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不是不属于百万医疗险的优点香港保险的弊端

大家好,我是肆童子,肆公子的小老弟。英国留学归来后,曾在多家保司做过外勤(卖),香港保险堪称我前半生的“一生之敌”。如果大陆的保险宣传是“七分真,三分假”,那么被吹上天的香港保险就是“一分真,十分假”。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即便我不卖了,也得替大家“除魅”香港保险,要不真愧对我英国金融学硕士学位。

之前肆公子写了一篇500w+的文章,来抨击大陆保险业的“坑蒙拐骗”之术,

于是乎,评论区出现了不少说别买大陆保险,要买就买香港保险!

什么香港保险便宜,什么香港保险保障好,什么香港保险分红高,什么香港保险避税避债,在卖香港保险的人眼中,香港保险好像除了生孩子,什么都会,连保险合同都是繁体掺杂英文,看起来都贼international。

但殊不知,香港保险是中产家庭最大的智商税之一!上面这些吹点,可有一句是真的?更重要的是,买香港保险合规性存疑,无论是理赔还是司法都是很难得到像大陆一样的保障的。但卖香港保险的人,压根不会提这件事!

大陆居民买香港保险,我们可以两种情况:

一种是香港保险来到大陆卖;另一种是大陆人到香港本地买。

但人们不清楚的是,前者不合规,后者没保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下去看。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香港保险在大陆卖。因为买的保单是香港保险公司的,所以合不合法要看香港法例。香港法例41章保险公司条例规定: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荐人寿保险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保险签署地在香港为合法保单,签署地在香港境外为非法保单。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只有在香港本地签单,才合法;异地签单,那叫“地下保单”,严格来说都是非法。

“地下保单”,两地的法律都不保护。如果连这都不懂就敢买,我只想说真是心大。一群没主见的羊走到悬崖边,不是羊多了就不会掉下去,而是一只不剩统统掉下去。

吶,还有啊,在内地卖香港保险呢,很可能都是违法的,小心我叫阿sir抓你啊。

在大陆,不管是宣传、兜售还是代理香港保险,哪怕最后是带客户赴港投保,全属违法行为。保监会明确说过:

通稿虽然只说“销售”,给香港同胞留了面子。但是这则通告里还附了以个典型案例,强调在大陆宣传港险也属非法行为。

2020年1月银保监会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副主席黄洪表示:相关规定还在研究当中。各位如果对香港保险感兴趣,还是多警惕身边向你推荐的人,因为他们可能全是不法分子。

结论一句话:不管哪一地的法律法规,都能一票否决在大陆购买港险,夸张到甚至连宣传也不行!

不过,这些代理玩的都是私域流量,不会大张旗鼓地在媒体平台上宣传。即便是监管部门想管,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监督到所有角落。因此这些人依旧能在夹缝里找到生存空间。

所以,第一种方式,直接在大陆买港险,合法性严重存疑的,
自己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是要打一个大大问号的。

很好。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情况。

别的不说,香港保险和大陆的保险比,在维权这一点上就没有优势。我敢这么讲,有两方面的依据:

香港保险理赔极严苛,且改判、通融余地小;

香港保险监管体系相对落后。

因为保单属于香港的保险公司,所以维权要依照香港的法例和司法。大陆的法律保护不了消费者。香港的官方机构叫“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此外还有一个非政府自律机构“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

保险拒赔的案例里,最多的就是没做好健康告知。简单说,就是该告诉保险公司的没告诉,到了理赔的时候,成为了把柄。健康告知问得越具体、要求知道的越少,对消费者越有利。

那我们再来看看两地的健康告知有什么区别。内地:有限告知。健康问卷里问到什么,就回答什么。没问的不用主动说,也不追究。非常简单明确。

香港:无限告知。不管问没问到,只要是保险公司“认为可能影响承保的重要事实”都必须告知。而且不管客户实际上知不知道这些事实,都推定客户知道。啥叫“重要事实”?解释权归保险公司。

这个无限告知有多变态,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知乎上有位陈先生,购买了香港安盛保险公司的保单,包含重疾、寿险、医疗险等。3年后查出患了胃部间质瘤,按理可以通过那份医疗险得到体检、住院、手术等费用的理赔。

