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佛像各代表什么里这个是什么?

继续浙江自驾游。这是关于天台国清寺的最后一篇文章,也算是一篇“攻略”吧。在这座1400岁的寺院里,第一次发现,原来佛寺也很“有趣”,就像是进行了一次佛像的“扫盲”之旅。国清寺中的弥勒殿,里面供奉着“未来佛”。说起这位菩萨,其实也不是外人,我们在《西游记》等文艺作品中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位列“八大菩萨”之一。他大肚容天下,笑容可掬,人称弥勒佛。藏语中他的名字叫“强巴”。这位可以说是最“百搭”的佛了。他有着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菩萨的八十种随形好。从印度,到中国,他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很多从商的人会把弥勒佛供在家里,你看他手里拿着个金元宝,称为了招财进宝、和气生财的代名词;普通人也喜欢把弥勒佛做成配饰带在身上,因为这位菩萨整天乐呵呵的,很好说话的样子,代表着事事顺心、吉祥如意。再后来,弥勒佛手里拿着的东西就开始千变万化,有时候是把扇子,有时候是小动物,偶尔还会举个桃,也多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寓意。但其实,弥勒佛的形象是严谨的。我在国清寺里看到的弥勒佛,拥有着严肃的梵文名字,代表着佛家的慈爱,手里只拿了一个袋子。据说这个袋子能装万物,叫做如意乾坤袋。国清寺位列“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在佛教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寺里有很多珍贵的法器,每一尊佛像都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我们再来说国清寺的观音殿。观音殿就在锡杖泉的旁边——这个“锡杖”,就是类似唐僧去西天取经时手里拿的那种手杖,它是天竺僧人的“日常仪式”。当然,关于锡杖泉的故事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今后到峨眉山的游记中再聊吧。咱们接着说观音。国清寺中的观音殿是美国华侨捐建的,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最早,这位菩萨有着“大慈大悲”之力,凡百姓只要念一句“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观音即可“观察”到你。但菩萨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到了唐朝,“观世音”犯了“李世民”名讳,就改名“观音”了。图为:我在旅行路上拍到的观音而且,佛教初从印度传到中国时,观世音菩萨是男身,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慈眉善目的“观音娘娘”形象,是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改良”来的。由此可见,宗教有着互通性,且是分阶段的。他们劝人向善,却又顺从民意,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前一篇游记(国清寺游记:这座“教科书”级的寺院里,有着“皇家专属”的配置)中我们提到了一般寺院少见的国清寺雨花殿,这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叫做四大金刚,是大乘佛教中的护世四天尊王。在印度古神话传说中,他们掌管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且立于佛寺中的大雄宝殿两边。东、西、南、北四个神仙手里各拿着琵琶、宝剑、蛇兽和雨伞,代表着风调雨顺。在佛教传说中,四大天王地位高、法力强。但是在文艺作品(如《西游记》)中,他们却被改写成了看守天门的“传达室四大爷”,四个人联起手来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弼马温”,这大概是四个神仙此生最委屈的事儿了……国清寺里还有一个天台山佛学院,里面真的有青少年僧人在读书。他们除了外在形象与平常人略有区别之外,日常生活和普通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在国清寺中,我们时常可以在廊檐下看到“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的它们的身影。此外,国清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各类殿、堂、楼数十座,其中大雄宝殿正中的佛祖像最为贵重,源自明代。碍于篇幅的原因,我们此次就不再展开了,在以后的游戏中慢慢说吧。国清寺我还会再去的,期待下次有更新和更深的体会。佛家认为,凡俗尘世中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是握不住的,也不曾真正拥有。当达到不被外界事态的变化所左右的“禅定”境界时,则可成佛。人人皆可成佛——释迦牟尼。浙江旅行还在继续,下期游记接着说。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南京玄奘寺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个眉目,官方已经出结果了。因为游历的原因,我也经常出入寺院,就我所知,给大家讲讲寺庙的一些事情。进出寺庙首先要说明的是,有些地方看着是寺庙是样子,其实只是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里面只有景区工作人员,并没有宗教活动场所的牌子,至于请香收费都是生意,不在我所说的范围。女士进寺庙女士不能穿着暴露进寺里。这个暴露不好界定,但是不应穿短裙,不能光脚着凉鞋,这是肯定的。寺院是清修道场,“一分恭敬一分受益”,于人于己都方便。穿个短裙,礼佛的时候是不方便。就是浓妆艳抹,也不合适。