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思维的枷锁性别歧视的枷锁


“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最近几天,某综艺节目提出的这道辩题成功“出圈”,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女性议题的讨论。节目中,类似“独立女性不是一件华丽的外套,是长在骨子里的硬气”“独立女性不应该是孤立,而是自立”等金句备受好评,“戳中”了不少网友的心,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辩论赛场上,这个话题有着充分的言说空间,正反双方的激辩也给节目带来了精彩的碰撞感。然而,如果将其延伸为严肃的公共讨论,我们却理当警惕:其中预设的视角是否有以“伪标准”限制女性之嫌?事实上,收不收彩礼本属个人选择,受到地域观念、传统风俗等不同因素影响,与是不是独立女性并无必然联系。将二者强行挂钩,难免会让部分女性遭受偏见与苛求。很多时候,在这种错位的大前提下,公共讨论都会“跑偏”,最终陷入性别对立的口水之争。
这样的问题范式,不免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随着这几年与性别平等有关的议题在社会上“井喷”,“全职太太算不算独立女性”“女性买房就意味着独立吗”“独立女性该不该让孩子冠夫姓”等话题此起彼伏。它们将独立女性的概念与各种人生选择相绑定,仿佛独立女性是个一成不变的人设,只要一次选择不当,就会让女性的独立姿态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事实上,女性的人生选择本应更加开阔,而不是窄化为特定的“标准答案”。对独立女性“应该怎样做”的标签化想象,本身就是对女性自主选择权的不尊重。
这种过于简化、非此即彼的判断,忽视了女性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没有看到阻碍女性进步的结构性问题和现实牵绊。与其在悬浮高蹈的伪命题上打转,公共讨论更应关注不同女性群体的真实困境。
比如,对全职太太而言,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她们算不算独立女性,而是她们是否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度,她们的付出又能否得到更多保障。当家务劳动仍是一种“以爱之名”的无偿劳动时,难以实现经济自主的全职太太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感?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并不是谁的“天职”,当这些事项注定要由家庭成员完成,男性是否可以承担更多,让女性有机会重新走入职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才是女性得以独立选择的前提。
“独立女性不该收彩礼”这样的设问,除了强行挂钩、忽视女性自主选择权,也片面放大了女性“获得”的一面,遮蔽了她们在婚姻中的生育成本、母职压力等持续付出。与抽象地要求女性独立相比,如何通过落实男性育儿假措施缓解“丧偶式带娃”等困境,利用制度保障规避职场中由生育造成的性别歧视,通过推动性别平等,解决由男女比例失衡引发的“天价彩礼”等问题,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每个人所处的境况不同,人生选择也有不同的偏好,种种“独立女性应该怎样做”的伪标准,不仅经不起推敲,也是在给女性施加额外的枷锁,窄化她们的路径选择。只有摆脱这种人生存在“标准答案”的思维套路,正视女性在真实生活中的困境,继而创造对男女两性都更加宽松、自由的选择环境,才是尊重独立女性、推动性别平等的应有态度。
(原题为《别给独立女性那么多“标准答案”》)
责任编辑:周子静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独立女性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授课学期2013学年至2014学年第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号名冯巧华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摘要: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权主义; 社会交往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性别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性别分类是社会最基本的分类指标,但这种分类长期以来又常常被忽略或漠视,因为,人们认为,性别是自然天成,男女有两性的区别是毋庸置疑无法改变的。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兴起后,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挑战。
女性主义批判话语深受雅克·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对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所造成的性别二元对立的状况、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历史话语权的缺失等问题,对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质疑。女性主义在颠覆和解构的同时,创立了社会性别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生存状况。
社会性别概念强调,女性的性别意识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状况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所塑造、所建构出来的,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分析范畴,社会性别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女性问题及社会两性问题深层次思考的理论视野。
以社会性别的视野来关照目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发现即便在社会主义理念中所涵括的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国已经宣扬了几十年,但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仍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被人们习以为常。
二、性别研究的起源
1.妇女运动与女性觉醒
(1)英国的玛丽·华尔史东1792年发表妇女发展史上第一部最有影响的著作——《女权辩》。其背景是,当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闭锁家中的境遇。大机器生产导致更多的妇女参与了产业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但女人们劳动环境恶劣,工薪低,工作没有保障。
