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天文博物馆里的天文望远镜怎么看不见是如运上山的?

百岁望远镜“重焕新生”!上海天文博物馆试开放→_上观新闻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金山 >
文章详情
转自:上海金山
2023-03-21 17:26:06
老上海们最熟悉的地标中一定有这座位于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历经两年的大规模修缮,焕然一新的它已向社会试开放,即日起,游客可通过“上海天文博物馆服务”微信公众号购票预约。“镇台之宝”——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也已恢复天文观测能力,与大家见面了。上海天文博物馆前身为123岁的佘山天文台。矗立在上海自然海拔最高点佘山之巅,百年来的风雨和山区特有的潮湿环境对建筑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虽也经历了多次建筑修缮,但是大大小小的问题仍然有不少。为了让这座百年老建筑能够继续安安全全地矗立在佘山之巅,两年前,上海天文台决定对其进行闭馆修缮。1899年建筑工人在建设中的佘山天文台铁质大圆顶前留影“镇台之宝”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曾被誉为“东亚第一镜”。自1901年起,该望远镜共拍摄了近7000张天文照片,包括最早的一批太阳、月球、星云、行星、星系等天体照片,并于1910年、1986年两次记录了哈雷彗星的回归。说了这么多,网友们是不是都充满了期待,想赶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怀旧之旅呢?到底该如何预约?首先,你得关注“上海天文博物馆服务”微信公众号,登录之后,点击“服务”就能进行购票了选择预约日期,预约时段,填写参观者信息记者看到,目前开放时间为8:30—16:30。预约时段分为上午8:30-12:00和下午12:00-16:00,上午场和下午场预约名额各500个。票价方面,成人票12元,优惠票8元。优惠票的适用对象为1.3米及以上儿童、全日制在校学生、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资料:新闻晨报编辑:杨丽}
上海天文博物馆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1872年建造于西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它的镇馆之宝是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也是当时是亚洲最大的望远镜和帕兰子午仪。所以这里也成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
由于这里是松江佘山境内,加上本身这里耸立着多幢历史文化建筑,天文台即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佘山峰顶,与佘山圣母大殿只有一墙之隔。加上这个天文馆原本是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建造,所以外形像极了教堂!
关于上海天文博物馆的来源,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清光绪24年,耶稣会神父蔡尚质筹资10万法郎,在法国巴黎为徐家汇天文观象台购置一架口径40厘米、焦距7米的双筒折射天文望远镜,同时还购置了铁制穹顶。因当地地质要求未能达标,遂重新选址于西佘山山顶,佘山天文观测台就此应运而生。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在佘山天文台西侧又新建一座天文台,台内安装了两架直径为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其作用根据太阳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以及四季变化,跟踪哈雷彗星的运行轨迹。与佘山毗邻的天马山脚下,2012年又建起了一座天文观测台,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天文研究中心。这座天文台高约70米,内设65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是新一代探索宇宙奥秘的“火眼金睛”和“大耳朵”。
新建的天文馆虽然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一处古老的天文博物馆,这里依旧意义非凡,整个博物馆不算很大,主要分为“百年天文台”、“聚焦望远镜”、“时间与人类”三大展区,分别介绍了近代天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天文望远镜诞生四百年以来引领天文学发展的历程,以及时间测量的发展史及其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
天文博物馆是收费的。买好门票进入天文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门前有座石碑,上写“佘山之巅,海拔九十九米”字样。在这里可以触摸中央球体与之互动,还可以看到原来的望远镜,增长了很多知识,知道现在流行超声波、微波等望远镜。
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文物-帕兰子午仪-1925年购于法国巴黎,参加了1926年和1933年两次国际经度联测,佘山天文台是第一次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之一,该子午仪成为上海天文当时在国际上地位的历史见证。
博物馆可以带小朋友来一下增长一下见识上海的天不佔地面积非常大里面的设备,也是非常好的来这里观看一下天文了解一下天文的知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最早的建筑是一个欧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整体呈十字形,东长西短,南北两翼对称。十字交叉处为天文望远镜和铁制圆球顶,建筑面积1990平方米。1987年天文台再次扩建,直径18米,高30米的白色大型球顶建筑落成。现全台建筑总面积4148平方米。历经百年,建筑保存完好。
