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海南自贸港新闻建设实际+谈谈你对海南生态立省政策的理解?

2020年6月1日,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 ,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国将海南作为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提出了更高的开放要求,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建成。

海南省政府称2020年将是海南自贸港的"开局之年" ,今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冠肺炎疫情搅动全球价值链,贸易保护主义以逆全球化之名伺机而动。与此同时,在2020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 ,中央赋予海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海南自贸港的开放程度应更甚于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自2018年10月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被赋予了极高的期待,"对标香港"的定位,"顶格开放"的目标,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使命。近两年的建设进程中,自贸港已初见成效,但在政府总结、媒体反馈、企业实践与我们从事的海关外贸业务经历中,我们观察到海南改革中仍存在"先行之困"。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将中国的改革喻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受此言启发,我们将针对自贸港建设中存在的障碍,结合《总体方案》描绘的蓝图,就海关外贸改革创新方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抛一块砖"。

按照自由港建设两步走规划,海南第一步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岛建立自贸试验区,从2020年开始即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省已设立十个重点产业园作为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但在向下一阶段全面建成自贸港的过渡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海南省自贸试验区普遍面临这种"先行之困",改革还不够大胆、不够深入、不够彻底,在政策即将突破试验区界限向全岛推行之际,仍存在桎梏。 

(一)"一线放不开?"

虽然海南设立了试验区对自由贸易政策先行先试,但是仍然部分存在简政放权贯彻不彻底,自由贸易原则落实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完善,在试验区与境外贸易投资"一线"对接中仍有诸多限制等问题。例如,个别审批权未下放至省一级,跨境贸易存在进出口周期长、手续复杂等问题 ;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简化管理落实不到位,尚未出台针对特殊区域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离岸贸易的过程中缺乏制度防控银行承担的风险,货物不经国内口岸,海关无法提供相关进出境单据,银行仅接受传统货权证明,造成企业无法收付汇和在国内开展资金结算。

海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目的是为全岛推行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最终取消试验区界限,实现全岛范围内自贸港的建成。按照海南自贸试验区现有的自由贸易制度,即使取消岛内试验区界限,海南亦远未能实现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水平。基于此,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所对标的不应仅仅是我国其他地区的自贸区水平,而应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

海南自贸港试验区发展潜力受阻的另一原因是区内外制度衔接存在障碍,产品从境外进入试验区再流向境内区外市场的过程受阻,制约了区内企业在区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区内政策无法顺利迁移至区外,区外企业在现有制度下难有能力承接试验区内的开放政策,限制了政策先行区对区外的辐射能力。以海口综合保税区为例,综保区内货物流动机制难以对接区外规定 ,区内货物销往内地受到阻碍,限制了区内货物的销售市场,无法充分发挥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落户综保区的积极性。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博鳌乐城先行区,宽松的医药器械准入政策并未匹配相应的药械离岛方案,患者在将药械带离先行区使用存在政策障碍,导致先行区内病人流量低,制约医疗先行区进一步发展。 

    要实现海南自贸港最终发展形态,就要撤去岛内现有试验区的界限,在全岛范围内开放政策。但现有横亘于区内与境内区外的"二线"管理制度限制了试验区内政策的辐射能力,其他区域的产业无法从中受惠,产业基础薄弱,在自由贸易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与政策承接能力,将拖缓全岛自贸港的建设进程。

(三)容错纠错机制尚未到位,桎梏改革深入推进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改革"尖兵"冲锋陷阵,也需要各级党组织当好他们的坚强后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2020年4月,广东自贸区南沙新片区已率先在自贸区内探索更宽容的容错机制。而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近两年的进程中,还未见公布相关的容错纠错机制。这可能导致海南政策开放的进程中,各个主体对政策制定与执行存在诸多顾虑,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潜力,束缚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步伐,陷入上述"一线放不开"、"二线扎藩篱"的困境之中。同时,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而容错纠错机制的缺失制约了人才活力,导致难以吸引、留住改革人才。常常听人说,"海南从不缺政策,缺的是人才"。

二、《总体方案》描绘蓝图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步入全面建设阶段之际,《总体方案》确定了"2025"、"2035"目标,划定了自贸港政策全岛推行新时间线,为新阶段的自贸港建设指明方向。

