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2024年考虑买份保 险,现在的健 康 险都怎样啊?

每天不到1块钱,最高能报销600万。这就要说起火爆全网的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可谓是超高杠杆、人人都买得起的保险。生病住院了,除去社保报销和一万元免赔额,其余统统走百万医疗险报销,每年保费只要几百块,最高能报几百万!自上线以来,百万医疗险就收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让咱们面对大病的医疗费用,多了一份底气。但产品一火,市面上卖得也多;就难免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普通人不清楚里面的门道,也容易踩到坑,所以,今天深蓝君就给大家揭秘购买百万医疗险时需要了解的5大真相,帮大家排雷避坑;再通过庖丁解牛的方式,将医疗险拆分成不同部分,来帮助大家挑选。主要内容如下:揭秘百万医疗险的五大真相!百万医疗险的 4 大挑选要点29款百万医疗险大测评,我推荐这几款!一、揭秘百万医疗险 5 大真相!百万医疗并不是所有费用都能报销,购买之前了解清楚下面这些真相,你的选择也会理性。1、真相一:0 免赔并不一定比 1 万免赔好不论是国家医保,还是商业保险,都有起付线。起付线也就是免赔额,只有超过免赔额的部分才能报销。免赔额决定了理赔门槛,免赔额越低我们能获得理赔的概率就越大。但祸福相依,虽然也有 0 免赔的医疗险,购买的话会付出两个沉重代价(下文会细讲),一般医疗免赔额 1 万元,重疾 0 免赔,能达到这个标准线就算合格。我们在挑选百万医疗险时不要盲目追求0免赔额,一方面是因为0免赔的产品价格更贵,以中国太平的某款百万医疗险为例:假如给刚出生的孩子买,0免赔要比1万免赔贵出3143-931=2212元/年!另外一方面,0免赔的产品稳定性差。0免赔的百万医疗险,因为它的理赔门槛低、出险率高,保险公司成本也会变高;所以,当产品无利可图的时候,离停售也就不远了。2、真相二:百万医疗险其实可以单独购买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百万医疗险可以单独购买吧?明明几百块钱就可以搞定,由于捆绑重疾险/年金险,愣是花了几千块。很多人以为百万医疗险必须捆绑主险才能购买!这种产品多发生在线下渠道,比如之前华夏人寿的医X通、泰康人寿的健康X享B款、中国人寿的康X医疗A款等等,必须捆绑一份几千块的重疾险或年金险,才能购买。还有一些1年期的医疗险被包装为保终身!然而真相是:百万医疗险可以单独购买,保障只好不坏,价格只低不高;而续保条件要认准“保证续保”这 4 个字,否则,产品一旦停售,保障自然中断。而且目前最长的保证续保期限是 20 年,压根不存在保终身。所以,别被保险公司坑的体无完肤,你还在为他们摇鼓呐喊。3、真相三:不是所有住院费,百万医疗险都能报虽然我真的很推荐大家人手买份百万医疗险,也尽力科普百万医疗险的优点,但关于百万医疗险的局限性,我也要跟大家讲清楚。①普通门诊不能报一般生活中的小病小痛,如感冒发烧,我们大多挂的号是普通门诊。而普通门诊产生的费用,百万医疗险是不赔的。百万医疗险普遍有1万免赔额,这些小额费用达不到理赔门槛。②既往症不能报何为既往症?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投保前就已经有的疾病。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生过的病就都是既往症,像常见的感冒发烧、急性肠胃炎、肺炎等已经治愈出院的疾病,就算不上既往症,不会影响理赔。不同保险公司对既往症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以下 4 种情况:比如老王去医院检查出有胆结石,准备在手术前,买个医疗险来报销治疗费用。这种亏本的事,保险公司自然不会干。③非合理且必要的费用不能报在医疗险的理赔过程中,还有一个公认的原则:合理且必要的费用,才能获得报销。通常要符合这 3 个条件:治疗所必需的项目;与当地普遍接受的治疗标准相当;医生开具的处方药。一句话,只要我们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要求来,一般不会有太多纠纷。4、真相四:400万保额不一定比200万好很多人在买百万医疗险过程中,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保额越高越好。比如觉得400万的一定比200万的好;600万的一定比400万的好。但事实上,医疗险是花多少报销多少的,实际用上几百万保额的可能寥寥无几。在一般情况下,百万医疗险的保额达到100万就够用了,没必要盲目追求高保额。最好再结合保障责任情况、续保条件等综合分析。5、真相五:90%的理赔纠纷,都是因为没做好健康告知买完保险,最怕两件事:“这不赔,那不赔”。为了找出端倪,我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看了50 多个真实案例,总结出了百万医疗险常见的理赔纠纷:不言自明,几乎 90% 的理赔纠纷都是由于“未如实告知”,也就是健康告知出了岔子。所以,买医疗险一定不要跟风抄作业。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循“有限告知”原则:“有问就答,不问不答”即可。二、如何挑选高性价比的百万医疗险?了解了百万医疗险的 5 大真相,接下来,我会告诉你百万医疗险到底如何挑选。牢记这 4 个挑选要点,买到一款高性价比的百万医疗险并非难事。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1、四大基础保障是否齐全一款合格的医疗险,有四大基础保障: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一个都不能少。住院医疗:保的是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需住院治疗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只要费用是必需且合理的,都是可以报销的。特殊门诊:有些大病和慢病不一定需要住院,如高血压、糖尿病,在门诊也可以做治疗,所以便有了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住院之前,挂号看门急诊在所难免;出院后,还可能涉及门诊复查;所以,只要前后两次是以相同的原因在门急诊治疗,这些费用是都能报销的,最多能报销前 30 天后 30 天的费用。门诊手术:门诊手术是以小手术为主,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随治随走;常见的如:门诊外科(脓肿引流)、眼科(刮沙眼)、牙科(拔牙)、急诊(清创缝合)等。只要涉及到就医治疗,这 4 种情况或多或少都会用上;所以,但凡有不保某一项的百万医疗险,可以直接拉黑。比如京东安联臻X无限医疗2021,这款产品不含门诊手术,就不用考虑了。2、注意续保条件买医疗险,除了保障情况,其次看重的一定是“稳定性”了。如果买的是一年期产品,一旦身体变差或者产品停售,可能就与医疗险无缘了。而漫漫人生,没有医疗保障,总感觉在裸奔。选择一款稳定性好的百万医疗险,医疗保障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也把百万医疗险可以保证续保20年的产品,都找出来了,主要如下:目前为止,保证续保期限最长的是 20 年,所以别轻信代理人所谓的保终身;保终身的是防癌医疗,只保癌症,差别不是一丁半点。如果只看保障期限的话,保 20 年的这几款产品都是佼佼者,在这 20 年内,不管是身体情况变差还是出险理赔过,亦或是产品停售,保障都不受影响。若要优中选优,那就再从外购药、增值服务保障方面进一步做对比。3、注意外购药保障去年随着医保谈判代表张劲妮的一声成交,高达70万一针的天价罕见药“诺西那声钠注射液”创下了3.3万一针的价格。全国的SMA(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们都看到了希望。说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让大家看到,即使灵魂砍价进了医保,但 3万3 的费用仍然不低。而且第一年要打 6 针,要花费 19.8 万;之后每 4 个月 1 针,每年花费 9.9 万,年年如此,不可断绝。进了医保的抗癌药还好,要是没进的,比如去年医保谈判失败的“CAR-T”治疗,虽然对白血病和淋巴癌治疗效果很明显,但一针高达 120 万,没有几个家庭能承担得起。