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线城市排名酷选怎么样?公司实力如何?值得投吗?

总占地面积:约17.24万㎡

总建筑面积:约9.07万㎡

面积:75㎡、89㎡、96㎡(高层)106㎡、118㎡(洋房)

装修标准:中秧空调加新风系统

梯户比:洋房1梯2户,高层2梯4户

地址:苏州市太仓市郑和路

项目区位-- 未来城市新中心

太仓南临上海,与宝山、嘉定仅一桥 之隔,作为上海沿江、沿海发展“出沪一站”,承接上海中心城市龙头带头作用,未来将打造滨江临沪国际化大都市,太仓于沪太双城中轴之上,构筑“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浏河作为长江口度假区核心区域,紧靠太仓三大天然氧吧之一滨江湿地公园,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养生环境首屈一指,是宜居、 宜游、宜业的花园城市。售楼处电话:400-902-4868转6【营销中心】

下一站太仓,上海下一站

周边配套:【交通】嘉闵线,太浏快线等三横三纵交通网,G15 S48 S7,高铁太仓站、浏河客运站

【商业】老街商圈、听海路商圈、吉麦隆、好买得、京润发、肯德基

【学校】明德幼儿园、明德小学、明德初中、规划幼儿园小学,西北工业大学及西郊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医院:浏河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太仓分院

环境:浏河古镇、浏河公园、江滩湿地公园、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童世界乐园

象屿地产集团成立于1993年,公司专业从事城市开发运营,聚焦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工程代建四大业务领域,以住宅开发为核心,涵盖商业、旧

改、长租、养老等丰富业态,系一家集土地集中开发、房地产开发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的专业化集团公司。

公司业务版图遍布全国,深耕长三角、海西、成渝核心都市圈,覆盖福建、上海、江苏、重庆、天津、河北等区域,形成“3+X”的战略布局。基于对城市未来

的思考,对人居生活的不断探索,将企业发展深深融入到区域经济之中,为城市发展源源不断输入持久生命力,致力于打造受人尊敬的综合型城市服务运营商。

秉承“构筑幸福人生”的品牌理念,精研城市人居需求,推出「幸福生活细节」、「小象幸福家」产品服务战略体系,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升级产品服务体

系。公司始终坚持专业化运作、稳健经营、精耕细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尊重。售楼处电话:400-902-4868转6【营销中心】

路面道路方面:浏河交通便捷,沪太、蕰川两条国家一级公路在境内交汇,S7沪崇高速实现了上海主城区与太仓的无缝连接、G346国道直达上海,G15沈海高

速、S48沪宜高速通达江苏各地。公路交通至上海市中心50公里左右,到上海虹桥机场36公里;苏至州中心80公里左右,畅行城市快车道。

已确认上海市域嘉闵线向北延至太仓境内,上海嘉闵线北延伸至太仓站,将实现与沪苏通铁路换乘,并可与上海经苏州、无锡至常州铁路贯通运营。嘉闵线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太仓市民到上海的出行便利性,预计太仓市民到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一小时以内;项目周边3条轨交线路联动,距离上海地铁7号线美兰湖站15km,距离上海地铁1号线富锦路站20.3km,距离上海嘉定北站20km,通过地铁无缝连通人民广场、徐家汇、静安寺等繁华商圈。售楼处电话:400-902-4868转6【营销中心】

项目距离沪苏通铁路太仓站仅约6.1公里,作为沿海铁路高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联系搭建便捷的客货运输通道,对于提升太仓城市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苏南沿江高铁的规划建设,将增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形成东西双向互动的格局,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使太仓更加快速地融入上海、南京都市圈;沪通铁路已通车,作为沿海铁路高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联系搭建便捷的客货运输通道,对于提升太仓城市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设计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建成通车后,浏河到上海仅需半小时左右。

医疗资源方面: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完善的医疗设施,距离项目2.7公里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太仓分院),切实为业主健康保驾护航。方圆

30km内即可享受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尽享全方位、高标准、国际化医疗保障。

为避免客户集中参观,影响服务质量和参观体验

疫情时期仅接受预约参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中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错误或侵权,告知即删!——

}

可能现在是考研学子的调剂时期,这个回答的点赞数又多起来了,我本人是第一届非全研究生.也曾经是一个坚定的非全研究生改革政策的支持者,看好非全未来的前景.

但是,在2019年8月的时候,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了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在职定向考生",当时我忙于校招,对于这个回答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编辑,后续说法也比较委婉.但是这个时间段发现许多网友在继续点赞这个回答,我觉着有必要把话再说的明白一些. 那就是:

在2019.8以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不适合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学生去攻读了,应届生去读这种研究生就好比是被骗进了杀猪盘. 毕业就是被杀的时候.

我觉着没必要再做过多的解释了,就是字面的意思.我明白许多面临调剂的学生可能感觉现在压力很大,甚至想把非全作为一个备选项,实在上不了全日制就去读名校的非全,我想说非全当前的政策已经很明朗了,不像17/18/19级那会,还能找到一个学校攻读非定向的非全,不用再对非全抱任何幻想了,非全现在的定位就是以前的"在职研究生".

