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模式有哪些 详解中小企业怎么融资融资的多种方式?

在整个供应链融资中,有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三个主要参与方。其中,核心企业资信水平好,信用评级高,通过担保、回购等方式帮助将自身信用与中小企业进行捆绑,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从而帮助靠自身信用无法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在整个供应链融资中起到主导作用;中小企业是供应链融资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资金需求得到解决,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提升。将会有助于整条供应链的稳定与高效,使得核心企业拥有稳定高质量的货源和销售渠道,最终惠及核心企业自身;商业银行是资金的贷出方以及整个融资模式的设计者,是最不可或缺的第三方机构。商业银行的参与使供应链融资更加专业、高效,加强信息共享,补充流动性。一、供应链融资相关理论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各交易主体市场分工、获取信息渠道的不同,其掌握的市场信息也不同的现象。掌握信息较多的交易主体拥有更多选择权和主动权,也更容易出现利己行为,对其他主体的利益进行倾轧。在传统信贷融资模式中,商业银行与贷款企业就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获得贷款企业的多方面信息,导致自身风险增加。因此,传统信贷融资模式下银行更倾向于为信用更高、信息披露更完善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中小企业则较难获得融资。供应链融资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看做一个整体,综合评价整条供应链的资信情况。并通过深度参与供应链活动,对接信息共享平台、智能风控系统等。更全面地掌握企业信息,显著降低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核心企业提供的担保、质押等也能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2. 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委托一个或多个代理人代为经营管理企业,并考核其经营管理成果、支付报酬。在此过程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双方信任。该理论在供应链融资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存货模式中银行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融资方的存货进行存储、运输和监控。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顺利展开建立在良好的委托代理机制基础上,因此需要参与供应链融资的各方签订规范化合同、明晰各自权利义务。建立彼此信任的委托代理关系,以促进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高效开展。3. 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管理是指核心企业将供应商、仓储物流和渠道商等上下游企业高效结合,进行产品的生产、物流、销售的管理方法。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核心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管理向财务方向的延伸。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融资的前提,能够为供应链融资提供清晰真实的经营与财务数据、高效的物流与仓储服务、健全的信息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等;而供应链融资又能通过紧密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推动供应链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供应链管理。因此,很多核心企业将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融资紧密联系。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供应链融资,并希望通过供应链融资再带动供应链管理。4.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指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会面临多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等环节。在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时,也会面临诸多风险,同样需要企业对供应链融资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因此,在后续研究案例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时,会将其风险管理措施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在评价案例企业供应链融资效果时,也会将对风险的控制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二、供应链融资模式根据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应用环节不同。可以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根据参与主体中“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实质是独立于供应链的商业银行还是核心企业自营金融子公司。又可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银企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和自营供应链融资模式。(一)基于应用环节的模式分类供应链上的企业会经历多个生产经营环节,从核心企业角度看,有从上游供应商采购、生产加工、向下游客户销售等环节。而不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环节,因此,可以根据应用环节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以下三类。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在核心企业从上游采购的环节,由于其议价能力强,往往要求较为弱势的上游供应商对其赊销。这样尽管能够提前拿货、延期付款。但却损害了上游中小供应商的利益,使他们因为回款不及时而产生资金困难,进一步影响到供应商的经营与生产。而中小供应商经营生产困难,势必影响核心企业货源供应的质量与数量。因此,过分地要求中小供应商向其赊销,最终还是会伤害到核心企业自身的利益。基于此,核心企业在采购环节可以采用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模式来帮助中小企业。在核心企业向中小供应商达成采购协议之后,中小供应商将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第三方金融机构筹得借款。若在还款期限内中小供应商无法还款,则由核心企业承担向银行还款的责任。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成为最终的实际还款人。以此将自身的信用与中小企业信用捆绑起来,使得银行不再像以往一样单独考察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而是重点考核核心企业自身资信实力,从而降低了中小供应商的融资难度,帮助中小供应商更好地经营生产,进而维持核心企业自身货源的高质与稳定。2.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在核心企业向下游销售的环节,由于其处于强势地位,往往要求较为弱势的下游企业先向自己付款。再给下游中小企业发货,以避免产生应收款项而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在付出货款的同时不能及时收到货,下一步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无法进行,很容易导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而下游中小企业关系到核心企业的销路,一旦受损,核心企业也会失去客户。并付出巨大的代价重新构建销售渠道,最终依然会损害到核心企业自身的利益。基于此,在销售环节,核心企业可以采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也称“未来货权融资模式”来帮助下游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与下游中小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就意味着把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了中小企业。同时核心企业会将商品发往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的仓库。接着,中小企业就可以凭借这份“货权”向银行贷款,并从仓库中提货进行销售。将销售回款来还给银行,如果下游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由核心企业将商品回购。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以回购的方式为下游中小企业增信,帮助下游中小分销商、零售商及时提货。快速进入下一步的经营与生产,维持了自身经营的稳定,进而促进了核心企业下游销售渠道的稳定。3. 存货融资模式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外,核心企业还可以采用存货融资或称“融通仓融资”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常常发生于核心企业经营活动的任何环节。因为只要配套的中小企业拥有能够被认可的存货就可以进行存货融资。就可以将其质押获得贷款,本质上并不一定需要核心企业的参与。但是,核心企业可以与银行签订回购协议,承诺如果中小企业无法回款则由自身回购质押的存货。这样可以降低银行对风险的评估结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帮助中小企业更顺利地生产经营,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最终惠及自身。企业的存货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的评估后,就可以用以质押换得贷款,而核心企业在整个环节的作用,就是以或有回购的形式降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通过这种方法,核心企业可以帮助上下游拥有符合标准的存货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地获得资金,甚至可以自己采用这种模式为自身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帮助上下游配套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后,他们就可以更顺利地经营和生产,提供稳定、高质的货源以及销售渠道。从而降低因供应链某一环节断裂而造成的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企业怎么融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