所以,面对如此天价“抗癌药”,只依赖医保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外购药”的重大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例如太平洋的e享护·医享无忧这款百万医疗险,它所涵盖的外购药保障就能报销这种天价药品:所以,大家在选购百万医疗险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看有没有外购药保障,因为它真的很重要。4、注意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算是在基础保障上另行赠送的服务,一般也不会在条款中体现,而是会展示在产品详情面。不过,不要瞧不起这项不起眼的服务,对于就医体验、就医质量都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一般来说,各家保险公司的增值服务都不大一样,包括: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前三种:就医绿通:相当于VIP通道,看病就医有专人安排,非常省心;质子重离子医疗:属当前最尖端、最优质的癌症治疗手段及医疗资源,癌症的治愈率高、效果好。费用垫付:保险公司能帮我们先行垫付住院费用或押金费用,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异地就医不能用医保结算时,垫付比例一般会降低为 60%;所以,异地就医前一定要先进行备案,垫付比例才会更高。如果你比较看中服务和就医体验,那么最好选择含以上3种增值服务的百万医疗险产品。三、29款百万医疗险大测评,我推荐这5款!上面的 5 大真相和 4 大挑选要点能帮你实实在在的了解一款百万医疗险;下面的 产品测评则能帮你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百万医疗险。这里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抛出结论——我最推荐这这几款:蓝医保·长期百万医疗、好医保20年期、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保险产品组合、好医保6年期。下面, 我带大家全面的看看这几款产品:【蓝医保·长期百万医疗】由太平洋保险承保的一款妥妥的“大品牌”产品,也是29款产品性价比领先的产品!保障全面,四大基础保障都涵盖,外购药100%报销且最长续保20年。几项实用的增值服务,也都处于中上水平,基本没有缺陷。而且难得的是,这款产品还支持家庭单95折优惠,全家人一起买价格更便宜;而且,它也是少有的开放了最高承保65岁人群的长期医疗险,比其他20年期的产品承保范围更优。不过55岁以上人群投保需要提交体检报告,所以,这个年龄段大家可以优先考虑——好医保长期医疗,是不需要体检的。真正做到一张保单保三代;而且家人共保,可共享1万免赔额,实用性真的很强。【好医保·长期医疗险20年期】20年期的好医保一直都是支付宝产品中的扛把子。虽然盛名在外,但它的保障责任、续保条件可都是妥妥的实力派。它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20年保证续保,是当前续保期间最久的百万医疗险之一。虽然癌症特药只按90%报销,略有瑕疵,但在同类产品依然有着非常高的优先级。【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保险产品组合】20年期的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目前在多个平台均有销售。微信上的叫【微医保长期医疗20年期】;其它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叫做【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保险产品组合】。前者在癌症特药外购药和增值服务上有缺陷;而后者由于可以加购附加险和增值服务加油包等,因此保障更加全面。虽然是凭借附加险补齐了短板,在测评中有些“胜之不武”,但对于喜爱平安品牌的朋友来说,还是可以考虑的。【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期】推荐好医保的理由非常简单:①保障责任齐全:好医保涵盖一般医疗和重疾医疗,总报销金额最高达400万;此外,它还全面保障了癌症特药服务,质子重离子、费用垫付、就医绿通3项增值服务;②6年保证续保:在续保条件上,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保证续保,保证续保期间内,不用担心产品停售风险,且满期续保下一个6年时,无需审核健康情况;③6年共享1万免赔:对普通人来说,更低的免赔额,意味着更高的获赔概率。好医保广受人称道的原因,还在于它6年只有1万免赔额,比如前2年抵扣了1万免赔额,那么剩下4年,住院医疗费用都能花多少报销多少。整体来看,6年期好医保各项保障相当出色,续保优秀,免赔政策友好,还扩展了特需医疗、海外医疗等责任,保障全面,性价比非常高。但是要格外注意,好医保的癌症特药属于赠送服务,并未白纸黑字承诺会一直赠送下去,所以后期有可能会停赠不保了。写在最后文章到这就结束了,不过,医疗险的细节太多了,我既想把我知道的都告诉大家,又担心信息量太大读着会吃力;所以,如果大家在购买过程中有健康告知拿捏不准的或者条款看不明白的,都可以随时找我。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如果上面的内容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欢迎随时找我,我会尽我所能帮你解答:)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保险购买攻略: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婴幼儿买什么保险?想给父母买份保险, 哪个险种比较好?卖保险的都看不起支付宝好医保?为啥?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从业5年,规划10000+份家庭保单!我总结出0-80岁性价比最高的投保方案!知乎最全!身体有小毛病,如何买保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乙肝/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黄疸)}
最新更新:2023年11月30日!测评结果变化如下:重疾险,由原来的“超级玛丽6号”更换为——“超级玛丽9号”,产品更新,综合保障更好。定期寿险,由原来的“定海柱2号”更换为——“臻爱 2023”,原产品已下架。再次更新:2022年9月21日!更新内容:新增8款重疾险+3款意外险+2款定期寿险。测评结果变化如下:重疾险,首推还是“超级玛丽6号”,无变化。百万医疗险,由原来的“医享无忧”更换为——蓝医保,这两款产品出自同一家公司,保障和价格基本一样。意外险,由原来的“大护甲3号”更换为——“人保财险统护卫”,交通意外赔的更多。定期寿险,由原来的“大麦2022”更换为——“定海柱2号”,价格更便宜。2023年,全网保险测评榜单来啦!答应我,静下心来,花 10 分钟时间认真看看这篇文章,你买的保险绝对不会出错!总有人问,现在最好的保险产品是哪些?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大师兄统计了支付宝、微信微保,以及其它平台共上新的 85 款互联网产品,做了深度测评:大师兄当时找了两位同事与我一起投入到产品测评中来,我负责测评标准的模型搭建,一位同事负责产品条款的比对,另一位同事负责产品的保障和保费的测算。就这样,我们还前前后后搞了两个多星期。不过,当最终结果出来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了。关于保险测评,大师兄也绝对无愧于心。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来看文章目录:一、互联网·重疾险篇1、一款好的重疾险长啥样?2、目前为止,我推荐“超级玛丽9号”二、互联网·定期寿险篇1、一款好的定期寿险长啥样?2、目前为止,我推荐“臻爱 2023”三、互联网·百万医疗险篇1、一款好的百万医疗险长啥样?2、目前为止,我推荐“蓝医保”四、互联网·意外险篇1、一款好的意外险长啥样?2、目前为止,我推荐“小蜜蜂3号”一、互联网·重疾险篇一直以来,关于重疾险的言论好像出奇的一致:“都是骗人的”。有人认为看大病买个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就够了,几千上万的重疾险就是智商税;有人认为重疾险这不赔那不赔,买的时候把你当上帝,赔的时候把你当无赖;还有人认为买重疾险不如攒钱,没出险钱就打了水漂,攒的钱总归是自己的。