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事例表格调整为: 行高30字符,列宽一字符等于多少厘米10字符,用函数查找数学70分-80分(含70分,不含80分

第二篇 使用公式和函数第10章 公式和函数基础 22410.1 认识公式 22410.1.1 公式的概念 22410.1.2 公式的组成要素 22410.1.3 公式的输入、编辑与删除 22410.1.4 公式的复制与填充 22510.2 公式中的运算符 22610.2.1 认识运算符 22610.2.2 数据比较的原则 22710.2.3 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22810.3 公式中的常量 22910.3.1 常量参数 22910.3.2 常用常量 23010.3.3 使用数组常量 23010.4 认识单元格引用 23110.4.1 A1引用样式和R1C1引用样式 23110.4.2 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23210.4.3 多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23410.5 对其他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引用 23510.5.1 引用其他工作表区域 23510.5.2 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区域 23610.5.3 引用连续多工作表相同区域 23610.6 表格与结构化引用 23810.6.1 创建表格 23810.6.2 结构化引用 23910.7 理解Excel函数 24010.7.1 函数的概念 24010.7.2 函数的结构 24010.7.3 可选参数与必需参数 24110.7.4 为什么需要使用函数 24210.7.5 常用函数的分类 24210.7.6 认识函数的易失性 24310.8 函数输入和编辑 24410.8.1 使用“自动求和”按钮插入函数 24410.8.2 使用函数库插入已知类别的函数 24510.8.3 使用“插入函数”向导搜索函数 24610.8.4 使用公式记忆式键入手工输入函数 24710.8.5 活用函数屏幕提示工具 24710.9 使用公式的常见问题 24810.9.1 常见错误值列表 24810.9.2 检查公式中的错误 24810.9.3 处理意外循环引用 25010.9.4 有目的地启用循环引用 25110.9.5 显示公式本身 25210.9.6 自动重算和手动重算 25310.10 公式结果的检验和验证 25410.10.1 简单统计公式结果的验证 25410.10.2 使用<F9>键查看运算结果 25410.10.3 使用公式求值查看分步计算结果 25510.11 函数与公式的限制 25610.11.1 计算精度限制 25610.11.2 公式字符限制 25710.11.3 函数参数的限制 25710.11.4 函数嵌套层数的限制 257
第11章 使用命名公式——名称 25811.1 认识名称 25811.1.1 名称的概念 25811.1.2 为什么要使用名称 25811.2 名称的级别 25911.2.1 工作簿级名称 25911.2.2 工作表级名称 26011.3 名称命名的限制 26111.4 定义名称的方法 26111.4.1 在“新建名称”对话框中定义名称 26111.4.2 使用名称框快速创建名称 26111.4.3 根据所选内容批量创建名称 26211.5 定义名称的对象 26311.5.1 使用合并区域引用和交叉引用 26311.5.2 使用常量 26511.5.3 使用常量数组 26511.5.4 使用函数与公式 26611.6 名称的管理 26611 6.1 名称的修改与备注信息 26711.6.2 筛选和删除错误名称 26811.6.3 在单元格中查看名称中的公式 26911.7 使用名称工作 26911.7.1 在公式中使用名称 26911.7.2 在条件格式和数据有效性中使用名称 27011.7.3 在图表中使用名称 27011.8 定义名称的技巧 27111.8.1 相对引用和混合引用定义名称 27111.8.2 省略工作表名定义名称 27211.8.3 定义永恒不变引用的名称 27311.8.4 定义动态引用的名称 27411.8.5 利用“表”区域动态引用 27511.9 使用名称的注意事项 27611.9.1 工作表复制时的名称问题 27711.9.2 同名名称的编辑问题 27811.9.3 有关删除操作引起的名称问题 278
第12章 文本处理技术 27912.1 接触文本数据 27912.1.1 认识文本数据 27912.1.2 区分文本型数字与数值 27912.2 合并文本 28012.2.1 单元格区域中的文本合并 28012.2.2 合并空单元格与空文本的妙用 28112.3 文本值的大小比较 28212.4 大小写、全半角字符转换 28312.4.1 大小写字母转换 28312.4.2 全角半角字符转换 28412.5 字符与编码转换 28512.5.1 生成26个字母序列 28512.5.2 生成可换行的文本 28612.6 提取字符 28612.6.1 常用提取字符函数 28612.6.2 提取身份证信息 28712.6.3 分离中英文词义对照 28812.6.4 提取字符串中的连续数字 28912.7 查找字符 29112.7.1 Find和Search的异同 29112.7.2 模糊查找字符 29112.7.3 单双字节字符串的分离 29212.7.4 数字校验码的应用 29212.8 替换与清理字符 29312.8.1 常用替换字符函数 29312.8.2 英文句首字母大写 29412.8.3 计算职称明细表中的员工总数 29512.8.4 计算指定字符出现次数 29512.8.5 查找字符第n次出现的位置 29612.8.6 去除重复数字 29612.8.7 清理非打印字符和多余空格 29712.8.8 固定间隔符号的文本分离 29712.9 格式化文本 29812.9.1 设置单元格格式与TEXT函数的区别 29812.9.2 提取字符串中的正数 29912.9.3 文本日期与真正的日期互换 29912.9.4 转换角度数据 30012.9.5 转换一般中文小写日期 30012.9.6 转换金融格式的大写中文日期 30112.9.7 生成按级位分列显示的金额 30212.9.8 转换中文大写金额 30312.9.9 设置数组的上、下限 30412.9.10 产生R1C1引用样式字符 30512.9.11 根据阳历生日计算阴历生肖 306