(一)"封关运作"模式

   《总体方案》明确了对海南自贸港实施"封关运作"模式,即将海南岛全岛打造成更大范围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取消原先岛内特殊监管的界限。这一运作模式是在海南全岛推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理念的基本,海南全岛"一线"对接境外,"二线"与内地接轨。

《总体方案》进一步对封关运作的准备工作给出具体指导。在"一线",制定进口物品征税正面清单,出台限制、禁止进出口货物负面清单;对以联运提单付运的转运货物不征税、不检验;建设高标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二线",完善与内地通关的操作规程与单证格式规范;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含进口料件在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内地货物经海南自由贸易港中转再运往内地无需办理报关手续。增加对外开放口岸,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配套设施。2025年前,适时全面开展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情况评估,查堵安全漏洞,到2035年实现更加成熟的自由贸易港运作模式。

《总体方案》为海南自贸港设计了特殊的税制安排。

其一,首次明确将"零关税"政策推行全岛,分两个阶段推行: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三税清零";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其二,针对消费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方案: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拉动岛内消费;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进一步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其三,针对人才与企业的引入提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安排: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仅征收15%的所得税;对在海南自贸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资本性支出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对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引入人才仅征收15%的个人所得税。

(三)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制度

《总体方案》针对跨境交易、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环节,提出了实现资本自由流动的具体方案:以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基础,建立资金"电子围网"实现金融账户的隔离;在跨境交易方面,银行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实现跨境结算便利化;对于跨境直接投资,明确了外商投资"承诺即入"制度;在跨境融资领域,完善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稳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范围,提升外债资金汇兑便利化水平;在跨境证券投融资领域,重点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扶持海南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在境外上市、发债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简化汇兑管理。这一系列政策对标贸易港最高水平的开放标准,刺激海南的资本活力,为自贸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跨境贸易提供更便利的结算服务。

三、关于推进"海南方案"平稳落地的思考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一盘大棋",同时具备中央的统筹全局与地方的精准落子,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针对海南"先行之困",结合《总体方案》中描绘的蓝图,对于"海南方案"应如何平稳落地,我们有以下思考:

(一)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对新业态的试点作用

"海南方案"真正在全岛范围内落地,离不开海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为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孵化器",配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步入新时代,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应承担起新的试点任务。

海南应大力推动新业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运行,为海南自贸港内高新技术等可持续发展行业探索形成良好的制度基础,解决海南产业发展难的问题。例如,比如这次全国人大有代表提案在海南探索开拓商业航天市场,这个可以先在海口综合保税区试点,响应2020年5月13日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16号公告《关于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的公告》,推动航空保税维修相关政策在综保区落地,发展壮大综保区内整机维修企业以带动一批航天零部件维修、制造企业聚集。同时,可以利用海口综保区已有的外汇准入与兑换的便利政策试点运行外商投资准入航天研发及卫星通信运营,通过综保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政策优势,允许外资进入国境线的同时在与非综保区的连接线上防范政策风险,推动贸易港建设中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此外,一些关系民生,百姓关注的新业态,也可以在试验区内大力开放,试点成熟后推广全岛,回应民生需求,让百姓切实受惠于自贸港。例如,可以在博鳌先行区开展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产品的先行先试,探索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准入政策或产品注册制度,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产品落地配套政策制定,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提高海南的基础医疗水平。此前,我们曾提到海南省已有的医药进口监管制度与政策红利将吸引更多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将落户海南 ,新药进口的特殊审批政策也将进一步解决"药神"中的困境 。在自贸港建设的进程中海南也将成为医药产业新布局的重要战略高地,可以预见海南医药政策会持续开放,并将进一步惠及民生。在海口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可以进一步开放政策,如以负面清单替代"海淘免税白名单",对清单以外的货物施行免税政策,提高交易的金额限制,在百姓关注的海淘问题上给予有力回应。可以畅想,随着自由贸易港政策逐渐成熟,未来在全岛会对跨境电商进口实施彻底零关税,在此阶段前可以通过在综保区进行"零关税"试验排查制度风险,探索建立配套的海关监管制度,政策开放与风险防范并行。