不过,80%的人都搞错了重疾险的真正作用,它本质上并不是用来解决医疗费的问题,而是用来解决生大病没有收入来源,但仍然需要花钱的问题,比如说术后护理、日常开支、还房贷车贷等等。所以,重疾险又言之“收入补偿险”,谁又能说重疾险无用呢?而我们只是缺少辨别的方法,一款好的重疾险到底长啥样?1、一款好的重疾险长啥样?从业 7 年以来,大师兄累计测评过的重疾险少说也有几百款;所以,一款重疾险是好是坏,只要简单看下保障和条款,就一目了然。为了方便大家,大师兄结合几年来的测评经验,制定了一套“优秀重疾险”的评定标准。说实话,如果你能吃透这张表,买重疾险就没人能忽悠得了你。重疾险保些什么,保障怎么样才算好,重疾险的价格在哪个区间合适;有关重疾险的所有疑问,都浓缩在这张表里面了。表格略显复杂,信息量也比较多,看不懂不要紧,大师兄 20 秒帮你拆解这张表。我们先看表头,左边第一列为测评维度,主要围绕重疾保障、轻症保障、中症保障、其它保障、价格五个方面展开。中间三列主要代表上述五个测评维度的 3 个标准,优势、标配、劣势。标配即为大多产品的共性;优势就是指个别保障会比标配更好,劣势的话,就是直接不推荐。最后一栏备注,主要是解释前面的保障,可以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表中的“/”指不存在更好的优势或更差的劣势。每项保障,都有其对应的测评标准,一款优秀重疾险应当如此。2、目前为止,我推荐“超级玛丽9号”众多重疾险产品,既有人保、阳光一众大品牌产品,又有掌握流量命脉的支付宝、微信平台上的产品,而我为什么偏偏独宠“超级玛丽9号”?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极度契合我的测评标准,而且每次版本更新的时候,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师兄会套用上面的测评模型,主要围绕三个维度:保额、保障(轻/中症、癌症多次赔、心脑血管多次赔)、价格一 一去做对比,所以,最后的结果一定能经得起推敲。不废话了,我们赶紧开始吧!一年期的重疾险直接被我 pass 了,因为这类保险只适合用来过渡和加保。比如说,我们预算不足,或者之前购买的重疾险保额不高的情况下,一年期重疾险是个很好的替代品。不过,一年期重疾险缺点也很明显,费率不固定,一年比一年贵;中途若身体变差或产品停售,可能再难购买。所以,从长远考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优先选择长期重疾险。下面来看保障情况:(1)保额——额外赔付重疾险的基本保额一般都是100%,买50万赔50万。但如果有“额外赔付”这项责任在,买50万能赔80万、90万,甚至100万。这项保障怎样算好,其实也很简单,只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期限,越长越好;二是赔付比例,越高越好。我们来看这些重疾险的具体保障情况:这项保障,排名第一的是——超级玛丽9号。比如 30 岁男女买 30 万保额并附加额外赔,在 60 岁前得重疾能赔 54 万,得中症能赔 27 万,保终身价格是 4 千左右;保到 70 岁只要 2 千多。赔付力度绝对算得上目前重疾险市场上的第一梯度。虽然之前达尔文6号最高也能额外赔100%,但有一定的限制,差了一点:达尔文6号:保单前5年,额外赔付80%,第6年到60周岁前,额外赔付100%。不过,我们也不能根据某一项责任就去判定一款产品的好坏;所以,继续来看其它保障的排名情况。(2)保障——轻/中症很多人关心疾病种类,觉得疾病越多,保障才越好。但种类更多的只是营销噱头而已,相比疾病种类,我们更应该关注“高发疾病”。比如,银保监会统一规定的 28 种重疾,理赔率就占据了 95%。但对于高发轻/中症,银保监会只统一规定了 3 种:轻度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至于其它疾病,每家公司都可以自由制定,疾病种类、赔付条件都可能不一样。而依据大师兄过往理赔经验来看,高发轻/中症远远不止 3 种,而是多达 12 种。大多产品都是涵盖的,只有极个别产品缺胳膊少腿。如果要在保障全面的这些产品中优中选优,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赔付比例”,赔付比例更高的更值得选择。比如国联人寿达尔文7号的中症最高能赔付90%(60岁前额外赔30%),但守卫者5号最高只能赔60%。它还有一项硬性保障,那就是重疾赔完后轻症/中症保障继续有效,而其它大多重疾险是不具备的。不过,仅靠两项保障的对比,还是难以判断产品好坏,我们接着来看其它保障之间的对比。(3)保障——“多次赔”对比多次赔的种类较多,不少朋友经常搞混,整理了其中最为常见的 4 种,如下:这四种保障,看起来很像,但实用性相差很多。分别来看:1、癌症多次赔大多数朋友,尤其是家族有癌症史的朋友,建议优先关注“癌症多次赔”。因为癌症最为高发,而它对癌症的保障很全:不幸患癌,一定时间后还处于癌症状态,不管是新发、复发、转移、持续,都能赔一笔钱,非常实用。不过癌症多次赔分成“癌症津贴”和“癌症二次赔”两种,假设都买 50 万保额,患癌后它们一般会这样赔:癌症津贴:间隔时间短,少量多次,每隔 1 年还有癌,就赔 20 万。癌症二次赔:间隔更久,但赔付金额更多,隔 3 年还有癌,就一次性赔 60 万。一般来说,癌症津贴更好些,因为癌症前 3 年复发转移的概率更高,理赔间隔期更短,我们也更有安全感。根据保险公司往常的理赔年报来看,癌症的理赔概率占据了60%-90%。所以,癌症既容易高发,又容易复发。如果预算有条件的情况下,这项保障是绝对值得附加的。这项保障保障好不好,主要看三个维度:保障范围、赔付比例、间隔期。2、心脑血管多次赔心、脑血管疾病同样属于高发疾病行列,和恶性肿瘤并列为三大高发重疾。“心脑血管多次赔”也很实用,针对重度脑中风、急性心梗之类的疾病有多次保障,这些疾病发病率虽不如癌症,但也很常见。家族有心脑血管病史,或者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朋友,可以考虑附加。我总结了重疾险保障中与之相关的几种疾病:高发脑血管疾病: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高发心血管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如何辨别这项责任的好坏,也有两个维度:间隔期、赔付比例。附加后的保障,有点类似前面提到的“癌症二次赔”,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得心脑血管特疾,会一次性赔一大笔钱。不过要注意,有的是限同种特疾,有的是限不同种特疾,要看清理赔要求。总之,这项保障能附加肯定是优势,不过也不能当做判断一款产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3、其他多次赔另外两种多次赔,一般限制更多,实用性略差一些。像重疾多次赔,一般会要求不同种重疾才能赔,比如先得了肺癌,后面再得胃癌就赔不了,因为两次都是“恶性肿瘤”。而第二次重疾保险金,往往会要求 60 岁前得首次重疾,之后才能赔第二次重疾,60 岁前没得重疾,保障就失效。总结一下,多次重疾保障中,“癌症多次赔”优先级更高,其中癌症津贴>癌症二次赔;其次是“心脑血管多次赔”,最后才是“重疾多次赔”或“第二次重疾保险金”。直接说结论:① 想附加癌症多次保障:超级玛丽 9 号更好,能提供理赔间隔期更短的津贴类保障,获赔门槛更低,附加价格也便宜,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守卫者 6 号也有癌症津贴,且首次津贴赔更多,保障更好,但它是多次赔的重疾险,价格更贵,30 岁男女 50 万保终身,附加后要八千左右,适合不差钱的朋友。② 想附加心脑血管多次保障:小红花致夏版值得考虑,针对 10 种心脑血管疾病能额外提供一次保障;预算够也可考虑守卫者 6 号,两次特疾不限制为同种。③ 想附加第二次重疾保障:「超级玛丽 9 号」不错,按上表情况附加只要一两百块,而且有机会保同种重疾(非持续状态),性价比很高。但注意,要是 60 岁前没有确诊首次重疾,保障就失效了,担心这个也可考虑自带多次赔的「守卫者 6 号」,没有年龄限制且间隔期更短,缺点是只能保不同种重疾。不过价格也会随着保障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所以,具体怎么选,我们还是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预算来决定。买保险如果担心买贵,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简单做个保费测算,测一测需要花多少钱:总之,每款产品其实都有它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考虑。二、互联网·定期寿险篇看完最复杂的重疾险,来到最简单的定期寿险部分。定期寿险,与人的生命挂钩,只保身故/全残,所以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冷落。不过,却是大师兄最喜欢的一类保险,没有之一。原因无二,只是孩子无人哺育,父母无人赡养,家庭分崩离析的悲惨故事见过太多太多。作为一个家庭顶梁柱,留爱不留债,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1、一款好的定期寿险长啥样?老规矩,一款好的定期寿险是什么样子的,同样有一套“评定标准”。产品简单,测评模型也比较简单,没有重疾险、医疗险那么多弯弯绕绕。测评维度主要是投保规则和保障两方面,而投保规则重点看健康告知即可,其余都比较次要;保障内容要看有没有全残保障,免责条款的限制。表中的“/”指不存在更好的优势或更差的劣势。 废话不多说,开启对比模式。