第13章 获取信息与逻辑判断 30813.1 获取单元格信息 30813.1.1 获取单元格列标字母 30813.1.2 获取文件存储路径和工作簿、工作表名称 30913.2 三种逻辑关系运算 31013.2.1 逻辑关系与、或、非 31013.2.2 逻辑函数与乘法、加法运算 31013.3 常用IS类判断函数 31113.3.1 常见的错误判断 31213.3.2 判断数据格式 31313.3.3 判断数字奇偶性 31413.4 IFERROR函数简化判断 315
第14章 数学计算 31614.1 取余函数 31614.1.1 判断奇偶性 31714.1.2 生成循环序列 31714.2 数值取舍函数 31714.2.1 INT和TRUNC函数 31814.2.2 ROUNDUP和ROUNDDOWN函数 31914.2.3 CEILING和FLOOR函数 32014.3 四舍五入函数 32114.3.1 常用的四舍五入 32114.3.2 特定条件下的舍入 32114.3.3 四舍六入五成双法则 32314.4 随机函数 32314.5 数学函数的综合应用 32514.5.1 计扣个人所得税 32514.5.2 项目工作量统计 32614.5.3 数字校验应用 32714.5.4 返回指定有效数字 328
第15章 日期和时间计算 33015.1 认识日期数据 33015.1.1 了解日期序数 33015.1.2 了解时间数据 33015.2 年月日函数 33015.2.1 基本日期函数 33115.2.2 推算指定日期的倒计时天数 33215.2.3 指定日期的上(下)一月份天数 33315.2.4 判断一个日期所在的季度 33415.2.5 计算员工年休假起始日期 33515.3 认识DATEDIF函数 33515.3.1 函数的基本用法 33615.3.2 计算员工工龄 33715.4 星期相关函数 33815.4.1 返回指定日期的星期值 33815.4.2 计算上月月末日期的星期值 33915.4.3 返回最近星期日日期 33915.5 工作日相关函数 34015.5.1 NETWORKDAYS函数 34015.5.2 WORKDAY函数 34115.6 时间的计算 34115.6.1 时间的加减运算 34115.6.2 时间的取舍运算 34215.7 日期函数的综合应用 34315.7.1 推算目标日期所在季度末日期 34315.7.2 计算指定月份第几周的天数 34415.7.3 返回母亲节和父亲节日期 34415.7.4 巧用Excel制作万年历 346
第16章 查找与引用 34816.1 基本的查找函数 34816.1.1 常规数据查找 34916.1.2 查询员工部门信息 34916.1.3 员工年假查询 35016.2 常用的定位函数 35116.2.1 判断指定数据是否存在 35116.2.2 判断一列数据是否重复 35216.2.3 二维数据动态查找 35216.3 行号和列号函数 35316.3.1 生成自然数序列 35316.3.2 生成水平垂直序列 35416.4 可自定义的引用函数 35516.5 特殊的查找函数 35716.5.1 使用LOOKUP进行查询 35816.5.2 代替VLOOKUP函数查找 35916.6 认识OFFSET函数 36016.7 理解INDEX函数 36116.7.1 根据指定条件提取数据 36116.7.3 实现数据多向查找 36216.8 数据的模糊查找 36316.8.1 查询基金的申购手续费 36316.8.2 查找最后非空单元格位置 36416.9 使用公式创建超链接 36516.10 了解CHOOSE函数 36716.10.1 生成员工工资单 36716.10.2 使用VLOOKUP函数向左查找 36816.11 查找引用的综合应用 36916.11.1 快速实现多表数据标识 36916.11.2 计算房地产评估计费金额 37016.11.3 产品销售额动态汇总 37116.11.4 快速实现学员座位随机编排 372
第17章 统计与求和 37417.1 基本的计数函数 37417.1.1 快速实现多表统计 37417.1.2 动态引用数据区域 37517.2 条件统计类应用 37617.2.1 单条件计数 37617.2.2 多条件计数应用 37817.2.3 控制多条件输入唯一值 37917.2.4 使用通配符 38117.3 条件求和类函数 38317.3.1 单条件求和 38317.3.2 二维区域的条件求和 38417.3.3 多条件求和应用 38517.3.4 进行多表汇总 38617.4 条件均值类应用 38817.4.1 统计指定条件的平均值 38817.4.2 去除最高最低分的平均分 38917.4.3 多条件平均值应用 39017.5 频率统计函数 39117.5.1 理解FREQUENCY函数 39117.5.2 学员成绩分段统计 39217.5.3 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据 39317.6 极值应用函数 39517.6.1 指定数据的上下限 39517.6.2 理解SMALL函数和LARGE函数 39617.6.3 取得不重复的第N个数值 39717.7 SUBTOTAL统计函数 39717.7.1 筛选和隐藏下的求和 39817.7.2 生成连续的序号 39917.8 排名应用 39917.8.1 RANK美式排名 40017.8.2 中国式排名应用 40117.8.3 按学员成绩占比划分等级 40117.9 统计函数的综合运用 40217.9.1 动态统计商品销量汇总表 40217.9.2 原料采购动态汇总示例 40317.9.3 根据加班情况统计补休年假 404