一些有知识文化的中产阶级妇女首先觉醒起来。她们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首先展开了争取参与政治权利的运动。
《女权辩》就是讨论关于妇女权利问题。她认为,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之所以弱于男性完全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她还认为男女彼此相倚,任何一方的低落,都足以阻碍他方的进步。因此,必须给妇女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妇女成为有理性、有公民权的人。她痛斥了“男尊女卑说”。
玛丽·华尔史东被称为“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女权辩》是早期妇女运动的经典著作。
(2)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该书常常被认为是妇女运动自我意识新浪潮出现的一份文献,是一种社会宣言,引起广泛的反响,成为妇女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书中提出的困惑是:为什么女人有了丈夫和孩子,有了家庭的幸福仍然感到不满足?作者作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开始重新思考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自我完善问题,认为实现女性完美的奥秘在于自我发展。提出女人首先是应该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女人。
1991年美国苏珊·法拉弟在纽约出版了引起妇女界轰动的《狙击》一书,指出:过去十年间,铺天盖地的舆论无非是在炮制这样一个答案,即正是平等造成了痛苦。据说,恰恰是因为妇女自由了,所以就不幸福,她们终于成了自身解放的奴隶;她们得到了一只金耳环,却又失去了另一只;她们获得了生育的控制权,却又糟踏了自己的生育能力;她们追求和实现了事业上的抱负,但却丢弃了女人最大的幸福。一言以蔽之,妇女解放运动成了罪魁祸首!
这本书是对美国舆论界对职业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种种责难的绝顶概括和生动描述。这些社会舆论是对社会进步、妇女解放的反动。《狙击》一书,实质上是在反狙击。
(3)女人认识到完美女性既需要事业又需要家庭,但这一追求并非轻而易举。社会要求传统女性,职业界排斥女性,女性面临的挑战不在于内部的不同理论派别,而在于性别岐视。性别岐视的根源是什么?
虽然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人》揭示了它的文化根源,但没有再往前走一步,没有在社会的物质大厦——社会结构中找到原因。
在美国社会学界颇有影响的功能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刘易斯·科塞,在西蒙·波娃成就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了。
1983年出版的作为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导论》是科塞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巨著。其中第十章“性别”,专门探讨性别为何不平等,阐明了他的妇女观。
科塞反对性别主义者的先天论,认为:性别差异虽然根源生理原因,但性别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他引述著名人类学家米德对新几内亚部落的考察,转述米德关于“性别角色和生理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断言,指出:“男子气质和女子气质,都是社会化造成的差别”。“孩子生下来只有男女性别的不同,男女的气质只是后天才学到的”。“两性间最重要的差别是通过社会化这一过程得到的”。“所谓的母性本能显然是学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科塞的结论是,“性别主义植根于把男女安排在不同的地位上的社会结构中,以及维护这种状况的传统价值观念中。
由此,科塞提倡“新型妇女”,“新型妇女”即“按照男性模式的满意的事业以及家庭职责。”
科塞提倡的“新型男子”就是“男子的解放”。“由于男性的身份如此取决于生活支柱这一角色,丈夫与父亲被套上了“家庭支柱的枷锁,”“同料理家务的职责对妇女一样有束缚性。”“传统的男女分工的规范要求他们成为具有强大进取精神的生活支柱,这使他们同妇女一样受到了压迫。”因此,“一些男子已经开始怀疑传统男子气质是否得多于失。”因此也要寻求男子的解放。
2.女性(权)主义理论流派
在后现代的背景上,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介绍。现在Feminism and Gender(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已经得到了较大的传播。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思想、观念、哲学上,这两者都力图摆脱传统的影响和束缚,并力图发展出一套新的社会批判范式。
(1)女性主义理论是与女性主义运动。中国近代的妇女运动是从办女学开始的。
在1844年就有外国教会办女学,后具有较大规模。中国人自己办的女学是1898年在上海的经正女学(经善元)。1900年蔡元培办了爱国女学。当时的女学集中在江南及上海。中国最早的妇女组织是“共爱会”,1903年在东京成立,有同盟会女知识分子200多人。秋瑾与1907年办《中国女报》,还有《中国新女界杂志》(燕斌),《女报》(陈佶芬)。“中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提出过九项纲领。袁世凯政府反对女性运动,其教育司长说女性的生理不适合参政,生育是唯一天职。还悬赏捉拿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的领导唐群英、张汉英。
(2)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从他们那里接受的思想主要有:第一,否定所有宏大理论体系(Great
theories)。这点与后现代的观点一样,它反对和批判一切所谓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分散、细小、局部的理论才是有效的。主张建立社区的政治、道德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过去的宏大理论体系都标榜自己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价值中立的,但是实质上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就把前者当作男性领域,后者当作女性领域。第二,否定并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核心、也最根深蒂固的二分(二元对立)主义(dualism)。第三、赞同并推行“话语即权力”的理论。第四,运用福科“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的观点,说明女性生活在怎样一种生活压力之下。第五,赞同福科关于“身体”(body)的理论,反对西方思想家历来轻视身体和身体感受的观念。第六,反本主义(essential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认为自然的、本质的、普遍的也是可以变化的。