2、目前为止,我推荐“臻爱 2023”臻爱 2023,来自同方全球人寿。这是在 2003 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它的出资方为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THTF),二者各出资 50%,注册资金 26.3 亿,资产规模超 267 亿,妥妥的大公司。关键是它在同等保障下,价格是最便宜的。这满满诚意!之前是定海柱系列是“性价比”的代言人,但可惜下架了。定寿是最简单的一类保险,只保身故和全残,我们直接套用定期寿险的测评模型,去把最值得买的那款揪出来。选择臻爱 2023 的原因也很简单:同等保障下,价格是最便宜的。100万保额,20年交,保20年:30岁男每年只要739元,30岁女每年只要358元。不过它的健康告知还是免责条款,会问到肺结节、肝炎等疾病。如果买不了,你还可以考虑大麦旗舰版 A 款等产品。还有这款产品无法直接指定受益人,需要投保后打客服电话才能变更。另外,除了基础保障全面,这款产品还可以选猝死额外赔、癌症身故额外赔、水陆空公共交通意外额外赔,大家按需选择就行。不过,如果是夫妻二人共同投保的话,还有大麦甜蜜家2023值得选择。这款产品有2个特色:① 同一意外身故/全残双倍赔付功能:如果夫妻两人因同一意外身故或全残,可赔付4倍保额,买100万赔400万。② 保费豁免功能:如果是其中一方身故或全残,赔付100万后,保障继续有效,而且可以豁免后续保费。
三、互联网·医疗险篇百万医疗险,几百块撬动几百万保额,早就成了保险界的香饽饽。不过,也迎来了一些朋友的困惑:百万医疗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能相互替代吗?有此疑问的朋友,大多是混淆了百万医疗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知道,医疗险是实报实销的,哪怕保额有 400 万,你住院花了 50 万,也只能报销 50 万。而重疾险,是一次性赔付保额,买50万直接赔付50万,作用前面也说得很详细了,主要是为了弥补由大病造成的收入损失。医疗险用来报销住院医疗费用,重疾险用来弥补收入损失,互不影响,各司其职。所以,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关系,只能是互补,不是替代。1、一款好的百万医疗险长啥样?医疗险需要关注的点比较多,如:承保年龄、保障时间、保障责任、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价格等等。大师兄也之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老规矩,吃透这张表,买百万医疗险没人能忽悠得了你。小小的一张表,浓缩的是百万医疗多项保障责任的测评标准。同样的,左边第一列是测评维度,主要围绕:投保规则、保障内容、增值服务、续保条件、价格 5 个维度展开;不过价格众多医疗险都大差不差,大师兄不会侧重去比较,大家只要看看上表的价格区间,有个底就行。中间三列就是 5 个维度的测评标准,标配就是一款产品该有的样子,优势在某些保障方面会比标配更好,劣势直接不推荐。最后一栏备注,即是每项保障的综合详解。表中的“/”指不存在更好的优势或更差的劣势。一款好的百万医疗险,要胜在方方面面。2、目前为止,我推荐“蓝医保”蓝医保——大品牌太平洋旗下产品。与之前大火的“医享无忧”本质上是同一款产品,承保公司都是太平洋健康,两者在保障和价格上也是一样的,只是在投保年龄上有细微差别。蓝医保的亮点在于:保证续保20年,外购药100%报销,增值服务齐全。不过,面对平安、国寿、泰康、友邦等多家公司的 28 款百万医疗险,蓝医保是如何杀出重围的?精彩就在后边。我会按照测评模型里最重要的 4 个维度:基本保障、续保、外购药、增值服务;一 一去评比。测评过程好比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刀光火石间便有了答案。下面,我们一项项来看:(1)基本保障百万医疗险的基础保障有 4 个:住院医疗、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门诊手术。正常情况下,这四项保障是所有百万医疗险都必须涵盖的。如果缺少了以上任何一项保障,那这款产品的基础保障直接就是不合格。不过,对于这一要求,绝大部分产品是没有问题的,通过 29 款百万医疗险保障责任的对比,我发现只有两款产品存在保障责任缺失——京东安联臻X无限医疗2021和新华康X华尊,这两款产品都不含门诊手术。以臻X无限医疗2021为例:所以,这两款产品可以直接拉黑。至于其它产品,都大差不差,我们也很难仅从“基本保障”找出所有产品的猫腻,我们继续来看其它维度的对比。(2)续保条件买了百万医疗险,最担心两个问题:① 身体情况变差,一年比一年难买;② 好产品停售,再难买到优秀的产品。所以,续保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产品能保证 20 年不间断续保,哪怕你中途健康变差或是出险理赔过。针对续保条件,我们来看众产品保障排名情况:29款产品,共有 12 款上榜。其中能够保证续保6-20年的产品,都算是佼佼者;当然,保障时间肯定越长越好。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能保证续保20年的 5 款百万医疗险。而在这 5 款产品中,略胜一筹的是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期,因为即使20年后产品停售,也能免健告、免等待期投保本公司其它医疗险产品。不过,再次投保的的产品,保障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产品的保障期限、价格,我们也都不知道。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期待保险公司的这一承诺,还是要结合 20 年的续保条件,再看看其它方面的综合保障。续保条件是衡量一款百万医疗好坏的重要维度,所以下面的对比,我们主要围绕这12款产品展开。(3)外购药一人得病,全家遭罪。特别是得了大病,比如癌症,天价医药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往往是无法承受的。比如,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一盒在2.5万左右;再比如治疗肺癌的“安圣莎”,一个月的药品费就要将近 5 万。虽然现在有些特效药已经进了医保,价格也打了折扣,比如安圣莎原价约 5 万,纳入医保后只要 1.5 万,但在医院不一定能买得到。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很多昂贵的抗癌药,医保无法报销;进了医保的抗癌药,可能也购买无门;外购药贵且难买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买份单独的“特药险”或者“带外购药保障的百万医疗险”。所以,外购药对于百万医疗险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来看众产品关于外购药的保障情况:可以看到,12款保证续保的产品,有一半没有外购药保障。其中,还不乏几款长期医疗险,如:保20年的微医保长期医疗、泰康健康尊享2021;保15年的太平洋安享百万;保10年的新华康建华尊。而在剩下的 3 款 20年百万医疗险里面,好医保长期医疗只能报销90%,平安e生保在确诊后,用药期限只有 3 年;所以,结合续保条件,这个环节胜出的是蓝医保。一款好的医疗险,除了上述提到的保障性、续保条件、外购药,还要考虑增值服务,我们继续往下看。(4)增值服务常见的增值服务有:就医绿通、住院垫付、在线问诊、术后家庭护理、癌症特药院外配送等。