具体可以看我最新的回答.

今年教育部的新政策中提到以后非全研究生“原则上只接收定向考生”,所以大家再想攻读非全研究生的话最好自己妥善考虑,主要看看毕业有没有三方协议,另外我所有讨论的非全情况仅限于计算机专业,毕竟今年非全研究生就业困难还上了微博热搜,但我们计算机专业的非全就业真的不怎么困难,连我这样没实习,没项目,没软件开发经验的水货也拿到了年薪30万的offer。

北航的17级非全毕业都有三方协议(有工作的辞职后拿离职证明就可以领取,没工作的直接发放),非全同学们的就业也非常好(我们这一届200+非全,我自己认识的大约在40左右,样本主要参考我认识的同学,也包含我本人在内),我舍友均在30万以上,最高拿到了40万,普遍在35--38,我是宿舍里offer最低的,不过录用我的公司名气排在宿舍前二。非全同学们BAT,头条等知名企业也都有去的。目前我认识的非全同学里收入最高的是51万base北京(34*15)。全日制同学我没有接触过,但听我舍友说,觉得我们这届非全找的工作整体情况略好过全日制(这点我一个全日制的都不认识,无法验证,存疑。如有质疑的全日制同学可以自行打听下本校同专业非全的就业情况加以验证)。

所以虽然目前非全研究生已经不适合应届生再去报考了,但如果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并且对非全研究生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开课吧的非全备考课程,是免费的

因为我自己是边工作边读研,没实习,没项目,也没互联网工作经验,最后简历写了2个自己在网上现学现卖的项目,找工作也很顺利,目前已拿下了两家比较知名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一家外企28w+签字费+餐补,一家民企22k*15+餐补),而且在10月底11月初已经不打算再找工作以后,还有一些之前投过简历的挺不错的公司发邮件和打电话,邀请我去面试(小红书,度小满,字节跳动等),最近字节跳动又在补招,之前面挂了,又被别的部门捞起来了,过几天可能要再去面(鞭)面(尸)。不禁感慨读个好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真的是挺有用的,哪怕是非全。

读研转眼也2年了,期间比较遗憾的是从始至终没有魄力从家乡的垄断央企辞职。因此没有在互联网公司实习过,没有和同学们一起搞过事情,也没有怎么享受过校园生活,因为平时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乡上班。

当然没辞去工作也有不少回报,比如目前国企工作每月到手已经达到了将近1万,还有不少额外福利和医疗保障(一下子税前30万一年还给996的北京互联网工作就不香了),读研期间和女神结了婚,还生下了一个超级可爱的猪宝宝,存款也积累了一些,虽然依然很穷,不过预计再过一两年可以考虑给宝宝在家乡买套学区房了,可能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依然会选择不辞工作去读研。

当然,也有不少心酸的经历,比如第一次面试某手机厂的时候被一个年轻的面试官狠狠地鄙视了一番,导致一段时间意志消沉无心学习。

初期找工作不利,有些灰心的时候,天天被女神嫌弃没出息,说我读研花那么多钱最后连个工作都找不到真丢人。

不过还好最后的结局也算满意,实现了最初的期望,拿到了名企offer,女神也开始挽留我说别去北京了,两人以后一起在家照顾孩子也挺好,何况目前的工作在家乡也算是挣得很多了。

当然读研对我个人最大的意义在于自我认同。我所在的国企工作内容基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以前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所在的国企倒闭了,我还能找到其他工作吗?答案是基本不能。而现在,在名校研究生学历和应届生身份的加持下,我却拿到了读研前我认为给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拿下的offer。也拥有了更多的其他选择和机会,比如考公务员,家乡附近的科技公司还有个别的国企研究院也在社招,甚至于可以考虑以后利用业余时间接些外包项目等等。至少目前,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没了现单位就再也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体制内人士了。

还有就是也认清了互联网行业的面纱。读研之前,总觉得月薪2万真多,一个月2万的话能解决多少多少问题,手头给松范多少多少。然而互联网行业的工资其实说的都是税前工资,到手一般给乘个0.75,如果收入太高可能给乘个0.7。另外考虑到北京的生活成本,税前2万的话其实攒下来得钱并没有很多,而且很多高薪入职的应届生其实是出道即巅峰,未来的两三年内大概率不会再涨,而且加班情况,裁员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再一个就是35岁的中年危机。

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考虑一下垄断性质的国企央企,真的不比互联网差多少。

另外对于已经工作的人士,通过攻读非全提升学历也是一种对抗中年危机的方式,可以关注一下开课吧的非全备考规划课程,可以帮助节省不少时间,少走冤枉路。

这篇回答估计也就更新到这里了,这个话题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当时也是年轻任性,大言不惭的高谈阔论了一番,现在想想好丢人 不过也算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网友。有支持我的,有反对我的,也有上来就骂我的,还有等着看我笑话的。