第18章 财务金融函数 40618.1 投资评价函数 40618.1.1 普通复利终值计算 40618.1.2 年金终值计算 40618.1.3 普通复利现值计算 40718.1.4 年金现值计算 40718.1.5 固定利率下混合现金流的终值计算 40818.1.6 变动利率下混合现金流的终值计算 40918.1.7 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回收期计算 40918.1.8 现金流不定期条件下的净现值 41018.1.9 现金流不定期条件下的内部收益率计算 41118.2 债券计算函数 41218.2.1 将名义利率转为实际利率 41218.2.2 将实际利率转为名义利率 41318.2.3 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41418.2.4 每年付息债券的持有收益率计算 41518.3 折旧计算函数 41518.3.1 用直线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41518.3.2 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41618.3.3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417
第19章 工程计算 41919.1 贝塞尔(Bessel)函数 41919.2 在不同数字进制间进行数值转换的函数 41919.3 用于筛选数据的函数 42019.4 度量衡转换函数 42119.5 与积分运算有关的函数 42219.6 对复数进行处理的函数 422
第20章 数组公式 42320.1 理解数组 42320.1.1 Excel中数组的相关定义 42320.1.2 Excel中数组的存在形式 42320.2 数组公式与数组运算 42420.2.1 认识数组公式 42420.2.2 多单元格联合数组公式 42520.2.3 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 42620.2.4 数组公式的编辑 42720.2.5 数组的运算 42720.2.6 数组的矩阵运算 43020.3 数组构建及填充 43020.3.1 行列函数生成数组 43020.3.2 一维数组生成二维数组 43120.3.3 提取子数组 43320.3.4 填充带空值的数组 43520.3.5 二维数组转换一维数组 43520.4 条件统计应用 43620.4.1 单条件实现不重复统计 43620.4.2 多条件统计应用 43720.4.3 条件查询及定位 43820.5 数据筛选技术 43920.5.1 一维区域取得不重复记录 43920.5.2 多条件提取唯一记录 44020.5.3 在二维数据表中提取不重复数据 44020.6 利用数组公式排序 44120.6.1 快速实现中文排序 44120.6.2 根据产品产量进行排序 44320.6.3 多关键字排序技巧 44420.7 数据表处理技术 44520.7.1 多表拆分应用 44520.7.2 分表合并总表应用 446
第21章 多维引用 44821.1 多维引用的工作原理 44821.1.1 认识引用的维度和维数 44821.1.2 引用函数生成的多维引用 44921.1.3 函数生成多维引用和“跨多表区域引用”的区别 45221.2 多维引用的应用 45221.2.1 支持多维引用的函数 45221.2.2 统计多学科不及格人数 45321.2.3 销售量多维度统计应用 45421.2.4 多表多条件商品统计 45621.2.5 筛选条件下提取不重复记录 45721.2.6 另类多条件汇总技术 45821.2.7 根据比赛评分进行动态排名 45921.2.8 先进先出法应用 460
第22章 宏表函数 46322.1 认识宏表函数 46322.2 取得工作簿和工作表名 46522.2.1 取得工作簿和工作表名称 46522.2.2 取得工作簿中所有工作表名称 46622.3 取单元格属性值 46722.4 取得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46922.5 将文本表达式生成数组 471}

表格制作教程
  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表格制作教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表格制作教程1
  打开excel表格
  点击电脑左下角“开始”,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 2003就可以打开电子表格了,也可以点击任务栏中电子表格按钮打开电子表格。
  认识表格
  电子表格可分为菜单栏,工具栏,标题栏,名称框,公式编辑框,工作表标签和绘图工具栏几个部分。
  保存方法
  刚刚知道了电子表格的打开方法,现在再来看一下电子表格式怎么保存的。
  可以单击菜单“文件”选择“保存”,输入文件名就可以了,也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如图所示。
  关闭方法
  电子表格的关闭有两种方法,可以单击菜单栏右上角“关闭”按钮。
  也以点击菜单中“文件”—“关闭”。
  数据输入
  单击选中要编辑的单元格,输入内容。这样可以把收集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里面保存了。
  格式设置
  可以对输入的内容修改格式。选中通过字体,字号,加黑等进行设置,换颜色等。
  表格制作教程2
  1、首先新建一个Excel文件。
  2、接着在草纸上画好草稿,将需要数据的表格样式及列数和行数确定。比如我需要建立一个五行六列的表格,最上面是标题行。
  3、在新建Excel中,用鼠标选中需要的表格行数列数,然后右键点击,在“设置单元格格式”——“边框”的“预置”中选项中选择“外边框”、“内部”边框,根据需要加边框。
  4、如果是标题处,可以取消外边框,合并横向或者纵向的表格。也是先选中需要设置的表格(第一行),然后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然后选中“合并单元格”。