但增值服务一般不会在条款中体现,而是会展示在产品详情面。不过,千万别瞧不起这项不起眼的保障,如果有费用垫付:保险公司就能帮我们先行垫付住院费用或押金费用。如果有就医绿通:相当于VIP通道,看病就医会有专人安排。这两项也是一款百万医疗险最重要的增值服务,如果有的话,绝对是加分项。来看 12 款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的保障情况:微医保长期医疗20年期没有就医绿通,平安e生保没有住院垫付。而泰康健康尊享2021,是一款转保产品,增值服务与原保单保持一致,原保单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除这 3 款产品略有瑕疵外,其它都正常涵盖。最终排名:关于百万医疗险的 4 个维度都已测评完毕,如果你还没有唯一答案,直接来看最终的排名情况:结果也很直观,蓝医保凭借20年保证续保、外购药100%报销强势胜出;虽然保20年的好医保在续保条件方面比较突出,但外购药只能报销90%,略逊一筹。另外在价格方面,蓝医保也略占优势。当然,保险产品并没有唯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年轻健康人群,还可以考虑6年期的好医保,满期续保无需审核,产品停售也能续保指定产品,而且 6 年共享 1 万免赔额。再比如65岁以上想买百万医疗险的朋友,还可以考虑1年期的尊享e生2022,最高年龄 70 岁还能买。所以,面对不同人群,产品的选择自然也是多样性的。如果看了上面的介绍,还是难以做选择,不知道哪款百万医疗险更适合自己?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测一测,帮你避开90%以上的坑:休息区:文已过半给自己点个赞,也“双击屏幕”给大师兄点个赞吧!码这么多字真心不易~好了,我们继续,下面就是较为简单的意外险了。再坚持一下,这是最后一
part 了,也是很简单的一部分内容。一口气读完,搞定自己的保险配置。四、互联网·意外险篇生活中处处有意外,大到飞机失事,小到猫抓狗咬......但到底何为意外,意外不就是意外吗?突然被车撞了、突然生病死了、突然跌倒摔伤了......在保险中,意外险有一套专业的判定术语。那就是,必须同时具备且满足这 4 个条件:外界原因造成的、突然发生的、不是自己故意的、不是生病导致的。比如常见的“交通事故、游泳溺水、触电、烧伤烫伤、摔伤、高空坠物”等都是满足意外定义的,如果发生以上意外,保险公司就会赔你一笔钱。不过,也有一些不是意外的意外,被很多人误解,如:“猝死、中暑、高原反应”这种,看似意外发生的事情,本质还是由于个人身体原因导致的,并不满足意外的定义,所以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你钱的。好了,理解了“意外”的定义,我们来看一款好的意外险是什么样子的。1、一款好的意外险长啥样?意外险有 3 个核心保障:身故、伤残、意外医疗。也会有很多亮眼的特色保障,如:猝死、交通意外额外赔付。这些保障怎样算好,大师兄同样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看透这张表,拿捏意外险不在话下。 左边栏为测评维度,主要围绕投保规则、保障、特别约定、价格 4 个维度展开。投保规则要尤其留意职业范围,因为意外险对职业有明确的划分;比如高空作业的建筑工人、地下采业的煤矿工人,出险概率高,自然保费也会贵出很多。保障要看有没有伤残、猝死,还要看意外医疗的报销比例。特别约定也是意外险容易埋坑的地方,主要看高空意外和溺水意外有没有限制。当然,如果保障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价格就是决定性因素了。中间三列是各项保障的测评标准,优势要比标配好,劣势直接不推荐。最后一列备注,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每项保障的含义。表中的“/”指不存在更好的优势或更差的劣势。2、目前为止,我推荐“小蜜蜂3号”16款意外险群雄逐鹿,来看“小蜜蜂3号”胜在哪里?我会从意外险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保障、价格,分别去对比。(1)保障——“意外身故/伤残”,基础保障必不可少作为一款意外险,“身故、伤残”是最基本的保障。在被保人意外身故/伤残之后,家人或自己能拿到一笔钱,防止家庭经济因为意外而崩溃。所以,这两项基础保障必不可少。另外,随着产品不断升级,现在很多意外险都涵盖了更为丰富实用的保障,比如“猝死”、“交通意外额外赔付”等。考虑到这些保障和意外身故/伤残保障高度相关,因此将它们放一起对比,整理如下:这里要注意,很多人容易忽视“意外伤残”保障,但其实它非常重要,因为残疾对人生影响非常大,轻则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则无法自理,拖累家庭。而保伤残的险种又很少,所以意外险的伤残保障就显得特别关键。大多数意外险,都是将伤残等级分为 1 到 10 级,1 级赔付 100% 保额,2 级赔付 90% 保额……以此类推。但也有产品只保障“全残”,而“全残”基本等于 1 级伤残,范围更窄,理赔门槛更高,保障有很大缺失,所以只保全残的产品,一般不建议买。另外,“猝死保障”和“交通意外额外赔”这两项保障,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以当前的市场来看,同时没有这两项保障的,一般都不建议选择。而关于身故,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猝死”责任,因为猝死并不属于意外,而是由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并不符合意外险“非疾病的”这一条件。不过,现在很多意外险都扩展了这一责任,如果意外险涵盖,那绝对是加分项。所以,经过这轮筛选,我们能淘汰掉 2 款产品,分别是:只保全残的两全意外险;缺乏猝死、交通额外赔的超能成人百万意外险。其它 14 款产品进入下一环节——“意外医疗”保障的对比。当然,还是那句话,不能以某项责任的好坏论英雄。继续来看其它维度的对比,获取最终的排名。至于本轮未上榜的产品,就直接出局,没有继续比对的资格。(2)保障——意外医疗,实用保障越全越好意外风险,非死即伤,但毕竟伤占大头。大师兄在以往的理赔过程中,也是磕磕碰碰居多。所以,意外医疗的重要性绝对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项保障的意外险,直接拉黑;如果有,我们就看它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最好的情况就是:0免赔,不限社保,100%报销,并且保额越高越好。上述达标的 14 款产品,哪款更符合条件?共同来目睹:从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免赔额三者结合来看,这一轮我们能淘汰掉报销范围仅限社保内,或社保内+自费药的产品;带免赔额或者区分社保外报销比例的产品也可以不作考虑。这样严格地对比下来,我们只有 7 款产品能进入下一环节,继续往下看。(3)看清要求和细节,,防止买了不能赔到这一环节的产品,在保障上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但产品虽好,却还需要注意我们是否符合它的“投保要求”或产品有没有注意事项。否则可能出现买了不能赔的情况,我扒了这 7 款产品的所有条款,并将重点内容整理如下。首先要提醒大家,这 7 款意外险,都要求被保人为 1-3 类职业,高危职业不能买;另外大家还要看清下面这些要求或注意事项。健康要求:表中有 3 款产品需要健康告知,如果问题涉及自身的异常,就不能买。其它投保要求:比如有的限制了投保城市,有的对收入或社保身份有要求,有的还会问及累计意外身故的保额。注意事项:很多产品规定某些医院不能赔,投保前要看清自己常住城市的医院有没有被除外,以免后续报销不方便;还有的不保高空作业,或针对溺水等情况减少保额等。当然,这一环节不作淘汰,只是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不合适的产品。接下来,我们对几款产品做最终的性价比测评!1、50万保额产品对比支持 50 万保额的,共有 5 个产品(计划),整理对比如下:可以看到,小蜜蜂 3 号(典藏版)和专心成人意外险 2023(尊贵版)基础保障优秀,没有免赔额,不限社保最高都能 100% 报销。前者交通额外赔保障全面,保额更高,后者意外医疗保障好,即使没用社保也能报销 90%,可优先考虑这两款。但这两款都有健康告知,会问及二级高血压等问题,买不了的也可以看看剩余 3 款,基础保障相差不大,主要是住院津贴、交通额外赔两方面有区别。