体检、住院费用报销的支票,虽然过程繁琐,拖拖拉拉了十几天,但好歹还是拿到了。但接下来2万多块的手术费就真要了亲命了。

提供了材料的照片,过了一个月才说要提供原始单据。等了足足8个月、8个月!又让出具《所患急性胃炎与间质瘤无直接病理关系的医学证明》,这东西就不属于医院常规服务能提供的了,要专门找医学院、香港医院认可的专家开。

好在还没等陈先生找到路子开出这个证明,安盛就及时来信,通知他拒赔了。

理由也是非常清奇,总结一下就是:陈先生3年前有次因食物不洁得过急性胃炎,所以当时肯定就知道自己胃有问题,忍了3年直到现在才去做手术,这属于骗保。今后所有胃部疾病都不保,并且要把之前赔付的一部分钱退还。

是啦是啦,陈先生一年交将近3万保费,交了3年,就为了骗2万多的手术费。

而且因为使用无限告知原则,所以改判很难:一切可能遗漏的告知,不论问题大小,都能可以成为将来的把柄。所以陈先生多半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这案子放内地,我不说100%定论,但大概率结果是这样:

正常理赔:不跟你多逼逼,就拿钱砸你;

不赔:陈先生申诉,结果根据2年不可抗辩原则,判保险公司理赔。

内地有2年不可抗辩原则,这个原则虽然不是万能的(怕成为骗保者的保护伞),但很大程度保护了客户的权益。

举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某地,一位老人突然头晕,送医后陷入了深度昏迷。3天后,老人不幸去世了。他的儿子在老人生前给他买过重疾险,但申请理赔时却被拒。理由是“老人昏迷时间不足4天”,不符合条款中“96小时以上”。

法院判保险公司赔偿。给出的理由值得一读:重疾的设置是为了给患者和家属解决经济困难,而不至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定义是为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而不该是限制治疗方式。

法律的公正判决之外,深深透出人情的温度。当定义和初心相违背时,坚决做百姓头顶的大伞。这就是我们大陆的保险,我们大陆的司法。

比之某些出尔反尔、扯皮无赖的公司和规定,连基本的公平都没做到,更罔谈法外人情了。

买了港险,很多时候,注意,是很多时候,不是全部时候,只能是亲妈管不着,后爹不给管。

众所周知,我国专管保险的部门叫保监会,跟证监会、银监会、央行并称一行三会,监管我国一切金融。18年合并之后叫银保监会。这个部门权力之大,重视之深,可见一斑。

而大陆的保险监管架构叫“偿二代”,全称《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英文简称“C-ROSS”。这套偿二代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呢?谦虚一点说,是全球最全面、最先进、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我国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行偿二代的时候,吓得欧盟也在同一天实施了Solvency II体系。要是这一天欧盟没赶上,我刚才就不用说之一了。

这个偿二代凭什么是最先进的,这里不展开,

好学的朋友可以看我这篇文章:小保险公司靠谱吗

反正结果就是,不管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大陆的保险公司99.5%的概率都不会倒闭。即便真倒闭客户的保单也有公司兜底,也有得赔。

而香港的保险监管,经历过3个阶段。1983年第一次出台《保险公司条例》,此前只有一些零碎条例。但这个《保险公司条例》也只有61条内容,主要规范的都是保险公司运营、资质方面,稍有涉及消费者的。

2007年才第一次成立独立的“保险业监管局”;2015年修订了《保险公司条例》,形成完整框架体系。

然而这个体系的水平,类似于美国的RBC架构,至少比大陆落后了20年。

香港目前沿用的偿一代体系,使一些香港保司的偿付能力数据不能反映其真实偿付能力状况;而大陆使用的偿二代体系更细化、更严格,更能反映真实偿付水平。

香港的保险市场准入门槛,最低是1000万港币,至少在资本上,这个门槛极低,北上广随便一个有房的大爷大妈都达得到;而大陆保险市场最低要求2亿净资产,而且实际经验上看,从16年以来,2亿很难拿到牌照。

