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问下,楚胜汽车荣获湖北楚胜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地址省“专精特新”称号,企业在创新方面到底怎么样?

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三、“十三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省级战略,坚持专汽产业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全面实施“圣地车都”省级战略,围绕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以“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为总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专用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重要支撑,走产品差异化、创新协同化、企业立体化、生产服务一体化之路,实现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由传统经济发展思维向“互联网 + ”融合思维的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生产为主向生产与服务融合的转变,推动专汽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二)基本原则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市政府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创新驱动与绿色升级相结合坚持专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绿色升级思路,全面推进专用汽车产业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通过全产业链的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绿色升级。积极做好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等方面的有效转变。采取产学研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推出“专精特新”车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专用车和低碳专用车产品生产,推动节能、安全、环保型专用车产品的发展。3、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随州市专用汽车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利用各种嵌入式的系统和软件对专用汽车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产业传统格局,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4、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县、市、区发展统筹布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多层次、多渠道推动招商合资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促进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快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速度和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向全国乃至全球布局。(三)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产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智能化制造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1、总量目标到“十三五”末,实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优化。力争全市汽车工业产能达30万辆,产量20万辆,比“十二五”末的产量增长2倍以上,年均增长15.43%;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2.55%,其中,专用汽车总产值600亿元、底盘实现产值100亿元、零配件产值300亿元(见附表1)。实现利税105.26亿元,年均增长39.01%。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突破6亿美元,年均增长40.65%。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40%。2、企业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家,100亿元企业1 家,50亿元企业5家,3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3家,10亿元企业20家(见附表2)。形成3—5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整体实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绝对领导地位和风向标作用,力争在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新建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2—3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引入1—2家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制造商,在随州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机构、销售服务中心,实现2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成功上市,实现专用汽车产业的全面繁荣。3、产品调整目标优先发展“专精特新轻智”产品,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车型,突破性发展中、高端专用汽车底盘,加快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大力推进新能源专用汽车和低碳专用汽车。到“十三五”末,专用汽车品种达到7000种,车辆产品吨位构成比达到重、中、轻比为5:2:3的合理比例。推动具有新材料、新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等特征的传统产品升级。30家企业成为规模较大、差异化优势突出龙头企业,20个拳头产品产销量进入国内、省内同行业市场前列。新能源专用汽车产能达到8万辆。零部件产品铸造能力达到全国领先。4、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目标专用车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比重达到30%,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研发中心2个。省级研发中心30个,湖北省名牌产品30个,创建省级标准化良好示范企业3家,中国驰名商标10个,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达到100个。从事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达到8%以上。大中型专用车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2%以上,1家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专用汽车行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件。(四)发展战略1、产品差异化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发挥差异化优势,促进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自主创新。(1)设计“差异化”。以模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轻量化设计,推行一车多样、一车多用;广泛应用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设计研发的创新发展。(2)品种“差异化”。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克服同质化竞争。做大、做强、做精罐式车、城市环卫车、自卸车等优势专用车产品,做特做新做专房车、消防车、特种车、运输类物流车、厢式车、纯电动专用车等新型专用车产品。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3)市场“差异化”。通过细分客户群体、聚焦特定需求,实现重点突破创造市场。通过市场区域细分、客户需求细分和销售渠道细分等获取差异化优势。(4)服务“差异化”。一方面,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向上延展研发、向下延展售后、横向延展整合,通过个性化定制,提供多样化的售前设计服务、售中物流服务、售后维修服务;另一方面,整合随州专用汽车与零部件企业,以“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整体形象在全国及海外设立服务网点。2、创新驱动战略(1)体系创新。统筹协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初步实现由“随州制造”向“随州创造”转变。(2)机制创新。发挥政府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市级和县、市、区“三维一体”的协同创新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职能分工,对区域创新体系、协调合作以及重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多元投入的随州市创新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鼓励联合建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作组织,协调解决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形成范围更广的科技推广协调机制。(3)模式创新。加强随州市高新区、湖北汽车工业园区的协调与互动,立足现有的基础,进一步落实各种专用汽车公共服务平台与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作用。引导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区发展,以创新驱动增强园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活力。