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本身的颜色是确定的吗有颜色?

在物理学中,颜色这个参数是不需要的,取而代之的是光的波长。我们看到的不同颜色对应的是不同波长的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光(波长约380纳米至760纳米),被称为可见光,小于和大于这个范围的光是不可见光。所以,颜色其实就是通过我们的器官——眼、脑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是我们的眼和大脑对自然界存在的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加工后反映出来的一种感受。不同波长的光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而颜色是“观测”后的产物。当然,因为“存在”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哲学词汇,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颜色的,出现了眼睛后,才出现了颜色,从这个角度来说,颜色对人类来说无疑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存在不是物理上的那种存在。(1)我们怎么看到颜色眼睛之所以可以看到东西,就是因为眼睛里有两类细胞,一类叫做视杆细胞,它能够分辨出有没有光,视杆细胞越多,夜视能力越强。还有一类叫视锥细胞,它能够分辨出颜色的不同,分辨的过程是:当敏感的颜色(指波长)照射到它的时候,它传递给神经的电信号电压就特别强;当不敏感的颜色照射时,传出去的电压就变得非常弱。视杆细胞负责识别有没有光,视锥细胞负责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所有哺乳类动物,只有灵长类有三类视锥细胞,而其他哺乳类动物都只有两种视锥细胞。人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在光的波长在560nm、530nm、420nm,这三种视锥细胞感应到这3种波长的光时,输出的电信号电压最强。对应的颜色分别是黄色、绿色、蓝色。三种视锥细胞的光谱响应曲线非灵长类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没有绿色视锥细胞。所以在我们人类看来,它们都是红绿色盲。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这些动物大部分有4种视锥细胞。它们能看到比我们丰富地多的颜色,世界在它们眼里更加地鲜艳。为什么最高级的哺乳动物视锥细胞反而少呢?(2)进化?还是演化?这里就是一个关于进化的误区。其实生物并不是在进化,而是在演化。自然界的演化并不一定是向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方向进展的,而是往越来越适合环境的方向发展的。哺乳类动物在地球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算是弱势群体,在各种大型动物的夹缝中生存,所以它们大部分是夜里出来觅食的。对于夜行动物来说,夜间的感光能力比分辨颜色的能力要重要地多了,所以视杆细胞相比视锥细胞对生存更有优势。在进化过程中,视杆细胞取代了两种视锥细胞,这就导致哺乳类动物只剩下了两种视锥细胞。直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哺乳类动物的生存空间一下子扩大了,它们逐渐能够在白天活动了。但是为什么它们的视锥细胞还是一直维持在两种?这是因为环境和物种竞争没有造成足够的压力,换一句话说,能够分辨更多的颜色对物种的生存没有优势,所以大部分哺乳动物还是只有黄色和蓝色两种视锥细胞。只有灵长类在演化过程中进化出了对绿色敏感的视锥细胞。这是因为在丛林生活中,能够分辨出绿色这个技能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的祖先更轻松地找到成熟的彩色果实,在一次偶然的突变后,这个性状就保留了下来。(3)红绿色盲人类中的红绿色盲者就是因为感应绿色的视锥细胞数量太少了,所以绿色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看做是不存在的,人类中的红绿色盲比例大概是6%,但其实这些人才是继承了我们哺乳类祖先传统基因的后代。当今的几乎所有哺乳类动物其实都是由2亿多年前的夜行性哺乳类动物演化而来的,它们都是红绿色盲。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老虎披着黄黑条纹,却可以在绿色丛林中捕食。因为绿色在别的哺乳动物眼中也是黄色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正常人类眼中的老虎和普通哺乳动物眼中老虎的区别。我们眼中的老虎哺乳动物眼中的老虎(4)四色视觉除了哺乳动物,别的很多动物都有4种视锥细胞,比如鸟类,它们有能感应黄、青、蓝、紫4种颜色的视锥细胞,而且这个紫色是在可见光的范围外的,也就是说,鸟类可以看到紫外线,所以它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类眼中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其实在人类中也有拥有4种视锥细胞的人。最出名的是一位叫Concetta Antico 的印象派女画家。她比正常人多出一种能感应波长在橙色附近光的视锥细胞。如果我们用老虎那个例子来类比的话,普通人眼中都是一样的橙色,可能在她眼中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那应该是一种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的“橙”色。目前发现的所有四色视觉的人都是女性,据估算,这类人在女性中的占比达到2%。这个比例并不低,那为什么很少有人宣称自己能看到不同颜色呢?这是因为那些真正的四色视觉者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特异功能”。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有颜色的东西都是为三色视觉者定制的,换句话说,我们的世界就是为三色视觉者建造的。在这个世界中,缺少感应绿色视锥细胞的红绿色盲会碰到各种问题,所以很容易辨认出来。而四色视觉者在平时生活中没有能够用到这项技能的地方,所以她们的潜能才没有被激活。如果我们三色视觉者生活在四色视觉者建造的世界中,可能也会像红绿色盲一样出现各种困难吧。而Cocetta Antico 之所以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因为她是一位画家,平时经常和颜色打交道。