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了存折的钱还能拿出来吗死了银行存折钱怎么办

本山大叔说过一句话: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人没了,钱还在!如果人死了,他在银行有存款,首先银行是不会通知到家属的。其次,家里人可以凭借一定的手续流程,来银行把这笔钱取出来。那有人会问,银行不通知家属,万一家属也不知道在银行存了钱,这该怎么办?是不是这笔钱最后都归银行所有了?不是!如果人去世,在银行存了钱,而家属又没有过来取。那这笔钱就会一直在银行存下去,直到有一天去世人的后人,来银行把钱取了。如果一直没有人过来取,那这笔钱,就一直这么存下去,直到银行不存在的那一天,钱归国家所有。人去世后,他的银行存款如何才能简单快速的取出来? 免得你以后遇见同样的事情,你会手足无措,东奔西走,还多花冤枉钱。1 . 金额在5万以下如果是活期存折或者银行卡,金额又在5万块钱一下,取钱就很简单了。直接带着活期存折或银行卡,去银行柜台,输密码,就可以把钱全部都不出来。银行活期存折和银行卡,5万以下的金额,取钱只认密码,和客户去没去世没有任何的关系。2 . 金额在5万以上如果活期账户的余额在5万以上的,那想一次性取出来,因为金额超过5万,就必须要存款人身份证原件,代理人身份证原件,以及密码。只要有这三样东西,多大的金额都可以一次性取出来。那身份证要是销户了怎么办?很多人去世后,身份证很快就销户了。如果在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也可以把钱取出来,只是不能一次性取款超过5万而已。你可以每天取49999,然后把这活期账户里的钱一点点的取完。很多人问,那分很多笔取行不行?每笔都只取49999?或者这家银行网点取49999,再去另外一个银行网点,再取49999?这个也不行的。这个5万的金额限制,既是单笔的限额,也是你一天的取款金额的限额。比如说,你今天取了3万块钱,只需要密码。然后再取一笔2万,累计就达到了5万,后面取这笔2万的时候,就需要出示身份证了。3 . 不知道密码怎么办?活期只要知道密码,取钱都很容易。那万一要是不知道密码呢?首先,你可以有三次试密码的机会,如果三次能试出来正确密码,那就万事大吉。如果试不出来,那就只能去公证处做公证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差别很大,所以取钱的手续也差别比较大。1 . 已经到期,并且金额5万以下如果存款是定期,而且已经到期了,金额又是没有达到5万。那取钱也很简单,只需要带着定期存折或存单,去银行柜台输个密码,就可以取钱了。这个金额没有达到5万,是指你的本金的金额,不包括你的利息。比如说,你本金49000元,利息2000元,加起来超过了5万。这种情况,也是不需要身份证的。2 . 已经到期,金额达到5万如果存款是定期存款,而且已经达到5万的金额,那取钱的时候不但要密码,还需要本人的身份证。定期存折,密码,身份证,代理人身份证,这四种证件,缺一不可。如果身份证销户了,那怎么办?没法可办,那就只能去公证处做公证了。有人会问,存了10万的定期,能不能每次都取不超过5万的金额呢?回答:不行。因为现在银行定期,基本上都是上浮以后的协议利率,协议利率是整存整取,不能取一部分。要么不取,要取就必须全部取出来。3 . 没有到期,金额在5万以下如果存款是定期,而且没有到期。银行定期,提前支取,即使金额在5万以下,取钱也需要本人的身份证。如果这种情况下,身份证被销户了,那就没法取钱。但是,你不用着急,你可以等一段时间,等这笔钱到期后,再去取出来,这样就不需要身份证了。4 . 提前支取,金额达到5万如果存款是定期,而且没到期,取钱是需要身份证的。这种情况,金额达到5万以上,即使到期后,取钱也还是需要身份证。定期存折,密码,身份证,代理人身份证,缺一不可。如果身份证被销户了,必须去公证处开公证,然后拿着公证书才能到银行取钱。5 . 不知道密码怎么办?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不管到没到期,不管金额大小,不管有没有身份证,都必须要去公证处开公证书。家人拿着公证书,去银行才能把这钱取出来。1 . 收费标准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金额在1万一下,那全部都是收费200块钱。如果金额是在1万以上,按照金额的2%收费。比如说,人去世后,银行留下5万块钱的存款,需要做公证,那收取的费用就是:5万×2%=1000块钱如果留下了100万的存款,那做公证收取的费用就是:100×2%=2万块钱通过计算可以知道,这个收费的标准,还是蛮高的。2 . 公证所需条件现在公证处的新规是,为了保证公证公平,必须第一继承人全部到场,才能做公证。比如说一个人去世,第一继承人就是他父母、配偶、子女。活着的必须全部到场,不在了的,必须开死亡证明。活着的,但是来不了的,必须写书面情况说明。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去世,第一继承人很多,有个别人不满意财产分配,就是故意不到场,那这公证就没法做。