香港保险对利益演示基本没有限制,只对投连险有演示要求,所以很多保司人员营销时演示的分红假设很高,很多达6%-7%,甚至部分产品敢号称10%;大陆保险严控预定利率上限,防止利差损,到13年才把演示利率放宽到保底、4.5%、6%三档。

总得来说,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高,以自律为主。但是全依赖市场规则,总会有公司试图投机。而大陆保险公司很多是央企、国企、合资背景,监管以法律为主,管控更严格。

总结一下:在内地买香港保险,叫地下保单,属于违法行为,不具法律效力,一点屁用没有;

在香港本地买的保单,虽然合法,但是理赔严苛,核保时一个疏漏就可能导致未来拒赔。而且维权比较困难。

那么,买香港保险这事,大家还是缓缓吧。真的不值得。但有些人坏就坏在这点,风险他不说,造谣他在行。在很多人口中,香港保险被夸上了天。

为了防止有些不知情的人被忽悠或者有些胆大的真去买了香港保险,接下来,我就跟大家盘一盘这些“优点”是真的吗?

那么,说完了比较明显的弊端,我们再来客观地看看的香港保险的优势。一般代理人或者港险的拥护者常说的优势,有这么几个:

2)香港保险保障更好;

“香港保险”更便宜,是港险支持派的第一大理由。

如果你4、5年前这么说,那我可能会夸你一句:行家啊;但如果你现在还这么认为,那我只会在心里默默说:棒槌。

原理上说,决定保费高低的,无非2个因素:

定价标准方面,人身险的费率定价,依据的是人均寿命、疾病发生率。拿寿命举例,香港人均寿命男性80.5岁,女性86.7岁,位列世界第一,而大陆目前男性是75岁,女性77.9岁。

近年上市险企的财报也显示,大陆公司的风险折现率(数字越高保费越贵)是10%-11%,香港则是8%-8.5%。

所以客观上说,香港人身险产品的价格,在这一方面确实优于大陆。

这也是我说,如果4、5年前你说港险便宜,我会夸你内行的原因。

但别忘了还有第二个因素:市场竞争。

今天社会,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再想靠信息不对称赚钱也越来越难了。

2013年,大陆保险进行了费改,价格进步了一大截,大大缩小了和香港保险的差距。虽然很多走传统线下渠道的老牌公司,产品价格面对香港保险确实还很无力;但近年很多新兴公司大规模发力,主打性价比路线,早就开始碾压香港保险了。

推出的产品一个比一个丧心病狂,从消费者角度看,打得越凶,对我们肯定是越优惠。

肆童子本人亲自钓鱼,请某经纪公司为我设计了一份方案,计划书是这样:

25年缴费,一共将近7万美金的保费,确定保额却只有10万美金,其他都得靠分红撑。

香港保险宣扬自己便宜的时候,专挑软柿子捏。喜欢和X安福这种公认偏贵的产品比。像这样:

(以上保额保费均已换算成人民币)

不过我看到这个对比,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菜鸡互啄,不过是烂得各有特色罢了。

但如果换个真正能打的来,再比比看?

同样保额,20年缴费,保费只要1万出头,价格不到加裕智倍保的一半。差距大到我没眼看。和大陆主流的重疾险没法比。香港保险更便宜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2.香港保险保障更好吗?

这其实也是老观点。几年前内地重疾险还只保30几种重疾的时候,香港保险就保80多种重疾还带轻症了。所以有些人喜欢鼓吹香港保险保障更好。

不是吧阿sir,现在都2020年了,大陆的保险早就迎头赶上了。就像前面对比表跟大家展示的那样。你有五六十种重疾,我有百八十种重疾,比你强;你轻症赔付20%左右,且占用重疾保额,我轻症赔付30%、40%且不占用保额,比你强;你前10年额外给付30%,我60岁前额外给付60%,也比你强。在保障责任上,大陆的重疾险已经不落下风了,完全不输香港保险了。

此外,还有种论调,说香港保险疾病定义更宽松。这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前面不还放了个陈先生的赤裸裸案例,香港司法的弹性是远远不如大陆的。

不扯这些没用的,我们来看数据:

这是香港友邦2019年连续几个月的理赔统计,排名前三癌症、心脏、脑中风。

这是2019年大陆X安的理赔统计,排名前三癌症、心梗、脑中风。

所谓定义的差别,对理赔的影响并不关键。就比如癌症,香港重疾险通常不保T1N0M0或以下级别的甲状腺癌,部分公司按轻症处理,而内地是目前是按重疾理赔的,大陆比香港更有优势。再比如关于脑中风,香港通常要求中风后持续最少4周的神经后遗症,及因而导致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而内地要求在中风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香港又比大陆更宽松。

这个就是事实,你比我松一点,我比你松一点,整体的风险概率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可以去强调某个疾病宽松,那就是在罔顾事实。

这应该是最荒谬的一个理由了。首先,保险圈里常提的“避税”,避的是什么税?遗产税。

但是,大陆根本就没有遗产税啊。别说现金资产,连房产都不用交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只需要交少许契税。

而香港呢?需要根据财产的多少,分梯度缴纳遗产税。最高一档是18%。

那么除了遗产税,其他税的情况又如何呢?

因为我们讨论的消费者是大陆居民,所以要看大陆的相关法规:我国《个人所得税》第四条规定:保险赔款免纳入个人所得税。这个保险赔款包括财物损失、发生人身风险造成的伤害。

具体来说包括意外伤残、身故保险金,住院津贴,重疾保险金等等。

年金险比较特殊,关于保单分红到底是保险理赔还是资本利得,国家税务总局一直存在争议,但是目前也是不需要交税的。

普通人在保险上,关于税务的问题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还有一种有意思的情况,跟港险的流行不无关系:洗钱。

有些朋友,可能通过某些途径糊里糊涂就赚了一大笔钱。在咱们大陆,着实烫手,说不清来源的话,真不好处理。想着,要不买个香港的年金险,过两年再退保,这钱不就变成“保险所得”了吗,不就说得清楚了吗?

可惜这个法子也行不通了。我国2018年9月,正式加入了CRS金融信息交换。CRS,中译名《共同申报准则》。指的是各国、地区之间交换税务信息的协议,主要用来核查纳税居民是否依法履行了义务。

完犊子,这下香港这个避税天堂也被堵了。

这里再强调一点,大陆居民购买港险,正常获得理赔,香港的保险公司一般会以支票形式给付理赔金。客户必须到香港的银行进行兑付。这笔钱,如果想转回内地,也属于资产过境,要受外汇管理局限制,每年有资金限额。

不知道当年跟风达官贵人、不明真相的中产们,听到这里会是什么感想。

4.香港保险分红更高?

这一点,我们还是要虚心承认的,香港保险分红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c.香港经济发达,投资回报率高。

d.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渠道限制更小。

有些公司可能会把保费收入的40%-50%用作权益类投资,而大陆的保险行业监管极为严格,大部分资金只能用于存款、债权等固收类渠道,而用于股票等权益类投资的比例不能高于20%

港险的分红确实比大陆高。

但是!实际差距真的不会差出多少。

而且我这里还特指保障类产品,比如带分红的重疾、寿险。年金、万能险等理财性质的产品,大陆完全不输香港保险,甚至时常反超。

之前香港是不公布真实分红数据的,只要吹不死,就往死里吹。然后香港保监局觉得要管一管,2017年1月1日要求各大保险公司在官网披露分红实现率,那之后真是哀鸿遍野,活像网红被逼卸妆关掉美颜。

香港保诚2013年结算利率最高3.86%,16年是3.48%。是不是比印象当中香港保险的收益低多了?

这一份来自香港宏利。2016年结算利率如图,在3.4%-4.0%徘徊.

香港安盛,2016年结算利率4.3%,算里面不错的了。

香港永明金融,最高3%,最低才2.75%,这个是最离谱的。

别再吹香港保险分红比大陆高了。大家之所以长期有这种印象,我认为和我上面提到的监管机制不同,香港保险对利益演示几乎没有限制有很大关系。

这是香港某公司一款年金产品的宣传图。

看到这个表我笑傻了。50万的保费,到100岁翻68倍,收益3400多万,复利7%,平均单利将近112%。

真这么牛逼,每年那么多客户投保,10年打断巴菲特的拐杖,50年造一个首富、100年把证券市场拉下马,1000年直接统治全球金融都不是问题。

大家想清楚,复利这东西,难的是后十几年,前期能达到,后期会越来越难。长期的7%很难达到。

看见没,钱赚得快到你花不完。一年花100万,到最后还有2.6亿;累死累活一年花500万,最后竟然还有5432万。堪称金融蓝藻,账户里的钱就跟癌变了似的,疯狂增殖。

