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化的基本内涵,上海金融在实现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化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进行了阐释。报告深刻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怎样发挥妇女的积极主动性,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如何让妇女平等享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位专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红梅告诉记者,一般来讲,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从农业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过程,表现为科学技术、工业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人的自由平等理念、法治化水平等不断提升。

“现代化包括工业化、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等多个维度,是一个系统过程。”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静说,简单讲,现代化就是社会向着更文明的程度进步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石红梅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除了人口规模巨大,其他四个特征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法实现的。西方现代化资本的逻辑产生人与物的对立,主客体的对立,表现为对自然的剥夺,对物的依赖,精神无法实现富有。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时,提到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持有的主张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契合的。

“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使得现代化的样态不断拓展、丰富,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学习借鉴。”石红梅说。

王静认为,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给现代化注入了新元素,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中国式现代化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贫富差距、精神与物质不协调等问题,走和平发展之路,必然在呈现出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能够给那些想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在当今世界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更需要继续凝聚智慧和力量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为世界带来共同发展的机会。

在王静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对以往理论实践的总结升华,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与历史自信,有利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道路的伟大创举。”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杜洁说,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

妇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

在王静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女性必然包含其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也要发挥女性的积极主动性。要从社会观念、教育、经济、法律、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进一步形成尊重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局面,激励更多女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女性的参与也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权益保障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女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石红梅告诉记者,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妇女参与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发扬“四自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石红梅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环保领域发挥女性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在家庭家教家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家庭现代化;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发挥女代表的作用,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妇女作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发挥妇女的力量。

杜洁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肯定妇女的作用,强调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凝聚起妇女的磅礴伟力;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妇女参与和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使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亿万妇女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担当。这就需要广大妇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个重大原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杜洁说,进一步加强党对妇女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扬斗争精神。

杜洁认为,要将妇女发展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促进妇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在社会发展和家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真正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妇女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应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成效的一个重要维度

在王静看来,妇女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主要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问题,尊重妇女主体地位,维护妇女的利益诉求和精神需要。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仍有进步空间,比如女性平等就业环境、家庭和工作平衡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从观念、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女性更好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石红梅告诉记者,性别平等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妇女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应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成效的一个重要维度。实现妇女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重要的是国家层面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执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倡导性别平等意识,尊重女性。要充分考虑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历史原因、尊重男女的生理差异,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保障妇女平等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

杜洁认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妇女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特别是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任务要求,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顶层设计。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大重视、关心、支持力度。

“高度关注和及时把握妇女群众的愿望需求,在全社会进一步推进性别平等理念。”杜洁说,消除在就业、财产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性别歧视,坚决打击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侵害,加强对贫困妇女、老龄妇女、残疾妇女等困难妇女的关爱帮扶,确保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杜洁认为,要进一步强化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制度机制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效能。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人大立法保障妇女权益、政协协商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不断强化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工作机制。

“每位女性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成果享有者。”石红梅说,未来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走向共同富裕,妇女也是受益者。同时,妇女也能享受绿水青山,共享精神富足,享受社会改革发展带来的福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这对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始终在伟大历史主动中,跳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创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系统而科学的阐释。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历史已经证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有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才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确保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做到令行禁止。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进程取决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在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因为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是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分水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进一步深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的本质要求。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坚持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发展,给人类探求更合理的现代化的人类社会提供了全新选择。

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在更深层次上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得以彰显,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若干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牢牢把握这些重大原则,是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英明之举。

这“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是新时代十年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更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视野下,从更深本质、更宽视野、更高层次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实践把握。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文|陈柳钦 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作者简介 陈柳钦,男,1969年生,湖南省邵东市人,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能源经济、林业经济、金融问题和乡村振兴问题专家。曾在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市对外经济联络局、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调研咨询专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历任人民日报社《中国能源报》社评论部主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现为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中邦农业研究院院长、钦点之星董事长、钦点财富网总编辑、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重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浦江法治论坛副主席。