三、社会转型与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影响男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和态度的因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性别意识和态度,这些既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一方面源于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分化模式;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以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态度;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数人并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
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一部分男女大学生对大学生学术能力和成绩的认识,带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四、社会性别理论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运用性别理论研究女性问题的实际意义在于:发现一些生活与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两性不平等现象,防止两性不平等状况的发展,避免两性机会和权利上差距的产生和进一步扩大。以劳动就业为例,20世纪以来,尽管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妇女就业率不断上升,但是用性别理论来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用工中的重男轻女现象,也会发现职业中的性别隔离也非常突出,还可以看到男女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异。1980年,联合国哥本哈根大会曾提到:“妇女从事了世界上2/3
到3/4 的劳动量,她们生产了45%的世界食物,但她们仅获得 10%的世界收入,和仅拥有 10%的世界财富。”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的 10年中,妇女的工资每年大约增长1%,但妇女的工资仍只有男子工资的 60 —70%。目前,世界各国指标系统所划定的商品性生产的界限都把大量的家务劳动排除在外,妇
女的家务劳动从来不会在国家的经济统计数字、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里得到体现。妇女从事无酬劳动的现状及其结果,必然降低家庭教育女童的积极性,同时也扼杀了妇女的自信甚至生活自立的可能。因此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家务劳动成为对女性的束缚,且作为全球化理论指导的经济增长概念体系基本不包括家务劳动,这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公正的。
(二)理论意义
1.它确立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性别视角。在社会科学领域,有许多观察研究问题的视角,如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而性别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是最受忽略的视角。社会性别理论将性别视角的引入,使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较之以往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人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女性重情感在以往常常被视为感情用事,性别视角则让人们看到了将感情用于工作和管理领域,将会营造一种关爱友好的气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相互沟通,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和力。
2.它注意到了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并使一向受到漠视的女性价值得到了凸现。一方面它承认女性与男性的差异,但它强调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女性必须因此而依赖于男人,也并不因此而必然丧失人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它又肯定了男女两性的共性,认为女性与男性拥有共同的权利与尊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同样不可漠视的作用。在以往两性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解决好两者的关系。社会性别理论对此作出的答复是:当女人拥有与男人一样作为人的权利与尊严时,她可以依然保持着女性的身份,而当女性展示女性的特征时,也不应当失去人的尊严与权利。换句话说,社会性别理论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认为女性生来就应该是那样的命运。例如,家庭暴力问题,这个在以往看似平常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并不被视为暴力,而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社会性别理论却将其诉诸了法律。
3.社会性别理论的建立,推进了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长期以来,对性别不平等起源的解释一直是女性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对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列维·施特劳斯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社会性别理论则是通过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隐藏在物质生活背后的性别制度,将“性文化关系”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性的制度”区分开来,让我们在阶级的坐标之外又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它的出现,使我们在发展与和平成为世界新的发展潮流的背景下,不能不注视来自社会的弱势群体——女性,不能不关注她们的发展,不能不倾听她们的呼声。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社会性别渐渐进入决策、统计和学术界。
