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线中国一半城市人口负增长常住人口会负增长?

近日,四大一线城市人口负增长的消息,引发热议。其中,深圳是建市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22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较2021年末的1768.16万人,减少了1.98万人。此前,北京、上海已公布了各自的人口数据,两地常住人口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分别减少了4.3万和13.54万。5月12日,《202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比2021年末的1881.06万人,少了7.65万人。随着北上广深常住人口齐齐步入负增长时代,标志着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长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点,人口发展模式也必然面临改变,新一轮的城际人口洗牌开始了。近年来出现了人口集体负增长的现象。这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 高房价和生活成本: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部分年轻人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安家。2.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管理制度对于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使得非户籍人口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受到限制。3. 政策调整:各级政府通过人口控制政策,减缓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4. 拔地而起的新一线城市: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新一线城市如杭州、武汉、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崛起,吸引了众多人才和企业。这些现象释放了以下信号:1. 劳动力市场变化: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包括技能升级、职业培训等。2. 城市发展重心转移:随着人口流向二三线城市,政府可能需要重新规划城市建设,支持二三线城市的发展。3. 消费市场多样化:人口流动将带动各地区消费市场多样化,推动各行业根据地域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4. 社会保障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压力将不断增加,促使政府完善相关制度。5. 乡村振兴:随着人口涌入二三线城市,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界面新闻记者
赵孟界面新闻编辑
翟瑞民随着各省份、各大城市陆续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各地人口分布版图逐渐清晰。近年来,新一线城市的发展备受瞩目。此前根据第一财周刊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成都、重庆、杭州、西安等15个城市进入2022年新一线城市榜单。这些仅次于北上广深的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对人口流动具有较强虹吸效应。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该榜单前10个城市中,除郑州和长沙外,其余8个城市均已发布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除天津外的7个城市,常住人口均在增长,但7个城市的增幅较上一年都在下降。数据显示,不管是位于长三角经济区的杭州,还是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网红城市成都,其常住人口增长量,较上一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杭州是7个常住人口增长的城市中,增长量最多的城市。杭州市统计局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杭州持续打造人才高地,厚植创新创业热土,保持强劲的人口虹吸效应。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37.6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加17.2万人。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在2021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为1220.4万人,比2020年增加23.9万人,2022年的增幅较2021年下降趋势明显。此外,2022年末成都常住人口为212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万人,增长0.4%,而2021年年末成都常住人口为211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5万人,增长1.2%。常住人口增长幅度也是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末成都户籍人口为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4万人;而2021年成都户籍人口为155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5万人。户籍人口增加数的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以落户为吸引人口手段的政策效果正在减弱。比邻成都的重庆市,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2021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3212.43万人,比上年增加3.50万人。增幅也在下降。位于西北地区的西安也不例外。根据《西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99.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9万人。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统计口径有所的不同,《西安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两组西安常住人口数据,含西咸共管区为1316.30万人,不含咸阳共管区为1287.30万人。鉴于《西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2.29万人,由此推断该数据是以1287.30万为参照。2020年“七普”时,统计的西安常住人口包括咸阳片区,为1295.29万人,因此计算2021年西安常住人口变化时,取对应的1316.30万为参照。由此可见,2021年西安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长约21.01万。总体上看,西安常住人口增长也已开始减缓。单从数量上看,增幅下降最多的是武汉市。2022年末武汉全市常住人口为1373.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万人。而2021年末武汉全市常住人口为136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不过,武汉的人口变化有其特殊背景。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增幅居全国首位,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疫情过后大量人员回流。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和南京,常住人口增长幅度也在下降。2022年末,苏州常住人口为1291.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2021年末苏州全市常住人口为1284.7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增幅下降0.3个百分点。2022年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949.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2%。而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42.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1%。人口专家指出,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因全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以大城市为引擎的人口竞争,将愈加困难。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做出理性选择,人口随着就业机会流动是正常现象。从全国范围看,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是大趋势,但从省际间的竞争来看,人口的流出意味着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李建新在2020年就指出,随着各省人口进入负增长,未来人口再生产进进入“缩减型”已成为中国各地区的共同趋势,过去靠内部人口迁移或流动来弥补省内人口“空缺”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各地或将面临“无人可抢”的现实。}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最近一段时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出现了集体负增长的情况,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它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动情况。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吸引人口的热点地区,然而近年来,由于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等问题,许多人开始选择离开这些城市。此外,一线城市的机会和资源也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也是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之一。其次,一线城市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增长。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城市相继推出了限购、限行等政策,使得购房和生活成本增加,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降低。此外,人口老龄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由于人均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一线城市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人口增长率下降。最后,这种人口负增长的现象释放出的信号是什么呢?首先,它反映出了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数量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其次,这也意味着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正在不断扩大,它们将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总之,一线城市的人口负增长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说明了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也为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一半城市人口负增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