  5、根据标题长度、宽度调整一下标题行。如我的标题是“XXXXXX公司表”题目比较长,将标题行拉宽,设置“自动换行”方法如上图,然后根据需要左右缩进,调整居中,然后设置字体大小等。
  看调整前的图表:
  根据字体调整表,如下图所示:
  6、其他空格内容填好后,同样根据内容调整一下就可以。
  7、如果需要打印,就要设置页面了。我们这个表一看就是横向的,所以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横向”,然后再打印预览一下。如果要求居中打印但是表格处于页面左上角,就调整一下页边距。调整好位置后打印即可。
  8、如果需要将此表插入到word文档以便其他使用,也很简单。先将刚做好的Excel表格保存为一个文件名《设备表》到桌面上。将此页的页面设置成横向,否则表格会显示不全的。在Word文档中需要插入的地方,点击一下鼠标,然后选择上面“插入”——“对象”——“由文件创建”,然后找到刚刚保存的 《设备表》,插入,确定,然后就插入到Word中了。如下图所示:
  表格制作教程3
  这是一个成绩、各项目已经输入完的表格,但是没有表头,各项成绩没有计算、如果打印的话,页面没有设置。
  一、 现在先给这张表加入表头:
  先插入一行作表头。右键单击“姓名”一栏左边的“1”,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我们单击“插入”,于是上边就多了一行,(用同样方法可以插入多行。同样右键单击最左边代表行的数字可删除相应的行)。可在这一行中添加表头。
  在输入表头内容时,要先“合并单元格”,如何合并单元格呢?在“姓名”一栏的上边一个顶端单元格内,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拉,一直拉到“备注”一栏的上边一个单元格为止,(选定后的单元格是浅蓝色的)目的是为了整齐。然后单击上边工具栏上的“合并单元格按钮”:这样我们就可以输入表头内容了,通过调整字体大小、字体的选择达到满意为止。如下图所示:
  二、成绩计算:
  (平均分的计算):
  现在来计算学生的各项成绩的平均分,(先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分)方法如下:
  1、首先点击单元格F3。
  2、接着单击工具栏上的
  下拉箭头。
  3、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我们单击“求平均值”,然后就得到下图:
  图中的意思:B3是指“张前伟”的语文成绩;E3是指“其他”的成绩,B3:E3的意思是所要计算的语文、数学、英语、其他成绩的平均分,中间部分省略了。
  然后,回车,就得到这个学生的平均分了。如下图所示:
  其他学生的平均分的计算:
  1、鼠标指向F3单元格,这时这个单元格周围是一个黑框,也就是刚才计算的那个平均分所在的单元格,即82的位置。
  2。、将鼠标,也就是黑十字放在F3单元格黑框的右下角的缺口上,如图中红圈所标出的地方:
  4、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拉,一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然后松开鼠标。
  这样所有学生的平均分就计算完了。
  ( 总成绩的计算):
  总成绩是指语文、数学、英语、其他各项成绩的综合,也就是B3、C3、D3、E3单元格成绩的综合。
  计算方法如下:先计算一个学生的总成绩
  1、单击G3单元格。也就是所计算的成绩要放在这里。
  2、单击
  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求和”。然后就会出现下图:
  这个图表示的是把语文成绩到平均分也算在内的总和,系统默认连续的数字相加。但是这是错误的,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解决:
  1、手工改写计算范围:把这个公式中括号内改写成:(B3+C3+D3+E3)然后回车即可(这个方法有点笨,但是适应于不相连贯的数字求和)
  2、把F3手工改写成E3:鼠标点击该单元格,然后修改。修改完成后回车即可得出总成绩。
  温馨提示:修改时可在上图两处红圈中的任何一处修改。
  回车后得到的是这个学生的总成绩。如下图所示:
  其他学生总成绩的计算:
  方法如同计算其他学生的平均分的方法一样,向下拉即可:
  单击328总成绩所在的单元格,然后鼠标——黑十字移向该单元格的右下角的缺口处,然后按住左键向下拉,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松开鼠标即可。
  如下图所示:
  三、表格的修饰:
  1、数据的显示不一致,有的居中了,有的没有,点击上图红圈处选定,使之全部变黑,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在上边这种情况下(有的居中了,有的没有居中)需要按两次,才能完全居中。
  2、页面设置:单击文件+页面设置,然后选择纸张的大小,页边距进行调整(系统默认A4纸,一般页边距也不要修改)最后点击确定,这时可以看到右边(下边)有一条竖(横)的虚线,这表示这张纸的大小,如果不调整,在打印出来后右边是空白。
  调整方法:
  1、先调整列宽: 先选定要调整的范围、
  A、 单击“格式”——“列”——列宽,出现下列对话框
  在这里填写上适当的数据,然后确定即可,这里我填写了9。
  这种方法是使各列一样宽。
  B、单个调整列宽:鼠标指向要调整的列(最上边,显示字母的地方)这时,鼠标变成带有左右箭头的黑十字,将这个黑十字放在两字母之间的竖线上,按住鼠标左键即可左右移动调整。
  此方法,可形成大小不一的列宽。
  2、调整行高:通过页面设置,看最下边的那条虚的横线,根据这条虚横线的位置,来调整行高。
  方法是:
  A、先选定要调整行高的部分:单击“姓名”单元格,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拉动鼠标,直至到最后一个学生,使之变黑。格式——行——行高。然后在出来的对话框中填写适当的数据,然后确定。此方法可使选定的单元格行高一样,