这是由天文爱好者讲解的。他们自从爱上了天文,没有一天不是以此相伴的,说终于有了人生的追求和活着的意义,人和宇宙相比是多么的渺小。
在有限的生命中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随着观测手段和设施越来越先进,对宇宙的认知将会有颠覆性的提升。亿万年前的宇宙形体通过超级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跨过时间通道成为我们的视觉,真的不可思议。tips:佘山天文台交通便利,门票价格30(含天主教堂门票12),开放时间8:00--16:30,四季皆宜游玩参观,可以假期带孩子去参观学习,培养科学素养。游玩时间2--3小时。【作者:刚行路上】摄影师,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视频vlog博主,深度自驾玩家!不间断旅行记录拍摄20多个国家,300多座城市}

经过两年史上最大规模修缮,位于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重新开放在即。其前身为123岁的佘山天文台,“镇台之宝”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历百年沧桑,再一次相遇,这里将为我们次第呈现怎样的历史厚重感?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打卡点?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前去探营,一一做了梳理。【日晷】在博物馆入口处,抬头可见一个日晷。这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这项发明被沿用数千年之久,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墙与铁】1900年,松江九峰之巅——西佘山峰,耸立起佘山天文台。1928年后,天文台楼体扩建,曾经的一面外墙成为内墙。在序言厅,观众得以看见这面“倾斜的墙”。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在二楼主展区,仰望屋顶可见“1928年的墙面”。除了天文台主建筑使用的瓦片,百余年前为望远镜配套建造的圆顶铁板,在2022年改造时被拆下,部分铁片经处理后,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大地是球形】展出的《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一幅世界地图,图中明确了阐释了“大地是球形”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大陆的基本形状和范围,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宇宙观。该图及副本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地,为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在亚洲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一同展出的还有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编撰的《天问略》,1615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介绍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书籍。【天文照片】佘山天文台拍摄了7000余张天文照片,最后一次拍摄是1999年。一起来看看那些被凝固的珍贵瞬间——1901年拍摄的弦月,环形山清晰可见;1902年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1907年拍摄的日食及太阳黑子精细结构;1910年和1986年两次观测了哈雷彗星。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颗周期彗星,每隔76年回归太阳附近。世界上至今只有少数天文台观测到哈雷彗星的两次回归。【彗星撞击木星】1987年,在佘山天文台西侧,安装了一架口径为1.56米的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1994年7月,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撞击木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作准确预报的太阳系天体的重大碰撞。1.56米望远镜成功观测到6次撞击。此次展出了其中三张照片。【子午仪】佘山天文台的帕兰子午仪于1925年购于巴黎,其主要部件是可沿南北方向旋转的80毫米铜制望远镜,能自动记录恒星过子午线的时刻。仪器安放在山顶的花岗岩基墩上,曾参加过1926年和1933年两次国际经度联测。【镇馆之宝】拾级而上到三楼,眼前重约3吨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修旧如旧,保持着百余年前的风貌,让人颇为震撼。所谓“双筒”,是其由两个镜筒组成,两个物镜的口径均为40厘米,分别用于目视观测和天体照相。淡绿色的圆顶直径10米,可做360度旋转,还可开启天窗。一架梯子静静矗立在一旁,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天文观测人员从梯子爬到半空中的廊道,借助身体的重量用钢丝绳拉开天窗,苍穹得以入目。与现代自动望远镜不同,这是一台手动望远镜,一次天文观测往往需要数人配合,坐在红色观测椅的人则为主导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镜筒上发现了望远镜的生产年份“1899”,顿时觉得与这段久远的天文岁月有了连接。那一年,佘山天文台从法国巴黎高梯尔光学工厂专门定制了这台望远镜,次年运往上海,1901年完成安装。博物馆的出口处,正是“佘山之巅”立碑处。人们向来喜欢登高望远,期待您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苍穹。
本文作者:黄海华
题图来源:文中图片由黄海华拍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文望远镜怎么看不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