总而言之,这个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结局不坏,没有像某些嘲讽我的网友那样想象的那样,简历直接被扔垃圾箱,毕业学历不被认可。也不能说好,以前羡慕互联网的高薪,现在真的近距离接触后才发现背后的问题也很多,只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最后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今年8月教育部的新政策,自20届开始非全研究生原则上均要求定向,因此不再建议应届生报考了,已报考非全的应届生目前还可以更改志愿。

今年开始虽然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介意是否是非全研究生,但已经有2至3家二线互联网公司提出不接受非全,不过之后态度又有所动摇,目前还没明确定论,只说需要与校招组反馈确认。现在就业形势似乎越来越严峻了,各行各业也都在往计算机上转,三四年前在职单证都能参加校招,现在双证有三方有派遣都有极个别互联网公司宣布不要了(当然bat还是要的),以后互联网的门槛可能也会越来越高,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再谈谈对计算机非全研究生的看法,首先互联网行业确实是看能力的,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校招生来讲,“能力“是靠比赛、实习、项目和论文撑起来的。

这对于非脱产的研究生就很尴尬了,拿我个人举例。没实习经历大厂发个笔试邀请就没下文了。二线互联网企业虽然会邀请面试,但因为自学的项目比较薄弱也只能拿到白菜价甚至是劝退价的意向书,还因为有社保最后不一定能够入职,当然了,菜是原罪。而且近3年随着房价的上涨(对比16年房价),本职工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导致转行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非脱产攻读非全研究生虽然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确实收益也是非常的小,远达不到预期。

对于目前脱产读非全研究生的同学,个人建议就是尽快进入求职状态,要尽早出去实习,积累项目经验。这样简历才会好看,校招或者暑期实习的时候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出色的面试表现,也会拿到比较满意的offer,我的非全同学里也有进入bat一线大厂的,基本都是属于早早参加对口岗位实习或者发了论文的。千万别像准备考研的时候那样读研期间一直都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学习,除非你能发顶会论文。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最近开始尝试投互联网全职工作的简历,已经陆续收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互联网公司的offer,因为研究生尚未毕业,HR跟我说如果入职的话执行的是本科待遇(针对开发岗位,同等水平下通常研究生入职起薪会高1到5千,且工作经验年限要求较宽松),目前收到的offer中最高的是月薪15k*13(本科待遇)。不过,这与我目前的工作比起来并不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薪资,我依然没有选择跳槽。

不过这已经可以证明研究生的学历以及学校光环还是很有用的,即便是大多数学生们不太看好的非全。

offer截图暂时先不放了,毕竟研究生还没有毕业,还不能算是读研的最终成果,等明年校招或者找到真正令我心动的互联网工作的时候,我会在该回答下统计一下自己找工作的情况。

所以,不要再争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谁好谁坏了,不管你读的哪种类型的研究生,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凭借个人的实力去找工作的。既然当初选择了攻读研究生,那就是为了在三年后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而不是通过鄙视他人来获取廉价的优越感,不是吗?

继续借鉴专硕的例子,非全日制含金量的争议预计会持续到2020年以后,如下图(专硕的2009年对应非全的2017年,2012年对应非全的2020年):

讽刺的是当年评论中被黑的某些学校的专硕,恰恰是该问题下一些反对非全的答主所攻读的学位。

大家吐槽的考试难度啊,学费问题啊当年的专硕也是一样一样的(当年没有奖学金,只分公费和自费)。大家拿在职研究生给非全的黑点专硕也是有的。(2009年以前所有的全日制研究生(统考)都是学硕,所有的在职研究生(非统考)都是专硕)。

至于毕业后的派遣政策,我只能说教育部一直没有下文,这我也没办法。但是,派遣证只对于体制内的单位有用,这直接决定了你有没有参加体制内单位校招的资格,因为这涉及到调动档案的问题(一般而言,体制内单位都有保管档案的权力,比如学校,政府,国企等)。对体制外的单位则用处并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并不具备保管档案的资格,一般而言都是挂靠人才市场的。

目前第一届非全也仅是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关于非全实习的问题已经开始有人在网络上煽风点火了。针对实习问题企业认不认,我建议大家最好自己投一投简历,走一走完整的招聘流程,面的公司多了自然就知道一个企业需要和看重的是什么了。

另外有些网友拿网上投简历的学历类型说事,这个问题这里我也统一说一下:除非在网上投简历有“非全日制”或者“统考”这个选项,否则一律选择“普通全日制”,而非“在职”或者“成人教育”,因为非全参加的是全国统考,与全日制考的是一套卷子,过的是国家线,学历类型与全日制完全相同,只是培养方式不一样。所以选“普通全日制”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记住,找工作首先是一种竞争,要的是突出个人的优势和实力。