  B、将鼠标指向最左边,这是鼠标变成带有上下箭头的黑十字,按住鼠标可上下移动调整。
  这时的表格式没有横竖线,现在给这个表格添加上横竖线:方法是:
  1、单击“姓名”这个单元格,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2、先向左拉至“备注”单元格,再向下拉直至最下边,松开鼠标。如下图所示:
  3、单击工具栏上的“格式”→单元格,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照图例做:
  到这里,这张表就算做完了,然后就可以打印了。
  表格制作教程4
  一、文字录入
  在WPS表格中的文字录入操作很简单,在WPS表格中有两种方法录入文字。
  第1种方法:首先点击要录入文字的单元格,然后直接用输入文字即可。
  第2种方法:选中要录入文字的单元格,然后将光标移至编辑栏中,在编辑栏中输入要录入的文字。
  一点注意事项:我们输入下列内容,如身份证号码、1/4、001等,对于这样的内容,wps表格会智能优化,身份证号码由于数据过大,它会以科学计数法的形式显示,1/4会显示为1月4日,001会显示为1。对于这种情况有时很方便,但有时我们想输入什么就显示什么,此时可以先输入单引号“'”,然后接着输入即可,此时wps表格2007将不会再自作聪明。
  二、复制与粘贴
  对于复制与粘贴,相信很多人都会,就是选中要复制的内容后,点击菜单编辑--->复制,然后将光标移动目标区后,再点击菜单编辑--->粘贴,即可以完成复制操作。此处对复制不做过多的介绍,主要介绍一下复制前的选择。
  1.选择单元格
  点击要复制的单元格,那么该单元格即处于被选中状态。然后进行复制与粘贴操作即可。
  2.选择多个单元格
  如图2-1-3所示,如果要选择A3到D3,即A3:D3,那么将鼠标在A3格中点击一下,然后按下鼠标左键,向D3格中移动,那么A3:D3将被选中。选择A3:D4,将鼠标在A3格中点击一下,然后按下鼠标左键,向D3格中移动,那么A3:D4将被选中。选择A2,B2,B3,C4这4个单元格,这4个单元格不连续,用上述方法是选择不了的。此时需选按下CTRL键不松手,然后用鼠标逐个点击这4个单元格,那么这4个单元格将被选中。
  3.选择整行
  点击要选择的行号,那么该行整行将被选中。
  4.选择多行
  如要选择第1到第3行,我们可以点击行号1,然后将鼠标向下拖到,拖到第3行,那么第1至第3行将都被选中。
  5.选择整列
  点击要选择的列标题,如B,那么B列将被选中。
  6.全选
  也就是选择整个表格,点击A列左端,1行上端的全选按钮,点击此按钮,即可全选。
  7.复制与粘贴
  选中后,即可对选中的内容进行复制与粘贴了,粘贴时,注意被粘贴区域,被粘贴区域要与选择区域相同,如果不愿意再选择被粘贴区域,可以点击目标区的任一单元格,然后按粘贴按钮即可。对于整行或整列这种情况,一定要点击第1个单元格,否则不能粘贴,具体过程略。
  三、表格行高列宽的调整
  在WPS表格中,行高与列宽是可以调整的,当我们输入的内容过多时,我们常需调整表格的列宽,有时为了美化表格,也常常要调整表格的行高与列宽。
  1.调整列宽
  方法1:将鼠标移动到列标“A”与“B”中间的竖线处,光标变成左右箭头状,此时按下鼠标左键,左右移动鼠标即可调整A列的宽度。
  方法2:选中A列,点击菜单格式--->列--->列宽,弹出列宽窗口,如图2-3-2所示,在列宽窗口中输入需要数值。如果输入的值不合适,多试几次即可。
  2.调整多列的列宽
  选中多列,调整方法同上。这样调整后,被选中的各列列宽宽度相同。
  3.调整行高
  方法同调整列宽。
  4.最适合列宽
  如果选择了最适合的列宽,那么各列的宽度以刚好容纳各列内容为佳。
  5.列的隐藏
  如果我们不想要表格中的C、D两列,我们可以选中此两列,然后点击菜单格式―>列―>隐藏,那么CD两列将被隐藏,打印时也将不打印。
  6.取消隐藏
  选中B、E两列,实际选中了B、C、D、E四列,然后点击菜单格式―>列―>取消隐藏,那么C、D两列将取消隐藏。
  表格制作教程5
  (1)分数的输入如果直接输入“1/5”,系统会将其变为“1月5日”,解决办法是:先输入“0”,然后输入空格,再输入分数“1/5”。
  (2)序列“001”的输入如果直接输入“001”,系统会自动判断001为数据1,解决办法是:首先输入“'”(西文单引号),然后输入“001”。
  (3)日期的输入如果要输入“4月5日”,直接输入“4/5”,再敲回车就行了。如果要输入当前日期,按一下“Ctrl+;”键。
  (4)填充条纹如果想在工作簿中加入漂亮的横条纹,可以利用对齐方式中的填充功能。先在一单元格内填入“*”或“~”等符号,然后单击此单元格,向右拖动鼠标,选中横向若干单元格,单击“格式”菜单,选中“单元格”命令,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菜单中,选择“对齐”选项卡,在水平对齐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单击“确定”按钮。
  5)多张工作表中输入相同的内容几个工作表中同一位置填入同一数据时,可以选中一张工作表,然后按住Ctrl键,再单击窗口左下角的Sheet1、Sheet2......来直接选择需要输入相同内容的多个工作表,接着在其中的任意一个工作表中输入这些相同的数据,此时这些数据会自动出现在选中的其它工作表之中。输入完毕之后,再次按下键盘上的Ctrl键,然后使用鼠标左键单击所选择的多个工作表,解除这些工作表的联系,否则在一张表单中输入的数据会接着出现在选中的其它工作表内。
  (6)不连续单元格填充同一数据选中一个单元格,按住Ctrl键,用鼠标单击其他单元格,就将这些单元格全部都选中了。在编辑区中输入数据,然后按住Ctrl键,同时敲一下回车,在所有选中的单元格中都出现了这一数据。、