【内容提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旋律,现代化是人类通向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更高社会形态所必经的一个大过渡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土具体实际,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积淀所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成果,有其演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主线,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经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适应中国发展规律的历史大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间正道,人民至上、共享成果、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命运与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定的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及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制度自信。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1]。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懈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践主题。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四个现代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理论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逐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体系。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以“中国式”和“新”两个定语界定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重要论断标注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定位,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这一表述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显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3]这高度概括了中国实践和中国创造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标注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定位及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方向和总任务,提出了从百年党史追问历史任务、以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承载着实现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时代重任,而且承载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地总结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经济特质、价值旨归、和制度保障,不仅有利于破解中国取得现代化奇迹的成功密码,更有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5]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即为后发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简单嫁接在西方现代化模式之上的,其生成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是百年大党不断探索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接续性探索之中的历史性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2] 这一判断源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5000多年文明养分的吸吮,深刻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用了近300年,让12亿左右人口进入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西方一些人据此认为,“西方”是衡量发展中国家道路、制度、文化和价值观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唯一标准。东西方的发展差异,被扭曲为传统与现代、愚昧与文明、落后与先进的对立。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经济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饱受经济社会落后与长期战乱之困。毛泽东将近代中国社会之衰颓概括为“社会制度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6]。这意味着,当时之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境遇,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的历史大任,就必须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与经济技术现代化。在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开启的中国现代化,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的现代化分析框架,涵纳了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自主创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是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一些新兴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风格的自主创新的现代化的新版。

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暗使人渴望光明,苦难使人长怀壮志。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下,中国人民坚毅地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掀起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力图挽救民族危亡。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结合我国实际,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格局,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铺平道路。毛泽东带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运动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矛盾运动的认识,系统阐明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和构想,以工业化建设作为基础,逐步改变中国农业国的陈旧面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工业国这一阶段目标的确立,使中国的现代化有了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实践的正确方向。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鉴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加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迅速打下了工业化基础。在“以苏为鉴”的反思中,进一步探索“中国式工业化模式”,增加农业和轻工业投资比重、调整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合理布局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等。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从相对单一的工业化发展为“四个现代化”,在曲折探索中,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四个现代化”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逐步形成了重点性与全局性兼顾的现代化战略布局,创造性奠定后发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基础。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亟需回答“现代化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定。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重新思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概念,用“小康”定义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水平,求真务实地分“三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性拓宽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根据形势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富起来”的光明道路,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与历史使命。”基于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把握,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 “四个现代化”到 “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带领人民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内涵。道路决定命运,特色基于国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 “五个现代化”统一于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既彰显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意蕴。“五个现代化”各具内涵又互相影响,形成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内涵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创造性开辟后发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提出与实践,标志着西方单一现代化模式论的破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7]。

