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间的变化中有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元素周期表知识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一起来看看元素周期表知识,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元素周期表知识 1  主族元素的判断方法:符合下列情况的均是主族元素  1.有1~3个电子层的元素(除去He、Ne、Ar);  2.次外层有2个或8个电子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3.最外层电子多于2个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4.全部非金属元素。  离子半径的比较: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离子半径减小。  2.同一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即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如;  3.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如。  同一主族的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下列规律:  1.同为IA、IIA的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2.若为IIIA、VIIA的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下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例如:Na和K原子序数相差8,而Cl和Br原子序数相差18。  同一周期中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有下列规律:  若为IA、IIA族元素或IIIA、VIIA族元素,只差1,若为IIA、IIIA族元素,则可能相差1(二、三周期)或1+10即11(四、五周期)或差1+10+14即25(六、七周期)。总之,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两元素之间的过渡元素种类数”。  几种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  (3)质子数=原子序数  (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注意: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  元素周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  单质质量最轻的元素:H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H  最不活泼的元素:He  最轻的金属单质:Li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含H质量分数最高的气态氢化物:CH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其次是Si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其次是Fe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HClO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CsOH(不考虑FrOH)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元素周期表知识 2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阅读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1)——元素周期表口诀歌元素周期表口诀歌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元素周期表口诀歌,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元素周期表口诀歌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头里也出现。  元素周期表相关记忆技巧  1、化合价实质之歌  化合价实质要记准, 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 **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  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  二四六硫都齐啦。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  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  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  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元素区  s区元素  周期表中第1列和第2列为s区元素,他们的价电子构型分别为ns1和ns2。其中第1列包括氢(H)和碱金属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即第1主族(I A)。第2列包括碱土金属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即第2主族(II A)。这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侧,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参与成键的.只是s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比较简单,最为突出的是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碱性,因而得名。  p区元素  周期表里的第13~18列,即III A~VIIA和零族,共6族、31种元素为p区元素。它们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1~6。在B、Si、As、Te下划线,可将这个区域一分为二,右上方为非金属区,左下方为金属区。21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其中在常温常压下,单质为气态的共10种,其名字都有“气”字头;单质为液态的只有一种,就是溴,它的名字有“氵”旁;其他10种非金属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都是“石”为旁。左下方的金属元素都有“钅”字旁。在斜角线两侧的元素如Si、Ge、As、Sb、Te等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有半金属之称,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p区元素最重的性质是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  d区元素  d区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3~12,即III B、IV B、V B、VI B、Ⅶ B、VIII、I B和II B族的元素,共有30种金属元素,其价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因为位于典型的金属元素(s区元素)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p区元素)之间,d区元素和f区元素又共称为过渡元素或过渡金属。d区第四周期被称为第一过渡系,第五和第六周期分别为第二过度系和第三过度系。d区元素各族元素性质的差异源于次外层d电子的不同,所以和主族元素相比,各族之间的差别较小。  第11列的IB族的铜(Cu)、银(Ag)、金(Au)和第12列的IIB族的锌(Zn)、镉(Cd)、汞(Hg)最外层有ns1~2价电子,容易形成+1或+2价化合物,在认识周期律的初期认为它们与元素I A族和II A族相似,所以将它们标记为I B副族和II B副族,如今可知其次外层为18电子结构,与s区次外层为8电子结构不同,故归于d区或另立ds区都可以。  f区元素  f区元素由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组成,共30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下方,多数具有f电子。其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IIIB族的钪(Sc)、钇(Y)共计17种元素又被称为稀土元素。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原子结构  (1).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  反例1: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  (2).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  正例1:613C、614C、13H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正例2: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  反例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反例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2040Ca)中子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不大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H-、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OH-和F-、Cl和HS。  2、电子云  (4).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  含义纠错: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  3、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概念纠错: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6).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  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  说明:IVA的非金属元素是形成原子晶体的主力军,既可以形成单质类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硅晶体;也可以形成化合物类的原子晶体:二氧化硅(水晶、石英)、碳化硅(金刚砂)。  (7).微粒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就一定大。  正例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就一定大,r(I)>r(Br)>r(Cl)>r(F)。  正例2:同主族元素的离子,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就一定大,r(Cs+)>r(Rb+)>r(K+)>r(Na+)>r(Li+)。  