  (7)在单元格中显示公式如果工作表中的数据多数是由公式生成的,想要快速知道每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形式,以便编辑修改,可以这样做: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菜单,选取“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单击“视图”选项卡,接着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有效,单击“确定”按钮。这时每个单元格中的分工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想恢复公式计算结果的显示,就再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失效即可。
  8)利用Ctrl+*选取文本如果一个工作表中有很多数据表格时,可以通过选定表格中某个单元格,然后按下Ctrl+*键可选定整个表格。Ctrl+*选定的区域为:根据选定单元格向四周辐射所涉及到的有数据单元格的最大区域。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准确地选取数据表格,并能有效避免使用拖动鼠标方法选取较大单元格区域时屏幕的乱滚现象。
  (9)快速清除单元格的内容如果要删除内容的单元格中的内容和它的格式和批注,就不能简单地应用选定该单元格,然后按Delete键的方法了。要彻底清除单元格,可用以下方法:选定想要清除的单元格或单元格范围;单击“编辑”菜单中“清除”项中的“全部”命令,这些单元格就恢复了本来面目。
  表格制作教程6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应当能做出一个漂亮的wps表格文件了,但wps表格的强大功能远未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wps表格的强大的编辑功能。
  一、wps表格文件的保存
  当我们打开wps表格后,默认的新建了一个wps表格文件,该文件的名称叫做“book1.et”,如果我们再建立一个,那么第2个的名称默认为“book2.et”,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给新建的wps表格文件起个名字,如“0801考试名单”等自己容易记住的名称。另起文件名的方法很简单,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就行了。
  二、wps表格多文档间的切换
  Wps表格能打开多个wps表格文档,打开后,这些wps表格文档名称都显示在表格上面部,
  当我们需要操作“0801考试名单.et”时,我们点击上表格中第1个标签,当我们需要编辑“餐厅固定资产表.xls”时,我们点击第2个标签。如果大家不习惯这种切换方式的话,还可以采用任务栏式的切换方法。
  操作方法:点击菜单视图―>文档切换方式―>任务栏,那么打开的各个文档都显示在任务栏上。如果想换回文档标签的切换方式,点击菜单视图―>文档切换方式―>文档标签即可换回。
  三、工作表的编辑
  1.添加工作表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wps表格文件相当于一个账本,这个账本有64页,wps表格文件创建时默认的是有3页,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觉得3页不够,我们还可以再根据需要添加,点击菜单插入―>工作表,打开插入工作表对话框,输入要插入的数目,然后点击确定即可,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插入很多个工作表,最多是64个。
  2.修改工作表的名称
  工作表的默认名称是sheet1,sheet2,sheet3....。如果觉得这个名称不好,我们可以给它另起一个。右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的标签(如sheet1这几个字母处),从弹出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当我们点击“重命名”后,sheet1这几个字母变为可修改的,我们输入自己喜欢的名称即可,如“成绩表”,此处的重命名与windows中文件的重命名相似。
  3.移动工作表的位置
  与移动纸牌游戏中的纸牌一样,点击要移动位置的工作表的标签,点击后按下鼠标左键别松手,左右移动即可,该页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4.删除工作表
  右击要删除的工作表,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即可。
  5.工作表颜色
  从右击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工作表标签颜色”项,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设置工作表标签的颜色。
  四、查找与替换
  查找替换是一个很常用的功能。在表格中的数据特别多时,我们需要查找某条内容,如果用肉眼一行挨一行的看是很费力气的,此时我们可以用查找功能来实现。
  假如我们要查找“鲍瑞”,点击菜单编辑―>查找,打开查找对话框,在查找内容栏中输入“鲍瑞”,然后点击按钮查找下一个,即可查找到鲍瑞的内容,替换的功能是不但要找到查找的内容,而且还要将其替换为其它内容。然后点击查找下一个按钮,那么表格中的光标将移动到“鲍瑞”所在的单元格中,点击替换按钮,那么“鲍瑞”将被“牛璐璐”替换掉。如果表格文件中有多个“鲍瑞”,并且想将他们全部用“牛璐璐”替换掉,那就干脆点击全部替换按钮,一下子就全部替换完成。
  表格制作教程7
  Excel提供了14种标准的图表类型,每一种都具有多种组合和变换。在众多的图表类型中,选用那一种图表更好呢?根据数据的不同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图表的选择主要同数据的形式有关,其次才考虑感觉效果和美观性。
  面积图:显示一段时间内变动的幅值。当有几个部分正在变动,而你对那些部分总和感兴趣时,他们特别有用。面积图使你看见单独各部分的变动,同时也看到总体的变化。