非全目前是价值洼地,打个比方目前名校的非全就好比是一个好地段的城中村(地段有多好就看你学校有多好)。

再有就是在相亲的不同阶段,你在妹子心目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在初次见面阶段(投简历,网申)妹子拒绝你基乎是没有成本的,你每通过一次笔试面试,就意味着你通过了一次妹子对你的考验,好感度up。当妹子已经打算对你托付终身的时候(终面通过拟录用)再拒绝你对于妹子来说,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许多非全学生犯的一个错误就在于自己不敢去参加相亲,私下里加了个妹子微信上询问“你好,请问你会考虑没车没房的男人做你男朋友吗?”你想让妹子怎么回答你。而且非正式场合下许多的标准做不得准,你问一个单身妹子的择偶标准,也许妹子列出的条件会非常非常高,有多离谱可以知乎一下(招聘要求),但最后真被男友追到手后,你会发现她男友远达不到她当初要求的标准。

至于说你的行为是“欺骗”“隐瞒”什么的,只是一些单身狗们愤怒的咆哮,不必理会。况且你确实是“城中村”的,不算欺骗,以后家里被拆迁了得到拆迁款,妹子自己也是受益人,指不定是谁心里更庆幸,除非你打算把本可以成为你老婆的漂亮妹子拱手让人。

另外找工作与相亲相似的地方就是成败也是看运气的。毕竟每个妹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些妹子就是看不上你,这也说明不了什么,这真的不是你的错。只要你足够优秀,大可以找一个更加漂亮能干的妹子做女友。

除了房子(学历),长相(能力)也很重要,许多屌丝总以为自己没女友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房子,当努力买下了市中心地段的大产权房子后顿时就觉着自己可以随意挑选那些当年自己因自卑而不敢追求的女神。事实上你想多了,有些屌丝即便有了房子也照样没有女朋友,因为他长得太丑了。

最后来一波负能量,目前相亲有一部分已经不用自己出马了,有些妹子比起你本人来更关注的是你爸妈条件怎么样。

目前武大非全(曾明确承诺非全派遣的学校)已经产生了关于体制内单位校招问题的纠纷,报考非全的应届生请密切关注,毕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

前两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其实大家并不是真的很关心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大家真正关心的是自己以后的发展,自己毕业后的前途。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能不能跳槽到自己理想中的好单位。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

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这个争吵不休的话题。非全含金量高,全日制的含金量就变相降低了,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希望单凭一个硕士文凭逆袭翻身的希望破灭了。所以这个话题才会有这么多争议。

现在读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17年新开设了非全,研究生的学历贬值在2020年是必然会发生的。只要你目前还是一个需要在毕业时自己找工作、投简历的学生,那你就处于一个相对的弱势地位,千万别太高估自己。

从就业角度来看,目前全日制研究生相对非全的唯一优势就是非全的派遣政策尚未明确,可能参加不了一些国企的校招,可能无法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但也就仅此而已。

在我上次更新的言论中也提醒这一点了,以后非全毕业能否参加国企与银行的校招目前确实是存疑的。因此想进国企进体制的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去读全日制,哪怕是个差一点的学校。

至于体制外的单位,派遣真的不是很重要。

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当时网络上一边倒的喷非全,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而已。即便是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非全是有价值的,这并不是说读了非全研究生就业就一定能怎样怎样,毕竟个体差异还是有的,我只是说非全作为一个群体,整体就业情况肯定不会比全日制差多少。原因之前说过了,不再赘述。我挺非全,是我看好非全的后续发展。并没有任何贬低全日制的意思。我说一句非全含金量还是有的,非得有些人就认为我的意思是非全比全日制强,全日制不行,那我有啥法?最后重申一次,我的只是个人观点,你觉着有道理就听,觉着没道理就自己写一篇回答。如果你是准备考研或是面临选择的学生,可以参考,但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一直以来,我的后续回答所针对的都是这样一个群体: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成绩与履历,却又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学生。我直到现在也理解不了,这些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嘲弄鄙视他人的?这些人到底觉着自己比非全学生们强在哪里?

我理解一些学生很焦虑,担心自己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但这不是你攻击非全的理由。非全的含金量到底怎么样,企业到底认不认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换位思考一下,企业要发展要盈利,依靠的是技术与权力,但凡你想进入一家好单位,这两样你至少总得有一样吧。如果都没有,你又凭什么盲目自大的认为“自己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是“经过筛选后被留下的人才”?(借用一下该问题下部分答主的高论)在你没有任何可以拿的出手的成绩之和履历之前你认为你跟你所鄙视的“非全”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即便是处境最窘迫、没工作全脱产读书的非全也并没有比你差多少好嘛,你哪里来的自信去认为自己与非全不一样的?何况相当一部分非全还是有工作的,毕业自带三年工作经验,啥都不会的你凭什么就认为企业非得要你不可,就凭你那越来越廉价的985/211研究生文凭吗?别做梦了。

任你再怎么抹黑非全,对非全泼冷水,等你毕业的时候照样也会有许多比你学校更好的非全研究生去跟你竞争同一份工作岗位,早点认清这一点,抓紧时间打磨好个人技能比什么都强。整天在知乎喷非全,以后就真的没非全跟你抢工作了还是怎么地。

2018年的考研马上临近了,目前依然有人抬杠,那我附几张当年专硕改革的图,看看今年改革的非全跟当年的专硕一样不一样。

当年拿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说事,努力把后者的含金量渲染成“在职”“夜大”。现在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说事,努力把后者的含金量渲染成“在职”“夜大”。是不是很一致?