反例1:锂离子半径大于铝离子半径。  (8).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正例1:前20号元素中C、N、Si、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反例1:前20号元素中H、B、O、F例外。  (9).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  正例1:前10号元素中H、Li、Be、B、C、N等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  反例1:前10号元素中O、F例外。  (10).含氧酸盐中若含有氢,该盐一定是酸式盐。  正例1:常见的酸式盐:NaHCO3、NaHC2O4、NaH2PO4、Na2HPO4、NaHS、NaHSO3、NaHSO4。  反例1:Na2HPO3为正盐,因为H3PO3为二元酸,NaH2PO3为酸式盐。  反例2:NaH2PO2为正盐,因为H3PO2为一元酸。  (11).酸式盐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正例1:NaHC2O4、NaH2PO4、NaHSO3、NaHSO4等酸式盐水溶液电离呈酸性。  反例1:NaHCO3、Na2HPO4、NaHS等酸式盐水溶液都会因发生水解而呈碱性。  4、元素周期表  (1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IA元素。  正例1:氢、锂、钠、钾、铷、铯、钫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排布在IA。  反例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B元素如Cu、Ag、Au。  反例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VIB族的Cr、Mo。  (13).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IIA族元素。  正例1:铍、镁、钙、锶、钡、镭等元素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IIA。  反例1: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IB族元素,如:Zn、Cd、Hg。  反例2: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Sc(IIIB)、Ti(IVB)、V(VB)、Mn(VIIB)、Fe(VIII)、Co(VIII)、Ni(VIII)等。  (14).第8、9、10列是VIIIB。  定义纠错: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副族,由于其原子结构的特殊性,规定第8、9、10列为VIII族,而不是VIIIB。  (15).第18列是VIIIA。  定义纠错: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主族,该列成员有:氦、氖、氩、氪、氙、氡,由于其化学性质的非凡的惰性,曾一度称其为惰性气体族,后改为稀有气体族,根据其化学惰性,不易形成化合物,通常呈0价,现在称其为零族。  5、化学键  (16).只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正例:H2、D2、T2混在一起通常被认为是纯净物。  反例:同素异形体之间构成的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O2和O3等构成的是混合物。  (17).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概念纠错: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有离子键,因为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18).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正例: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H2O2、C2H4、C2H2等含有两个碳原子以上的有机非金属化合物。  反例:Na2O2、CaC2、CH3CH2ONa、CH3COONa等含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就含有非极性键,但它们是离子化合物。  (19).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正例:非金属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CH4、NH3、H2O、HF等。  反例:固态金属氢化物NaH、CaH2是离子化合物。  (20).键能越大,含该键的分子一定就越稳定。  正例1:HF的键能比HI的键能大,HF比HI稳定。  正例2:MgO的键能比NaF的键能大,MgO比NaF稳定,熔沸点MgO比NaF的高。  正例3:Al的键能比Na的键能大,Al比Na稳定,熔沸点Al比Na的高。  反例:叠氮酸HN3中氮氮三键键能很大,但是HN3却很不稳定。  (21).只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正例: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糖、双糖等只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反例:铵盐类(NH4Cl)、类铵盐(PH4I)是离子化合物。  (22).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正例:氯化钠、氯化镁、氟化钠、氟化钙等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反例:AlCl3例外不是离子化合物。  (23).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  正例:氢气、金刚石、石墨、氮气、氧气、臭氧、氟气、氯气、红磷、*、单斜硫等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  反例: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单质内不存在非极性键。  (24).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正例:同核双原子分子: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同核多原子分子:*(正四面体结构)都是非极性分子。  反例:臭氧分子是极性分子。  (25).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正例: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非极性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如果分子空间结构对称,就是非极性分子。  反例:臭氧分子是非极性键构成的角型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所以臭氧分子是极性分子。  6、晶体结构  (26).晶体中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  正例:离子晶体中有阳离子一定同时有阴离子。  反例:金属晶体有阳离子和**电子,却没有其它的阴离子。  (27).有金属光泽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正例:金属的物理共性是都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反例:石墨、硅晶体虽然有金属光泽,但却是非金属单质,并且石墨是导体,硅晶体是半导体。  (28).固体一定是晶体。  正例:食盐固体是晶体,食盐晶体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形状。  反例:CuSO4和.Na2CO3虽然是离子化合物,但CuSO4和Na2CO3是粉末,CuSO4?5H2O和Na2CO3?10H2O是晶体。  (29).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  正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卤素、烷烃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  反例:同族非金属氢化物含氢键的化合物的熔沸点会出现反常现象,如:HF>HI,NH3 >AsH3,H2O>H2Te。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3)——元素周期表背口诀元素周期表背口诀  初高中化学都要求大家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排列,下面我们来看看元素周期表背口诀,欢迎阅读借鉴。  元素周期表背口诀  第一周期:  氢 氦————侵害  第二周期: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  第四周期: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  铷 锶 钇 锆 铌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老爸银哥印西提  碲 碘 氙————地点仙  第六周期:  铯 钡 镧 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砣 铅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防雷啊!  元素周期表顺口溜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头里也出现。  为什么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方形的?  对于现在的学生和大部分化学研究人员来说,标准矩形周期表有自己的优越性啊,主要的优点是:  1)直观易查;  2)易于印刷;  3)便于比较基本的化学性质。  现代元素分类的.基本属性就是:  1)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  2)族(价电子构型)  所以在传统的矩形周期表上,得知一个元素的周期数和价电子构型,能够很轻松的找到他的位置:  而在矩形周期表上,每个族或者周期的元素的性质都有一定的递变性,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元素的位置之后,就能分析出这个元素的一些性质来。比如我们一看到F的位置,就知道这货的非金属性肯定很强;一看到Rb的位置,就能联想到Rb元素单质和水反应很剧烈。  但是这种周期表也不是就完全能够反映元素的所有性质的变化。对于一些在常规周期表上不是很明确直观的东西,也有一些别的周期表存在。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4)——大班下期育儿知识大班下期育儿知识  大班下学期即是大班的第二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上完后孩子即将上小学,如何做好从大班到小学之间的转型?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大班下期育儿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的评价,当**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相同,*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围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儿童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儿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1.