竞争中,它不如东印度公司,仅控制了沿海小岛和海岸线,最大、最久的殖民据点不过是海地岛。西印度公司最好的赢利来自于奴隶贸易,把从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地掠夺来的奴隶贩运到美洲。到18世纪初,荷兰奴隶贸易量占到世界的大约一半左右。东、西印度公司成立后,荷兰对殖民地的掠夺是极其残酷的。为掠夺殖民地财富,他们野蛮屠杀当地人民,或把他们当成奴隶贩卖,利润往往高达百分之几百。马克思说“荷兰——它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现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在17世纪末,荷兰人的直辖地仅一小块,但到了18、19世纪荷兰就建立起一个地域庞大的殖民帝国。图:“黄金时代”荷属殖民地示意图荷兰殖民帝国是在确立了海上霸权后成型的,17世纪初期,人口不到200万的荷兰拥有全欧商船吨位的4/5,是英国的4-5倍,法国的七倍。它海外殖民的公司采取的股份制向社会募集资金,来源广阔,可以看成全民都疯狂卷入到海外的殖民冒险中去,这和葡萄牙、西班牙以王室主导的模式根本不同,是当时非常先进的模式。而独立后的荷兰,政治民主、机制高效,远比腐朽的君主制来的开明,所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当时,它的呢绒业、麻织业、丝织业、瓷器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它还是欧洲毛纺业中心,造船业更是位居世界首位,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荷兰船队最高峰时拥有16000多只船,而法国才1000多只,它的商船总吨位甚至为英、法、葡、西四国之总和。首都阿姆斯特丹是当时欧洲的商业中心,常住居民达10多万。图为:伦勃朗创作的《布料商行会的理事们》在当时,荷兰是欧洲毛纺业的中心。荷兰人的金融头脑一流,到17世纪荷兰资本累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是英国人的15倍,投资于欧洲、东印度和美洲的外国债券总资金量超过3.4亿荷兰盾。它的航运业也是特色,在波罗的海、北海,全部航运由它独占。在西欧,17世纪前半叶,法国对外贸易的大部、德意志西部贸易和欧洲南北之间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手里。荷属东印度公司则垄断了欧洲与东方之间、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海上贸易,甚至连英国人与北美殖民地间的商品也交给荷兰商船运输。荷兰商人利用无数商船走遍世界的机会,利用世界各地商品的紧缺和价格差,进行世界性的转口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经营海上中转贸易而发家的商业帝国,这是荷兰有别于葡萄牙、西班牙的地方。图:荷兰的园艺种植也很有特色,其中最举世闻名的就是郁金香种植业。到1636年的时候,荷兰的郁金香已经成为了国内的第四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金酒、鲱鱼和奶酪。这种名叫“总督”(the Viceroy)的郁金香,它的一个球茎能卖到3000-4000荷兰盾。后来很多学者认为荷兰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但成也金融贸易,败也因为金融贸易,本身缺乏资源,信贷和产品市场都仰赖国外的经济形态,注定了赢利的不可持久。大量贷款给欧洲各国,意味着荷兰和任何国家的战争都是自己放贷的损失,而就是其他国家间的战争,失败者往往也还不起荷兰人贷款,这导致大量坏帐的出现。对海外的投资,还导致国内经济的失血,虽然荷兰政府多此呼吁金融资本多投资国内,但国外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得金融资本仍然不顾一切地外流,因为追逐高利润是资本的本质。同样的,金融资本不愿意对荷兰的国家海军进行大投资,原因是它是利润微薄的项目。荷兰空有世界最强的造船技术,但海军却远不如其它欧洲殖民大国来的强大,缺少坚船利炮保护的高利润产业,如何能一直红火下去?最后,人口的稀少、国内人民靠食利为生,早早地丧失掉进取的精神,能靠着放高利贷过着富裕的生活,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就是必然的结果。在海外和欧洲的一系列战争中,荷兰又很难独善其身,不断丢掉的殖民据点、高额的军费是压跨荷兰商业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1795年1月,强大的法国军队攻入荷兰,几个星期后荷兰共和国就不复存在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荷兰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