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边三角形斜边怎么算已知边长,如何求角度

在我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不会对这些知识点感到陌生的吧?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是用来概括一个学科的知识。以下是笔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知识点,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篇正数与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number)。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number)。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axis)。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2篇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3篇一、目标与要求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三、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四、知识框架五、知识点、概念总结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4篇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5篇一、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直接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如图,在直线a、b、c中,a∥b,若∠1=700,则∠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CD,∠BOD=1200,则∠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60°,则∠BOC=_______度.如图,是根据某镇20XX年至20XX年工业生产总值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增长幅度的年份比它的前一年增加 亿元.把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 的坐标是已知点A(3,-4),则点A到y轴的距离是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7、3,那么它的第三边的长是关于 的方程 的解是非负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的一半与2的差不大于 ”所对应的不等式是 .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3、4、5小组的频数分别是3,19,15,5,则第2小组的频数是 写出一个以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如图,下列用黑白两种正方形进行镶嵌的图案中,第n个图案白色正方形有_______个.七年级数学 共6页,第1页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该题的括号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在(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以下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了解一个班级的数学考试成绩 了解涵江区的家庭人均收入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2a>2b B .-2a >-2b
>2-b
>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为 ,则 的值是( ) B .-1
如图 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3=∠4
∠1=∠2
∠D=∠DCE ∠D+∠ACD=1800第17题 第18题如图,在△ABC中,∠A=50°,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沿着DE剪下三角形的一角,得到四边形BCED,那么∠1+∠2等于( ) 120 0
150 0
220 0
230 0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6篇篇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篇二:两点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篇三:正方体(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7篇整式的加减一、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二、整式1、单项式:(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三、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合并同类项步骤:准确的找出同类项。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写出合并后的结果。(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8篇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①a+b>c(ab为最短的两条线段)②a-b3、第三边取值范围:a-b4、对应周长取值范围若两边分别为a,b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2a如两边分别为5和7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145、三角形中三角的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n边行内角和公式(n-2)(2)、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三类:(1)锐角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我们通常用“RtΔ”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C所对的边AB称为直角三角表的斜边,夹直角的两边称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钝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3)、判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主要看三角形中角的度数。(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6、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内心)(2)、三角形的中线: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2、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重心)3、三角形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3)、三角形的高线: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为三角形的高。2、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垂心)3、注意等底等高知识的考试7、相关命题:1)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直角或钝角,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2)锐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的取值范围是60≤X3)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角平分线的夹角=90+第三角的一半。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9篇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用(六条)及逆运用(数的计算)。(1)an·am(2)(am)n=(3)(ab)n=4)am÷an(5)a0(a≠0)(6)a-p==2、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的法则。3、整式的乘法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a+b)(a-b)=完全平方公式:(a+b)2(a-b)2常用公式:(x+m)(x+n)=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5、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和6、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角的关系线的平行)①相等,两直线平行;②相等,两直线平行;③互补,两直线平行.7、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线的平行8、能判别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会列列关系式(因变量=自变量与常量的关系)9、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2)起点、终点不同表示什么意义(3)图象交点表示什么意义(4)会求平均值。10、三角形(1)三边关系:角的关系)(2)内角关系:(3)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4)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注意:公共边、边的公共部分对顶角、公共角、角的公共部分)(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6)等腰三角形:(a)知边求边、周长方法(b)知角求角方法(c)三线合一:(7)等边三角形:11、会判轴对称图形,会根据画对称图形,(或在方格中画)1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13、(1)等腰三角形:对称轴,性质(2)线段:对称轴,性质(3)角:对称轴,性质14、尺规作图:(1)作一线段等已知线段(2)作角已知角(3)作线段垂直平分线(4)作角的平分线(5)作三角形15、事件的分类:,会求各种事件的概率(1)摸球:P(摸某种球)=(2)摸牌:P(摸某种牌)=(3)转盘:P(指向某个区域)=(4)抛骰子:P(抛出某个点数)=(5)方格(面积):P(停留某个区域)=16、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17、方法归纳:(1)求边相等可以利用(2)求角相等可以利用。(3)计算简便可以利用。18、注意复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科学记数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绝对值。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0篇1、大于0的数是正数。2、有理数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3、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4、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5、数的大小比较: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②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8、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数a的绝对值9、绝对值的三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0、有理数的计算:先算符号、再算数值。11、加减: ①正+正 ②大-小 ③小-大=-(大-小) ④-☆-О=-(☆+О)12、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1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1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15、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16、科学计数法:用ax10n 表示一个数。