2、100万保额产品对比支持 100 万保额的,共有 7 个产品(计划),对比如下:从保障全面的角度来看,小蜜蜂 3 号(尊享版)和大护甲 5 号(至尊版)很不错,基本没有短板,价格也很有优势,身体健康的,可以优先考虑这两款。如果身体有异常,统护卫(至尊版)也不错,没有健康告知,投保限制少,价格便宜,交通额外赔的保额高,还有骨折保障等。看似简单的意外险,在大师兄的测评下,发现了这么多“玄机”,是不是很吃惊?但也别对保险失望,还是那句话,保险不会骗人,所有的好与不好都写在条款里,多看、多问、多思考,踩坑的概率就能降到最低。写在最后文章到这儿,大师兄再来做个总结。2023年,目前为止,买这几款保险绝对不会错:重疾险:看中性价比的朋友优先考虑超级玛丽9号。产品基础保障全面,无论保到 70 岁还是终身,价格都有优势。定期寿险:个人买臻爱2023;夫妻买大麦甜蜜家2023更具优势。医疗险:首选蓝医保,由太平洋保险承保,20年保证续保,外购药100%报销。意外险:50万保额首选小蜜蜂3号,保障全面,猝死、交通意外都涵盖;一年只要156元,性价比拉满。当然,保险产品的选择并没有唯一,会受到健康情况、经济预算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建议大家直接抄作业,而是根据自身条件科学配置。如果有帮助你的地方,还望不吝赐赞~你的赞同一直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最后,有任何保险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大师兄交流沟通。保险一路上,道阻且长。莫慌,有大师兄陪着你,有坑也踩不了。还有这些精品内容,可以阅读学习:买保险最重要的一步: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做?50/60/70岁老人怎么买保险?全网最详细投保教学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最新产品推荐)重疾险怎么买?2023年全网超全保险选购指南+7月重疾险推荐!意外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意外险避坑指南)定期寿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定期寿险避坑指南)理财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理财险避坑指南)凭什么支付宝、微信上的保险这么便宜?互联网保险真的靠谱吗?}
“重疾险该怎么买?哪些产品保障更好?”“想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哪款更适合我?”“想给家里老人、孩子买保险,有哪些可以推荐?”…………不得不说,买重疾险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因为重疾险品牌种类繁多,保障责任复杂,价格差异太大,一般人根本搞不懂……如果不“货比三家”,很可能被“忽悠”,一不小心买到又贵又坑的产品。为了帮大家解决买重疾险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对当前市面最热卖的重疾险产品统一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测评。从保障责任分析,到赔付标准对比,再到保费价格的测算。甚至为了帮助大家对比,我还从我们的【疾病定义库】里,专门收集了上百家公司几百款重疾险的条款,逐一比对,寻找条款差异:通过科学严谨的产品比较模型,以及和资深核赔、核保老师的深入沟通,我帮大家筛选出当前保障责任最好、理赔最宽松、价格最优的保险产品。我将这些产品更新在了深蓝保独家发布的「最高性价比重疾险榜单」中,方便大家快速参考和选择!我敢保证,2023年所有最值得买的高性价比重疾险都在这里啦!这篇文章,会从三个方面,帮大家解决:——不知道重疾险是什么?——不知道重疾险怎么挑选?——不知道哪些重疾险最值得买等问题。只要你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以上问题你都会找到答案。当然,如果你认为内容实在,对你有用,请你一定要记得点赞+收藏!目录一、重疾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二、 重疾险该怎么挑选?1.怎么挑选一款好的重疾险?2.选购重疾险有哪些注意事项?三、哪些重疾险最值得买?最新重疾险榜单推荐1.经济实用型重疾险榜单2.中端进阶型重疾险榜单3.高端顶配型重疾险榜单整篇文章全是干货,非常适合保险小白阅读。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赶紧进入正文吧。如果需要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建议,可以随时找我,我会以服务上万家庭的经验,结合你的实际情况,给到最实用的建议~一、重疾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重疾险,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保障重大疾病的保险。很多人吐槽重疾险理赔门槛高,人都住院了,甚至都到动手术的地步了,为啥还不能算“重疾”?要知道,重疾是指会危及生命,且治疗过程花费巨大的疾病。比如生活中常听到的癌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卒中等,这些才是重疾。在今天,重大疾病可以说相当常见,甚至有一些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亲人、朋友身上。得了重疾,固然是不幸的;但医疗技术飞速发展,让某些重疾不再是“绝症”,得重疾也不再像几十年前一样可怕,直接等于宣判“死刑”。不过,治疗重疾得花钱,而且要花很多很多钱。别的不说,拿癌症举例,每年癌症的治疗费最少10万到几十万不等,得连续治好几年。重疾除了要花钱,指望重疾患者继续工作赚钱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一人得病,都必然导致整个家庭出现收入损失,赚钱的人得病了,无法工作和获得收入;小孩老人得病了,赚钱的人要花精力去照顾,同样会影响收入。如果家庭恰巧有房贷车贷要还,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要抚养,那更是雪上加霜。一句话,得重疾除了要花钱,还会让人无法挣钱。那么,重疾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重疾险最大的作用,并不只是赔钱治病,更重要的是弥补因重疾导致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当被保险人在罹患合同约定的重疾时,保险公司就会给付约定比例的保险金。——简而言之,就是得大病了,保险公司就得赔钱。赔多少呢?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上百万。而这笔保险金,当然也没有任何使用限制。不仅可以用作疾病治疗费、后期康复护理费,还能用来还房贷车贷,或用于子女教育,或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可以说,重疾险是帮我们转移重大疾病风险的绝佳金融工具。不管是家里的老人,小孩,还是赚钱养家的人,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重疾险是所有保险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最核心的保障。二、重疾险应该如何选购?一张小小的重疾险保单,可能同时包含了八九项保障责任。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这一堆责任保的都是啥,那大概率要被“割韭菜”了。比如某位朋友的经历——保费5000多块,保额却只有10万?还捆绑各种名目?说实话,不懂重疾险,被坑的概率实在太高了!想要快速掌握重疾险的选购重点,厘清买重疾险的注意事项,这篇文章不可不读。接下来,我将帮你彻底摆脱——买重疾险容易被坑、被骗、被忽悠的困境。如果想快速了解2023最新重疾险推荐榜清单,可直接点击下方链接:1. 怎么选购一款好的重疾险?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重疾险。重疾险的保障责任一般分为基础保障和可选责任。前者是一般为必选,后者可按需要选择性附加。此外还要考虑投保规则、免责条款、保费价格等因素,需要考虑的东西越多,我们挑选重疾险的难度就越大。