(二)搭建完善自贸港法律框架,加强法治建设

自由贸易,法治先行。中央层面将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立法,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与运行的总纲领;同时,海南省也必将针对金融、税收、人员和数据流动,以及民生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制定配套防控政策。对此,应加快制定配套措施,例如:出台《海口综保区跨境数据流动管理试行办法》,制定数据流入和流出的负面清单、数据流动财税优惠以及违法开展跨境数据流动的处罚细则等;加快研究《证券法》与《外商投资法》在海南自贸港的实施,完善外汇监管制度,解决证券投资与收益中外汇兑换与离境问题;完善税收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实质经营地、所在地居住判定标准,在自贸港税收制度开放下强化对偷漏税风险的识别,在更开放的税制安排下也要防范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防止自贸港成为"避税天堂"。

(三)梯度性实现"一线放开",有效连通国际市场

《总体方案》提到,在2025年前海南应适时开展全岛的封关运作。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央应协助海南政府完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的具体设计。

"一线放开"是对跨境货物、资金、人员、数据流入的放开,"一线"制度的设计关系着海南自贸港能否有效连通国际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我们认为,将现有试验区界限扩大至海南全岛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岛内不同区域的政策开放标准是存在梯度的,需要按阶段放开,具体为:现阶段,试验区内政策开放程度应对标自贸港最高开放标准,试验区外应达到我国其他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开放水平;在2025年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前,通过试验区对全岛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逐渐消除区内区外政策差异,实现全岛对标自贸港开放水平。

根据《总体方案》的指示,海南要加快制定海南自贸区进口物品征税正面清单,出台限制、禁止进出口货物负面清单,简化海关监管手续,实行便捷高效的海关监管。同时,应加快推进"零关税"的施行,对标香港独立关税区水平建设海南自贸港。对此,中央应考虑向海南进一步下放权力,赋予海南在货物清单制定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从部委层间推动简化货物进出境的周期与手续。例如:针对海南计划进一步发展的种业贸易,种子资源进出口审批权可以考虑下放至海南省级部门审批,与此同时,海南则加紧制定配套措施对引进种质资源的隔离与监管,防止生物入侵,完善监管措施,提高政策承接能力;免税店设立审批权下放至海南省有助于体现出贸易港的特色;《濒危物种允许进出口证明书》、"非《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物种证明"由海南省级部门审批可以解决化妆品进口周期长、办证流程复杂、不确定因素干扰等困难,推动实现货物流动自由。

(四)按阶段设计"二线管住",有序衔接内地市场

"二线管住"是海南省对接内地市场的管理环节,关系着生产要素在内地与自贸港之间的流动。海南自贸港的建成并非是将海南地区在经济贸易层面彻底独立于内地市场,而应将海南作为连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的平台。我们认为,"二线"制度设计应以继续有效利用内地市场为目标,同时有效隔离自贸港潜在的政策风险,维护内地市场的稳定。

根据《总体方案》的指示,海南未来应发展成为具有中国"境内关外"性质的自由贸易区域,与内地市场的对接中应具备独立成熟的税收、海关监管制度。在离岛货物税收方面,我们建议进一步放宽商品离岛进入内地过程中的免税政策,使岛内政策惠及内地消费者的同时,让广阔的内地市场成为自贸港发展的动力。可以考虑阶段性下调行邮税的税率、上调行邮税的起征点或允许对一定数量单价较高的商品免征行邮税,甚至可以设想彻底取消对离岛商品征收行邮税。对于离岛海关监管,海南省需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配套措施,例如:针对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台反走私条例与处罚细则,可与周边广东、广西地区建立走私联防联控机制,避免自贸港成为走私犯罪的温床。

}

2021年12月28日,是海口农商银行的10岁生日。

海口农商银行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是海南省第一家地方法人商业银行,也是海南农信系统中规模体量最大、业务品种最全、发展基础最好、综合优势领先的农商银行。其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海口市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目前共有营业网点66个,母公司在职员工900余人。

从成立之初的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到如今“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的三位一体、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从破冰前行到资产突破千亿元。10年来,海口农商银行在海南省农信社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不忘“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精神底色,努力践行“扎根守土、服务实体”的初心使命,以海南农信“三对”“三转”“四服务”的发展定位为重要抓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矩阵,推动该行稳健可持续发展。

十载春秋,硕果累累。海口农商银行从服务地区发展起步,逐步跨入现代化商业银行之列。目前该行合并报表资产规模超千亿元,在“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名669位,在全国农商行排第26位,在“2021海南省企业100强”中位列19,在2021海南省服务业企业50强中位列第8。2020年纳税3.12亿元,成立近10年来累计纳税额超27亿元,是海口市的纳税大户,金融行业纳税第一名。

