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降飞鸟如海沙在圣经中的帕子代表什么那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过,有些人将歌革想象为波斯王古列,也有些人将歌革想象为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或者还有些人想象为后面的罗马、阿拉伯、奥斯曼帝国等等,还有些人因为作者的故事里多次提到极北之处而将其想象为俄罗斯或苏联,但都因历史上明显没有发生过作者所写的这件怪事而被否定。

有一些人则认为作者写的跟上世纪以色列刚建国时发生的中东战争有点相像。比如说在作者的故事里说当时以色列人刚归回不久,国内还一片荒芜,1948年以色列刚建国的时候确实也相当于是一无所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刚宣布建国,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最后阿拉伯联盟战败,跟歌革在故事中失败一样。

阿拉伯联盟的范围跟作者描述的歌革势力的范围比略小,如果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当时以色列人认为在极北的土耳其和伊朗加入战团的话,就完全可以对标故事中的歌革的盟军,但就算这点差别,起码也说明这两件事不能等同,要知道,如果是神的预言,怎么可以有这么大的误差呢。还有,阿拉伯联盟当时虽然战败,其实他们多国投入战争的军队只有4.3万人、最后并非全军覆没,而是约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也约有6000人。另外,战争当时没有发生地震、冰雹、硫磺火等,事后以色列人既没有烧军械七年,也没有埋尸体七个月。中东战争总共发生六次,事实上没有一次跟作者的描述真正相似,所以某些人的猜测肯定是不对的。

第39章还有最后一段,说以色列的复兴,我们先介绍这一段的内容,最后再来讨论歌革迷团的事。

作者继续编耶和华的话说:

我将在列国中彰显我的荣耀,万民都会看到我的手施加在他们的身上,对他们进行判罚,

在那日之后,以色列家就知道我是他们的神,

列国人也将知道以色列家被掳掠是因他们的罪孽,

他们得罪我,我就掩面不顾,将他们交在敌人手中,他们便都倒在刀下。

我以前照他们的污秽和罪过待他们并且掩面不顾他们,

现在我又要为我的圣名发热心,我要怜悯以色列全家,使雅各被掳的人归回,

我将他们带回到本地安然居住后,他们将不再记得对我的背叛和所受的羞辱(有的版本写承受羞辱),

我将他们从各敌国聚集带回到以色列,我就是通过他们在列国百姓面前显示我的神圣。

我使他们被掳到外邦,又聚集他们归回本地,他们就知道我是他们的神耶和华。

我将不再留他们一人在外邦,我也不再掩面不顾他们,因我已将我的灵浇灌以色列家。

第21句说我在列国中彰显我的荣耀,第23句说列国人也将知道以色列家被掳掠是因他们的罪孽,还有上一章的38:16、23都说在外邦人的眼前显为圣,这些语句可能都是为了与前面36:5、7相呼应。前面说因为以色列人被赶到各邦,外邦人就耻笑和羞辱耶和华,所以耶和华发誓要让他们担当自己的羞辱。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作者说要把歌革及所有外邦人骗到以色列来受死,原来他的思路就是要让他们担当耻笑和羞辱耶和华之罪,第23句相当于说向外邦人解释不,以色列人是冒犯我被我赶出去的,并不是我老神家保护不了他们。

当然,作者写他们的神在外邦人面前显示荣耀是为了让以色列人对他们的神有信心,他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以色列人都回来信仰他们的民族之神耶和华,希望以信仰凝聚民族,这样他们的民族就不会消失,或许终有一日可以复兴。

我们读完了第38、39章,却还没有说作者写的歌革究竟指的是谁,这个经学家们说以西结书最难懂的预言、最难解读的部分,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呢。在说我们的解读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新约时期的经学家是怎么解读的吧。启示录20:7-10说: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从监牢里被释放,出来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国,就是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他们上来遍满了全地,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就有火从天上降下,烧灭了他们。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