根本原因我认为有2点:

原本的毕业时的工作机会只属于前者,但是突然出现了后者抢占工作机会,尤其是后者作为新生事物,获取难度更低,倘若实际收益效应与前者相同的话,前者自然会心理不平衡。所以,前者会想方设法在后者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事实支撑的空档期极力贬低后者以寻求心理平衡。
1拿企业认可度说事,说未来毕业时企业不认可。
2努力把其向从前的在职和夜大的方向靠拢,拿含金量较低的学历来类比后者。
3拿培养形式说事,认为天天坐在实验室和教室的学生比只有周末上课的学生优秀。

我只想说,针对以上3点,教育部已经明确否决了(以下为原话):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1。眼瞎(从能上知乎这一点可以,排除)
2。智商低下(从能参加考研而且过了国家线,排除)
3。除了学习成绩没有任何摆的上台面的东西(一不小心说出了真相。。。985看了沉默211看了流泪普通双非看了直接自杀。。。)

(这里想吐槽一下,知乎上与我争论最凶的往往不是前者,而是这2类人:

1。一心想成为前者的“家里蹲”们,在抗战时期,你这种人被叫做“伪军”懂不懂。

2。尚未参加过考研的在校大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我只友善的提醒一点,知乎是与现实生活割裂的,考研对知乎er们非常简单,但对于“普通人”还是很难的,请你先参加完研究生统考,确定自己可以过国家线以后,再来输送你的高见可以吗?谢谢~)

2是错误的评估了学历的含金量。

一些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眼界也很狭窄的学生身无长物,只能依靠自己匮乏的学习经历来想象事物的发展。

这帮学生始终不明白,学历的含金量并不取决于你的入学成绩(考研分数高不高)和录取形式(是保送的还是考上的),也不在于你的培养方式(全日制上课还是周末上课,教的课程内容是什么),而是在于获取学历的门槛(是否是全国统考)和学校本身(211,985,C9,双一流)的名气。

因此以后300分的985非全研究生与400分的同校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是有可能的,因为决定二者学历含金量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学硕和专硕就是最好的证明,哪怕当年他们上课内容不一样,录取分数不一样。

另外,虽然我力挺非全,但我还是想提醒非全非定向的研究生们1点:
目前非全研究生毕业时的派遣与三方协议教育部依然没有出台明确的相关政策。没有派遣和三方协议是无法以正式编制的身份进入垄断国企和银行的。

另外,我也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各位非全,对于外企和民企,非全研究生毕业是可以参加校招的,不管你有没有三方和派遣。

所以如果你是在校的非全研究生,尤其是名校的非全研究生,请安心学习,别被网络上的负面评价所影响,你的学历很有价值。

另外推荐一下开课吧的非全研究生备考规划课程,考研是个持久战,备考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理想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做切实可行的备考规划,不要盲目备考,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给大家推荐一个考研培训,一定要参加试试

最后统一回复一个问题:
为啥我老是发表支持非全的言论?

因为我就是看不惯某些学生们狗眼看人低,极力抹黑非全,所以我愿意号召那些原本初试成绩不如你的学生们去攻读比你学校更好的非全研究生,然后等你毕业的时候被你曾经瞧不起的“loser”们碾压,是的,我就是这么恶趣味。

另外某些遭到前者劝退的非全学生们,别傻了,人家不是真的担心你读了两三年的研究生花了大把的学费然后毕业时不被认可、血本无归,所以才建议你规避风险的。而是担心你以低分读了好学校的非全研究生最后还很可能社会认可度在他之上,所以才要劝退你,把你这个可能潜在的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否则他干嘛劝退你,你花你自己的钱去读研深造,他有啥好为你操心的,他跟你很熟吗?你见过他去劝退花费同样高昂的本三学生吗?

我先说个结论,支持非全改革,非全有它存在的价值。

许多学生因为现在一无所有(没钱、没人、没能力),就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考研上,表面上看上去这种做法很极端,其实实际操作起来的话与大家的直觉相反,这种做法反而会让人感到非常的轻松,因为压力都被转嫁到以后了,管现在怎么样呢,等过个两三年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一切就都解决了。我敢说90%的在评论区里上来对我就人身攻击的考研学子至少符合没人和没能力这2点。否则不会对全日制研究生的执念那么深。

一个人越无能,越失败,越对未来的事情没有掌握能力,学习型的人就越会把一切希望放在看似政治正确的事物上,比如考研,比如心灵鸡汤,比如各种哲学理论,比如各种“高级认知”,各种大V课程。(能关注到这个答案的基本都是学习型的人)非学习型的人则会把希望放在一系列不靠谱的事情上,比如买彩票、重仓股票、炒期货、炒石油、各种虚假P2P理财,各种传销。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为何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永远是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是满嘴的大道理。更何况有些人连道理都讲不出来,只知道满嘴污言碎语的喷人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比如