光鲜数字背后总有摸爬滚打的创业史,也有众人默默推着时代车轮前行。

十年磨一剑,再登新征程。2021年,海南省农信社出台《支持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举全省农信系统之力,多措并举支持海口农商银行发展得更好、办得更实、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树立更好的形象、找准更好的定位,开启了海口农商银行创新发展新的里程碑。

在支持本土实体经济发展、助力自贸港建设的新征程中,海口农商银行早已 “利刃出鞘 行侠江湖”,向着办成资本充足、风险可控、内控严密、特色鲜明、治理有效的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目标奋勇前进。

根深才能叶茂。海口农商银行业务发展扬帆远航的背后,是党建的引领。

在海南省农信社的坚强领导下,海口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深刻领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内涵,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始终坚持海南农信“党建工作1234”工作思路,把党的领导、加强的党的建设贯穿该行改革发展全过程。

该行始终践行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好百姓共同富裕。

聚焦“三农”主业主责,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行成立“金融扶贫党员先锋队”,通过“党建下沉”,大力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连续四年都超额完成了海口市下达的扶贫贷款任务,占海口市所有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的比重连续四年都在70%以上。今年,海口农商银行发放小额贷款金额合计456.79万元,完成海口市政府10月序时任务的110.7%。10年来,海口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0多万笔,金额304.2亿元,余额115.12亿元。

此外,海口农商银行积极与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截至目前,29家农区支行均与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促整村授信合作协议,共收集了6519户农户基本信息,经过市县行社审批小组审批通过1763户,预授信金额8731.66万元。

结合社保卡的推广,海口农商银行推出大量惠民活动。

该行联合省人社厅、省交通厅、公交集团等多个部门在全省率先推出“社保卡1分钱乘公交”优惠活动,累计实体卡乘车7.97万人次,电子社保卡乘车 13.8万人次;推出了社保卡旅游年卡,涵盖我市多个旅游景点景区,实现持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人脸识别可多次进入旅游景区;拓展社保卡在离岛免税领域的应用,分别实现在海免、中免、海控、王府井等门店柜台可通过社保卡完成身份认证功能;优化了社保卡服务管理模式,拓展使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方式,方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社保卡申领、激活、补换等业务,以及社保查询、社保凭证打印、养老待遇认证、公积金查询等多项政府公共服务。

在乡村振兴中拓展实体经济

十年风雨路,不忘初心和使命。

支农支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海口农商银行的本色定位,也是该行立足本土经济特色,倾心施策的主方向。

“方便好支取,真是自己的一个电子钱包。”菠萝刚刚喜获丰收,近日,海口市三门坡镇龙鳞村村民梁昌文赶紧把从海口农商银行贷款的10万元还清。等再过一段荔枝需要上肥时,可以再随时支取。

家庭农场种各类热带水果,梁昌文每年都有一段时间需要资金周转。海口农商银行的整村授信贷款解了梁昌文的资金难题,而他只是700多户被该行整村授信的农户之一。

为持续深化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海口农商银行深入调研,印发《海口农商银行关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海口农商银行坚持做小做散,截至今年9月底,50万以下的农户小额贷款共计发放3021户2.63亿元。10年来,累计发放50万以下农户小额贷款55439笔,金额17.36亿元,余额3.9亿元。

农民发展资金有海口农商银行的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更是少不了该行的参与。

“供应链加区块链,对我们来说真是又方便又安全。”在海南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看来,海口农商银行刚刚创新研发的“一链通”线上保理业务,实实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将供应链真正变成了“共赢链”,也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除此之外,对内,海口农商银行引进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配备专门的微贷团队,专门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出台专门措施,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专项利率优惠政策,在原有贷款利率定价水平上,下浮10%以上。并加大内部资源配置支持力度,提高行内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积极性。

对外,该行积极拓展“朋友圈”,加强与统战部、工商联等合作,加大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省市担保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合作力度,丰富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对普惠小微企业能贷则贷、能贷尽贷。

办理流程上,对于普惠小微企业,海口农商银行提供全天24小时信贷支持,即来即受理,简化审批流程;精简贷款材料,500万以下贷款最多2天办结,500万以上贷款办结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确保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资金快速到位。截至今年9月末,海口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8.5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685户,贷款余额18.08亿元。10年来,海口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90.76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11223户,贷款余额87.68亿元。