五、心得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毕竟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而且由于它的发展队伍还不够强大,其理论架构还不是非常完善。它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别理论内容还无法统一。目前,关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其内容显得相当庞杂,不利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如前所述,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解释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概念,要形成完整的社会性别理论体系就更难了,显然不利于女性主义理论纳入主流文化和知识体系。第二,受意识形态和历史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别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例如,它认为性别完全由社会文化建构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关系,有忽略自然的性别差别和贬低女性气质的色彩。它在研究性别压迫时忽视和
模糊了阶级压迫,认为男性中心的文化建构是导致女性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片面归咎于社会文化和男性压迫。
尽管社会性别理论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社会性别理论仍然不失为分析性别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是认识性别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论观念,更是为改变两性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而努力的实践。认真研究、借鉴、消化和吸收社会性别理论,结合具体国情发展本土化策略,是中国妇女理论研究面临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晓宁.社会性别概念与女性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
[J].大连大学学报,2003(5):31-33.[2] 杜洁.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J].浙江学刊,2000(2):19-21.
[3] 何萍.性别理论与社会发展[J].探索,2001(6):8-9.
[4] 王毅平.社会性别理论:男女平等新视角[J].东岳论丛,2001(4):25-27.
[5] 李小云.发展进程中的妇女及性别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8(3):27-30.
[6] 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 18(4):24-27.
社会性别研究学习心得
201210800034 物理学 黄莹
社会性别研究这门课程我们是第三周开始上的,通过这几周以来对这个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从理论上系统地对社会性别研究有了了解,也联系了生活实际,对社会性别有了更具体的感悟。以下就是我这几周以来从理论到生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
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在《性别社会学》一书中这样提到:性别的社会属性比性别的生物属性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负载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男女的社会角色,行为,道德,自我意识的建构和不同的期望。朱蒂斯鲁博认为作为个体的社会性别的构成要素,它包括了生理性别要素,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社会性别化的婚姻和生育地位,社会性别化地性取向,社会性别化的个性特征,社会性别过程,社会性别信念,社会性别展示等方面。
现在,社会性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具备的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于社会性别具有学术性的意义,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研究对象是以人为本,二性关系与权力,制度的变动。三是社会性别的实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四是以性别视角审视传统社会中的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学,促进二性健康、和睦、均衡发展。
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经历着内容和手段侧重点不同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作为一个女生,我可以清楚察觉到自身的社会性别趋于成熟的过程。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性别意识,只是时常听大人说“女孩子不能那么调皮,应该要文静一点”,虽然当时也没有把这话听进去多少,但还是在心里植入了“我是女生”的种子。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了女孩子的爱美之心,总是缠着妈妈买漂亮裙子,这便是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统一的表现。
我一直都是在家人朋友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没受到过什么性别歧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能隐隐约约感受得到“男女有别”。比如,小时候男孩子可以尽情地在泥巴里打滚,女生则要安安静静地呆着;选大学的时候,对于男孩子,大人会觉得出去闯荡一番成就事业比较好,而女孩子则是在离家里近的地方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好了。
虽然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但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女性成才障碍逐步消解,社会性别隔离逐被打破,女性的发展环境日益好转,女性成才意识普遍空前高涨,她们身上所潜藏的女性能力也获得了空间的激发与释放,从未来的方向看,她们的才能是非常值得期许的。
作为女孩子,我们更应该自立自强,活出女孩的本色,勇敢地拥抱属于我们的天空。我想,这就是社会性别研究这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悟!