(4)技术创新。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3、企业立体化战略以“立体化战略”拉动随州专用汽车企业全面成长、纵深发展,实现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由“量”向“质”、由“大”到“强”的转变。(1)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齐星集团、程力集团、恒天汽车、东风随专、厦工楚胜、三环铸造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扩产、扩能等方式壮大规模,培育产品研发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国内、外专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及配套份额。支持专用汽车与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自主设计创新、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创新和自主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到境外并购,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设立营销及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到“十三五”末,形成3—5家专用汽车企业集团,力争1家企业进入国内专用车企业100强,引进国际知名专用汽车企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做宽产品领域。巩固已有的产品优势,加强专用汽车底盘、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产品研发,开拓智能专用汽车、高端专用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等新领域。以龙头企业拉动中小企业,从核心产品向附加产品延伸,从有形产品向无形产品延伸。通过延伸策略、充实策略、带动策略、换代策略、消减策略等不同路径,实现专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拓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3)做优产业集群。不断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壮大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合理规划和建设随州市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的专用汽车产业园,形成相互关联、各具特色、定位准确、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企业格局,推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成片发展、集中发展、集约发展。(4)盘活产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外资和央企实行资产重组,鼓励企业上市,形成央企、国有、民营、外资优势互补,盘活产业资源。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建立和优化“345”专用汽车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支持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从产品研发到内部拉动计划的制定、标准化的实施与持续改进、新产品的开发与试制、新车型上线生产的工艺调整与验证、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推进“产业链”的高效运行。4、生产服务一体化战略(1)产业服务 “一体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工序、专业设备、流程再造,面向随州行业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共享生产要素资源,避免产能重复建设,推进协同发展。依托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园区、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型公司;以“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整体形象在全国及海外设立4S销售中心和售后服务网点。(2)产品标准“一体化”。以湖北省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创新产品为试点,引导企业制定产品标准,通过各种资源的协调和推动,逐步建立健全专用汽车行业标准。在互联网思维方式下,建设行业大数据库,在产品一致性监督与管理、产品标准化等方面推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进程。(3)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湖北专用汽车物流中心”,完善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网络。(4)信息资源“一体化”。以“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强国内外专用汽车企业的合作,制定专用企业信息资源目录,建立专用汽车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积极推进专用汽车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一体化,促进各类企业在平台上交流业务、托管服务等,促进产业信息交换与共享。(五)产业发展重点1、专用汽车整车发展重点坚持“量质”兼取,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拳头产品,促进供给侧结构优化。巩固现有的优势专用汽车产品基础,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碳环保新型新能源专用汽车产品的比重,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综合应用。重点发展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用车并形成产业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下,通过积极申报、资源整合、引资重组省内外专用汽车优势企业,到“十三五”末,全市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达到45家以上,产能达到30万辆,产销量占全国总产销量的10%;新能源专用汽车的年产销量达到8万辆。(1)继续巩固专用汽车产品地位。巩固和扩大罐式专用车、自卸车、特种专用车、环卫车、半挂车等传统专用汽车的产品优势和规模,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充分利用随州危化品罐式车的稀缺资源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危化品罐式车质量标准,推进危化品罐式车提档升级,将随州市危化品罐式车打造成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充分利用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设计技术与工具,配合新材料(如高强钢、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等)、新工艺(激光焊接、表面强化等)的应用,提升专用汽车产品轻量化水平,巩固和拓展其市场地位。(2)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专用汽车产品。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比重,高端产品覆盖到每个专用车生产企业,创立产品品牌。充分运用新材料、互联网技术、轻量化技术,加大机、电、气、液、微电子一体化技术等在专用车产品的推广应用。快速推进应急救援、特种消防、道路工程、机场救援、油气勘探、高铁维护、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专用汽车的产业化。适应绿色城市交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城市轻轨、电动汽车等产品。大力发展真正适合现代物流需求、适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适合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养护及抢险需求、休闲服务类需求、适合现代影视传媒行业需求等各类专用车,如:智能化花草剪修车、树枝破碎处理车、养蜂车、混凝土泵车、液态沥青保温运输车、高铁工程车、道路检测车、桥梁检测车、电视转播车、电源车等。(3)着力打造应急救援专用汽车产品。及时抓住我国灾害和危机救援用专用汽车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以随州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规划建设应急专用汽车产业园,丰富和延伸应急救援品类,形成规模化生产。壮大危急救援专用汽车市场,着力开发功能更强、性能更优的灾害和危机救援专用汽车,如危化品救援车、机场救援车、融冰除雪车、抢险救援车、通信应急保障车、防弹车、防化车、灾害监测车、大吨位清障车、快速架桥专用车、医疗救护车、防疫消毒车等。(4)重点发展专用车关键共性技术。针对专用车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以“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和产学研的优势,引导企业发展,加快技术突破,带动产品升级。重点在发展高效运输、节能、环保要求下的轻量化整体设计技术、整车集成技术、专用车制造及上装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车联网技术、危化品专用车的主被动安全技术、客厢改装集成类车辆的整车布置技术、高等级公路维护、抢险、救援车辆及消防车辆的整车设计技术、铝合金下料、焊接、结构件制造技术、专用汽车工艺装备技术等方面实现技术在专用汽车产品的应用转化。2、专用汽车底盘发展重点(1)壮大底盘生产规模。依托东风随专、恒天汽车、程力集团、齐星集团底盘生产线,加大技改和扩能力度,形成规模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附加值中重型专用车、特种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军用专用车和轻型载货车底盘等系列,支持程力集团年产5万辆轻型载货车整车(底盘)生产项目。(2)带动底盘配套发展。以底盘企业带动“零部件—底盘—专用车—营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发展,实现底盘企业与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产品公告、定制化生产等深度合作,降成本、减库存、优结构,专用汽车底盘本地配套率达到40%,确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底盘优势。