事实上,你读非全毕业本来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结果工作单位因为你不是全日制而最终决定不要你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反过来想,你一战非全毕业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好到如果你二战全日制在下一年毕业都不一定能进来的可能性也照样有,举个真实例子,我师兄当初13年读的在职单证研究生(脱产)15年毕业校招进了腾讯,试问全日制研究生有几个能打包票自己毕业一定能进腾讯的,就连我师兄读的学校的同届的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能。

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结果的永远是人,而不是你的学历。更何况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也是硕士学历。

另外呢,根据目前的上课情况,读非全至少要满足下述2个条件之一:

1、家里条件不错,读非全不用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2、自己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以负担的起学费。且工作地离学校不远(最远半天内能赶到的那种)

从风险系数上考虑,建议报考计算机类偏技术性质的专业而非金融类偏背景和资质的专业。

一心想读全日制的学生可以去报考全日制,就别非跟我抬杠了,我也没拦着你们去读全日制啊,全日制永远是没有工作、没有经济基础的学生们的第一选择,而且目前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没有任何政策风险和社会认可度的担忧。

不过有些人就喜欢贬低非全,说非全没用啥都不是。据我观察,基本都是17年没考上研坚定二战的,真正17年考上名校全日制的反倒1个都没有,想想也是,直接考上全日制的哪里会纠结这个问题呢,无非是没考上全日制又不愿意读非全的loser们在找自我认同,非觉得家里蹲二战的自己比读非全研究生的高一等,

这种人其实挺危险的,因为二战考上了全日制绝对会回来继续恶心你(不好意思,我垄断性央企员工,钱多事少离家近,计算机研究生,毕业去向是互联网行业,非全对我的影响微乎其微,有这些事实基础在,任loser们怼破天也改变不了他没车没房没学上没工作没能力没女友而我与之截然相反的现实处境,决定一个人底气的永远不是道理和言语,而是你的行动和实力),二战再失败了估计loser们就是考虑怎么自杀的问题了(一般这种人心理承受力都很差,不过我还是劝诫一下这种loser,考研真没啥大不了的,不要动不动就想不开)。

还有就是,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不打算读非全就请你认认真真备考全日制,认为非全没价值并希望大家都不要读的可以在这个问题下自己新写个答案,真想反驳可以理性交流,别在评论区里上来就人身攻击,再碰见类似的直接怼翻并拉黑。比如 ,被怼的只能复制粘贴百度的段子了还希望激怒我(是的,你成功激怒我了,所以我现在毫不留情地说一说你这屌丝现在的生活处境是多么恶劣,如果我是你,估计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的),自己脏话满篇还厚脸皮的挑剔别人素质,看了看动态基本可以确定是个没有女友(点赞男生普遍不追女生,得到了自己没女友是正象的安慰感)、怨天尤人(提问人生来不平等啥体验,一般没能力的人更认同宿命论)、想买iphon又觉得肉痛的loser(多次提问何人们排长队买苹果,为何苹果不好还销量高)。

我对他的回复里面因为有脏话被这货举报删除了,这里当着广大网友的面重新文明礼貌的回复一下,他这种人不适合考研究生,因为大概率过不了国家线,为啥,因为经验和感觉啊,这种人根据其知乎动态,大概率考研之前复习不完全部学科,而考研是有单科划线的。戾气这么重,估计他对自己的生活挺不满意吧,只能说,活该。唯一一个还算有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我说下自己的见解:

有全日制HR为啥还要非全日制?

因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基本就依靠2条:1、家里关系2、自身实力。 侧重1的非全研究生自然能PK掉全日制研究生。 侧重2的非全研究生自然也不愁工作。 决定事情的永远是人,而不是标签,因果关系要搞明白。说到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这年头不包分配了好不好。

HR放着全日制不要,要你非全?

明显是个没有工作的无业游民or学生,至少从来没有找过工作是可以确定的。心疼2秒钟,没素质、没女友、没工作、没能力甚至连买个苹果手机的愿望都肉疼钱肉疼的不敢直视,还要去隐晦提问为什么大家都要买,不是不好用吗,不是报道说不好使吗的可怜虫。

事实上,你的简历上但凡能有个出彩的项目经历和作品,重要程度都要高过你的毕业院校,更别说仅仅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的差别了。更何况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他所能就读的非全学校一般都比其所能就读的全日制学校好。

最后还是一句话,重要的是人,不是你的学历。 全日制毕业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读非全毕业一样能找到好工作。 非全日制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读全日制毕业一样找不到工作。

如果对非全感兴趣,想要报考非全研究生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免费的开课吧提供的非全备考规划课程,绝对物超所值

再次更新,经询问,不调档案但承诺派遣的学校解释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材料会在学校重新建档,毕业时由所在地区市政府派发派遣证和三方协议(调档案的全日制是由学校就业办派发),原则上是可以参加央企国企的校招并纳入派遣计划的,当然不排除个别国有企业不认可的可能。因此目前来看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已经大大提高。政策上的短板也已经大大弥补(体制内企业校招必须有派遣证这是硬性规定)。至于体制外的公司,与BAT的HR联系过,HR说以往在职单证的研究生都校招了不少且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双证非全的研究生则更加不是问题,主要看重的还是能力。(话说在职单证是垃圾的言论是怎么来的?这不在职单证还是挺有用的嘛)