显然启示录的这两句话就是根据以西结书的这两章写的,只不过以西结书写玛各地的歌革,启示录作者可能没读那么认真仔细,写成歌革和玛各,本章写地震、瘟疫、流血、暴雨和冰雹、火和硫磺,还有让他们自相残杀杀灭了他们,启示录只写火从天上降下。这点区别都还算小问题,主要的一个大问题是,以西结书说歌革是被耶和华“调转”来的,而启示录却说是在千年之后,撒但出来迷惑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

我们以前曾说,根据撒母耳记下24:1和历代志上21:1,一个说耶和华激动大卫数点百姓,一个说撒但激动大卫数点百姓,所以耶和华=撒但。看来根据以西结书和启示录,耶和华=撒但又多了一个证据。这是开开玩笑,其实圣经的这些问题,只是证明圣经的作者们瞎编,他们写的事都是编造的,并不真实。就算我们不说他们是瞎编,启示录的说法至少证明一点,当时的人也认为以西结书说的这件事情在当时还没有发生过,而当时不说全部被掳以色列人归回到以色列,也至少已经有很多人已经归回,按旧约说在居鲁士时期即有人归回,那么早归回的人都已经归回了几百年。

在解读这两章内容的时候,我们已经告诉大家,作者说的这件事如果有,就应该发生在古代,而不可能发生在将来,既然古代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证明这件事只不过是作者编造出来的。实际上作者编造的不只是这件事,可以说,以西结书的全部内容都是他编造的(除了另外作者的部分),比如说他看到神的异象,比如说神带他飞到耶路撒冷等等,这些我们在前面都已经说过。既然他前面说的事情都是假的,为何歌革这件事就要是真的呢。有一点确实如经学家所说,猜测歌革是谁或者什么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或国,你猜谁都是错的。

虽然我们认为作者写的歌革的故事纯属虚构,我们不必将其作为真事或者将来会发生的事来探讨,但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虚构,这件事却可以探讨一下。前面我们说过,作者编的歌革的范围大约就是波斯的范围,而玛各地应该也是在波斯附近,我们从先知书也可以看出,他们爱将波斯称为北方,所以作者所写的歌革在他心中的原型肯定是波斯,这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作者自己知道他编的故事是假的,他就不能写作波斯,要知道,在那百来年间,那片土地的主人从亚述换到巴比伦,又从巴比伦换到波斯,作者虽然应该是生活在波斯时代的人,但是他也不知道波斯会不会一下子又变成别的。如果他写了波斯,而波斯时期以色列没有复兴,那就会明显证明自已写的是假预言,那当然是不行的。

我们之前说过,圣经中关于历史事件的预言都是假装以前的人在写历史,对未来的事如果有什么猜测或者期望,可不能写的太明,否则是摆明要被戳破的。他写这个歌革是在玛各地,位置在波斯附近,并且范围与波斯一样,是因为亚述和巴比伦、波斯都在那个附近的位置兴起,范围也差不多,所以他想,如果有波斯的接替者,可能也是那个位置附近的某国,他没有想到后来的马其顿、罗马、阿拉伯都不是兴起在那里,而是兴起在他不知道或者意想不到的地方。

作者用假名来编故事,显示出他有他的小聪明,因为用假名只要发生有点相像的事,人们就会说这个假名就是指某某,作者的预言真准,如果没有发生相像的事,人们就会说这事还没发生。只不过他将歌革的故事编的太古怪离奇,以致什么事都很难与其高度匹配,就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者的这种小聪明到新约的时候也有人体会到,启示录第18章说巴比伦的倾倒就相当于是学了他的样,只不过启示录作者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他不把这个敌人起一个谁都不知的名,而是起作灭亡犹大的这个世仇的名,但是这两者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巴比伦早已灭亡,所以就不会当它是真名,只会把它当作某敌国或者某敌对势力的代称。

圣经作者们搞的这些小聪明能迷惑一些人,但是只要人们深入细想,他们的小聪明就会起反作用,因为这些实际上显示出他们写的并不是什么神的预言,而是编造的故事。如果是神的预言,那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何必弄什么假名呢,用真名不是更能显示神预言的准确吗。事实上写真名的他们只能写历史上已经知道的事,比如说假装预言巴比伦王布尼甲尼撒灭亡犹大,不仅国名,连人名都准确一定不差,如果说他们真能对以后未知的事也这样预言,那才算真本事。比如说,如果说旧约真的是预表新约的,那么至少要把罗马时的耶稣这个国名和人名应该准确预测出来才对。

