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属钠置于空气中的一系列反应放入盐酸溶液中是什么现象

1、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现象是:钠浮在硫酸铜溶液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有轻微的嘶嘶声。

2、而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

现象是: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I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但从水溶液中结晶时,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

}

创设实验情景提高化学课堂效益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同。而化学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非常具有探究性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可依托实验为载体,积极创设探究实验情景,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方案;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同。而化学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非常具有探究性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可依托实验为载体,积极创设探究实验情景,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高课堂效益。

  1.创设实验方案的探究情景

  为完成某一实验目的,常可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去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开发潜能,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再根据已呈现的方案,引导学生分析其可行性,,从而构建化学基本操作和与实验情景相关的知识点,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例如,在高三复习“醋酸是弱电解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实验情景:如何用实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教师激励学生,提出为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这一结论,可设计出十种以上的实验方案:

  1.1教师从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探究出以下四种方案:

  1.1.1称取一定量的无水醋酸配制0.1mol/L的醋酸溶液,测定该溶液的pH。现象:测出的pH>1。

  1.1.2配制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取相同体积分别加入烧杯并并联,接通电源,观察灯泡亮度。现象:插在盐酸中的灯泡亮度大。

  1.1.3配制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测两溶液的pH。现象:盐酸溶液的pH小,醋酸溶液的pH大。

  1.1.4配制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取相同体积,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现象:两溶液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醋酸>盐酸。

  1.2教师通过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外界因素分析,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探究出以下四种方案:

  1.2.1配制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取1mL上述盐酸和醋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如100倍),再测定稀释后两溶液的pH。现象: 盐酸pH变化大,醋酸pH变化小。

  1.2.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配制pH=1的两种溶液,取相同体积加入足量的锌,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氢气。现象:两溶液中生成的氢气体积:醋酸>盐酸。

  1.2.3配制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入纯度、质量都相同的同种锌粉。现象:两溶液与锌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盐酸>醋酸。

  1.2.4把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两等分,其中一份加入醋酸钠固体,然后分别加入形状相同质量相同的锌,观察产生氢气的快慢是否相同。现象:产生氢气的快慢不相同,不加入醋酸钠的一份快。

  1.3教师通过“有弱才水解”的水解规律,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探究出以下三种方案:

  1.3.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甲基橙试液,然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振荡。现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

  1.3.2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1.3.3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pH 试纸上,测其pH 。现象:pH>7

  2.创设实验现象的探究情景

  面对一个新物质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参与动手实验,从方法面面感知新物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常使学生感到无比乐趣,使学生乐于思考问题,探求新知。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有益于构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新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讲解“钠的性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实验情景:在每位同学课桌上提供金属钠、水、酚酞、小刀、滤纸、烧杯、镊子等物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2.1取金属钠,怎么取?怎么把其表面的煤油吸干?

  2.2切金属钠,怎么切?

  2.3将金属钠丢入烧杯内放有含酚酞的水中,观察有哪些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完整整地描述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并通过探究对每一实验现象的原因予以解释。

  2.3.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探究得出: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

  2.3.2金属钠可用小刀切割(探究得出:钠质软,新切出的钠表面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2.3.3金属钠浮在水面上(探究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

  2.3.4金属钠熔化(探究得出:钠的熔点较低。)

  2.3.5金属钠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音(探究得出:反应产生了一种气体。)

  2.3.6溶液变红(探究得出:反应产生了碱性溶液。)

  最后,师生共同构建出金属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总之,为提高化学课堂效益,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此,教师积极创设探究实验情景,努力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探究型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经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构建新知识,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能真正地促使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创设实验情景提高化学课堂效益论文】相关文章:

}

【导读】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在研究它们的性质的?观察物质的色、态、闻气味。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象进行分析和综合。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观察并分析结果,推测化学反应方程式。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①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固体;②电和热的良导体;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③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烧杯中加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请判断反应结束后,天平的平衡情况。黄绿色刺激性气味(剧毒!)能溶于水(氯水)。具有某些类似性质。非金属单质反应。

【正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在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物质研究它们性质的主要方法
分类、比较法金属的通性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
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
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用感官
2、内容:用肉眼或借助仪器(提高灵敏度)
观察物质的色、态、闻气味。在此过程中不
仅要用感官搜集信息,还须同时进行积极的
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
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并对所观察到的现
3、实例: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与水的反应
⑴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⑵通过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揭示
⑶通过观察认识钠的色、态、硬度的密度的
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
⑷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钠的化
固体银白较软比水小良好
金属钠与水(水中加酚酞)反应:
生成了可溶性碱—NaOH
生成了可燃性气体—H2
1、能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程式吗?
2、你注意到金属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3、你的观察能力与初中相比有哪些提高?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1、预测钠与盐酸的反应现象,推测方程式。
2、预测钠与CuSO4稀溶液的反应现象,
观察并分析结果,推测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剧烈,产生气泡,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二:实验法
1、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
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注意: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
压强、溶解的浓度等条件,这是
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
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
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
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
4、实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阅读P10有关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所需仪器、实验步骤
很快失去金属光泽与O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Na
1、这组实验对你有何启示?
2、列举你所知道的因条件不同影响反应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三: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
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
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
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四: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
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交流·研讨金属钠与铁的比较
③铁可置换出CuSO4
【思考】归纳金属可能具有的共性。
金属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
金属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①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固体;
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②常温或加热时与水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比氢活泼);
③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比氢活泼);
④与盐溶液应,置换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它后面的
金属(K、Ca、Na先与水反应)
活动探究由Na2O的性质预测并验证Na
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请描述
可能出现的现象,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盛有等质量且足量水和稀硫酸的两个烧杯,分
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此是时天平平衡。向盛水的
烧杯中加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
请判断反应结束后,天平的平衡情况。
一、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点”(熔点、沸点)
“二度”(密度、硬度)
“三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实验(检验气体水溶性的常用方法)
〖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刺激性气味(剧毒!)能溶于水(氯水)
二、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1、Cl2与O2、H2氢气都是非金属单质,应该
电子成为8电子的稳定结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生成物
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浓烟,
产物水溶液呈棕黄色FeCl3
剧烈燃烧,产生棕色浓烟,
产物水溶液呈棕蓝绿色CuCl2
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实验探究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Cl2与O2的性质相似,但氧气不易溶
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可能是氯气与水
若Cl2与H2O发生了反应,可能会生成
H+和Cl-,也可能生成其它含氯的化合物。
方案目的实验设计所需药品所需仪器
检验H+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加石蕊
①用镊子夹干燥的红纸条
②将红纸条用水湿润后沾
在玻璃棒一端,放在盛氯
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存在,说明Cl
氯水中有酸生成,还有一种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生成。
说明Cl2与H2O发生了反应
②氯水中存在一种具有漂白
说明Cl2与H2O发生了反应
氯气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HCl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
HClO具有漂白性,它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
其中的有机色质,使有色物质褪色。但HClO不
可能理解成氯气先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应用: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
余的Cl2,以消除污染。
思考:写出Cl2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一反应有何实际应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钠置于空气中的一系列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