再次更新,目前与多所承诺非全研究生毕业给三方发派遣证的学校学院招生办打了电话,得到的回复都很一直,如果想毕业时候有三方,具备应届生身份,那么无一例外都要求调动档案(户口无所谓)。因此如果你的非全不调动档案或者你选择不调动档案,以后不能参加体制内单位的校招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体制外单位的校招是无所谓的,三方和报到证对体制外单位是2张废纸。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一个8年前的回答,截图留念。

类似的事情曾经已经上演过了。因此,我还是那句话。

社会是比较现实的,看的是能力和关系,至于学历,不过是个门槛罢了。

非全与全的学历政策上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二者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会注明培养方式而已。

小学语文水平过关加智商正常的应该能够理解政策的原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吧?

有人抬杠说成人自考啥的法律地位还一样呢,但社会不认。

我想明确告诉你,法律从来没有说自考之类的学历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学历同等效力同等地位,只是说成人自考学历的人在被单位录用后要与本科学历的人执行相同的待遇标准。

所以,尤其是对于应届学生来讲,今年包括18年的非全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件人生大事,不要被无脑喷或者自己的装逼心理迷了道,而错失了机会。

至少,需要细致分析一下,然后自己做出决定。

至于优越狗们也不要过早的得意,3年后,真不一定是谁在笑话谁。

2017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但是非全日研究生到底值不值的去读一直是考研学子们心中的疑问。

最近从网上看了看广大的应届毕业学子们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各种对非全的冷嘲热讽与不信任。许多人直接放弃了调剂目标院校非全研究生,下定决心进行二战。

在与应届学生讨论交流问及为什么不愿意读非全日制,有一部分人直接酷酷地说道:“不想去读,没有原因!”

当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个新生事物。在没有事实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分析与预测。

我先说说我的观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很可能远远超过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们的预期。

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分析:

01 2017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教育部认证的学历

即毕业时具有毕业证书。

许多学生的关注重点只放在了毕业证上多了个“非”字上,却完全忽视了前面被"教育部承认"的重要性。教育部承认的差距有多大呢?可以对比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和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差距与用人单位对此的态度。

而在此之前的在职研究生(即通过GCT联考或5月同等学力申硕)是只有学位证的。

当然,只多了一个毕业证似乎也没有什么说服力。但起码在证书上没有了短板。

02 招生录取与培养方案和全日制执行相同的政策与标准

参加过2017年全国统考的考研学子们对这点应该深有体会,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参加的是同一场考试,考的是同一套卷子,连复试分数线和复试流程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足够理性的去看待这件事情,那么必然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二者毕业后的认可程度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二者的输入相同,执行相同,那么自然可以推断出输出也会相同,起码区别不会太大。

03 你的反感来源很可能只是因为“非全日制”的叫法
其实,有时候我认为大家之所以反感“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是非全的名字背了锅。

因为在2017年以前,国家政策并没有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研究生进行明确的定义。只是定义了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于是一直以来,各个高校都很有默契的把通过全国统考被录取的研究生全部称之为“全日制研究生”,不管你是否在职。

把通过10月GCT联考(2016年已取缔)和5月同等学力申硕而录取的研究生全部称之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录取要求具有工作经验,所以报考的一定是工作了的社会人士,于是又被大家形象的称为“在职研究生”。

许多体制外的单位并不太认可在职研究生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很合理的,因为10月GCT联考和5月同等学力申硕的入学门槛与难度远远低于全国统考。

原本就先天不足,再加上学习时间较少,后天也非常乏力,自然毕业后的素质被全日制秒杀。最后姥姥不疼,妈妈不爱。

在过去,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单证究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再去拿曾经在职研究生去对标今天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明显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了。

因为今日的非全日制在招生录取、培养标准、毕业证书上都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反倒是与全日制研究生非常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因此,当你们在分析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未来发展走向时,拿过去的“在职研究生”去推演得到的必然是完全错误的结论。更符合实际的是拿曾经的“全日制研究生”去推演。

有意思的是,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过。

2008年,国家增设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如同今日的非全一样,被当时的考生们各种吐槽与质疑。

当时的考生都削尖脑袋去争抢学硕,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查查08年各个高校学硕、专硕的录取分数线。基本上名校985的专硕与普通学校的学硕的分数是持平的,个别名校专硕甚至比普通学校的学硕要分还要低一些。

当时就有人断言,专硕就是垃圾,就是炮灰,毕业了不会被社会认可的,毕竟录取分数就在这里摆着呢。

结果,2011年第一批专硕毕业,社会认可度与该校的学硕一视同仁,远远超过了普通学校的学硕。不知道当年放弃名校专硕考研二战的考生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04 社会认可度的问题

如果你单纯可爱的认为如果仅仅因为被唤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会在未来遭到企业单位的歧视与鄙夷。

那么我建议你赶紧去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马云,因为按照你的逻辑,名字就能决定实体的话,那你改成马云可能就坐拥1000多亿的资产,直接成为人生赢家了,不是吗?

