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一般喜欢吃什么爱吃吗?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欢迎个人关注、转发、分享现在,很多家长都“谈巧克力色变”,理由有三:糖分高,吃多了导致龋齿;能量高,吃多了导致肥胖;含有咖啡因,吃多了危害神经。但实际上,巧克力没那么可怕,如果孩子非要吃糖,那不如吃巧克力。孩子到底能不能吃巧克力?高糖、高热量、含有咖啡因,是家长不给孩子吃巧克力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这三点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我们一个个来说——01 高糖很多家长认为,巧克力甜甜的,含糖量高,吃多了会长龋齿。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大部分巧克力,都是以可可固形(包括可可液块、可可脂和可可粉)为原料,糖、乳粉、乳脂、麦芽、卵磷脂等为辅料,加工制成的一种甜食。但是,没必要因为怕长龋齿就不给孩子吃巧克力。因为任何一种食物(或残渣)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中,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而且,比起牛皮糖、太妃糖这类容易粘牙的糖果,巧克力容易粘牙,溶解速度也比这些糖块都快得多,就算口腔中残留了一些,也很容易用清水漱口去除,对牙釉质的破坏其实非常低。02 高热量一些家长知道,巧克力中的糖和脂肪含量高,高能量、高热量,怕孩子吃了巧克力就不饿了、不好好吃饭,更怕吃多了发胖。这里要划个重点——容易让孩子发胖的巧克力,其实不是真巧克力,而是“巧克力糖”。“巧克力糖”口感丝滑、味道甜蜜,但含有的可可很少,还去掉了本就所剩不多的黄烷醇(巧克力苦味的来源),只剩大量的糖和脂肪 。2016年曝出“存在致癌物、被召回的”德国健达巧克力,是很多孩子的最爱,但如果关注一下它的配料表,就会发现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一款“巧克力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只有可可固性>35%,才能称为巧克力。像孩子喜欢吃的牛奶巧克力(可可固形物≥25%及总乳固体≥12%)、白巧克力(可可脂≥20%及总乳固体≥14%),其实都不能算作真正的巧克力,只能算一种“巧克力糖”。而抛开巧克力中的糖和脂肪,其实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是一种营养价值蛮高的天然植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铁、镁、铜、锰等元素。有意大利研究发现,每天摄入一定量的黑巧克力作为膳食补充剂,能让人的头脑变得更敏锐。03 咖啡因咖啡因绝对是家长不让孩子吃巧克力的最大原因了,害怕孩子吃了兴奋、影响神经。但其实,咖啡因和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也没有研究证明,巧克力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加拿大规定:12岁以下儿童咖啡因的摄入上限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5毫克。欧洲食品安全署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不超过3毫克的咖啡因,不会影响健康。以我家小新为例,20公斤的她,按欧洲食品安全署的标准,每天最多可以摄入60毫克咖啡因。她喜欢的巧克力,每50克有13毫克咖啡因。要摄入60毫克咖啡因,她每天得吃230克巧克力。普通的100克装的巧克力排,她得吃整整两排半!就算我允许,她一天也吃不下这么多巧克力(当然我是不会允许的)。一般来讲,孩子日常吃的巧克力量,很难引起咖啡因超标。比起巧克力中咖啡因,一些能量饮料才更应该引起家长重视。美国就曾有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摄入的咖啡因主要来自于能量饮品(比如可乐),而非巧克力。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咖啡因的代谢能力和耐受度较差,但6个月之后,孩子代谢咖啡因的能力就和成人差不多了。所以,超过1岁的宝宝,适当吃一些巧克力不需要太担心。当然,大家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自行把握每天吃巧克力的量,如果孩子的确容易兴奋,可以避开睡前等休息时间。怎么挑选适合孩子的巧克力挑选适合孩子的巧克力,方法很简单,一看名称,二看含量。