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保障的住宅安全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老师推荐: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课程 2024年国家公务员易考宝典软件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易考套餐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宪法  要点一: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特征、本质和历史沿革  (一)宪法是特征  宪法是国家颁布的法律的一种,具有法的共性和共同特征。但宪法又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它是国家的根本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即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原则、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国家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第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不同。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种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宪法是国家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二是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上述两个本质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比普通法律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和修改宪法时,往往要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或修改宪法的机构,对于宪法的通过或批准,有的国家要经过全民投票公决,或由立法机关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多数通过。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二)宪法的本质  从宪法的本质上看,它是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这一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宪法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制定的。我国宪法的制定,也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它是中国阶级斗争的结果。  其次,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宪法确认了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策,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再次,宪法随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影响宪法内容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宪法所表现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显然不同;二是在同一类型国家,其宪法在阶级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同,反映在宪法内容上就有所不同;三是在同一个国家的各个不同时期,由于实际生活中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宪法内容也随之变化。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确认了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所有制形式。1954宪法适应当时的客观情况,它首先是国内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不仅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且吸收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其次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和方法步骤上的灵活性。  1975年1月,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进行的第九年时,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二部宪法。这一时期,中国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这一时期产生的1975年宪法,带有它时代的烙印和缺陷1975年宪法确认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978年3月5日粉碎“四人帮”不久,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代替了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比1975年宪法前进了一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继承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墓本原则,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发展并吸取了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与前三部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明确提出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一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家对这部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1-2条,增加了对私有经济和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的规定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个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3-11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规定。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犷宪法修正案12-17条,增加规定了邓小平理论;实行依法治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200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此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有十四条。根据修正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以确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有了宪法保障;_上地征用制度被完善;国家对发展非公制经济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八宪;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宪法保障;完善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以及关于紧急状态、国家主席职权、国歌和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等。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2.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人民根据契约达成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国者只是接受人民的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  (二)基本人权原则  1.17、18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强调人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在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和人权口号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开始了争取人权的斗争。  2.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以及革命胜利后,保护人权逐渐被政治宣言和宪法确认为基本原则。  3.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同样也在宪法中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我国2004年修宪即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三)法治原则  1.法治指的是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设计来保证任何一个执行法律的人有条件、有意愿忠实于法律的内容、原则与精神,而且必须忠实于法律的内容、原则与精神,从而使国家的各项事务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的国家事务管理方式。它是与人治相对立的。  法治的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禁止对具有同样情形的组织或者个人的歧视。  2.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西方,法治作为一种理论,它反映在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体现为西方法治国家的一些制度和原则二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不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法治国家.月香毛借这一墓本条件,保证了政治与社会的长期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法治国家中,有以美国为一首的下权鼎立的法治国家,有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的法治国家,有以法国为代表的总统制的法治国家由于资产阶段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的法治.但与封建社会的行政专横、司法肆虐、无法无天的状况相比,是个历史进步  3.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四)权力制约原则  1.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分立、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以使公民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原则。  2.权力制约原则体现为两个方面:  ①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②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三、宪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全文共138条。从结构上看,包括序言和四章内容;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央及地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具体地说主要有:  (一)序言  我国宪法序一言内容比较充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历史上的四件大事: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成就;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原则;实现根本任务的国际国内条件;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由序言开篇,最根本的就是要表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因此,无论对宪法如何修改,宪法序言是决不能删去的。如果删去宪法序言,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二)总纲  主要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摹本经济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实行单一制)选举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在我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们的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也是整个宪法的基本精神。  (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宪法体制中公民与国家的相互关系。国家通过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要求公民履行相应的义务。现行宪法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宪法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基本权利保障体系。突出了基本权利在宪法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第三章提前到第二章,并且增加了基本权利的内容单从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文数量看,1954年宪法共19条,1975年宪法是4条,1978年宪法是16条,而现行宪法是24条。宪法还体现了基本权利与义务并重原则,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宪法保护的基本的和基础性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二具体包括五项内容: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安全权,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⑤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随着宪法调整的扩大,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权保护、社会保障权保护等。⑥文化教育权利.公民有一受教育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⑦监督权,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中诉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和权利。宪法规定的限制只有一条,就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版权声明:
如果易考吧 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的题目有哪些,“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的答案是什么。1、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人格尊严权利答 案:B解 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生活权利、人身自由权等,其中人身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2、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人格尊严权利答 案:B3、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A:错误B:正确答 案:B4、我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__或者非法__公民的住宅答 案:搜查 侵入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A:拆除公民的住宅B:搜查公民的住宅C:侵入公民的住宅D:侵犯公民的住宅答 案:BC解 析:根据《宪法》第39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6、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或者非法()公民的住宅。”答 案:搜查
侵入7、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答 案:AD8、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答 案:AD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C: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D: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不受侵犯答 案:D解 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属于文化教育权利。故本题答案为D。A、B、C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国家法律保护10、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答 案: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一内容体现了公民的(  )。A:平等权利B:政治权利C: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答 案:D解 析:根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主要包括: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答 案:ABCD解 析:《宪法》第37~40条的规定。13、关于我国公民的住宅安全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 案:“住宅”包括固定的和临时性的住所 公民的住宅可以被依法搜查或查封 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 在紧急状态下,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手续不全时强行进入公民住宅14、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
)。A: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逮捕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答 案:ABCD15、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
)。A:平等权B:宗教信仰自由C:服兵权D:受教育权答 案:ABD16、人身自由与权利包括()。A: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限制、搜查及侵害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答 案:ABCD17、人的人身自由权不包括(
)。A: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B:公民有集会、游行的自由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答 案:B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答 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视情节给予不同时日的行政拘留和罚款。该条规定体现了宪法保障住宅不受侵犯的精神
住宅自由不是绝对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严格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并不违宪1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答 案:错20、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什么权利?( )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民主权利答 案:B}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2068705',
container: s,
size: '680,250',
display: 'inlay-fix'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身自由权属于基本权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