(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7、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1篇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直线: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射线: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线段有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端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直线、射线、线段区别: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2篇篇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篇二:两点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篇三:正方体(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13、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1)探索规律型问题;(2)数字问题;(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6)等值变换问题;(7)和,差,倍,分问题;(8)分配问题;(9)比赛积分问题;(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1)审:仔细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2)设:设未知数(x),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3篇初一数学主要知识点:代数初步知识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有理数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整式的加减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4篇1、知识内容不同(1)初中知识系统化,知识前后衔接度高,强调初一要打好基础和连续学习的重要性。(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算数知识”到“代数思维”的跨越。(3)初中的学习任务加重,科目增多,内容难度加大,知识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越来越强,初中一节课等于小学三节课。2、学习习惯改变(1)小学重结果,初中重过程:强调小孩思路完整性和良好书写习惯。(2)初中重视记笔记:课程容量大,需要记下课堂重点,帮助复习理解。3、竞争压力增大(1)优秀学生进入名校好班后,竞争压力陡然增大,初一数学90分排在班里40名外。(2)名校好班内大部分学生已经提前学习,很多学生会在两年内学完初中内容。(3)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认知能力、学习动机、个性特征发生急剧变化。同学之间竞争激烈,承受小学所没有的学习压力。4、升学压力增大中考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虽然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但是要面临人生第一大考,中考,学习的意义和小学截然不同,考一所好学校更不容易。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5篇篇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篇二:两点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篇三:正方体(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13、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6篇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恩、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在学习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例如: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某种规律?等等。另外,在做练习时,如遇到把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平方列成代数式时,你是否搞清楚这其中有哪几个不同的数量?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应该用哪些数学运算符号有序连接反映数量之间分层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文学语言转化为代数式语言,即[(a+b) (a-b)]2。如果写成为(a+b)(a-b)2那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到了初一,与小学学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要学习许多数学概念,特别是学第二章有理数。由于数学概念是我们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它们。虽然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但它又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正数和负数、数轴、数的绝对值等)时,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慨括出该概念的本质,看书时要抓住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就能把课本读“精”,“钻”进去,并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相信,会有一大批同学,通过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三、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初一代数》(上册)的数学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是解决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集的扩充”,即引进负数,把原有的算术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另一方面是解代数方程的原理和方法,即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列方程”取代“列算式”解应用问题。数集的每一次扩充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自身矛盾的需要。有理数概念的建立,有理数性质的介绍,有理数运算法则的规定,这一切都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代数做了必要的准备。同学们在学习有理数一章时,希望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另外要特别重视提高运算能力,有过硬的运算基本功。为此,不仅能根据法则、运算规律、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使运算“合理、简捷、准确”。为了解决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局限性,人们想出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平铺直叙地用代数方程式表达出来。由于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也是数,因此,它们也可以按照数的运算的通性、通法进行运算,从而求得未知数所应有的值。同学们要充分注意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此,不仅要熟练掌握含数字的算术的变形和计算,更要切实掌握好含字母的代数式(目前主要是整式)的变形和计算,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一切都是为列方程解应用题而展开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体会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方程思想处理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我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改进学习方法,把握好数学学习的每个环节许多数学学习好的同学,他们都有符合本人实际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诸如每个阶段能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认真自学、预习数学课本;带着“问题”专心上好每节数学课,积极思维;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每到一个单元结束时,做好复习小结,对知识和解题类型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考前认真进行准备,考后注意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另外坚持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活动,阅读数学辅导读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的系统工程,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坚持下去决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有高度的进取精神,刻苦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拼搏的学习毅力。我们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时着重克服一个缺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加强研究、讨论的风气,你追我赶,相互促进,使我们大家能在初一的第一学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预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7篇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一、复习内容:第一阶段(6月3-6月14日)第6章实数第7章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分析第二阶段(6月16-6月24日)第5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三阶段(6月25日-7月5日)综合训练二、复习目标:(一)、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第5章是几何部分。这章的重点是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灵活应用是目的。要学会判定方法的选择,不同题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第7章主要是概念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学生可能都不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作图,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第6,8,10章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在练习计算。课堂上逐一对易错题的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二)、在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三)、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们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三、复习方法: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双基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检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辅导,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边三角形斜边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