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 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3.呵护宝宝皮肤  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4.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5.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6.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总之,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孩子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一、大班幼儿育儿知识有哪些  给幼儿多喝水  秋高气爽,幼儿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幼儿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银耳汤等。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时多给幼儿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幼儿体内水分*衡。  少吃"上火"食物  上火、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呵护幼儿皮肤  妈妈在给幼儿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幼儿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幼儿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营养调理  多给幼儿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预防接种  及时打预防针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幼儿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二、孩子保健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戴口罩防冷  寒冬时节,外出时家长常常给宝宝戴上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因为当鼻子**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宝宝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生理功能的锻炼来增强。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误区二:门窗紧闭  寒冷的冬天,许多家庭都有紧闭门窗防寒的习惯,但长时间不开窗,室内空气容易浑浊,室内外温差容易过大,对宝宝的健康反而不利。所以,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应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误区三:舔嘴唇防裂  寒冷时空气干燥,有些宝宝有常用舌头舔唇的习惯,但很容易对嘴唇造成伤害。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抹了一层浆糊,待水分蒸发完了,宝宝的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干裂,引起不舒适、疼痛和出血。  误区四:蒙头睡觉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5)——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  初高中化学都要求大家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排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口诀  A、按周期分:  第一周期:氢氦——侵害  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铁钴镍铜锌镓锗——铁姑捏痛新嫁者砷硒溴氪——生气休克  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不得了铑钯银镉铟锡锑——老把银哥印西堤碲碘氙——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但(见)乌(鸦)(引)来鹅铱铂金汞砣铅——一白巾供它牵铋钋砹氡——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镭锕——防雷啊!  B、按族分:  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  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  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  氦氖氩氪氙氡——害耐亚克先动  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二、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头里也出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元素周期表知识(扩展6)——元素周期表化合价口诀元素周期表化合价口诀  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下面小编整理的元素周期表化合价口诀,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化合价口诀(一)  一价钾钠银氯氢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高中化学化合价口诀(二)  氢氯钾钠银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单质零价永不变;氟氯溴碘负一价。  高中化学化合价口诀(三)  氟氯溴碘钾钠银 氢亚铜汞一价寻  氧汞亚铁镁钙钡 钨锰铝铜二价锌  三价有铁磷和铝 四价碳硅五价磷  硫之价数二四六 二四六七锰特熟  高中化学化合价有什么用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比如,一个钠一定是和一个氯结合。而一个Mg一定是和2氯个结合。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由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  在学习族的概念,建立元素周期表中的列和族的关系时,我首先定义第Ⅷ族和0族,剩余的列再分为主族A和副族B,防止了学生将主族和0族的概念混淆。再设置问题,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让学生探究主族和副族的序数和纵列序数的数量关系,支配学生通过交流和研讨,得出:主族和副族的族序数=纵列序数的尾数。  对于主族元素的教学,我以第ⅠA、ⅡA、ⅦA族为例,引导学生分别比较和探究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序数、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的关系,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了这一规律:主族的序数=该族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族的最高正价(O、F元素除外)。  我选择的例题之一是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这一题,可以利用和巩固上述等量关系,我还借此例为突破口,略微拓展了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教学反思:我觉得这节课如果再补充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补充焰色反应等演示实验、展示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样品或图片,那么效果会更理想。  元素周期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碱金属和卤族元素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引入练习:完成第五页,碱金属原子结构的表格,从中找到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相互讨论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  教师:请学生从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思考,K和Na哪种元素比较活泼?  让学生独自通过实验探究K、Na活泼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是K比Na活泼,实验现象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讨论:阅读实验,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发言金属活泼性的本质  教师:引入问题,卤素是否也如同碱金属族有相同的性质变化规律?请同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学生:分组探究,利用碱金属的分析方法同样对卤素的原子结构做出大胆预测。实验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从金属活泼性与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是否相同进行思考 学生: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讨论、思考、分析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找出自己探究上的错误之处。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碱金属与卤素表现出相反的活泼性变化规律 学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上找出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变化相反的原因  活动3【活动】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1.一个族的性质变化规律,能够从碱金属与卤素两个典型的族拓展到其他的族。能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来判断一个族的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  2.