回过头再看看我们大陆的保险宣传,因为管得严,禁止用高收益进行演示,所以计划书都做得缩手缩脚,显得非常寒酸。

不禁感到一阵欣慰,同时又很骄傲。这就是我们大陆的监管。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你觉得所谓的高分红是真的吗?

综上所述,针对香港保险的宣传,到底有多少真材实料,是要打上大大的问号的。相比起大陆保险,香港保险在保障类产品的分红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产品价格、性价比;保障全面;“避税”等方面上,谁要是说香港保险比大陆保险有多大优势,那就纯粹无中生有了。

再考虑到资产过境、外汇管制,以及监管、司法上的欠缺,对于大陆消费者来说,基本可以一票否决了。

对于高净值人群,需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来对冲单一货币的贬值风险,那么港险可以是其中一种选择。但对于大多数,追求的是保障的消费者来说,我看不到选择港险的明显理由。

更重要的是。今年中国精算师协会将发布新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其中,特别新增了CI5、CI6两份: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经验发生率表。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在采访中表示会继续推动大湾区建设,为香港保险机构在内地开展业务提供便利。

我知道很多广东的朋友们喜欢去香港买保险,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有必要吗?

如果今后香港保险可以无障碍地在大陆经营,那么出于港险一贯的市场法则,和大陆保险的差别也会越来越小。这对两地保险良性竞争绝对有好处。而大陆居民也就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购买香港保险了。

所以,眼看革命就快成功了,大家稍微再等等就好。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就别非冒着那么多风险硬去买港险了。

如果还有细节上的问题,可以下方评论或关注主页信息给我留言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购买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全网高性价比产品测评+全网最全选购攻略:



}

香港公司内地投资分红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想要从内地拨打香港的电话,首先确定自己的手机卡已经开通了港澳台长途功能和国际长途功能,这样才可以拨打香港电话,可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直接拨打:“00+国家或台港澳地区代码+城市代码+对方号码”或“00+国家或台港澳地区代码+对方手机号码”。

除了使用手机进行拨打香港电话之外,也是可以通过网络电话进行电话联系的,比如QQ电话和微信电话,只需要双方互加了好友,在联网状态下就可以拨打网络电话进行联系了,这样也是比较方便的。

这里以微信电话为例,具体操作只需要打开手机,找到微信app并打开,进入到微信之后切换到联系人页面,找到要拨打电话的香港好友,点击之后选择视频通话之后在弹出的页面就可以选择视频通话或者语音通话了,在对方接通之后双方就可以进行通话了。

内地买香港保险的弊端是哪些

1、汇率变动:香港保险需要港币购买,人民币升值还好,人民币贬值那么购买的费用就会上升。

2、法律问题:香港保险受香港法律的保护,内地法律是不保护的。

3、可能发生理赔延迟;由于内地人和香港存在一定距离,假设发生理赔资料不齐全或其他问题,那么会延迟理赔申请。

4、无法享受增值服务:对于香港很多寿险公司来说,增值服务还是很不错的,若身处内地是无法享受到的,只是每年交钱而已。

5、购买成本上升:这是内地买香港保险的弊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续期划账、联络交通、沟通接洽都比国内的成本高。

1、在香港消费使用支付宝付款,商家会问你是用内地支付宝还是香港支付宝,因为香港支付宝用的是港币,大陆的是人民币。

2、香港支付宝不能向大陆支付宝转账,香港人下载的支付宝app和注册的支付宝跟内地是不一样的,但是大陆的支付宝可以在香港使用,香港支付宝不能在内地使用。

3、注意:香港只有部分商家支持微信和支付宝。

4、香港的主要支付方式有:现金、八达通、手机卡、易办事(EPS)、信用卡。

}

总有一些准备配置保险的朋友问学姐这样的问题“听说买香港保险会很赚?”、 “香港保险比大陆保险更安全?” “香港保险超便宜?”......到底这些消息是真是假,趁学姐有空一次性给你们解答!想直接看产品的也可以点击

1、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什么不同?