01 看名称常见的巧克力,除了以可可固形(包括可可液块、可可脂和可可粉)为原料,还有一种以代可可脂为原料。代可可脂,由非可可的植物油脂经加工形成的一种氢化植物油。和可可固形巧克力相比,代可可脂巧克力价格便宜,但口感却不如前者。而且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吃伤害孩子的心血管健康,诱发Ⅱ型糖尿病、影响生长发育,不建议购买和食用。今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中就明确规定:儿童零食中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同时,早在2007年,我国已经正式执行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凡是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都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必须标明“代可可脂巧克力”。以后给孩子选巧克力,大家就可以通过看产品名来挑选了。02 看含量真正的巧克力,包装上都有很显眼的可可含量。“70%黑巧克力”,就是说这块巧克力的可可固形(包括可可液块、可可脂、可可粉)含量为70%。虽然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更有营养,但相应的口感会变差,建议大家给孩子选择可可含量在 65%~75% 之间的黑巧克力,既保留了巧克力的浓郁,也不苦,同时保留了可可中的营养物质,美味又健康。除了巧克力,孩子吃零食还应该注意什么除了巧克力,现在的零食数不胜数,一点儿不给孩子吃,老实说并不不现实。但大家也知道,零食大多没什么营养,多吃不但影响孩子吃正餐,还有害健康。孩子的零食应该怎么吃呢?关键有三点:适量、适合、适时。01 适量孩子饮食的关键是适量,而不是禁止。完全禁止,往往会适得其反,一旦有机会,孩子很可能会一口气吃过量。我外甥女小时候从来不被允许吃冷饮,长大之后对冰淇淋的热爱近乎疯狂,每年都得因为吃冷饮到肠胃炎进几次医院。给孩子“尝一尝”的机会,控制好量,比因噎废食、全盘禁止好得多。一小把坚果、一小杯酸奶、一块巧克力、半个苹果、几颗草莓,对孩子来说刚刚好,既补充了营养,也不至于吃饱影响了正餐。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指望孩子自觉,规则最初的建立,一定是基于家长的规定,家长规定得越明确,越严肃,孩子遵守得越好。02 适合一说到零食,大家马上想到的可能都是薯片、饼干、蛋糕汽水儿、冰淇淋……但其实坚果、酸奶也被我看作零食。可以说除了正餐,孩子吃的其他食物,我都算作零食。建议给孩子提供健康的、可以作为正餐辅助的食物当零食。比如酸奶,水果,坚果,面包等(坚果或葡萄、蓝莓等小颗粒的食物,最好等孩子3岁后、不容易呛到后再给)。把不健康的零食,换成健康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果孩子真的饿了,他们会吃。03 适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每天3-4次正餐,如果他们需要的话,提供1-2次零食。 学龄阶段的孩子,每天需要3次正餐,如果他们需要,可以提供1次零食。 零食的时间尽量安排在饭后2小时,离下一次吃饭时间最好也可以间隔1-2小时。比如孩子八点吃早饭,12点吃午饭,那可以10点的时候给一次零食。但孩子不是机器人,万一孩子就在饭点儿前饿了,怎么办呢?偶尔破例没关系,如果孩子真在饭点儿前饿了,给一点点食物垫垫,没有问题。不过一定要少量。孩子的好奇心会随着长大变得更加旺盛,尝试不同的食物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部分。保证坚持给孩子提供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这个大前提,多给孩子准备健康的小零食。而像奶油蛋糕、棉花糖、薯片这样不健康的零食,也不必坚决禁止,偶尔给孩子尝一下,既能满足孩子对花花绿绿食物的好奇心,还能给他们一个甜蜜的体验,增加小小的幸福感。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脱离我们的管理。小时候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万一长大了反弹,疯狂吃,岂不是更加得不偿失?不如把吃零食这件事,看成锻炼孩子自控力的好机会。能管好自己嘴巴的人,自然能管好自己的人生。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3-06-19 12:22:4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一般喜欢吃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