2、理论逻辑。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超越和摆脱西方束缚中国的现代化旧道路;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不可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既坚持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发展,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本质上讲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根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现代化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是价值旨归明确、覆盖面广泛、涉及领域深入的新型现代化模式,有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下以实现少数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的现代化。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4]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现代化道路非一时一日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型、成熟与发展,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探索的经验总结,汇集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的思考与智慧。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源流。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8]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注重中国的发展特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引用和借鉴,一定要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实际。邓小平用“走自己的路”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做出了通俗而明确的比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经济体系现代化等纳入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范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效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从更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框架愈加成熟、价值目标愈加明晰,这不仅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拓展延伸,更是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论述的接续发展和传承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前所未有的实践创新,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方大国,通过独具特色的发展实践,自觉主动融入世界历史并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体系以及人类文明形态的现代化探索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创造,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本质区别的现代化,是具有鲜明特色、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化之路。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行,既来自这个理论体系把握规律性、体现必然性和富有前瞻性的科学结构体系、强大逻辑魅力、饱含人文关怀的价值正当性,更来源于它直面重大矛盾、生动解答现实问题、建设性推动问题解决的务实性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以其内蕴的科学真理性、革命实践性、开放创新性,指导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扭转了民族命运、改变了人民面貌、推进了历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着坚守,以马克思主义为真理力量,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并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揭示和批判为基础,强调要让资本逻辑为中国现代化实践所用,要不断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本逻辑从始至终都蕴含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这决定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不单是工业化和民主化,而是围绕人的主体性所展开的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并举的现代化,是能够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避免了资本对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扭曲。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现代性本身应该是变动不居的,并且在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向更高阶演化过程中不断嬗变的理论突围,革命性验证了构建“新现代性”的实质就是克服现代性的诸种矛盾并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上达致现代性分裂的整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当下不断趋于连贯和丰满。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扎根中国大地,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相融合,在新时代绽放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绚丽花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全新飞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必将催生出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热潮,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开辟的中国发展之路。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历史性课题,也都是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7]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反对单一主体性和同质化的抽象整体性,倡导个体与共同体协调发展。沿着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的谱系和脉络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史可以发现,“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走向,始终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欧式现代化道路、苏联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也是其“新”之本质规定性。新道路必然开辟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哲学表达是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则是谱写唯物史观公共性逻辑的纲领性文献。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反对单一主体性和同质化的抽象整体性,倡导个体与共同体协调发展,这一主张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个前进的逻辑、发展的潮流,从根本上讲,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证明,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全新运用。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主线。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现代化之路。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3]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功,是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具体表现为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模式又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新道路,其成功之处在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了马克思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同时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回答了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代化问题,在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逻辑进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原创的独特的理论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汲取了东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基础上,又超越了既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理论,从根本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现实国情而走出的一条现代化新路。[9]

3、实践逻辑。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必须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西方率先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但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和样式。西方现代化道路并没有结束人类对现代化的探索,西方的现代性文明并不构成历史的终结。自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潮流而惨遭列强侵略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走向世界前列,实现现代化就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愿景。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各阶级虽都曾进行过艰辛探索,但都因未能找到正确的领导者和道路而陷于失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则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后发外生追赶型现代化,其现代化过程呈现典型的 “时空压缩”景象,体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后发国家现代化优势,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耗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历程,在从传统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得到显著提升。任何理论或科学论断的形成与发展均深刻根植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才获得其充分表现和最典范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论断的形成,就是来源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同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道路遵循。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首要任务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应对考验、战胜风险的能力。针对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的有序衔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践征途不仅注重扎根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印记,也注重彰显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同时又将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阶段性与发展目标的递进性协同起来,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实践原因,也自然构成了该道路形成的实践逻辑。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从客观数据的角度来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都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彰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从现实影响力的角度来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日益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我们只有立足于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到我们、卡死我们!”[10]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1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即为后发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思路。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4]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这些本质要求紧密联系、内在贯通,蕴含了新时代10年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重大创新,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经受长期实践检验了的历史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结论。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直坚持、努力实践探索的结果,是党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历史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矛盾危机的庄严承诺,也是融入世界现代化之潮流大势、贡献中国现代化实践方案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经济特质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主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制定落实具有延续性的经济发展规划,有效统筹各种重大经济关系,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尺,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由低质量到高质量的转变时期,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力度越来越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已经不等于发展,不改善经济增长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无法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立足。推动生产力 “质”的转变,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站高望远、深谋远虑,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就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基础科学研究仍然薄弱,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严重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征程中,如何解决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一“阿喀琉斯之踵”,如何使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转型阵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从实践看,那些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 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而那些失败的国家则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从中国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来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制约因素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推动生产力由重视 “量”的增长到重视 “质”的转变。人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列于首位并具核心作用的,毫无疑问是创新发展。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新时代十年,我国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此,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纵深。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使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成为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二是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发挥新发展格局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用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就是要始终坚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点破解“卡脖子”难题与“天花板”制约,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占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现代化、高级化“头部”位置。四是谋人民福祉夯实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2、全方位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独立篇章,全面系统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包括七个方面,可将其概括为“6+1”体系,即建设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思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往外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更多“顶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勇于开“顶风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艘巨舰驶入深水区;朝内看,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大,产业层次偏低和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还在,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这使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解开诸多难题的一把“钥匙”。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也是由小康社会建设转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总体性、基础性安排。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体系,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构建的支撑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经济体系。可以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然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一斑。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并且以此来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创新。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4]现代化经济体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基础,要着力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济制度,尤其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体系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全方位布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推进国家现代化总体目标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指向性更明确的发展新目标。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遵循。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畅通经济循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需求侧管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所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向。聚焦“双碳”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