3、汽车零部件发展重点加快零部件产业发展,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汽车零部件资源,实现与整车生产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模块化供货,提高配套能力。(1)汽车通用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和帮助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华龙车灯、三环铸造、亿丰泵业、神马齿轮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研发和开拓市场,使之尽快形成自主的新产品研发体系,完善产业链建设,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大力支持燃油供给系统、车身内饰系统、电器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促进汽车模具和精密铸造件、精冲件技术与工艺水平的提升,力争新增一条铝质车轮生产线,促进随州市车轮产品向高端发展;通过引进、合作、合资的方式全力开拓车用发动机和汽车智能控制系统产业新领域;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优化重组,推进汽车大总成、大系统生产企业规模化;提高车桥、座椅、汽车工具、汽车铸件、变速箱、液压件、油箱、底盘、汽车覆盖件等通用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填补随州市汽车零部件的空白。(2)专用汽车上装零部件。优先发展用于专用汽车上装的关键零部件,积极开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重点引进和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如各种光电类传感器、电控系统、电液系统、变量液压泵、电磁控制阀、液压控制阀、各类液压元件、变量马达、静液传动系统等专用汽车上装关键零部件产品。以改善专用汽车产品的品质,提高专用汽车产品的整车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为随州专用汽车产品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上装高端产品发展提供核心动力。(3)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等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优化调整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力求实现高品质、高附加值、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到“十三五”末,随州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160家以上,汽车零部件品种突破1500个,专用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部分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及制造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州市汽车零部件批量进入国内知名大型商用车的配套体系,力争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4、新能源专用车发展重点(1)布局新能源专用汽车产业园。以恒天汽车、东风随专、国宏公司、程力专汽、齐星车身为龙头,建设新能源专用汽车产业园,加大对新能源专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引进力度,引进新能源生产企业进驻园区,招商引进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电池回收等企业进驻园区。培育有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快速形成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加快充电快速化、智能化、通用化、集成化、高效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推进新能源专用汽车产业化发展。围绕国家提出的新能源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纯电动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以纯电动城市公交车、纯电动城市环卫车、纯电动城市物流车、低速电动车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电动专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示范性运营。着力打造随州市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全力解决充电效率、制造成本、电池性能一致性、续驶里程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电动专用整车与关键部件的同步发展。5、汽车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随州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向服务领域延伸,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重点推进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技术咨询、融资租赁、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售后服务、电子商务、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为专用汽车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以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为基地,促进企业、产业与公众融合;以专用汽车技术转移大会为载体,促进高端技术人才技术向随州聚集;建立健全“专用汽车配件采购与配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产业。四、“十三五”时期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一)重点工程围绕千亿元产业战略目标,重点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工程、规模结构工程、质量品牌培育工程、开放重组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专汽文化工程“六大工程”,为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1、创新驱动转型工程以市高新区、曾都开发区、随县开发区、广水开发区为重点区域,以若干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创新驱动。(1)创新能力提升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凝聚发展新功能。建立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切实提升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每家企业每年至少完成一项省部级或市级新产品研发项目;每家企业完成建设1个省级或市级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实等);每家企业每年至少有一项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研究的重点项目;每个主导产品每年至少申请1项发明专利;每家企业每年至少转化应用1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400件以上,新创建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认定10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2)创新产品提升建设。积极转化科技成果,不断开发升级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探索股权合作方式,推进和实施企业产品差异化发展。重点加快厦工楚胜、程力集团、玉柴东特、力神公司等企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设计轻量化罐式车;恒天汽车、东风随专、程力集团、大力专汽等企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升级;中航奥龙、东正专汽加快机场除冰车、道路融冰车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江南专汽加快高压细水雾车和云梯消防车新产品研发;重汽华威、合力专汽、新中绿专汽、成龙威专汽等企业重点加快研发新型智能环卫车。进一步加快车联网、卫星导航技术在专用汽车产业的开发应用。力争具有一定创新水平的20个拳头产品进入国内同行业前列,培育产销过10亿元拳头产品5个,过5亿元拳头产品6个。(3)智能制造提升建设。突破性提高企业智能装备水平,推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与专用车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推进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等智能装备在汽车及零部件、风机、铸造等企业的应用。支持企业新上智能化生产装备。以齐星车身智能化罐体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数控模具与专用车对接项目,湖北广达智能化数控机床项目,程力集团轻型整车生产线,恒天汽车、东风随专底盘生产线、三环铸造、湖北风机智能化机器人应用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试点示范项目,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4)创新平台提升建设。发挥政府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提升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服务对接企业功能,围绕转型升级、新一代技术、产品创新的重大共性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组建“国家级专用汽车技术联盟”,形成与企业创新协同发展大格局。培育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在市高新区布局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激化社会创新活力。