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0-06-0
3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 李斌讲话 http://.cn/renkou/2010-06/03/content_20181778.htm
6月3日~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持续有效遏制,并促其逐渐趋于自然平衡。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崔丽主持会议,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致辞,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李斌在讲话中指出,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精神,不断探索标本兼治、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运行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关爱女孩成长和女性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落实孕产期全程服务取得新成效。查处“两非”行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李斌强调,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几条基本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并大力推广。一是坚持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重点管理、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标本兼治,形成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等五措并举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摸实情、查实数、求实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考核的科学性;五是坚持常抓不懈,勇于攻坚克难,不放弃、不懈怠,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环节,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力度。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办59号文件精神,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工作措施,以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作为新的起点,力争2010年进一步下降,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巩固和保持整体上持续下降的态势,逐步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一是要以家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宣传倡导的实效性。要把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规划中,作为建设“平等、健康、文明、和谐”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提高宣传倡导的有效性。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返乡调研、实地培训等活动,扩大宣传倡导的影响力。
二是要以增强女儿户发展能力为重点,突出利益引导的针对性。在城乡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普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坚持同等优先原则,力争向计划生育女儿户有所倾斜。在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相关权益。制定落实激励政策和促进措施,想方设法为女孩家庭营造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切实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三是要以落实“村为主”为重点,提高全程服务的有效性。要将有效预防性别选择行为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结合,关注重点人群,认真做好孕前咨询、孕情监测、产后随访,把孕产期全程服务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
划生育工作条例》,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流动人口“两非”行为。
四是要以多部门综合施治和区域协作为重点,增强查处“两非”的威慑性。要加强与公安、卫生、药监、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机制,依法严格查处“两非”行为。要进一步规范对新型计划生育药物和技术的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强化责任,有效防止“两非”行为。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纳入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协议,召开区域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五是要以信息共享为重点,确保统计监测的准确性。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等资源,准确掌握出生人口性别比真实情况。要将B超检查、计生手术等都纳入实名登记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力求全员覆盖,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与制定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力量,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二是要加强科学规划,推进重点管理。各地要根据本地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创新治理经验。要继续坚持分类指导,推进重点管理,着力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大指导
督查力度。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
三是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保障措施。各地要坚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完善指标体系,注重工作过程,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地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经费保证。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会议期间,部分地区交流了工作经验,与会代表进行了现场考察。国家人口计生委相关司(厅、局)及部分直属联系单位代表,民政部、人保部、卫生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代表,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出席了会议。(记者 王洋)
社会性别与教育讲课稿
3、女博士面临什么样两难困境?事业与家庭如何平衡?女博士的社会认可度?