我帮你精心整理了这份《重疾险挑选指南》,按照重要性的顺序来挑保险,保管你省时又省心。术语比较多,看不懂没关系。下面,大师兄会捡重点一个个分析。(1)重疾理赔一定要赔得多买重疾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患重病时,可以获得足够的保险金赔付。你想想,生了大病关键时刻等着钱救命,赔你10万和赔你100万,你会选哪个?如果赔的太少,就失去了买重疾险的意义。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强烈不推荐买“大而全”的重疾险,附加责任一大堆,一看保额才10万!咱别扯那些花里胡哨没用的,行吗?而重疾理赔金额一般和两个因素直接相关:①基本保额:保额买的越高,赔付越多;②赔付比例:赔付比例越高,赔付越多。其中,保额是我们自己选的,可根据经济情况来决定,10万、30万、50万,丰俭由人;赔付比例方面,重疾的赔付比例一般为100%基本保额,即买50万保额最后就能赔50万。但现在,有不少重疾险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付责任。只要满足一定条件,重疾出险能获得额外的一笔保险金。当前,首次重疾额外赔付的赔付形式大致有这几种:其中,60/70周岁前首次重疾额外赔100%保额是最好的。假如购买了50万保额,约定年龄之前出险最高可赔100万。保障时间也很久,比如0岁孩子投保,最长可享受70年。和第一种相比,保单前XX年额外赔的保障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赔付比例一般会略低一些。(具体看产品)至于第三种,只对首次癌症额外赔付,且赔付比例只有20%。试想一下,如果罹患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呢?那么很显然,这种情况就不适用额外赔付了。总之,重疾保障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可能的做高保额;同时,还应选择重疾赔付比例更高的产品。(2)高发疾病保障一定要全面买重疾险不能光看疾病保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疾病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看高发疾病涵盖是否全面。目前,银保监会统一规定了28种重疾加3种轻症,如下:高发的重大疾病就是这28种,占重疾理赔的95%以上;其余的重疾都只是边角料,理赔占比加起来大概不到5%;所以重疾是保80种还是保100种其实没什么区别,我们不用太在意疾病数量。再来看看其他疾病,最高发的轻/中症通常有11种:《重疾险新定义》虽然规定了3种: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但剩下8种高发轻中症含不含,全靠保险公司自觉。比如高发轻症,有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高发中症,有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疾病;在买重疾险时,最好确认这11种最高发的疾病是否全都涵盖。万一缺失了高发疾病的保障,很可能出险了没办法理赔。综合以上,我们买重疾险时,最需要关心的也就是高发轻症、中症疾病涵盖是否全面,其他的就不用多操心了。(3)轻、中症理赔标准一定要宽松曾经轰动一时的“友邦拒赔门”相信很多人都曾耳闻。很多人吐槽它理赔苛刻,“人快死了才能赔”“保死不保生”。后来银保监会果断出手,制定了全行业统一标准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到今天,已经有28种重疾和3种轻症疾病理赔标准完全一致,不存在理赔标准的差异了。但要注意,只有28+3种,其余轻症、中症可就没这个待遇了。比如同一种疾病、相同的赔付标准,赔付比例可能大不相同:以早期肝硬化为例,A产品能赔30%保额,B产品能赔70%保额。再看两款产品早期肝硬化的理赔定义,基本上没区别:对比的结论就是:同样的情况下,B可比A多赔40%保额,按50万保额计算,直接相差了20万元!除了赔付比例的差别外,高发的轻症疾病还存在理赔标准的区别。以原位癌为例,我查找了3款含原位癌保障的产品。发现有的产品赔付标准宽松,有的产品赔付标准相对严格:三款产品的赔付标准都不一样,我帮你翻译一下:产品①:限制较少,甚至对CIN-2的宫颈原位癌也可以保障;产品②:限制稍多,像癌前病变、CIN-2宫颈上皮病变、不典型增生也不能保障;产品③:限制最多,多种疾病都不能保障,并且还要求已经接受针对原位癌病灶的手术切除治疗,没有经过治疗就不能赔付。在原位癌理赔宽松程度上,①>②>③。目前,重疾险的原位癌理赔标准基本都是这三种。大家碰到了,直接对号入座即可。除原位癌外,其他的轻症疾病也可能存在理赔标准差异。有的理赔严苛,有的理赔宽松。大家尽量选择理赔标准更宽松的就好了。(4)特定重疾二次赔付条件一定要好当前中国人最高发、最易复发的重大疾病有两类,一是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二是心脑血管重疾,包括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高发重疾,不仅难治,医疗费用昂贵;而且治了难好,容易复发,对于家庭而言是极为沉重的负担。针对这些特定重大疾病,很多重疾险可以附加多次赔付。首次患特定重疾,可以赔100%保额;第2次再患,能再获得100%~150%的保险金赔付。二次赔付是保险公司最喜欢“做文章”的地方。也是大家要多多注意的地方。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哪种更好我整理了几十款重疾险产品「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发现不同产品之间,赔付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别:恶性肿瘤二次赔付间隔期上,3年的比5年的好;如果首次重疾不是恶性肿瘤,第二次重疾是恶性肿瘤,赔付间隔期180天的比1年的好;关于赔付比例,大部分产品二次都赔100%保额,但120%、150%赔付比例的肯定更好。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重疾险,并且打算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责任,一定要尽量选择三个赔付条件同属最优的。②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条件哪种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二次赔付条件更加复杂。除了同样要关注二次赔付间隔期外,还要注意高发疾病种类、二次赔付的限制条件。我同样整理出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间隔期越短越好,心脑血管疾病二次复发间隔最好是1年的;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涵盖越全面越好,最起码也要包含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这2种;赔付比例越高越好,目前二次赔付比例最高的高达160%保额;关于二次赔付限制条件,有的产品会要求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为“新发”疾病,赔付标准严苛,因此最好选不额外限制赔付条件的产品。2.选购重疾险有哪些注意事项?说完了保障责任如何挑选,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买重疾险时的常见注意事项。(1)注意事项一:重疾多次赔重要吗目前很多重疾险可赔付5到6次重疾,赔付比例还一次比一次高。当然,产品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因为赔付次数更多,多次赔付重疾险比单次型产品一般要贵出一大截。于是就有人有问了:重疾险的多次赔付重要吗?其实,人一生中得一次重疾基本就要了老命了,更别说好几次不同的重疾了,这概率大概跟中彩票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必刻意追求重疾多次赔付,甚至多花冤枉钱去为赔付次数买单,这不理智。买重疾险,更重要的还是做高重疾保额,多关注第一次患重疾能赔多少钱,这个才是最实在的。当然,也不是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一定不能买。如果价格更便宜,保障也更好,多次赔付约等于“白送”,你干嘛不要?