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师是做什么的公司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通常对于用户来说,视觉的第一眼会决定是否要进一步观察这个产品,例如这个产品的形象、质感以及颜色等。而产品的质量问题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知道。因此,大部分用户在购买产品时,都是看外观靠眼缘来决定。所以对产品设计师来说,产品外观是十分重要的。外观设计其实就是视觉设计,是对产品外表进行设计。产品的外观、性能、材料及制造技术,对产品品牌建设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产品外观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三维空间及造型的优美程度外,还要考虑适合产品推广的风格、企业的产品路线等。优秀设计的定义不同的人定义优秀的产品也是不同的。对于用户来说:一个好看、功能强大、耐用的产品就是优秀产品设计。但对于公司老板来说:销量高、利润大能够为公司赚钱的就是优秀产品设计。但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他们考虑的是以下几点:1、市场人群定位:首先要明确这款产品定位的市场人群,才能在色彩搭配、产品形状等问题上做出针对性设计。例如卖给老人的产品没有必要让小孩喜欢,女性化物品没必要让男性喜欢!就比如周杰伦的歌,青少年可能都喜欢,但是50岁以上的人可能就没有共鸣!2、产品形状: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会根据功能需求来构思产品形态,要用手稿或者设计软件画出脑海里所想,然后进行细节调整,要能跟上大众潮流的眼光,最好有一定的艺术表达。3、色彩搭配:没有不好看的颜色,只有不好看色彩搭配!产品的整体色彩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感受,好的色彩搭配具有强劲的表现力。不以个人喜好为标准,站市场的角度、产品的角度去考虑,去设计。4、材料选择:在确定好产品外观后,产品使用什么样的材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材质会关乎到产品质感、使用感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材质的成本,低成本高质量的材质是公司老板不能拒绝的。5、结构设计:除了产品外观,结构设计也是优秀产品设计的关键,既要简单明了、性能优良,又要易于制造、降低成本。降低产品制造的劳动量,减轻产品的重量,减少材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6、可维护性: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其设计布局简单明了,易于装配、拆卸简单、保养维修容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真正考验了设计师的能力。“好的产品外观设计是将我们与竞争对手区分开的最重要方法”产品外观设计,是在科学、合理应用的基础上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抄袭。在设计中,要在考虑的众多因素中寻找契合点,能让创意点与造型等诸多因素完美结合,又不会因为创意而额外造成其他问题,这样的设计才是非常杰出的!洞察生活痛点,孵化极致创意。还记得当你口干舌燥时,打开保温杯,却因热水滚烫无从下口的那种焦急无奈吗?品物设计团队为cococi打造的冷暖分舱保温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痛点。从保温杯喝水易烫口的小细节出发,品物设计团队打破杯子的传统结构,探求让冷水和热水分开的方法——一杯两舱,分装冷暖。设计师不仅是生活的美学家,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痛点并一一化解。从好创意到“好产品”为了实现这个创意,我们将杯体设计成三部分:上部快速降温,中部隔离调节,下部密闭保温。舱体之间的隔热层采用纳米陶瓷片,导热系数低,具有优越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保持上下温度隔离,避免热能交换。打开隔热舱门,倒置水杯,热水咕噜咕噜流至冷水舱,5分钟快速降温,让用户体验仰头一饮而尽的畅快。关注每一个细节,品物设计团队在底部设计了硅胶防滑垫,不仅保护了杯子避免磨损,而且再也不用担心杯子磕碰桌面的尴尬声响。从好产品到“好商品”,品物认为“好产品不等于好商品”。产品如何走向市场?以怎样的姿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才能获得良好的反馈?这也是品物要为客户解决的要务之一。在cococi的项目中,通过准确的买点、精美的图片、触动人心的文案、以及合理的时间规划等,我们成功帮助这款暖心的分舱保温杯上线京东众筹,并在短短7天内完成了300%的众筹进度。在设计领域,这款杯子也获得了沉甸甸的德国iF设计大奖,获得了国际认可。该产品一款品类升级型保温杯,打破了传统保温杯太过保温而无法饮用的囧境。也是品物利用设计驱动型创新与传统加工型企业合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希望在将来品物将会与更多的企业共同携手,利用“设计+”共同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这不仅是我们在面试产品经理时经常会被问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在日常产品工作中需要经常自我提问的问题之一。与很多产品经理相关的问题类似,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同背景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于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会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将试图基于个人经验和思考,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通用素质与专业能力两个方面。通用素质是指这些素质与能力不只是局限于产品经理岗位,在其他岗位中它们同样被需要,包括积极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沟通能力。而专业能力相较之下则更被产品经理这一岗位所特定需要,包括需求分析能力、产品规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等。以下将逐一进行介绍。1. 积极主动(Ownership)积极主动(Ownership)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一个素质。产品经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推进人和事。