  条形图:由一系列水平条组成。使得对于时间轴上的某一点,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具有可比性。比如:它可以比较每个季度、三种产品中任意一种的销售数量。条形图中的每一条在工作表上是一个单独的数据点或数。因为它与柱形图的行和列刚好是调过来了,所以有时可以互换使用。
  柱形图:由一系列垂直条组成,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例如: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资料的数目等。条形图是应用较广的图表类型,很多人用图表都是从它开始的。
  折线图:被用来显示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比如: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对将来作出预测。例如:速度-时间曲线、推力-耗油量曲线、升力系数-马赫数曲线、压力-温度曲线、疲劳强度-转数曲线、转输功率代价-传输距离曲线等,都可以利用折线图来表示,一般在工程上应用较多,若是其中一个数据有几种情况,折线图里就有几条不同的线,比如五名运动员在万米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就有五条折线,可以互相对比,也可以对添加趋势线对速度进行预测。
  股价图:是具有三个数据序列的折线图,被用来显示一段给定时间内一种股标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通过在最高、最低数据点之间画线形成垂直线条,而轴上的小刻度代表收盘价。股价图多用于金融、商贸等行业,用来描述商品价格、货币兑换率和温度、压力测量等,当然对股价进行描述是最拿手的了。
  饼形图:在用于对比几个数据在其形成的总和中所占百分比值时最有用。整个饼代表总和,每一个数用一个楔形或薄片代表。比如:表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各单位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收集的藏书中每一类占多少等。饼形图虽然只能表达一个数据列的情况,但因为表达得清楚明了,又易学好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比较多。如果想多个系列的数据时,可以用环形图。
  雷达图:显示数据如何按中心点或其他数据变动。每个类别的坐标值从中心点辐射。来源于同一序列的数据同线条相连。你可以采用雷达图来绘制几个内部关联的序列,很容易地做出可视的对比。比如:你有三台具有五个相同部件的机器,在雷达图上就可以绘制出每一台机器上每一部件的磨损量。
  XY散点图:展示成对的数和它们所代表的趋势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一数对,一个数被绘制在X轴上,而另一个被绘制在Y轴上。过两点作轴垂线,相交处在图表上有一个标记。当大量的这种数对被绘制后,出现一个图形。散点图的重要作用是可以用来绘制函数曲线,从简单的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到更复杂的混合型函数,都可以利用它快速准确地绘制出曲线,所以在教学、科学计算中会经常用到。
  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图表,比如圆柱图、圆锥图、棱锥图,只是条形图和柱形图变化而来的,没有突出的特点,而且用得相对较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图表的一般应用情况,有时一组数据,可以用多种图表来表现,那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对有些图表,如果一个数据序列绘制成柱形,而另一个则绘制成折线图或面积图,则该图表看上去会更好些。
【表格制作教程】相关文章:
简历制作的教程03-01
制作完美简历教程02-27
动态ppt制作教程08-05
ppt课件制作教程12-03
课件动画制作教程12-10
ppt模板制作教程12-06
ppt视频制作教程12-09
ppt动画制作教程12-06
excel表格制作技巧01-23
}

Excel里面有很多的实用小技巧,最近花了点时间将一些很常用的小技巧整理了一下,放在一篇文档里面了,供大家交流与学习。
1.快速移动单元格或区域
选中目标单元格或区域,按住Shift键不放,鼠标移动到边框上,指针形状变成斜向左上角箭头以后,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然后将单元格拖动到目标位置,可以快速更换位置。
2.快速选中一个单元格区域
按下快捷键Ctrl+A,可以快速选中一整个单元格区域。
3. 快速移动到上面的单元格
按下快捷键Ctrl+向上键(↑),可以快速移动到当前这一列的最上方的单元格。
4.数据批量加上相同值
给一个区域里面的全部数据批量加上相同值,可以使用特殊的粘贴办法。
5.使用剪贴板复制多个内容
打开剪贴板,可以同时复制多个内容,方便后续进行粘贴。
6.使用边框功能设置表头
7.每一行批量设置合并单元格
当需要设置很多合并单元格,但是在不同行的时候,可以进行批量设置。
8.将内容外观设置成合并单元格
有时候合并单元格会妨碍一些操作,例如排序筛选等,可以设置特殊单元格格式,看上去像是合并的一样。
9.一键清除单元格格式
10.使用格式刷复制单元格格式
单击带格式单元格,点击格式刷,然后点击目标单元格就可以将格式复制上去。双击格式刷,可以连续给多个单元格复制格式。
11.快速提取生日信息
在第一个单元格里面输入第一个人的生日,然后按快捷键Ctrl+E即可。
12.将不规则日期变规则
上面技巧11里面使用快捷键Ctrl+E将日期直接变为Excel里面的格式,填充功能就会失效,这时可以使用数据分列。
13.快速选中一整列
选中这一列的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快捷键Ctrl+Shift+向下键(↓)就可以选中这一列了。