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1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c、有关元素周期表*发 现:门捷列夫*排列依据*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细胞:O、C、H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2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1)——九年级上册重要的化学知识点3篇九年级上册重要的化学知识点1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物质性质的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  (2)气体的收集装置  ① 排水集气法  ②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③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集气瓶口向下)。  (3)气体验纯与验满方法  (4)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使用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二、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法  (2)蒸发法  (3)结晶法  (4)沉淀法  (5)气化法  (6)转化法  (7)溶解法  (8)吸收法  三、课本上的重点实验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 燃烧的条件  (3) 分子的运动  (4) 水的组成  (5)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常见酸中除硅酸(H2SiO3)外均可溶;  常见碱中除NaOH、KOH、Ba(OH)2、NH3·H2O可溶,Ca(OH)2微溶外其余均为难溶碱。其中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  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溶;盐酸银不溶;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  五、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主要是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1)金属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 + 盐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六、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起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① 有沉淀析出;② 有气体放出;③ 有水生成。九年级上册重要的化学知识点2  一、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二、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三、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四、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 OH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2)——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3篇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1  一、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三、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3)——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3篇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1  1、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 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 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2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4)——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3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1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3.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4.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5)——九年级的化学知识点3篇九年级的化学知识点1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参加反应物质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硫 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铁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 水+氧气(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九年级的化学知识点2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 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①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 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③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a.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 ═ 2Fe + 3CO2  b.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c.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a.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 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 制成不锈钢。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6)——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3篇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1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  16、*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2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  (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3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  16、*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九年级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3篇(扩展7)——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菁选3篇)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2  一、物质的加热  1、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2、加热时注意事项:  (1)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2)用于加热固体的仪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3、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4、加热时,应注意离火的远近,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不要碰到灯芯(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5、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预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预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倾斜450,试管夹应在离试管口1/3—1/4处。  7、给物质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⑴没有预热试管而直接加热;  ⑵灯芯接触了试管;  ⑶试管外壁有水;  ⑷加热后试管骤冷却;  ⑸加热固体时,管口向上倾斜。  二、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1)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2)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  三靠:(1)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  (2)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3)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三、蒸发: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注意事项:(1)加热时要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向外飞溅。  (2)当蒸发皿里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步骤:倾倒废液 → 冷却 → 水冼 → 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 清冼→晾干。  2、一般洗涤方法:(1)用水冲洗;  (2)用试管刷刷洗;  3、难溶物的洗涤:  (1)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然后再用水冲洗。  (2)氧化物或碳酸盐等,用稀盐酸洗后再用水冲洗。  4、**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附着的水非常均匀)  5、**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3  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