4、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并没有专门论述教育平等的理论,只是其中关于平等的论述自然而然的可以运用到教育平等中来;
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女性的奥秘”是指60年代美国社会渲染的、与妇女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安逸、舒适的幸福家庭主妇形象。全国上下以“女性的奥秘”为指导,电视广播报刊全力以赴塑造起一个快乐满足的家庭妇女形象,在当时美国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社会舆论的影响下,新一代女性对于前辈们为之终生奋斗赢得的权利,已经不屑一顾。对于她们来说,女权运动已经成为历史,“幸福的家庭妇女”成为典型的美国妇女形象和千百万女性追求和仿效的样板。当时美国年轻女性不关心国内国际大事,不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符合家庭妇女的形象。女青年毫无事业心,结婚年龄越来越小,女学生纷纷辍学结婚。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论述了行动与结构的相互建构,教育平等化也是通过人们促进教育平等的一系列行动建构起来的,是社会行动的结果。
下面看看男女两性教育平等化的进程。
5、戊戌变法时期,前人就已经意识到女子受教育与男女平等及家庭和谐的关系,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教育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康有为主张男女平等,重视女子教育。梁启超深刻论证了“人权与女权”的问题,提出女权运动为什么不振的原因在于女子知识能力的确赶不上男子;而最根本的原因又是因为女子不能和男子享有同等教育的机会。针对女子教育与家庭和谐问题,梁启超认为女子不学,不但不会令她们贤淑有加,反而会为家庭幸福蒙上阴影。自康梁维新之后,男女教育平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认为发展女子教育很重要,认为“凡为中华民国之民,均有平等自由之权”,倡议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应接受教育。
新文化运动中,人民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一批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刊物,如《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新青年》等,抨击旧制度,呼吁解放女性,开始男女平权的解放运动,男女教育平等是其讨论的热点之一。社会各界人士开女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蔡元培等人的提倡下,北大首开女禁,男女开始共学。随之,各大学校陆续招收女生。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至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从教育制度上肯定下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6、男女两性受教育的现状
(一)女子基础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两个怪圈:“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女童失学——贫困蒙昧——文盲母亲——多胎多育——女童失学”。这两个怪圈不断地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中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我国女子高等教育自近代起到现代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术领域和高等教育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有所改善,但与国际比较,我国高等教育在男女平等的进程上还存在差距。而且,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在校生男女人数比例、求学学历和所在学校类型、专业学科分布等方面。
(三)(四)
(五)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是受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性价比”,而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各种原因,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其次,“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思想根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仍潜移默化地残存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值仍然很高,希望她们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有人还提出所谓“妇女回家论”、“阶段就业论”等言论,呼吁女子又重新从社会返回家庭,回归到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再次,当代青年知识社会参与意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相夫教子”的观念反复强化人们意识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对事业成功女性的一些不恰当、不全面的描写,又总是在渲染女性事业、家庭难以两全的紧张气氛,使不少女性对事业望而却步,不敢过多追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女性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弥补就业中的性别劣势,但在传统婚姻模式下却又带来找对象难等新问题,如“女博士现象”。因此,不少女性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压抑成就动机,降低上进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婚姻和家庭之中。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别歧视是,父权主义借助区隔主义的官僚政治,扭曲再分配过程,在平等主义国家无法监控的基层生成的,并由此构建了一个特征鲜明的性别分层结构:与再分配中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性别歧视就越严重。在这一结构中,受害最重的是底层的女性——她们得到了微薄的再分配经济报酬
参考文献:
《城镇居民性别收入差异——基于CGSS2008 的定量研究》许思源
《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 》王天夫 李博柏 赖扬恩 《第三期四川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教育
教学对象:高一、二班 教学依据:
1、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水平五(高中一至三年级):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要求:社会性别的特点;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追求性别平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清楚社会性别的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了解社会性别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动因,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讨论和思考,唤起学生对性别平等的渴望,尊重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追求性别平等,实现个体的最大发展。教学准备: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图片、绘画纸、彩色笔、吸铁
PPT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导入
一、学习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次学习活动的目标:理解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了解社会性别角色及社会分工的变化发展,积极推进社会性别平等
三、热身活动:
1、排序游戏
2、回顾上次观看视频的收获
生理性别——男性、女性 社会性别——男人、女人
第二单元
理解社会性别
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待和规范
二、社会性别的社会化
分组讨论:社会性别是怎样形成的?
三、社会性别的概念
第三单元
社会性别与性的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
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歧视
显性歧视
隐性歧视
反向歧视
三、对于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四、社会性别不平等极端现象:“伪娘”和“假小子”现象
五、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尊重身边的人,做全面发展的男人和女人。
第四单元
变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
一、分享你所了解到的变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
二、在你的下一代,性别角色还会继续变化吗?会有哪些变化?
三、你觉得怎样可以推动社会性别平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破思维的枷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