2、香港保险好在哪里?

3、香港保险坑在哪里?

4、什么样的人适合买香港保险?

一、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什么不同?

香港的法律属于海洋法系,香港保险受香港监管

大陆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大陆保险受大陆监管

香港的保险产品以港币和美金为主,国内保险绝大部分都是人民币计价的

香港的私立诊所非常多,诊所也是看病的主要途径,这跟大陆的医疗体系有所差异。

二、香港保险好在哪里?

香港人口平均寿命85岁,而内地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5岁左右。由于香港人的寿命高、重疾发病率低,所以在重疾险这一险种上香港保险的保费费率普遍要比大陆保险低,有的产品的保费要比国内的保费低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香港保险的保单是设有分红的,这个分红会分到保额上,保额随着时间增加,而内地保额一般不会随着时间增加。内地属于定额保险,由于通货膨胀,在几年后金额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会减少,分红的设置在一定限度上抵抗了通货膨胀。

香港设有资产增值税及遗产税,购买香港保险可以避税。要是购买香港的人寿保险,若是投保人身故,收益人所得的赔偿是不用征收遗产税的。

看到了这么多香港保险的优点,学姐给你们整点实际的!

三、香港保险坑在哪里?

香港的健康告知需要遵循最高诚信原则,属于“无限告知”,即在投保时,就算保险公司没问,受保人也需要披露过往的健康问题和医疗记录,不能有任何隐瞒,以后理赔如果发现是既往症也有可能拒赔。

而大陆的健康告知相比香港来说更为明确、清晰,大陆的健康告知属于“有限告知”,有问有答,没有问到的不需要回答。健康告知太难过?学姐这里有些实用小技巧~

(2)理赔时间难以确定

大陆保险的理赔因为有保险法的明确规定,理赔通常都能在一个月左右结案。而香港保险在理赔时效这方面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有的香港保险在大陆没有分支机构,理赔时效更不能保证。万一保险公司对案件存疑,进入调查阶段,随便拖好几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港险理赔所需资料与大陆理赔所需资料不同,对于不清楚流程的人来说,这也加大了理赔的难度。

(3)内地人在香港投保的难处

首先是投保问题,香港保监会规定需要“见单缴费,到港缴费,缴费需要开香港银行卡”,只有本人到香港投保才会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但人多人到港一趟十分不方便,增加了时间和经济上的负担。

其次是汇率和汇入的问题,香港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美元保单和港元保单,所以这里就涉及到汇率风险。假如美元大跌,那就会影响日后大陆居民的保单,提取回来换成人民币的问题。另一方面,保单涉及到外币,就很容易被管制,现在结汇限制5万美金每人/年,一般重疾赔付很容易就超过限额,难以将现金转回境内。

四、什么样的人适合买香港保险?

(1)广东近港居民,来往便利,沟通无障碍。

居住在香港附近的内地居民更适合在港购买保险,并且在沟通交流上也更加方便,避免出现理解错误。

(2)经济实力强,收入高的人群

收入高,有闲散资金的人群,会更加需要考虑资产配置和长期财务规划,美金保单这方面的功能性更强。

(3)有境外移民、就医倾向的人群

有境外工作、生活需求的人群可以用保单确定相关资产的权力分配、延迟交税、降低税基和税点,提前做好安排。

(4)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客户

香港保险遵循严格核保的经营理念,健康告知要比大陆严苛许多,身体原本就有些小毛病的可能并不能通过核保或者需要加费、延期等等。

一根针不会两头都锋利,香港的保险自然有它的优势和弊端,要不要投保就看个人的实际需求了。如今大陆保险发展越发成熟,不少产品与香港保险的差距已经很小,甚至比它优秀,所以学姐建议如果非必要,根本不用太过纠结,在大陆也能买到好保险,不信你看

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知识,欢迎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这里有满满的保险干货,最新的保险消息分享~碰到关于保险的问题,还可以随时随地找学姐帮忙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专业中介渠道投保的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