2、产业结构调整工程通过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重点在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用车三大板块发力,做大、做优、做强专用汽车产业;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制度创新为前提、以管理创新为保障,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1)布局产业园区。一是通过招商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在随州高新区布局轻量化装备产业园。二是在曾都区规划建设湖北省专用汽车产业园,将其建成湖北唯一、全国知名的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三是在何店、均川、厉山等汽车零部件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建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对外招引大型零部件集团入驻投资建厂,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发展;四是依托恒天汽车、东风随专、程力专汽、齐星车身、大力专汽、奥龙专汽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成湖北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五是发挥随州“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品牌优势,以程力专汽“湖北省特种车辆应急动员保障中心”资源优势,建设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全国知名的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新上专用车项目、新能源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扩产扩能项目,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力争过20亿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亿元项目7,过亿元项目5个,过3000万元项目20个(见附表3)。将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项目作为专用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健全项目包保、“一企一策”、协调服务等工作机制,加强要素保障,确保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3)实施增量行动。实现优势企业规模质效同步增长,规模企业达到200家,积极引导具备生产能力和条件的专用车生产企业申报专用车生产资质;推动企业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方面供给侧改革,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专用汽车市场主体40家,实现新增产值500亿元以上。(4)发展混合制经济。支持东风随专、重汽华威、恒天汽车、厦门重工、玉柴集团、中航奥龙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总部经济优势,引导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向随州集聚,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整合随州行业资源,嫁接重组本土民营企业。继续加大招引一批新的“央企”来随州投资,盘活存量,壮大增量,带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5)培育生产服务型产业。重点培育专用汽车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车联网、技术咨询、金融、租赁、保险、美容、维修等服务新业态,推进随州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向服务领域延伸,构筑起强辐射、广就业的高附加值汽车服务产业体系,实现汽车制造服务化、汽车销售多元化、售后服务便捷化。生产服务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占汽车产业比重达到10%。3、质量品牌培育工程(1)夯实品牌发展基础。顶层设计制定《随州市区域品牌汽车发展战略规划》,提升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质量信誉、质量安全水平、品牌竞争力和附加值。全面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等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强质量控制,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生产周期质量追溯能力,促使50%以上骨干企业建立实施品牌质量管理体系。(2)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严格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制造,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企业生产一致性管理,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企业质量执法、建立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买卖合格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企业主体、政府主导、部门监督、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提升共治格局。(3)开展品牌培育创建。深入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示范区创建,强化区域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依托市开发区、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培育一批品牌试点示范企业,重点引导企业积极创建全国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加强试点示范企业的评价和运行监督管理,加快品牌培育进程。通过开展品牌培育活动,提升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4、开放重组优化工程(1)加大招商引资与合作。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引导资本、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向随州聚集,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发展,引进中国中车、中国铝业、比亚迪等国内外优质企业参与兼并重组、合资合作。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支撑,强化目标考核,抓好专班招商、驻点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引商,围绕产业链完善配套,积极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更加注重精选招商项目,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以市高新园区、湖北汽车工业园、厦工楚胜工业园、程力汽车工业园、湖北应急装备工业园、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等为平台,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的原则,力争引进2—3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随州,在引进国际知名企业上力争实现零的突破。(2)推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以“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区域,以汽车和零部件为重点领域,深化国际产能和制造合作,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通过国际化展会、博览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技术和市场并购。加快出口产品升级、出口市场升级、出口品牌升级。引导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规模,鼓励随州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发挥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资源优势,共同参与到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建立境外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中心,提升“中国汽车之都”品牌国际影响力。(3)推动产业优化重组。加快随州市专用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步伐,推进恒天汽车、东风随专、齐星集团、程力集团以底盘带动资源整合,与零部件和改装企业开展要素重组,优化产品系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鼓励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以规范先进的管理、生产、市场等优势,兼并重组具备生产条件的专用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化生产。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向服务领域延伸,在研发设计、采购配套、现代物流、汽车金融、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探索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兼并重组。5、服务体系构建工程构建“543”专用汽车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见附表4),促进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向现代化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品质、产业形象、产业能力、产业盈利水平。“543”专用汽车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即“5个中心、4个平台、3项活动”。 “5个中心”指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中心)、中国(随州)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湖北(随州)专用汽车物流配送中心;“4个平台”指专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随州专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3项活动”指专用汽车国际博览会、专用汽车国际论坛、专用汽车技术转移大会。(1)五个中心——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中心)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专用汽车技术研究院(中心)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及智力优势,面向国家专用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专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及人才培训等技术与服务平台。以产业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底盘、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前瞻技术的创新研发,以及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的组织、研究与管理,努力建设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专用汽车技术研究基地,为建设国家级湖北(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联盟提供重要支撑。——国家(湖北)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国家(湖北)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为全国和随州市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产品形式认证试验、产品公告与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纠纷检测、新技术应用效果验证。为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质量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与设备保障;为实施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拓展湖北(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的功能,建设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数据中心,实现随州市专用汽车各整车企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与全国专用汽车行业的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实现随州市专用汽车全行业数据的集中分析处理与集中储存。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准确、及时的行业信息服务。以智能制造,“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主攻方向,构建“互联网+”模式,推动大数据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建设零部件采购平台和专用汽车交易平台。——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以发展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为核心,实现随州专用汽车品牌化发展路线,扩大随州专用汽在车全国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加快博览中心建设,构建企业营销、电子商务、客户体验互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博览中心为平台,申报省级“随州汽车工业旅游景区”,集中介绍随州专用汽车发展成就、宣传随州专用汽车文化、打造专用汽车品牌、展示随州市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现“一业兴带百业旺”和互联网+、专用汽车、博览、电商、产业孵化等引领作用,打造成“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世界专用汽车窗口。——湖北(随州)专用汽车物流配送中心建成集物流与配套件采购于一体的专用汽车物流中心,向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运输、仓储、包装、保管、搬运、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接收、生产线物料管理、整车发运等服务,根据专用汽车整车及专用车企业各自的具体要求,实现配套件的统一采购与配送,减少资金占用,实现专用汽车物流系统化、效率化。(2)四个平台——全国专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探索建立国家级专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智能制造业联盟组成。设立专用汽车产业创新基金,接受企业及个人的项目申请;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以确定是否对项目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及支持力度;提供项目研究的启动经费,对项目研究进行跟踪管理。组织专家对项目研究是否能达成研究目标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终止项目研究或将其转换成技术开发项目继续研究。依托“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推行盟内企业申报知识产权的预告与协调制度,对于多家企业同时申报的专利内容,经过协商力争做到协同创新、共同开发、共享专利;对于有重大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内容,知识产权联盟的载体单位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支持和向政府申请资助。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及在专用汽车与零部件产业的应用,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加快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在专用汽车产业的创新应用。在企业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取得经验后向全行业推广。深化“互联网+”专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指导编制互联网与专用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提升专用汽车产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湖北省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湖北省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为专用汽车产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招聘各类实用型人才,为企业在岗的各类人才进行再培训。具体措施是:①完善人才专项管理办法,根据社会及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各类人才、各层次人才的优惠待遇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办法,研究制定人才队伍稳定制度,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②健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选拔机制,继续推进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建设;③政府牵头各大企业共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招聘团,到全国高校巡讲,传播随州专用汽车文化,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为随州企业注入新鲜血液;④调整高端管理人才培养战略,组织企业高层考察团到精益生产执行力强的企业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或派企业管理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管理部门挂职锻炼,使之有机会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⑤政府定期组织举办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门技术培训班,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精心挑选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可以是大学教授也可以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专家);⑥建立产业技术工人的再培训机制,组织“高级技师培训班”,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⑦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随州专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探索由随州市符合条件的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资,依法申请设立金融服务公司,按照《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运营,为随州市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及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探索帮助和支持程力专用汽车、厦工楚胜等有条件的企业出资,依法申请设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设备、生产线的融资租赁服务。——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随州市专用汽车的产业要实现“十三五”的产业目标,必须要走国际化道路,建设和积极申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实现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的有效外延。