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量是多少?

有关水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方案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过程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前任务布置: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  2.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变得活泼。  3.课堂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  (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最好使用霍夫曼,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可的有关知识矛盾。)  4.课后小结: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探究活动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使之节约用水。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课后讨论: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水教案 篇2  一、研究目标  1.科学知识  引领学生经历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分辨冷水与热水的不同;让学生通过触摸几杯不同的水,根据温度的不同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几类。  2.科学技能  通过学生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设计实验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展开实验研究;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认识冷水与热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热水会烫伤皮肤的生活经验整理,提高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的科学意识;经历生活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领学生自主参与有关冷、热水的探究活动。  二、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经历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并让学生经历根据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  研究难点:经历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三、研究准备  小瓷人、瘪的乒乓球1只、冷水、热水  分组:一次性杯5只、烧杯1只、茶叶、盐、红墨水、滴管、药匙  四、研究过程  (一)激趣引入,直切重点  老师出示一杯水。  上学期我们研究过水,发现水有什么特点?今天老师也用水来做一个实验――  1.小实验  (1).小瓷猪身上倒1号杯水,观察有什么发现?再倒2号杯水,有什么发现?  (2).什么原因呢?  (3).师生交流。  两杯都是水,就是冷热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看来冷水与热水也值得咱们去研究。出题。  2.研讨冷水与热水的不同  (1).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一样?  (2).再观察,你还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3).联系生活想一想,冷水与热水在生活运用中有什么不一样?生说师列(有热气、泡茶、泡药、溶糖、溶冰、滴红墨水等)如果用冷水会与用热水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可以怎样证明?  3.选择问题,研讨实验  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有茶叶、红墨水、糖、盐、热红水等。小组讨论,选择问题去研究、实验,讨论一下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做好分工,科学记录。  (二)引领学生观察、实验、操作  给大家十分钟左右进行实验,注意做实验的时,一定要将研究材料同时放进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里才能比较。  (三)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  请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实验情况,其它小组注意你们组与他们研究发现有什么不同,等会补充。  (四)联系生活,了解冷热不同的四杯水  其实,生活中冷水与热水还有很多的不同。看,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想还原它,怎么办?试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1.出计策  生活中并不是就只能到冷水或热水,有时冷水太冷,热水太热,怎么办?如果只给你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能调出四杯温度不同的水吗?  2.实验 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操作。  3.交流  你是怎样做的?调出了四杯怎样的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遇到比这还冷的水吗?比这还热的水呢?  碰了很烫的水我们的皮肤会怎样?生活中,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会烫伤?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  好,冷水、热水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只要留心注意,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会时刻被你发现。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  1、情景排练,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给“小兔”吃蔬菜。  1、一名幼儿扮“小兔”,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2、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二、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2、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3、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看挂图欣赏故事。  1、爸爸让小兔做了哪些事?  2、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  3、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真香、真好吃了呢?  (帮助幼儿理解劳动后会有饥饿感)  四、谈话: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1、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2、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棒。  【活动延伸】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引导家长多带幼儿参加劳动,如洗菜、拣菜等,使他们对吃蔬菜产生兴趣。  附故事:露水蘑菇  吃饭的时候,小兔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妈妈问:“吃蘑菇好吗?”小兔说:“不喜欢。”妈妈问:“萝卜呢?”小兔说:“不喜欢。”妈妈又问:“吃青菜吧?”小兔子说:“我不爱吃。”爸爸说:“露水蘑菇爱吃吗?”露水蘑菇是什么样的?小兔从来没见过。他赶紧说:“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说:“露水蘑菇要到菜园子里去吃。”  第二天清早,爸爸拿着大篮子,带着小兔来到菜园子里。小兔看看大篮子,里面装着蘑菇、萝卜和青菜,可是没有露水蘑菇。小兔说:“哪有露水蘑菇呀?”爸爸说:“等一会儿就有露水蘑菇了。”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  小兔玩了一会儿,也跟着爸爸去劳动。早晨的雾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他问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吗?”爸爸带着小兔来到大篮子那里。咦,大篮子里的蘑菇、青菜、萝卜都沾满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露水萝卜、露水青菜。小兔对爸爸说:“真好吃呀!”水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和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水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同学介绍。  (同学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同学想方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协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同学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同学积累自身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我会读(出示生字词)  我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水教案 篇6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初中三年级化学期末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年级化学期末选择题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关于方程式选择题试题大全,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选择题试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 反应条件 B. 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 初中化学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  3.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  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4.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H2 B.C C.S D.Mg  5. 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 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为土  C. 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 沉淀物来自于蒸馏器本身  初三学好化学方法  进入,同学们又要一门新的功课----。同学们要想在不一年的时间里学好,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是关于的。”大家一旦掌握了的,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勤于,善于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为此,同学们可以利用暑期把化学课本先通览一遍,也许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化学课本会深深地吸引你。课前也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就会大大地提高。  化学内容比较多,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二、常复习,多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现行课本中有五六十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 初中生物,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  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同时,认真做好实验、趣味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积极参加化学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化学游戏等,主动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水的组成  【―汇总】同学们注意了,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三化学知识点之水的组成,有兴趣的同学过来看看,认真记好笔记。  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 现象 表达式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 初中政治 ↑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初中的同学们对于上面提到的初三化学知识点之水的组成已经有所了解了吗。