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换了名字你也还是你自己。但在非全日制的问题上,怎么就绕不过弯来了。敢情正着看知道是葫芦,倒过来就认不出来了吗?名字与称呼不会令大家误解一样事物的真正价值。因为比起叫法来,更关键的在于事物本身是什么。

今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是通过全国统考被录取。与全日制修同样的课程与学分,执行相同的培养政策与标准,毕业同样具备同等效力的学历学位证书。怎么就有些人偏偏一厢情愿的觉着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后会不受待见呢?

说实话,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非全反倒会更有优势,因为在未来找工作时,非全可能已经具备了3年的工作经验或者许多知名企业的实习经历,带着这些履历再去跟成天泡在实验室的全日制们一起PK,你觉着全日制的优势何在?

当然,社会是浮躁的。就如同当前大批学生气息浓重的学生不愿意稍微哪怕进行一点点的深入分析就直接鄙视、瞧不起非全一样,以后会不会存在用人单位就是歧视非全,就是要用全日制研究生呢?可能会,但是发生的概率不大。

为何这么说,因为目前简单来看,工作单位无非两种,1是体制内2是体制外。

体制内直接受国家控制,国家定的规则体制内的单位是执行最到位的,就连曾今不怎么被认可的在职研究生在体制内都享有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的待遇,何况今日双证在手的非全。目前政策明显是把二者趋同的倾向,而且从学校鼓励应届考生调剂本校非全来看,以后非全毕业后的待遇也不会比该校全日制差到哪里去,否则无论是国家还是大学,都无法给自己的学生们一个交代。

毕竟,人家应届毕业就读非全的大学生与那些全日制的学生考的是一套卷子,分数上也相差不大,评判标准也是一样的,结果待遇却与以前的在职研究生或者领了个结业证的全日制研究生一样,你觉着可能吗?就是你敢这么想我估计国家和学校也不敢这么想吧?!

至于体制外,更多的是能力为主,学历只是人家为了节省时间而设置的筛选条件而已。甚至许多时候人家连学历都不太看重的。对于体制外的行业,至于一些知名企业比如BAT等等,比起学历来更看重的恰恰是工作经验与实习经历,而之所以校招比较好进,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可以给一个较低的校招批发价来雇人干一些基础工作。从这一点考虑上来看,非全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05 二战的风险其实并不比一战就读985非全小

首先,因为非全纳入学校的招生计划直接导致学校保送生名额变多(保送生名额是根据该校招生名额的比例确定的),换言之全日制名额留给考研学子的会相对减少,因此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实录取分数线会提高。

其次,就读非全日制的学生还没有毕业,没有任何事实证据去支撑它的价值与含金量,而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是不敢冒险的,所以人们也倾向于参考全日制。同样也会使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实录取分数线升高。

第三,会有很大基数的17届考生拒绝就读非全而选择二战,并且目标坚定的报考全日制研究生。

结论就是2018年可能是近几年来全日制研究生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同时,除非你二战能考上比你一战更好学校的全日制。

否则你极有可能在3年后会面临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你付出了许多心血与痛苦换来的二战全日制,毕业后的全日制认可度竟比不上一战轻松拿下名校985的非全。而且自己不单单浪费了精力,还浪费掉了一年的宝贵时间。

只是因为,你不曾深入的分析思考这个问题,只把目光盯在了那个其实并不重要的“非”字上。

06 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风险与抉择

要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具备校招资格。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毕业学生们毕业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与平台起点。

比如一些国企、央企,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招收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些知名的企业,校招进入的门槛远低于社招。

虽然人人都宣称学历不重要,能力更重要。但校招资格对于研究生来讲确实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隐形福利。

个人认为,只要拥有三方协议和派遣证,就具备了校招资格。(可能三方协议并不是必须要有只要有派遣证就可以,这里我也没搞太明白)

1、许多学校鼓励本校全日制考生调剂非全

2、非全允许应届学生报考

3、除个别学校外,许多学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允许在报名时选择非定向培养的方式

我认为非全非定向的研究生在毕业时是会纳人国家的派遣计划的,换言之就是具备校招资格。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分析,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明确说明。

最后我的结论,对于理工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学子们来讲,虽然名校985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来看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但是比起预期的收益来看,非常值得去读!

比起目前大家争的头破血流的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我看来反倒更是个不错的机遇。事实上二战的风险可能更大。只是比起新生事物来,熟悉的就有模式会令你产生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而已。

另外,如果日后非全与我设想的有出入,请别来埋怨我。就好比你放弃了非全而日后非全很有用你不会去埋怨当初劝你二战的广大网友一样。连这点风险都担不起,连这种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不敢自己做主,而人云亦云或者只是因为并不成立的偏见而草率做了决定,也只能算是自己命该如此吧。

记住,请永远把人生的方向盘紧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寄托于别人。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
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
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
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最近对于非全研究生又有了些新想法,可以移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选36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