海口农商银行董事长吴敏表示,该行积极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提升实体服务经济质效,整合集成出台系列措施,为企业“一户一策”量身订制配套服务方案,竭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海口农商银行整合集成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从信贷资源倾斜、授信政策支持、提高贷款时效、优化信贷产品等多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和业务模式,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和“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三五工程”(50万以下、500万以下、5000万以下贷款),打造“综评贷”“宏业贷”“盛业贷”“商租贷”“一小通”顺贷等特色产品矩阵,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从中受益。

在时代潮流中服务好海南

服务实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地方金融机构的天职。

2018年4月以来,海南迎来自贸港建设的新机遇,海南各金融机构驻琼机构也积极行动,助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在商业银行林立的情况下,海口农商银行何以闯出一片天地呢?

不断创新才是竞争密码。

据了解,海口农商银行坚持以服务和产品取胜的理念,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就办结”的执行文化,同时还不断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多样化创新,也开发了系列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三天内信贷资金就发放到位,救急又靠谱。”日前,海口某混凝土供应类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流动资金相对紧张,在得知海口农商银行创新的“综评贷”贷款产品后,该企业与海口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很快该行采取了以应收账款质押的担保方式,帮助客户解决融资难题,并最终审批落地500万元贷款额度,该企业负责人对海口农商银行连连称赞。

作为全国首创、入选第十批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海口农商银行推出的“综评贷”贷款产品于2020年10月上线,该产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的增信平台作用将综合评价运用到金融信贷领域,优化金融服务。截止11月末,海口农商银行已向省委统战部推送民营企业家名单43人,已为34家企业审批授信,授信金额合计达14亿元。

此外,海口农商银行在存款方面推出“大额存单”“海享存”等系列特色存款产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口农商银行又推出了“战疫贷”专属产品等。

进一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口农商银行聚焦十二大重点产业、六类园区、五网基础设施及“百镇千村”建设,为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立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将跟踪落实客户业务需求常态化,创新放贷机制,实现新落地海南企业“一户一策”量身订制配套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已大力支持省市重点项目50余个,总授信额度300.46亿元,贷款余额 57.02亿元。

与此同时,海口农商银行持续发力国际业务,目前已上线的个人业务种类包括购汇、结汇以及境内外汇款、公司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2020年全年累计办理贸易结算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8.73%;办理贸易融资2亿美元;全年实现国际业务各项收入965万元人民币。

眼下,结合,海南省农信社下发的《支持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海口农商银行也积极落实,正谋划结合海南经济产业特色,研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创新才有生命力。海口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农商银行将精心打造人才队伍,组织专业力量落实各项自贸港金融政策。将从产品、机构、市场、制度多个层面加大创新,从提升服务能力、发力国际业务、紧盯重点项目、严控金融风险、夯实长效机制等方面不断努力,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在科技浪潮中构建现代金融

从成立之初,海口农商银行就深埋“科技”基因,确立了“科技引领”发展战略。

梳理时间线,笔者发现,海口农商银行几乎每年在金融科技领域都会有新突破:2011年,海口农商银行在全国农信系统中第一家上线App手机银行;2012年,在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家完成PBOC2.0金融IC卡系统上线;2013年,在全国首创ATM防范出钞口粘贴技术;2014年,推出全国银行业第一张加载金融功能的RCC手机支付卡、率先实现手机ATM扫码取款、率先提出“移动金融”战略……

十年来,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海口农商银行票据业务、理财业务、信用卡、外汇业务、债券发行和承销等相继上线,各种创新便民的金融产品、业务和平台相继研发运行。截至2021年11月末,积极推动海南农信系统拓展手机银行APP,户数近三百万户,累计交易笔数2301.67万笔,交易金额1924.65亿元。

如今,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海口农商银行结合自身的本土化优势,主动适应新形势,通过创新科技赋能“5+”建设提升服务客户能力,通过“移动金融+社保卡”客户服务模式便捷客户服务、“大数据+信贷工厂”信贷审批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惠银平台+全员营销”员工展业模式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大堂管家+stm”网点运营模式提升网点运营效能、“CRM+客户服务代表”客户营销模式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