比如说,右边这款多次赔付的产品,价格更低,赔付比例、赔付次数、涵盖责任都比左边的产品都要好。如果你碰到这种“加量不加价”的多次赔付型产品,还是可以考虑的;但如果明显卖的比一般产品贵很多,那就不值得了。(2)注意事项二:返还责任重要吗?先说观点:返还责任不重要。返还型保险,是指到了约定的年龄且未发生重疾理赔,可以把已经缴纳的全部保费无息拿回来。有些朋友很喜欢这种设计,认为它们既有保障,又有收益,简直两全其美!实际上,返还型产品价格偏贵,比不含返还的重疾险一般贵出40%~60%。比如同一款产品,附加两全责任后价格更贵,每年多交接近五千块,但基础的疾病保障部分,跟不附加没有任何两样。虽然有保费返还责任,但如果发生过重疾理赔,返还责任失效,无法再返还保费了,每年多交的5000块也就白交了。总而言之,买重疾险还是要以疾病保障为主。一味追求保费“返还”,实际是舍本逐末,到头来也会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购买消费型重疾险,更加划算实用,适合90%的家庭。(3)注意事项三:身故责任要附加吗?市面上很多重疾险,都可以提供身故/全残保障,可以赔付保额或已交保费。但选不选身故责任,实际也因人而异。含身故的重疾险一般会有这几个问题:第一,相同条件下,保费每年相差2500+元,20年就是5万多块。第二,相同保费下,保额更低;比如不含身故的重疾险能买30万保额,但如果含身故,相同的钱就只够买20万保额了。第三,赔付重疾后,身故无法获赔。“一张重疾险保单,既能保疾病又能保身故”,看似很全能。但是,重疾险的身故/全残责任实则有个大缺陷,因为它和重疾保险金一般不可兼得。赔了重疾保险金后,以后即便身故,也不能再获得身故保险金赔付。当然,重疾险的身故责任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比如在没有发生重疾的情况下,人自然身故了,那这份重疾险还是能当一份寿险来用的,可以赔付100%保额或保费;总之,身故/全残责任,建议看个人偏好附加;如果你买的重疾险没有身故责任,只用再单独买一份定期寿险就可以了。30岁女性只要500元就能买到100万保额,非常划算。(4)注意事项四:保障期限越久越好?保障期限,就是一款产品可以“保多久”。毫无疑问,保终身的肯定比保定期的产品好。因为人一生中患重疾的概率是不断累积的,随着年龄增加,患重疾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既然提供的保障期限更久,承担赔付的可能性更大,保险公司从你那里收取的保费自然也就更多。所以保终身的比保定期的更贵,大概贵出30%~50%。以某重疾险为例,保终身相较于保70岁的,年交保费增幅为44%!保终身更好,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负担这个差价。是定期还是保终身,建议大家视自身经济实力而定。可以先买到保至70岁,保证人生关键阶段保障不缺失;等以后有条件,再更换保至80周岁甚至保终身的产品就好了。(5)注意事项五:不符合健康告知怎么买?对于身体健康的朋友来说,健康告知严不严并不重要。但如果健康异常或已经患有某些疾病,很多重疾险不能投保,怎么办?对于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我们一般有三种方法:方法一:申请线上的智能核保/人工核保,一般可获得更优的承保结论;以乳腺结节的智能核保操作步骤为例:方法二:多家保险公司尝试投保,从多个承保结论中选择最友好的。方法三:对于某些可治愈的非慢性疾病,如果当时不能投保,可以等治愈后再去投保。再次强调,健康告知直接影响理赔,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重视,做好如实告知。如果你身体有异常,不确定哪些情况要告知,哪些不用告知,可以随时找我,我整理了像乙肝、结节等不同常见病能够顺利投保的产品,也会从专业角度手把手教你做好健康告知:(6)注意事项六:投/被保人豁免要附加吗?投/被保人豁免,指的是投/被保人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后,剩余还没交的保费也不用交了,保障责任继续有效。举个例子:小王给妻子买了一份重疾险,交费期选择20年,附加投保人豁免。假设第2年小王不幸罹患重疾,那么妻子的这张保单,剩下18年的保费就都不用交了。一般来说,被保人豁免是产品自带的,投保人豁免则可根据需求自由添加;由于附加豁免责任的保费极低,所以像夫妻互投、大人给孩子买时,都最好把投保人豁免责任附加上。三、最新重疾险推荐排行榜随着3.5%定价的老产品下架,3.0%定价的新产品也陆续上线了。我整理了目前市面上的新产品,总结出了两款还不错的重疾险产品:超级玛丽9号:高性价比重疾首选“超级玛丽”系列属于高知名度的IP了,这次的超级玛丽9号依然能打,产品优势如下:优势:价格便宜,以30岁为例,买50万保额,保到70岁,每年只要3000多。投保灵活,可选60岁前额外赔、癌症津贴等,能报至70岁或终身。疾病额外赔:附加60岁前额外赔后,重疾、中症都有额外赔。注意事项:暂无。适合谁:追求性价比的朋友。i无忧2.0(A款):甲状腺、乳腺结节、乙肝等都有机会投保i无忧2.0(A款)由人保寿险承保,大品牌,优势与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优势:健康告知宽松:甲状腺、乳腺结节、乙肝等都有机会投保。投保灵活,可选60岁前额外赔、癌症2次赔等。疾病额外赔,附加60岁前额外赔,重疾、轻症、中症都有额外赔。注意事项:交费时间限制,保至70岁时,最高只能分20年交费。适合谁:看重大品牌或有结节等健康问题的朋友。写在最后目前,重疾险产品更新换代的越来越频繁。为了帮助大家在买重疾险时少踩坑,也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帮大家对比严选出了市面上性价比、保障责任等各方面都不错的产品。但同时你应该也注意到了,除榜单中的产品之外,还有更多产品我们在榜单中并没有没有推荐。没上榜的产品,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保障责任就不好。相反,每款重疾险其实都有其独特优势,我们没办法每一款都一一点评。买重疾险,也不是说只考虑保障和价格就够了,还有年龄、健康情况、地区、职业,需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这份榜单的初衷,也只是为了帮大家节省时间和精力,不用在众多产品中反复对比抉择。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帮我点个赞和收藏,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其他人。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如果上面的内容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欢迎随时找我,我会一一帮你解答:)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保险购买攻略: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婴幼儿买什么保险?父母只有医保(新农合),怎么买保险?四套方案,1000多也能搞定!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从业5年,规划10000+份家庭保单!我总结出0-80岁性价比最高的投保方案!拒绝套路!普通家庭如何买保险?六年保险大V经验分享!(附年收入5/10/20/50万家庭方案)知乎最全!身体有小毛病,如何买保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乙肝/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黄疸)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成人重疾险排行榜,每月实时更新!儿童重疾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定期寿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成人、儿童、老人意外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全国“惠民保”大集锦!北上广深、重庆、成都、杭州、安徽......记得收藏,会持续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险值得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