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算式对了,得数错了扣几分列错,结果正确,这样的应用题,还会给分数吗?

2020-10-07 22:44
来源:
微雨润苗
一个二年级学生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参加二年级数学某一个单元考试的时候,有一道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容易做错的应用题让他的孩子与满分“擦肩而过”,题目是这样的:小林生病了,小张和其他7个同学买礼物去医院看望小林,每个人买礼物花了8元,请问这些同学一共花了多少钱?
这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发现,孩子在这道题目的下面是这样解答——8×8=64(元),答:这些同学一共花了64元的钱。
咋一看,这位同学的解答非常完美,从答案到单位的填写再到最后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差错,8×8=64明明没错,但是为何老师死活不给分呢?答案很简单,这位同学把其中的一个步骤省略掉了:每个人买礼物花了8元钱,题目中有这个条件,算式中出现了一个8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算式中出现的另一个8到底哪来的?
有人可能会说,小张和其他7个同学加在一起不就是8吗?这个解释非常棒!但是,条件中并没有8这个数字,那么这位二年级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必须在第一步的时候写上7+1=8,这个步骤不能随随便便省略掉。
我们都知道“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二年级的应用题同样要一步一步地做:先计算出小张这1个人和其他7个同学的人数总量,然后再按照单价×数量的方式得出相应的结果。
当然,这个题目列综合式也是可以的,列综合式可以这样列:8×(7+1)=64(元),这样列综合式,老师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的。
我觉得,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判断每一个条件之间的关系,远离数学应用题中的“坑”。
对于小学生而言,看到应用题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条件,你可以根据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个条件。同时条件中的一些条件可能会挖某一个“坑”让学生跳,比如“小张和7个同学”去看望同学,有些学生可能就直接就列上8×7的算式,那就真的算是直接跳进“坑里”去了。
另一方面,应用题的解答要按部就班,不要轻易出现条件中没有的数据。
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解答数学题,都要一步一步来完成相应的步骤,尽量不要在做应用题的时候“无中生有”,条件中没有出现的数据尽量不要直接用出来,一旦随意把条件中没有的数据用出来,就算思路正确也会给人一种突兀之感。
当然,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认真详尽,字迹不能潦草,最后一行的答更不能忽略掉任何细节,否则很有可能会失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一个二年级学生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参加二年级数学某一个单元考试的时候,有一道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容易做错的应用题让他的孩子与满分“擦肩而过”,题目是这样的:小林生病了,小张和其他7个同学买礼物去医院看望小林,每个人买礼物花了8元,请问这些同学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发现,孩子在这道题目的下面是这样解答——8×8=64(元),答:这些同学一共花了64元的钱。咋一看,这位同学的解答非常完美,从答案到单位的填写再到最后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差错,8×8=64明明没错,但是为何老师死活不给分呢?答案很简单,这位同学把其中的一个步骤省略掉了:每个人买礼物花了8元钱,题目中有这个条件,算式中出现了一个8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算式中出现的另一个8到底哪来的?有人可能会说,小张和其他7个同学加在一起不就是8吗?这个解释非常棒!但是,条件中并没有8这个数字,那么这位二年级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必须在第一步的时候写上7+1=8,这个步骤不能随随便便省略掉。我们都知道“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二年级的应用题同样要一步一步地做:先计算出小张这1个人和其他7个同学的人数总量,然后再按照单价×数量的方式得出相应的结果。当然,这个题目列综合式也是可以的,列综合式可以这样列:8×(7+1)=64(元),这样列综合式,老师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的。我觉得,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判断每一个条件之间的关系,远离数学应用题中的“坑”。对于小学生而言,看到应用题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条件,你可以根据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个条件。同时条件中的一些条件可能会挖某一个“坑”让学生跳,比如“小张和7个同学”去看望同学,有些学生可能就直接就列上8×7的算式,那就真的算是直接跳进“坑里”去了。另一方面,应用题的解答要按部就班,不要轻易出现条件中没有的数据。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解答数学题,都要一步一步来完成相应的步骤,尽量不要在做应用题的时候“无中生有”,条件中没有出现的数据尽量不要直接用出来,一旦随意把条件中没有的数据用出来,就算思路正确也会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当然,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认真详尽,字迹不能潦草,最后一行的答更不能忽略掉任何细节,否则很有可能会失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算式对了,得数错了扣几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