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我国经济“计划经济理论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在党的( )。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这是在我国当初的经济环境以及理论水平两方面决定的。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另外,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所以在此时,我们选择实行单一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将社会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简单、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并在外围围追堵截的情况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制止战乱,奠定工业化基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拓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1、1979年,我国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方针,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3、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张。 5、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 6、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的改革方向,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中央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开好中共十四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传达、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发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在谈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时,江泽民列举了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几种不同提法,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这一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中共十四大作了直接准备。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定。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过去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思想的解放,中国共产党逐步摆脱这种观念,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精辟论述,为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此,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作了明确阐述。他说,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能够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可以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宏观调控等系列改革举措与实行分税制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选举李瑞环为全国政协主席。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方针指导下,1993年我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4%。  与此同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高速度,加之旧的宏观调控机制逐渐失效,新的调控机制尚未健全,出现了新的经济过热现象。这次过热表现为“四热、四高、四紧、一乱”:“四热”是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是高投资规模、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是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是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发现了上述问题并果断采取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等16条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其中有13条是经济手段,强调的是强化间接调控,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秩序和流通环节,控制投资规模,加强价格监督。这次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方式变革的成功实践,为此后一系列宏观领域改革方案的出台创造了条件。  为确保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7月连续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约法三章”。金融系统的“约法三章”是:立即停止和认真清理一切违章拆借,已违章拆借出的资金要限期收回;任何金融机构不得擅自或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立即停止向银行自己兴办的各种经济实体注入信贷资金,银行要与自己兴办的各种经济实体彻底脱钩。财税部门的“约法三章”是:严格控制税收减免;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停止银行挂账;财税部门及所属机构,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一律不准涉足商业性金融业务,所办公司要限期与财税部门脱钩。  这次宏观调控,从加快新旧体制转换中找出路,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把解决问题变成加快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力。改革从1992年着手设计,1993年方案出台,到1994年正式推开。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分税制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为增强中央的权威、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创造了条件。  通过这次涉及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外贸、投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性改革,市场配置基础上的国家宏观调控新体制基本建立,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结构得到调整,过度投资得到控制,金融秩序逐步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到1996年底,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从发展过快到“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有一些经济学家建议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从放权让利为主,转向机制转换、制度建设为主。十四大报告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一是用“国有企业”概念替换了“国营企业”概念,二是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主线从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建设。“国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意味着由“全民所有、国家授权经营”改为“国家所有、企业独立经营”。  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可以采用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的产权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国有企业确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整个国有经济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问题,改变国有经济量大面广、经营质量良莠不齐和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的局面。  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国务院开始在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和资产重组的配套改革试点。在试点企业中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的改革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前者贯穿整个时期,后者主要从1996年全面展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93年开始,到1997年初见成效。  国家还启动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积极推进试点城市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进行企业债务清理和重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员增效,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实施改组、改制和改造有机结合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学习“邯钢经验”,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形式,设立国有控股公司;进一步进行企业集团试点;“抓大放小”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等等。  中共十五大以后,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为此,一方面对纺织、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在199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进“债转股”和剥离企业不良资产,以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企业扭亏为盈。同时,深化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到2000年底,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从1995年开始,中共中央不断强调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抓大放小”的方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下一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回答了改革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性推进。  按照中共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中国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经过不懈努力,到2000年,中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三年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迅速形成。第二,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到2000年,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95.8%、92.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第三,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与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第四,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住房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是什么????哪位高手帮忙解答,万分感谢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是什么????哪位高手帮忙解答,万分感谢了!!!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经济体制改革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总体市场化程度达到70%左右,成效显著。我国3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1978—1984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不仅肯定了市场调节作为计划调节的补充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而且把计划调节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出对许多产品和企业适宜实行指导性计划。这个提法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但在理论上没有完全树立起商品经济的应有地位。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以求引入市场机制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践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农村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以及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扩大自主权的改革。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1992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说法。  1984 年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1987 年党的十三大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同时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模式。但是这一理论把发展市场体系仅仅理解为发展商品经济,因此对于市场机制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在实践方面,这一时期实施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所有方面和部分上层建筑。一是通过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在总的结构上,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改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准备了体制基础。计划体制、投资体制、财政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进行了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3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等思想。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彻底摆脱出来,市场经济开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实践方面,一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的转型。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以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宏观制度的创新。对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体制等综合配套体系进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以市场流通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宏观体制改革。通过市场流通领域改革,健全了市场规则、整顿市场秩序;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探索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2003 年至今)。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进一步肯定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后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新的提法,大大促进了改革实践的进行。在实践上,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划经济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