3、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回顾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可以发现,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工业化为总动力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如果把工业化比喻成现代化的“发动机”,那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两个轮子”。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城镇和乡村两头缺一不可,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审视,统筹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那这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指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问题的本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针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必须在同步下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盘大棋中进行谋划,积极利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后半段的发展拉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推力协同并举来推进城乡融合体制成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出发,我国创造了多维度共同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从并联式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出发,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内容,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不少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忽视农业农村发展,导致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现代化进程因此受阻。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持续发挥新型城镇化以城带乡、工业化技术助农、逆城镇化人才回流、乡村振兴支农投入的多重兴农助农机制,彻底扭转农业农村“靠城市输血”的被动型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相继发布,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完全一致。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都是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而凝聚了亿万农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意味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其本质和目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就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城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社会过程。作为城之末、镇之始,县城独特而重要。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县域现代化的实现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所在。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发展目标,要求以县城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在“十四五”期间,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县城的建设成为协调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口。推进县城建设,是适应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加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辐射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衔接配合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亟须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在城乡融合新形态下思考城乡发展和要素配置,用城乡融合的思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4]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消除全面现代化发展的短板,确保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不掉队。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

 1、人民至上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资本、政治权力和劳动者这三种要素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要素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成为区分各种不同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坚持人民(劳动者)至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人民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没有给人民带来普遍性的幸福,相反衍生的是人的异化与社会的分裂。不同于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都服从于资本逐利性逻辑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人民的福祉作为价值向导。唯物史观从“实践的人”来考察主体,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样离不开“实践的人”这一主体。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解决涉及人民的种种发展问题、利益问题,离不开的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方方面面,是在为坚守人民幸福而做出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时必不可少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实践问题,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价值立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共和国。”[12]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反思并突破苏联片面倚重重工业而忽视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探索比例协调的工业化之路、重视人民的利益与需求的现代化之路,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对于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以及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等关系协同发展的论述,正是这一探索的表征。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5]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8]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要求打破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形成现代化的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把握“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起步,目标是人民生活富裕。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三步走”的战略中,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很明确:一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人民生活由小康转向比较富裕。我们党在人民群众的丰富生产生活实践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实践与价值、目的和手段等方面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从想问题到做决策自觉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真正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2]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人民立场的执着坚守。作为一种为广大劳动人民谋解放、图发展的理论学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扎根实践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革命性锻造与创新性发展、进而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要求与理论要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对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超越,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扬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念层面上统一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出发点,体现了对人民利益、期待和向往的满足;另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落脚点,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落实以“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民群众观,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重要特征和九个本质要求的精辟论断,句句围绕“人民”,处处彰显“人民”。人民,是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做到了民建民享,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取得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的: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2、共享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不仅体现在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选择上,更核心的方面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上。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追求的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富裕。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发达国家内部只能实现一部分人富裕,而多数人相对贫穷,两极分化严重;在国际关系领域只能实现少数国家现代化,而多数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和牺牲品。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现代化发展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则不同于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摒弃资本逻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实际,都决定了必须开拓出一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现代化,这与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区别。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为前提的,强调“全体”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