紧抓“出口主体培育、外贸人才培养、外销平台搭建”三个着力点,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支持力度。落实中央和省的出口鼓励政策,迅速出台随州市出口奖励政策,不断增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活力;转变观念,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汽车出口资质的申报与产业安全测试力度,不断优化出口服务环境。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参加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捷克、沙特等国际著名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自主开拓市场。积极申报建设物流保税区,为外商和随州企业商品提供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使企业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海外”制度以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3)三项活动——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会提升“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的功能,赋予“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新的内涵。每年举办一次 “中国(随州)专用车博览会”。除展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外,邀请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与零部件工艺装备及检测设备的生产企业展示其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设备;邀请国内从事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相关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展示其先进的产业技术与科研成果。力争将“中国(随州)专用车博览会”办成集专用汽车产品、装备、技术于一体的展示与交易平台,吸引国内外采购商到随州采购专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举办“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学术研讨、经验交流、技术服务、用户需求等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专场分别进行。在“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期间,广泛开展“专家、学者、企业家、生产与检测设备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用户”对接交流活动。充分利用“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和“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提升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增强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中国(随州)专用汽车技术转移大会“中国(随州)专用汽车技术转移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在“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期间进行,实现国内外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向随州市的汇集;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智能化生产设备与测试设备供应商到随州展示其科技成果,交流产业技术;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到随州投资或合资办厂。6、专汽文化塑造工程强化专用汽车文化建设,全力打好“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文化牌,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影响力。在随州高新区—曾都开发区—随县区30公里专用汽车长廊和城市入口、重点园区,打造具有随州特色的专用汽车文化,建设专用车雕塑和专汽文化广场。定期高规格定期举办“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博览会”活动。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专用车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氛围。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知名度和软实力,实现专汽文化繁荣。(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1、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服务和治理水平。实施科学的行业各类准入管理,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2、培育创业发展环境培育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以县(市、区)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器,创建一批创客空间,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三)加大要素保障力度1、要素供给重点做好土地、资金、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的同时,抓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完善新增产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水电供给及金融、商务、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2、用地保障将新增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市、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项目表,落实产业用地总体布局。统筹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鼓励企业合法利用现有厂区和厂房进行改扩建。3、人才支撑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高端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实行政府薪金补贴。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作站)为重点,以职业院校、技师学院为依托,以产业技术联盟为平台,实现产业与专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招生与就业对接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一批产学研联合实训基地,畅通汽车专业人才成长通道,开展汽车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提升汽车专业技能人才水平。加强互联网技能培训,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人员技能培训,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专用汽车行业人才双向流动。4、金融支持加强信贷政策支持,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专用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中长期贷款投入,合理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在“新三板”和“四板”挂牌,引进各类股权投资,推进企业债权融资,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四)完善产业发展政策1、争取政策支持切实把握国家对制造业、汽车产业发展与调整政策,充分发挥随州专用汽车之都的品牌效应,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建立“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以及相关项目的审批;充分利用湖北省发展汽车、机械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落实和完善湖北省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认定实施细则,加快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项目建设。2、深化共建战略依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行业领导优势,借助市政府与湖北省直各部门签署共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战略合作协议,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产品研发、技术、人才、品牌宣传、产品营销等支持,政府采购和优先使用高端创新产品、绿色产品。3、加大财政支持设立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企业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差异化生产、智能化改造与降本增效、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改等质量提升项目;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要向专用汽车产业倾斜,继续落实《关于支持专用车生产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精神,支持本地底盘配套发展,带动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落实《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激励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研发、专利申请等活动。政府采购注重创新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楚胜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地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