要成功推进人和事往前走,积极主动便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更进一步说,积极主动,不仅是产品经理,也是其他很多岗位、甚至是大部分成功人士都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根据产品经理面对的不同对象,积极主动可以归纳为对事情、对他人、对产品与对自己4个方面。对事情产品经理手头上总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如果对事情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产品经理就会被动地被各种事情牵着鼻子走。当事情过多时,你极有可能会疲于应付,最后陷入四分五裂的失控状态。产品经理对事情的积极主动,在于你能准确判断出来,经手的要处理的每件事,谁是事情的负责人,以及你应该如何去推动解决这件事。如果你是负责人,需要你能在意识和感官层面,真正认定你就是事情的主人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有克服一切困难拿到结果的意识和习惯,进而能主动驱使与推动相关人,解决问题,拿到结果。如果你不是负责人,需要你能判断出你在这件事情中的定位和责任,识别事情推动的关键,在完成所负责的部分后,能帮助负责人与下一步对接人将事情往好的结果推动,协助解决其中问题。对他人产品的研发、上线与运营,只靠产品经理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甚至是多个团队协力完成,这其中的协调推动工作,产品经理责无旁贷。对他人积极主动,在于你要主动承担这个虚拟团队的Leader角色,主动去领导、影响、推进与驱动他人,让他人完成你希望他们完成的任务,实现你的目标。对产品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负责人,从责任意识方面来说,有关产品的一切事,都与你有关,都需要你自己,或由你推动他人去完成。产品经理既能够享受产品成功时带来的荣誉,也需要承担产品受挫时的痛苦与委屈。对自己如果说,在产品相关工作中,当交互、视觉、研发、测试等人员遇到阻碍时,还可以被产品经理推动与协助解决,而当产品经理自己遇到困难受阻时,能推动自己的,也就只有产品经理自己了。产品经理对自己积极主动,即是在自己遇到逆境和不顺时,能够主动改变,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等待。2. 学习能力时代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伴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与更替,行业的淘汰率也是远高于其他行业。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如果不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疏于对行业新知识与新领域的了解,必然将很快被行业所淘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主要就是多听,多看,多学,多做。学习渠道包括书本、新媒体、资讯、行业交流、工作实践、线上与线下课程、讲座、论坛等。3. 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首先,思考,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产品经理自身价值的地方。一方面,产品经理通过思考,设计出好的产品,为公司与用户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思考,产品经理减少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节省了公司的人力与财力等的消耗。其次,思考也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思考,学习的知识才能被真正吸收与掌握。最后,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都应该注意保持思考的意识与习惯。时刻保持对自我、生活与工作的思考、复盘与总结,能让你更加清楚地规划自己想要的人生,避开落入碌碌无为的人生轨迹。提升与培养思考能力,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1)经常对工作、事情形成自己的理解。对每件工作、每件事情要有自己的理解、问题与建议,并积极将思考的成果通过口头讨论、文字等方面表达出来,在与他人的沟通分享中获得新知。2)培养多问为什么的习惯。经常对得到的信息、发展的现状追问“为什么”,通过提问来逼迫自己进行思考。通过不断的追问、思考与回答,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快速识别事情本质的能力。3)坚持定期的复盘与总结。对工作(或生活)中的心得、经验与体会进行定期的复盘与总结。一来,能让自己避免在同一个错误上跌倒两次,二来,也能为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可选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所以,定期的复盘与总结,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种思考。4. 沟通能力沟通,是产品经理拿结果的重要与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中,从需求的受理、需求的分析、设计解决方案、排期、实施、跟踪与反馈,产品经理与不同角色、不同人员的沟通工作贯穿始终。没有了沟通,产品经理根本无法驱动别人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能沦为一个毫无用处的空想家。正是因为沟通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占据着如此关键的地位,沟通能力,也成为产品经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产品经理的工作过程中,沟通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两者同等重要。口头沟通,简单的,例如口头上的工作交流与日常的人际沟通,复杂的,例如PRD的宣讲与评审。书面沟通,简单的,例如通讯工具的聊天、工作邮件,复杂的,例如PRD、产品说明书等。关于沟通,几乎每一项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专门的主题进行详细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沟通,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与体会的课程。上述的四项通用素质,积极主动是根本,也是最难的一点。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锻炼与培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沟通能力,能为产品经理的核心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5. 