这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不恭敬,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交接物品也要与出家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要注意避嫌,不要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而造业。其实就是男士,光着膀子进寺庙也是很不雅的。小孩子进寺庙以前有一种说法是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进寺庙道观的殿堂之中,甚至不能进寺庙。这也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寺庙里的塑像对小孩子的心理有冲击感,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小孩子大多爱吵闹,会破坏宗教场所的安静氛围。当然用迷信的说法就是小孩子的魂魄还不全,容易受到伤害。“请香”说“请”是因为尊重,不说买。一般遇到挂着“外香莫入”牌子,这是香贩子挣钱,或是寺庙就把这当生意做的,有些“丧眼”;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可能——寺庙里害怕一些劣质化学香熏人。以前都是在大殿里面烧香,我就亲耳听一个和尚说他以前被熏晕过。真的,那不是给菩萨烧香,那是用化学武器进行攻击,伤及庙里的师父。不过现在都要求在殿外燃烧了。还有人烧香喜欢用粗的,一把一把地点着,其实大可不必。一般寺庙里上香皆为单数,因为单数为阳,阳为尊。1支香为平安香,三支香佛法香(一切神佛皆可用三支香)。一般用三支就可以了,三根代表敬奉佛、法、僧常住三宝,也代表修持戒、定、慧。一根插中间,供养佛,觉而不迷;二根插右边,供养法,正而不邪;三根插左边,供养僧,净而不染。到寺院的时候买点天然香,一般一个团体上一次就行了,一个大庙很多殿堂,随心上香,也不要太讲究了。菩萨没有那么小气,怪罪你给这个上了没有给那个上,不过给正殿上个香作为代表也是正常的。凡是多少元钱保什么多少元钱保什么的香,皆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广种福田”佛说:六度之中,布施第一。进了殿堂,供桌前看到“广种福田”的箱子已经是标配,随心布施,就是不布施,心里也不要有什么不安。随喜功德应该是量力而行的,不想投币自然有不投币的缘由。讲广种福田的都说:三宝之地好修福,一粒种子万粒收。但是要是明晃晃的要钱,你皆可以无视。布施分为四大类:身布施(做义工)、财布施(捐助财物)、法布施(弘扬佛法)、无畏布施(降伏其心)。此外,具体落实到生活中,佛说有七种布施,既不费财物,又能得大福报:眼施和颜悦色施佳言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具体我就不展开了说了。到了寺庙,我见过一张张大币往里面投的,也见过一张张零钱往里面投的。我皆生欢喜,不做评价。如果我拿了经书,吃了斋饭,喝了茶水,我也会投的,就是给寺院劈柴搬个物品,我也是欢喜干的,皆生欢喜心。不要跟菩萨做生意:我给你投多少钱,你给我办多少事。当然,我也看不惯那些敲磬的:不投币,不敲音——好像磕个头不值钱一样。供灯以前给寺院里布施的钱就叫做“香油钱”。寺院点长明灯,长明灯是用香油点的,买香油花费特别大,所以,给寺院的钱叫香油钱。供灯在藏传佛家比较盛行,西安内地很大寺院也都有了。供灯的功德很多,从世间角度讲,供灯者生生世世眼目清净,不会变成盲人;从出世间角度,供灯能让我们生生世世获得智慧的明灯。一般大一点的寺院都会提供这种方便,只是收费不一样。我有次爬了七八公里山路上到一个山顶,看到能装10升香油的塑料桶,竟然在大殿里里摆了几十桶,都是庙会的时候由信众背上来的。要知道,油钱可能没有多少,背一桶油上山,可是费力气的。供养牌位佛经中没有明确记载放置供养牌位,宋元以后,佛教借鉴儒家的做法开始在寺院放置供养牌位。牌位是中国自古就流行的祭祖仪轨,寺院是随顺世间习俗方便度众的法门。供养延生牌位这是为了普通信徒祈福需要而设立的,当然不是每个寺院有的,要到寺院的有关部门咨询好,然后办理登记供养手续,由寺院师父指定地方立延生牌位供养,牌位供养的时间长短根据收费而定。延生牌位也称为祈福牌位,即消灾延寿、祈福安康的红色牌位。这是为活着的人祈福、祈求,保佑健康延寿、增福添禄、消灾免难。供养往生牌位往生牌位能定位冥阳两界,供养后亡灵能进入寺院听经闻法,能在佛前修行、忏悔、消业,积累福德,早日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一般人大多是为自己逝去的亲人设立牌位,寄托哀思,表达孝心,但是也有例外,如给堕胎婴灵设立牌位,为冤亲债主设置牌位。这次南京“吴啊萍”就因为自己的身体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一些说法,在南京玄奘寺供奉了日本战犯的牌位,触犯了法律,严重伤害了国人的感情。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来一些寺院唯利是图,只收钱,不监管。寺庙在这件事上应该反思中国佛教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中国现存寺庙32600座,其中有20%以上的寺庙已经商业化,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等地。寺庙里收的香油钱不上交,“以寺养寺”。这样,把寺庙作为一种生意来做,贩卖精神产品,自然是常态。有些寺庙就提出“万人供万佛,万人得功德”,明码标价各殿堂佛像、牌位等供养认捐。名气越大的寺庙价格越高,甚至引进拍卖机制,坊间一直流传的“头柱香”价格就是例证。问题是:寺庙只收钱,没有审核机制。也就是说,只要掏钱,谁都可以,甚至一些寺庙“与时俱进”,在网上用电子化管理,网上就可以办理一些事情。就我的一些认知,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处,大家要寺庙里要注意一些问题;寺庙自己,也有注意一些问题。阿弥陀佛。作者: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寺庙的佛像各代表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