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企业申报流程高企,平时的账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2-07-20 16:30
来源:
政和通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账务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也许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在我们政和科技申报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少人咨询高企账务处理的相关问题,询问高新技术企业账务处理和普通企业有什么不同.今天就为大家分享高新技术企业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高新技术企业的账务处理,与普通企业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高新技术企业更要做好研发费的归集的账务处理,并做好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的核算,因为这些是高新技术企业初审与复审必须满足的条件。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适用15%的优惠税率,在计提企业所得税时是需要注意的。
1.每个季度(1月、4月、7月、10月)开始的20日之前在江苏省科技统计数据处理系统中完成上一季度高企季报的填写;
2.每年3月底在火炬中心业务办理平台完成火炬统计高企年报的填写;
3.每年5月底前在火炬中心业务办理平台完成高企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填写;
4.每年汇算清缴时,填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报表;
5.主管部门通知时,配合完成高企自查自纠报表。
1.对研发项目缺乏规划
部分企业领导者认为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即可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荣誉,丝毫不关心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让高企认定与企业经营业务更为融合,使其能在三年后再次顺利通过高企认定。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财务管理更加被动。如研发时间已过半,但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项目设计书还没撰写完成,给研发费用的核算带来不确定性;如研发成果不及时申请专利、研发的新产品没有适时检测、研发的新产品没有适时申请高新技术产品,给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带来不达标的风险。
2.对研发项目缺乏预算管理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于研发费用的安排及归集通常没有提前进行预算规划,或者研发部门虽然有预算,但研发部门未能与财务部门在前期进行有效沟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支付未能合理进行分配和归集,致使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
3.对研发项目缺乏证据链的支持
企业财务人员在归集研发费、高品收入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证据链的收集,如研发人员工资薪金分摊依据、研发设备折旧分摊依据、研发用料确认依据、开票名称与高品名称不一致情况下的证明依据等。这些都是税务机关在审核高企优惠的重点,企业财务往往拿不出有效的证明材料,最终导致企业存在高新证据链支撑不足的现象。
4.财务人员缺乏系统性学习
财务人员不熟悉相应的财税政策,缺少系统性的知识培训,导致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后续管理上包括三年后的高企重新认定、高企优惠政策的享受、相关报表的报送等。
没有认真钻研,面对科技部门、财税部门的日常检查,应对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存在涉税风险。
1.制定企业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2.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
3.建立研发设备资料清单
4.搜索高新资格相关的政策变化,实践案例
5.汇总高新资格相关的各类文件
6.管理高新相关证照与资料文本
7.财务部项目立项时的工作:单个项目产生的研发费用应及时归集、记录,包括项目下的工资、奖金、差旅等其他费用的记录,做到账账相符,账实一致。财务部项目完成(或阶段性完成)的工作具体如下:
(1)梳理该项目的研发周期内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准备好工资、水电、折旧等分摊各项目依据,为专项审计做好准备工作。
(2)准备好每年高新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账,确定达到规定比例,并准备好相关佐证材料。
(3)注意高企年度发展情况表,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表与企业其他数据资料保持一致性。
更多高新技术企业问题可以私信或致电联系我们,政和会为您一一解答.
联系电话: 18560012601;0531-8887311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零申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