“5+”模式助力海口农商银行打造“科技赋能+”特色银行,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其中“全员营销+惠银平台”模式荣获金融科技管理创新突出贡献奖。

科技赋能“5+”模式的提出和推广,在各项业务的运用中初见成效。

以“大数据+信贷工厂”为例,2020年以来,在50万以下的普惠金融业务中,信贷经理人均贷款存量户数增加2.05倍,存量余额增加3.58倍,较传统普惠金融业务实现明显提升。该案例还凭借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创新成果成功入围“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典型案例”,是海南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此外,海口农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16年7月1日成立,逐步探索运用“大数据+信贷工厂”模式,也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截至11月末,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68.96万张,较年初增长18.86%,本年新增发卡10.94万张;全年新增交易额133.44亿元,同比增长17.61%;当年实现业务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22.9%。

海口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紧跟自贸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产品创新步伐,完善“科技赋能+”各项制度集成创新应用,让自贸港的客户享受科技金融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构建自贸港金融服务新生态。

在践行使命中全方位提升综合

作为海南农信系统最大的银行,海口农商银行也经历了从背包银行、自行车银行的转变,农信服务本地几十年,最亮的招牌是服务。

11月23日,2021年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评选结果揭晓。海口农商银行省府支行喜获“全国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这早已不是该行获得全国性表彰。

翻阅过往就会发现,海口农商银行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获人民银行总行“银行科技发展奖二等奖”;总行营业部获评“中国银行业千佳网点示范单位”,省府支行获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百佳评估“特殊贡献网点奖”……数不清的荣誉表彰,都是对该行服务的肯定。

厅堂服务是其一,如何让客户可以灵活融资,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也在持续深耕。

近日,海南某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得到海口农商银行的金融综合服务,最终综合评定得到7000多万元的贷款。

该公司近期开工项目较多,流动资金紧张,便希望得到金融机构支持。海口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林明亮对接后,根据该行相关创新产平以及海南“专精特新”企业名录等,综合评定该公司的企业和主要个人,最终为企业制定了专属的贷款方案,并发放了70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工程开工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为更好服务,海口农商银行结合实际制定了《海口农商银行客户综合营销方案》等若干方案,对客户采取综合融资服务方式,提供结算业务、贷款、理财、代发工资、信用卡以及中间业务一揽子服务,让重点园区企业以及落地海南的央企、中小微企业都感受到金融机构的贴心服务。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当前,海口农商银行正从支农支小、重点园区、多样化创新、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系统内协同发展等方面出发,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稳健发展。

成立十年来,截至2021年12月25日,海口农商银行存款余额已从70.46亿元增长至601.01亿元,较成立之初增加530.44亿元,增幅752.99%;贷款余额从48.57亿元增长至439.04亿元,较成立之初增加390.47亿元,增幅803.94%;总资产154亿元跃升到758.93亿元,是成立之初的4.93倍;营业收入已从6.79亿元增长至37.82亿元,较成立之初增加31.03亿元,增幅457%。

截至2021年11月末,海口农商银行在海口地区存款市场份额占比9.98%,排名第3,较2011年末的3.05%上升了6.93个百分点,增幅227.21%;储蓄存款总额421.10亿元,占比19.32%,市场份额排名第1。贷款在海口地区市场份额占比6.68%,排名第5。

“海南自贸港建设,一个重要特点是资金自由流动,因此,海南在建设自贸港过程中,金融业开放必将先于其他各省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海口农商银行有力量,有自信,用更好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自贸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跑”。吴敏表示,下一步,海口农商银行将从创新产品、充分发挥差异化价模式作用、拟定综合授信审批管理办法等方面着手,继续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时代风云变幻,然而不论管理体制如何变革,金融政策如何变化,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海口农商银行“支农支小”的初心使命和朴素情怀从未消退,支农支小的根本底色历久弥新,有了这样的“根”和“魂”,海口农商银行才可以有底气去昂扬进取,才能成长为地方区域的金融排头兵。

10年3000多个日夜,于历史而言,乃沧海之一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口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三农”初心、深耕自贸港沃土,全面贯彻落实《支持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海南省农信社“三对”“三转”“四服务”发展定位和工作部署,高举高质量发展的旗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向着资本充足、风险可控、内控严密、特色鲜明、治理有效的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目标不断迈进,不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新金融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自贸港新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