需求分析能力产品经理的工作,基本都以需求为核心,围绕需求来展开。产品经理在接收需求以后,即开始了需求分析的过程。需求分析的结果,不仅影响着产品经理的工作,更是主导了整个配合团队的工作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为,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原因。用户说自己想要跑得更快的马,如果产品经理不假思索、未经思考,便如传声筒一般传递需求,那产品经理最终交付的只能是一匹马。但是,如果你能进一步探寻用户想要马的原因,你可能会了解到,用户要马,是想要让自己的出行更快。那么,一辆汽车可能是更好的方案。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在实际工作中时,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却常常会忘记深究需求方提出需求背后的原因,而匆忙推进落地。这里值得再多强调一点,产品经理最忌讳做成传声筒。所谓传声筒,即是将接收到的信息与需求,不做思考、补充与整理,直接传给下游。这是一件不负责任、且根本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的行为。产品的落地,至少需要经过“业务/运营-产品-UED-开发-测试-运维”这一链路,它需要链路上的每个环节,在充分理解上游的诉求后,加入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判断,补齐上游思考空白,形成产出并往下交付,如此才能确保产品的顺利落地。做简单照搬传递上游需求的传声筒,将本应由自己完成的思考分析工作交由他人完成,不仅降低了工作完成的效率,同时也会让自己最终失去价值,落入可有可无的下场。秉持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原因的宗旨,产品经理在接收需求后,需要和需求方与相关合作方(如合规法务、风控、财务等)进行详细沟通,结合业务本质诉求、业务价值与优先级、系统实现能力、对相关合作方的影响等,综合思考后,产出最终的需求分析结果,即可实行的产品方案,进行推动落地。6. 产品规划能力产品规划工作区别于一般的需求分析,它是指产品经理要经常跳出各项琐碎具体的需求,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所负责的产品的定位与目标,基于它的历史、现状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规划实施计划。它的实施计划,不仅符合产品本身的诉求,同时也满足了各个业务不同阶段对它的合理需求。失去产品规划能力,产品经理很容易只满足于实现各个眼前的产品需求,只埋头看到脚下的路,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走上歪路。产品在满足了各个零碎需求的同时,沦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不知道下一步该去何处。因此,产品经理在实现零碎需求的同时,不要忽视对产品全局的战略思考,对产品依然保持掌控力,引导产品在满足各需求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正确的方向,逐步靠近,这就是产品规划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同时具有良好的需求分析能力与产品规划能力,就确保了产品经理既能看好眼前脚下的路,也能看到前方,未来要去的方向,兼顾了眼前的“苟且”,也不断靠近“诗和远方”。7. 数据分析能力近年来,各行各业对于数据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数据的生产大户,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对数据进行分析,不仅能直观了解产品的结果表现,更是能挖掘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再根据方案的结果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如此循环迭代,产品逐渐完善。数据分析能力,基本的Excel、SPSS、R语言等工具只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产品经理是否有数据意识,是否针对思考的问题(例如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带来的收益,方案上线后问题解决的效果等),去寻求相应的数据支撑,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为重要参考来解决。举个例子,用户的埋点数据跟踪,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路径,通过判断其是否与我们预期一致,便能为该功能的后续优化提供很好的参考。8、项目管理能力产品方案从设计、研发测试到上线,往往都以大大小小的项目的形式推进。在没有项目经理的情况下,产品经理往往需要兼职项目管理的工作,项目管理能力也成为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项目管理的内容,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学习。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项目管理对于产品经理最为挑战的一点,是需求变更的管理。随着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变化,需求变更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识别出变更需求的价值、目的、成本以及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是否能基于上述考虑,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受限于项目资源与时间,临时解决方案也不失为一个可以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最后,产品经理是一个综合能力等各方面要求较高的岗位。产品经理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表现,而产品作为战略落地的工具,它的表现也影响着公司战略的落地和执行。因此,产品经理对公司的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介绍的这八种产品经理需要的核心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没有上限,都等待着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帮助我们成为越来越好的产品经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