如果大家还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初中化学知识就关注吧。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式是科学中的重要用语之一,是的重要工具。同学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掌握有关化学式的。  一、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式子可以表示纯净物的组成,我们把这种式子叫做化学式。如H2O、CO2、O2等能分别表示水、二氧化碳、氧气的组成,它们都是化学式。  二、写法  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计算而得出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稀有气体和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氦气、氖气、氩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e、Ne、Ar;铁、铜、汞的化学式分别为Fe、Cu、Hg.  (2)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非常复杂,它们的化学式通常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碳、硫、磷的化学式分别为C、S、P.但碘单质是个例外,其化学式为I2.  (3)气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多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式是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小数字“2”,如氢气、氧气、氮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N2.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同学们要特别留意,如臭氧的化学式为O3.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比较复杂,这里主要介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一般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或原子个数的最简比)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三、读法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元素名称,中间用“化”字连接。如NaCl读作氯化钠;MgO读作氧化镁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 制取氧气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 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 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 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1)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来正确理解。①“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初中生物,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②“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二、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  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见表2-7-2);  表2-7-2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征多种变一种的反应一种变多种的'反应实例共性都是化学变化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可用通式“A→B+C”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用通式“A+B→C”表示。  三、创新考点  考点4.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究(探究性考点)  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减沙自备能源的消耗,二是操作简便易行,三是要减少污染和有毒物质的排放。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单质  1.吸附是物理现象,与吸收具有不同的含义。由于木炭疏松多孔,有很大的表面积,因此它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更强。吸附作用是将气体或溶液里的微小粒子吸附在固体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吸收一般为化学变化,如:C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就是化学变化。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这儿不能用“炭”。而“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它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等。一般在未指明具体单质时,习惯上用碳,如“炽热的碳”、“当碳燃烧时”。  3.C还原氧化铜注意问题:  ①酒精灯加网罩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致使试管破裂),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成氧化铜)。  【典型例题】  例析: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其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酒精灯要加网罩以提高火焰的温度。刚开始预热时,装置中的空气会首先逸出,所以看到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否则试管①内温度降低,其压强会减小,外界大气压会把试管②中的液体压进试管①内,致使试管①破裂。另外还要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否则外界空气会进入试管①中,新生成的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又被氧化成了氧化铜,等冷却后再打开,试管内已恢复至常温,铜与氧气就不反应了。  答案:  (1)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  (4)防止试管②中的液体倒流回试管①,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①把生成的铜再次氧化。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音乐《爱我中华》、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泼水节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人民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总理的,谁来把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找出来告诉大家并加以理解?  (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5、读后,你一定想问:  周总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知道有关周总理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人民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  (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诉我,你们还有疑虑,能告诉我吗?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7、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想请你们帮助解答,书上有欢乐的鼓点在那种场面可能还会有欢乐的什么呢?地毯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1、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2、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1、多么热闹、多么难忘的场面啊!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下面三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不同?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  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句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傣族人民与总理的深厚友谊,那份友谊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你一定感慨万千,快吧你的心理话对大家说说吧?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水教案 篇8  (一)水分子的运动  1. 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2. 水的天然循环。 3. 水的人工净化 “沉降”“过滤”“灭菌”  4. 几种常见的水  ①纯净水――长期饮用降低免疫力 ②矿泉水――矿物质适中才是健康水  ③自来水――含天然水中有益矿物质  (二)水的组成  1. 电解水 ①正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O2) ②负极:能被点燃――氢气H2 ④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⑥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单质。 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和原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氢气的燃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雾,放出热量。  ③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④理想能源:资源丰富,放出热量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三)认识原子  1. 原子的结构  ②注意:  a. 氢原子没有中子  b.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原子不显电性  2. 原子中的电子  因此,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3.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①是一个比值 ②“一种碳原子”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  ③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溶液  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3.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2)应用:  ①溶液稀释:“溶质质量相等”  ②溶液配制:a. 计算;b. 称量(量取);c. 溶解;d装瓶存放。  例1.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请将这些溶液的名称及其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写在下表中。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3)为什么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例2. 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图,请回答  (1) 从标签上的文字说明可以推知:过氧乙酸之所以避热储存,是因为过氧乙酸受热时像双氧水一样,容易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一种单质气体。过氧乙酸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  (2)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_____________g。  (3)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SARS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一瓶这种过氧乙酸需加多少克水?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水教案】相关文章:《水》教案01-15《水之歌,水之思》教案12-16《运水》教案09-21《水的脾气》教案09-22水的变化的教案02-23水是怎样的教案03-08奇妙的水教案06-28水的教案模板01-13水好玩的教案01-21《水的组成》教案01-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