作者如果不要编那么复杂的故事,只“预言”以色列复兴,可能更容易套到历史事件当中,但是想象力丰富的人总是喜欢编故事,不编故事就不能填充先知书的内容,反正前面更假的都编了很多,他不再乎多编一些。以西结书作者为什么要编歌革这个故事,一方面可能是我前面说的,与36:5、7相呼应,另一方面他想在最后给被掳的以色列人编一个他们的神打大胜仗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安慰被掳以色列人,而且也有利于故事的传播。很多小说和故事都会在最后安排高潮的情节,这是一种写作的技巧。以西结书写以色列人在复兴前报了大仇,启示录的最后写基督再临前巴比伦被倾倒,都是使用了这个技巧。他们在最后写大仇敌被倾倒和覆灭,让以色列人觉得更安慰、更刺激、更解恨、更有趣、印象更深刻。

我们知道,根据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赛亚书等,我们分析在波斯时期有些以色列人回到了耶路撒冷,我们不能确定以西结书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有没有回到耶路撒冷,但是至少可以确定当时就算有些人回去,应该回去的人还不多,耶路撒冷还相当于废墟差不多。这个故事说以色列人刚回去的时候没有城墙、没有门、没有闩。如果说作者已经在耶路撒冷,意思可能是指当时回去以色列的人相当少,完全没有什么力量,所以也没搞什么建设。第28句说我将不再留他们一人在外邦,我也不再掩面不顾他们,就有点相当于劝归,就是劝在外的以色列人归回,一个也不要留在外邦,如果所有人都回去,可以壮大他们的力量。如果说作者当时没有归回,那么也许这一切还只是他的梦想。

}

“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约珊生了示巴和底但。底但的子孙是亚书利族、利都是族,和利乌米族。米甸的儿子是以法、以弗、哈诺、亚比大,和以勒大。这都是基土拉的子孙。”(创25:1-4)

创世记的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11-25章)来记载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一生,非常特别的就是经文大部分都是关于结婚的事情。

11章说他娶了撒莱为妻,不过撒莱不生育,撒莱后来被神改名撒拉;

12章提到埃及法老把撒拉娶进宫要纳她为妃子,婚事因为神干预降灾而没成;

16章写到亚伯拉罕在撒拉的要求下,娶了使女埃及人夏甲为妾,生了以实玛利;

20章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又在亚伯拉罕的眼前把撒拉娶进了宫,但因神在梦中严厉指责警告而后作罢;

24章亚伯拉罕派老仆人回哈兰老家去给儿子以撒娶妻,这个婚事在撒拉去世三年后顺利完成,以撒和利百加结婚的时候,亚伯拉罕已经140岁了;

25章记载撒拉死后亚伯拉罕又结婚了,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犹太人传统称她为亚伯拉罕的妾(代上1:32),认为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与撒拉相提并论。当然这么多次婚姻的记述都跟神与亚伯拉罕所定的应许之约有关联,而且作者有意让读者体会出神对男女婚姻的神圣与家庭建立生养众多的重视。

创世记22章最后一段经文曾经提到有人给亚伯拉罕报信,说他老家的兄弟拿鹤有十二个儿子而且生了第三代孙子孙女。这个记载是个伏笔,不但引出24章以撒与利百加天作之合的婚事,而且让亚伯拉罕想到要有更多的子孙,因为他年纪老迈但只有以实玛利和以撒两个儿子,而以实玛利又已经被逐出家门。

神多次赐福亚伯拉罕都提到他的后裔将多如海沙,神也立他为多国之父。亚伯拉罕虽然很老了,但神继续恩待他。撒拉死后他娶了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六个儿子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他们也各自有子孙。

