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这道数学题不是很容易?

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亦或是事业单位,数量关系都认为是最难的模块,没有之一!考场上往往是大家最容易放弃的模块,真的毫无办法?我的答案是,至少有50%的题目,是你完全有能力可以解决的,而不只是“蒙题”废话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考试难度最大的国考真题,你会觉得也不过如此(文末有往期分享,别错过~)国考行测真题1:(目标:做一道题,会一类题,不要题海战术)李某骑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出发时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此后均匀加速,骑行25%的路程后速度达到21千米/小时。剩余路段保持此速度骑行,总行程前半段比后半段多用时3分钟。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破题关键思路:很多朋友看到这道题时感觉很乱,但是数学题考的就是你的逻辑,抓重点!!!看清问什么?哪些信息时关键解题步骤1)题目问的是距离,而题干中能破题就是这句话"总行程前半段比后半段多用时3分钟",而且已知了后面75%路程速度,25%路程的速度绕了一个弯,需要你去计算一下而已2)根据题干中25%(也就是1/4)的路程可设置总路程为4S,注意总路程不要直接设置为S,这样增加自己的计算量3)求出25%的速度后可直接列式了,均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初速度+末速度)/2 = 18,则根据1)中的时间等量关系可得S/18 + S/21 -3/60
=
2S/21,易求出4S很多朋友看到这道题可能完全没有思路,在于没有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果你能吸收此类数学思路,甚至用不到60秒你就能得出答案!!!知识拓展:(理科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了,属于物理方面的知识)匀加速运动速度公式:V(t) = V0
+
at (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路程公式:S(t) = V0*t +
0.5a*t^2 (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国考行测真题2:(目标:做一道题,会一类题,不要题海战术)为降低碳排放,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后日产量下降了10%,但生产每件产品的能耗成本下降了50%,其他成本和出厂价不变的情况下每天的利润提高了10%。已知单件利润=出厂价-能耗成本-其他成本,且改造前产品的出厂价是单件利润的3倍,则改造前能耗成本为其他成本的多少倍?破题关键思路(不要觉得题目难,关键在于掌握思路,遇到类似题就不会懵了):此题比第一题稍微复杂一些,有一定难度,为什么要拿出来讲呢,主要是展现一下这道题的思路,培养一下这样的数学思想1)你发现了没有,所有的关系中都是百分之几,多少倍数,这时你就应该思考到这题我一定要赋值!!!2)好了,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而已知单件利润=出厂价-能耗成本-其他成本这句显然是列等式的关键,那么设置改造前能耗成本为x,其他成本为y3)赋值单件利润为100,则出厂价为300,日产量为10,则以下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根据2)中提到的列等式关键,式子就出来了这道题我认为在考场上有难度的地方在于计算需要花点时间,但前提是你能够列出式子,而列出式子的前提你必须要有这种思维和方法!!!近期不定时分享考公考考编备考干货(不限于行测公基),可关注一下,在备考的朋友也可以看下往期文章分享~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备考经验总结往期好文分享:绝对干货!2022行测资料分析实战技巧(一)最新!2023国考将近,备考速成经验总结仅100多页?手慢无我是"与数据打交道",近期不定时总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公共基础和行测干货,助你早日上岸~花了不少时间,觉得有用,关注一下~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有一天,这个学生回家后,才发现老师给了他四道题,而最后一道题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往每天的三道题,我都很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早该加点分量了。于是,他志在必得...
有一天,这个学生回家后,才发现老师给了他四道 题,而最后一道题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往每天的三道题,我都很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早该加点分量了。于是,他志在必得,满怀信心地沉入到解题的思路中……天亮时分,他终于把这道题给解决了。但他还是感到一些内疚和自责,认为辜负了教师的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几个小时。谁知,当他把这四道已解的题一并交给老师时,教师惊呆了:原来,最后的那道题是一道在数学界流传百年而无人能解的难题。教师把它抄在纸上,只是出于好奇。结果,不经意把它与另外三道普通题混在一起,交给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在不明实情况下,意外地把它给攻克了。这个中学生是谁啊
展开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数学王子”高斯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17边形。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高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的,他也视此为生平得意之作,还交待要把正十七边形刻在他的墓碑上,但后来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十七边形,而是十七角星,因为负责刻碑的雕刻家认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了,大家一定分辨不出来。1801年,高斯证明:如果k是费马数,那么就可以用直尺和圆规将圆周k等分。高斯本人就是根据这个定理作出了正十七边形,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数学王子高斯展开全部德国数学家高斯
展开全部高斯。但我记得这是他大学的故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决这道数学题不是很容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