四色视觉画家和普通画家在颜色的使用上也有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张画,欣赏一下这位四色视觉者是怎么搭配颜色的。Cocetta Antico画的孔雀(5)复杂的视觉机制除了视锥细胞会影响颜色,其实视杆细胞也会影响颜色。我们来看一张照片,这条白金蓝黑裙子曾经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说这件连衣裙是白金相间的颜色,也有人说这件连衣裙是蓝黑相间的颜色,而且双方都是信誓旦旦,一口咬定自己看到的颜色就是对的。另外,也有人中午看的时候是白金相间,傍晚看则变成了蓝黑相间。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的视觉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大脑会根据外界的光源自动矫正色差。一般来说,中午的太阳光是偏蓝色的,视杆细胞更加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眼睛对蓝色不敏感,所以看到的裙子是白金相间的,傍晚的时候,太阳光是偏红色的,视锥细胞较为活跃,眼睛对蓝色敏感,所以看到的裙子是蓝黑相间的。我们的大脑喜欢偷懒,所以它进化出了一种机制,当视杆细胞活跃的时候,即使是傍晚,大脑也会认为外界的光源是偏蓝色的,反之亦然。所以,如果你看到的是白金相间的裙子,说明你视杆细胞较为活跃,如果是蓝黑相间的裙子,则是视锥细胞较为活跃。这个例子能够最直观的说明,颜色只是一种感官。最后,在了解了我们如何看见颜色,以及视觉细胞的进化过程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颜色存在吗?作为一个常用的日常概念,它当然是存在的,它甚至是我们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应该知道,在物理世界中它是不存在的,颜色只是我们看到的、属于我们的,世界的样子。----------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公众:逐兔先得(Tuxian600)}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颜色或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大多数光源的光谱不是单色的,它们的光是由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的。人眼将许多这样的混合光的颜色与单色光源的光的颜色看成是同样。如橙色,实际上就不是单色的600纳米的光,实际上它是由红色和绿色的光混合组成的(显示器无法产生单色的橙色)。出于眼睛的生理原理,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光的颜色。有许多颜色是不可能是单色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单色的颜色。黑色、灰色和白色比如就是这样的颜色,粉红色或绛紫色也是这样的颜色。人眼中的锥状细胞和棒状细胞都能感受颜色,一般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第一种主要感受红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65纳米左右;第二种主要感受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35纳米左右;第三种主要感受蓝色,其最敏感点在420纳米左右。杆状细胞只有一种,它的最敏感的颜色波长在蓝色和绿色之间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因为阳光不是单一的白光,他的光谱就是有很多色彩的,而我们身边的东西反射的光不同,所以在我们眼里就会有很多颜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展开全部因为我们的生活本就多彩。
展开全部物体的色彩是反射光源的结果物体的固有色是什么?这点好象不需仔细探究,煤是黑色的,雪是白色的等等何必多问。但,黑暗来临时,一切都失去了光彩,黑暗中的雪转瞬也变成了黑色。是的,失去了光源也就失去了色彩,好象失去了亮度一切都变得虚无,人们视觉中的一切仿佛都隐去了一样。原来物体的色彩是物体在被照亮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光源是一切色彩的源泉。色彩只是物体反射了光源的某些光谱而对人的视觉的刺激。色彩是光源本身自有的花环。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一般都是以太阳全谱光线照射下所呈现出的色彩,这也是符合人们对颜色鉴别的视觉常规。那么恰当地选择光源也就是恰当地选择了一般对颜色的常规。当一个光源的光谱不完整时,其自身的缺陷必然造成物体颜色的偏离。这正好比镜子再好也不会都能照出美女一般。物体的色彩是反射光源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恰当地选择了光源也就是恰当地选择了颜色的本身。展开全部颜色或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大多数光源的光谱不是单色的,它们的光是由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的。人眼将许多这样的混合光的颜色与单色光源的光的颜色看成是同样。如橙色,实际上就不是单色的600纳米的光,实际上它是由红色和绿色的光混合组成的(显示器无法产生单色的橙色)。出于眼睛的生理原理,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光的颜色。有许多颜色是不可能是单色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单色的颜色。黑色、灰色和白色比如就是这样的颜色,粉红色或绛紫色也是这样的颜色。人眼中的锥状细胞和棒状细胞都能感受颜色,一般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第一种主要感受红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65纳米左右;第二种主要感受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35纳米左右;第三种主要感受蓝色,其最敏感点在420纳米左右。杆状细胞只有一种,它的最敏感的颜色波长在蓝色和绿色之间。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本身的颜色是确定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