作者把这些人一一记录下来也是对后来历史的伏笔,不能忽略。例如心兰的后代就是列王时代的心利族(耶25:25);米甸非常有名,后来雅各的儿子约瑟就是米甸人带去埃及的(创37:36),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就是米甸的祭司(出18:1);书亚族的后代有一个人叫做比勒达是约伯的朋友(伯2:11)。示巴人和底但人经商在大先知书中多处提到过;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做以色列王时曾治理过亚书利人(撒下2:8-9)。

圣经中描述的这些后代不少都认识耶和华,显示出亚伯拉罕在世时曾经把他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传给这些庶子。这些庶出的子孙,再加上以实玛利极多的后代,成为历史上许多国家民族的祖先,正应验了多国多民将由亚伯拉罕而出的预言。

当时亚伯拉罕有了这么多庶出的子孙,他要如何处理分配他的财产地业,才能避免纠纷呢?在神的应许之约中,只有以撒才是在应许中生的,也只有他具备资格能继承迦南地业。多年前以实玛利就已经离家,不能与以撒一起承受产业。现在假如这些从基土拉生的庶子,在亚伯拉罕死后想要争夺产业,以撒一个人根本无法跟这么多人抗衡。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亚伯拉罕在自己离世之前把财物分配好,并且安排庶子全数离开迦南地,移民到别处居住。

“亚伯拉罕将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庶出的众子,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往东方去。”(25:5-6)

亚伯拉罕把牛羊财物分给这些庶出的子女们,然后让他们全部移居到东方,“东方”就是指现在死海东方那片广大的阿拉伯旷野。亚伯拉罕这么做就避开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子孙争产纠纷,直接保护了以撒这位应许之子,让以撒和他的子孙拥有全部迦南地业的继承权。

圣经对以撒的描述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的;在摩利亚山上,神预备羊羔代替他成为燔祭,他承受了神的救恩,如同死里复活一般;老仆人把利百加从巴旦亚兰迎娶回来献给他做新娘,他承受了神的祝福,延续应许之约;亚伯拉罕把庶子全数送走,让他承受了神所赐应许之地。

经文说“亚伯拉罕将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也就是说以撒承受了神所赐给亚伯拉罕的,继承了神所应许亚伯拉罕的。我们读圣经读到这里有什么感受吗?圣经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看加拉太书4:28,保罗说:“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

使徒保罗熟读圣经更领会经文中的灵意,他用以撒这位应许之子来比喻基督徒拥有神儿女的身分,不论是男是女都包括在内。他说我们成为基督徒就成了应许之子,如同以撒一样。我们这些基督徒都要经历“以撒的神”,等同经历“神是我们的一切”,像以撒一样经历“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我们“在基督里也得了基业和荣耀”。

更深一层的认识,从以撒的出生、被献、娶妻和继承,圣经让我们明白以撒预表神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耶稣的降生是神的应许,耶稣被钉S字J是神为世人预备的赎罪羔羊,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教会就是将来基督羔羊婚娶的新妇。以撒的身分地位是极重要的,所以圣经从头到尾都强调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和以色列的神,这是真理,是应许,是恩典,是生命。

“亚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岁。亚伯拉罕寿高年迈,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他两个儿子以撒、以实玛利把他埋葬在麦比拉洞里。这洞在幔利前、赫人琐辖的儿子以弗仑的田中,就是亚伯拉罕向赫人买的那块田。亚伯拉罕和他妻子撒拉都葬在那里。亚伯拉罕死了以后,神赐福给他的儿子以撒。以撒靠近庇耳拉海莱居住。”(25:7-11)

亚伯拉罕出哈兰进到迦南地时是75岁(创12:4-5),神让他寄居在迦南地刚好100年。正如神在15章中对他的祝福说他将享大寿数,亚伯拉罕日子满足,175岁时去世,这100年中充满神的恩典、引导和祝福。他跟他的列祖一样终于有一天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他的身体并没有归葬在米所波大米老家的祖坟,而是埋葬在他向赫人买下的希伯仑麦比拉洞,他的灵魂跟列祖一样都回到神那里去了。亚伯拉罕只是寄居并没有得到迦南地业,但他却是有信心有盼望的人。希伯来书的作者对此有深刻的描述: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中的帕子代表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