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一定不要忙着去销户。一定要先把银行里的存款都取出来后,再去销户。很多人还会遇见这样得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去世人有没有在银行存过钱,这种情况怎么办?你可以带着派出所开的死亡证明,和去世人的身份证,去挨个银行查询一下,看下有没有在银行存过钱。我有个同事,她家里老人去世了,什么都没给子女留下。但是她家里人是知道的,老人一定在某个银行存钱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个银行。后来她家里人就拿着老人的死亡证明,把所有的银行都查了一边,最后查出来了,在农商行存了5万块钱的定期一年,而且已经到期了。最后因为身份证还在,密码老人就设的6个1,很容易就把钱取出来了。如果一个人是欠银行的钱,那他去世后,银行就会很快找到他的家里人,让家里人还钱。如果一个人是在银行里存钱,那他去世后,银行就不管不问,也不通知家属,也不上门查询情况,就是任由这笔钱躺在银行里。个人觉的银行这个做法,确实很不人性化。现在很多人在银行存款,都是留了详细地址的。如果一个人好多年没有来取钱,要么就是忘记了还存有这笔钱,要么就是人不在了。如果银行站在为客户考虑的角度,都应该去登门核实一下情况的。}

1个回答
关注
摘要
亲您好,老人家过世银行定期没有身份证怎么取解决方式如下,1、如果老人户口还没有注销,是可以凭老人户口本和代取人身份证,去银行取款的。2、如果老人户口已注销,取款方法有:(1)等存款到期,在到期日取款,不需要身份证(大额5万元以上除外),只要记住密码就能取款;(2)根据遗产分配协议,经公证处公证,办完相关手续之后可以支取。详情,可拨打取款银行客服电话咨询。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1-18老人家过世银行定期没有身份证怎么取亲您好,老人家过世银行定期没有身份证怎么取解决方式如下,1、如果老人户口还没有注销,是可以凭老人户口本和代取人身份证,去银行取款的。2、如果老人户口已注销,取款方法有:(1)等存款到期,在到期日取款,不需要身份证(大额5万元以上除外),只要记住密码就能取款;(2)根据遗产分配协议,经公证处公证,办完相关手续之后可以支取。详情,可拨打取款银行客服电话咨询。老人家过世银行定期没有身份证怎么取亲您好,财产继承公证的收费如下、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金额在1万一下,那全部都是收费200块钱。如果金额是在1万以上,按照金额的2%收费。比如说,老人去世留下5万,收取的公正费用是:5万×2%=1000元;如果老人留下了100万,收取的公正费用是:100万×2%=2万。亲您好,现在公证处的新规是,为了保证公证公平,必须第一继承人全部到场,才能做公证。比如说一个人去世,第一继承人就是他父母、配偶、子女,活着的必须全部到场,不在了的,必须开死亡证明。来不了的,必须写书面情况说明。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老人去世,他子女很多,有个别子女不满意财产分配,就是故意不到场,那这公证就没法做。所以,取钱之前过公正这一关都不容易。已赞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银行的钱分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按照问题详情上也是这两种。下面分别说明:1、活期存款。老人去世后,所留下的活期存款(存折),继承人或者子女凭存折就可以到银行办理支取业务,不受任何限制。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下,活期存折上是否留有密码,如果有必须知道这个密码,否则支取不了。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分为提前支取和到期支取。对于老人留下来的定期存单(折),如果没有了身份证,就只能等到到期后支取,到期后,凭代理人(谁办理支取手续谁是代理人)的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支取了,同时有密码的话,还得提供支取密码。提前支取是办不了的,提前支取需要存单折及本人的身份证,身份证注销了提前支取办不了。关于密码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提前弄清老人的各种存款是否留有密码,如果有,必须知道,否则就麻烦了!如果有密码不知道,要是挂失密码,那就非常麻烦了。大概需要遗产证明、继承人、公证处等等,非常复杂。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过世了存折的钱还能拿出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