14.快速选中一整行
选中这一行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下快捷键Ctrl+Shift+向右键(→)即可。
15.快速自动调整行高和列宽
双击行号下边线或者列号右边线,可以快速自动调整行高或列宽至合适位置。
16.快速隔行填充颜色
套用表格格式,可以快速隔行填充颜色。
17.数据区域一键求和
选中一个数据区域,并且多选中一个空行和空列,按快捷键Alt+等号键(=),可以对数据的行列进行一键求和。
18.数据横向进行排序
一般排序里面数据都是默认纵向也就是在一列里面排序,其实Excel里面也可以横向在一行里面进行排序。
19.单元格添加箭头表示数据大小
可以使用条件格式里面的图标集给单元格设置箭头,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大小情况。
20.给工作表标签设置特定颜色
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在进行选择时能突出重点,方便工作进行。
21.快速向下复制单元格
要将单元格内容快速复制到下面的单元格,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D。如果仅复制给下方一个单元格,可以选中原单元格与下方单元格,也可以只选中下方单元格。如果复制给下方多个单元格,则需要选中包括原单元格在内的区域。
22.快速向右复制单元格
要将单元格内容快速复制到右侧的单元格,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R。如果仅复制给右侧一个单元格,可以选中原单元格与右侧单元格,也可以只选中右侧单元格。如果复制给右侧多个单元格,则需要选中包括原单元格在内的区域。
23.快速选中一个区域内的空单元格
可以使用定位功能,来快速全选一个区域内的空白单元格。
24.插入一个正方形
插入一个矩形的时候,按住Shift键,鼠标在拖动时的形状就会一直保持正方形了。
25.将图片或形状贴合单元格
将图片或形状放到一个单元格内的时候,可以按住Alt键,这样边缘就会与单元格边框刚好贴合了。
26.表格转换行列
将表格的行与列进行转换,也叫做表格转置,可以先复制,然后再粘贴现象里面选择转置功能。
27.隔行插入一行
编辑表格需要隔行插入一行,可以添加辅助列,根据原有行数输入数字1,2,3。。。,注入两边,辅助列进行升序排序,选择扩展选定区域即可。
28.按笔画排序
工作表里如果要对中文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默认是按拼音进行排序。另外也可以设置按文字的笔画来进行排序。
29.设置一个下拉菜单
可以通过数据验证里面的序列来给单元格设置下拉菜单。可以引用以后的单元格列表,也可以手动输入,手动输入的每个项目之间要用英文逗号分隔。
30.合并多个单元格内容
将一列里面多个单元格内容合并到一个单元格中,可以先加大列宽,然后使用内容重排功能。
31.批量找到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有时候会影响一些操作,例如复制粘贴,排序筛选等。这时就需要将这些合并单元格找出来,可以使用查找功能进行。
32.标记最值
一个数据区域里面要快速找到最值,例如最大值或最小值,可以使用条件格式进行标记。
33.复制时保留列宽
复制一个单元格内容粘贴到另一个单元格,新单元格的列宽往往会不适合原来的列宽,这时可以选择保留原列宽。
34.数字添加货币符号
不需要手动添加货币符号,可以使用单元格的货币格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小数点位数。
35.复制一个工作表
要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工作表,不需要选中全部内容复制到新工作表中,可以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工作表名称拖动然后放开来复制。
36.快速选中整个工作表
37.添加自定义样式
如果设置了一个单元格样式,希望下次也能方便快速使用,可以将其设置为自定义样式。
38.隐藏网格线
将网格线隐藏起来,给数据区域设置自定义样式,看上去更简洁美观。
39.隐藏功能区
将功能区(也就是常说的工具栏)隐藏起来,可以有更多单元格显示在屏幕上,方便编辑。
40.快速找到应用条件格式的单元格
条件格式和普通格式设置的一样,有时候会让我们找不到那些单元格设置了条件格式,可以使用一个功能快速来找到。
41.使用批注
给单元格添加批注,可以输入一些内容来进行备注。
42.快速删除重复值
单元格里面存在重复值,可以使用删除重复值功能进行删除。
43.冻结标题行和列
将标题行和列冻结起来,移动工作表的时候标题始终显示,方便查看。
44.隐藏工作簿
打开多个工作簿的时候,可以使用隐藏功能,将暂时不需要编辑但是又不想关闭的工作簿隐藏起来,需要编辑时再显示。
45.并排查看两个工作簿
有时候需要并排查看两个工作簿,手动调整工作簿的大小比较麻烦,可以使用并排查看功能。
46.快速切换两个工作簿窗口
47.快速选择一个工作表
工作表太多的时候,要找到并显示一个目标工作表比较麻烦,可以右键单击工作表名称左侧进行选择。
48.切换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在公式里面切换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不需要手动输入,可以使用F4按键来切换。
49.快速输入一个函数
在公式里面输入一个函数的时候,当看到屏幕提示里面的备选函数就是目标函数,按Tab键可快速输入。
50.公式求值
当一个公式比较复杂,想搞清楚运算原理的时候,可以使用公式求值功能,来一步步计算进行学习。
想了解更多Excel的操作技巧,【Excel学霸教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第一列学号列设为文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