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研究属于现代逻辑学研究吗?

我国逻辑学现代化的正确途径论文

  如何对待迅速发展的现代逻辑,如何处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关系,至今意见纷纭。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取代说”,认为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应当用现代逻辑的科学体系重新安排逻辑学教材体系,把传统逻辑内容消化其中。在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应逐步用现代逻辑取代早已过时的传统逻辑,其二、“吸收说”,认为应以传统逻辑为基础,适当吸收符合它的性质的数理逻辑及其它各种逻辑的成果,但其结果仍然是传统逻辑。这种观点认为,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对象、方法和作用均有所不同,数理逻辑与日常思维很不一致,其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与自然语言密切相关的传统逻辑。有人进而提出,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日常思维能力,应保留传统逻辑的本来体系和风格,不能把它弄得非驴非马,更不能把它变相取消。只能根据它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有选择地吸收数理逻辑成果,使之融入传统逻辑的理论体系之中,其三、“统一说”,认为应该把传统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统一为一门基础课进行教学。它内容丰富、全面、适应性强,是逻辑学现代化的方向。

  当然,从有关的文章和教材中,还可举出一些观点,但它们基本上可分别归入上述某一观点之中.

  我国逻辑学现代化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限于篇幅,本文暂不涉及辩证逻辑问题。)应该说,关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关系的科学提法,只能有一种,但现在却出现了多种提法。到底哪种提法是正确的呢?科学的认识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要判定上述几种提法是否正确,只能看其是否反映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本来面目,是否正确概括了二者的客观联系,是否找到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途径。

  关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问题,我国逻辑学界五六十年代就有过争论,这在三卷集的《逻辑问题讨论文集》中就有反映;近年来仍在讨论。我认为要搞清楚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须对二者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其比较研究的视角,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各自的学科性质、发展阶段看,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传统逻辑主要是指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篇》中创立的演绎逻辑,也包括经培根、穆勒大大发展了的归纳逻辑。传统逻辑通常被称为形式逻辑,有时也被称为普通逻辑、语言逻辑、古典逻辑等。现代逻辑则主要是指以数理

}

请刘某起草申请书,推出对方的论题是虚假的。2.原告律师进一步假设当事人双力的感情已经破裂,不能共同生活下去,推出当事人不可能在办理了离婚手续以后又同居。现在事实证明当事人在办理了离婚手续以后又同居了8天。故题设不正确,当事人双方感情没有破裂。

12.4案例分析:偷换概念《别把手放在口袋里》

某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开庭时,站在被告席上的小偷双手插在衣袋里,若无其事,十分傲慢。法官当即斥责小偷:“请被告人尊重法庭,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谁知这位小偷不慌不忙,仍然没有把手拿出来的意思。当法官再次斥责他时,这小偷竟回答说;“这可太为难我了。我把手放在自己的门口袋里,你们要我把手抽出来;而我把手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你们又要把我送进监狱。法官先生,难道你要我把手一直举在空中不成?”

小偷的回答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参考结论】

小偷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逻辑分析】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命题的内容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它要求人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命题必须保持同一。所谓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是说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在某种含义上使用某个概念,就应该始终按照这个含义使用这一概念,而不能把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故意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偷换概念

在本案例中,小偷的诡辩在于故意把“把手放在别人的口袋里”同“手伸在别人口袋里偷东西”混为一谈。表面上看起来,“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与“放在别人日袋里”中的“放”是相同的概念。但仔细分析起来,小偷所说的“放”与前一个“放”的意义井不是相同的,他所说的触犯刑法的、可以被送进监狱的“放”指的是在别人的口袋里偷东西,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放”。因此,看似很有道理的辩驳,其实只是一个诡辩而已。

12.5案例分析:混淆概念《思想犯罪和犯罪思想》

王某因其女友不愿与他恋爱而毁了女友的容貌。在法庭辩沦中,公诉人分析王某的犯罪思想时指出,王某在日记中多次写到要用各种手段报复其女友,可见他早已萌发了犯罪思想。

王某的辩护律师马上辩护说:“公诉人不应把日记里的东西当作证据使用。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思想犯罪!\

公诉人也当即反驳:“我说的是犯罪思想,而不是思想犯罪,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罪思想是指犯罪分子的主观心理状态,这是犯罪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考虑它就无法弄清楚其犯罪动机和目的,也就难以确定其犯罪是故意还是过失。我们怎能因废除思想犯罪而否定研究犯罪思想呢?”[逻辑问题l

辩护律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参考结论】

辩护律师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逻辑分析】

同律要求人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在本案例中辩护律师把公诉人所说的犯罪思想误以为是思想犯罪,而加以反驳,的确是混淆了二者的含义。诚如公诉人所述,犯罪思想是犯罪构成的一个重要力面。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一概念表明,作为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故意,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故意是指主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第二,主体的心理态度是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两者具有同时性和关联性。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第二个特征:主体的心理态度与实施犯罪行为需具有同时性和关联性,缺少了这一特征,就不属于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故意。因此,不具有犯罪行为面仅仅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于思想领域中的想法、意识等等,不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不构成犯罪。但只要其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就转化为犯罪的主观方面,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犯罪思想”与“思想犯罪”是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的,本案的辩护律师棍淆了这两个概念,使自己陷人了被动的地步。

12.5案例分析:曲解概念《死刑和死缓》

被告人孟某,与刘某结婚,婚后感情不和,孟某产生杀死刘某另嫁孔某的念头。某年2月12日晚,孟勾结孔一起到刘家杀害刘某。途中,孔某反悔不想去,经孟某劝说后又同意了到刘家后,孟某用手灯引照,孔用木棍将刘某打死在床上。

然后,二人用绳子缠勒死者颈部,将尸体投入院内井中,并将沾有血迹的被褥等物点燃后逃跑。被告人孟某被捕时已怀孕4个月:在起诉前给她做了人工流产。一审法院审理后,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孟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孔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法院认为,孟某主动勾结孔某故意杀人,情节恶劣,罪该处死但是刑法第19条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即使起诉前做了人工流产,仍然属于怀孕的范畴。因此,对孟某不适用死刑,撤销了原判,改判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

二审判决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参考结论】

二审判决存在逻辑错误,曲解厂“死刑”和“死缓’这两个概念。 【逻辑分析】

二审判决是错误的,因为该判决曲解了“死刑”和“死缓”这两个概念,导致判决错误。根据刑法,“死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罚种类,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死缓仍然是死刑,在外延上,死缓与死刑是种属关系。死刑按其执行时间为标准可以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在对罪犯判处死刑的条件下,才有适用死缓的可能、也就是说,死刑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在二审对孟某的判决中,明确指出不适用死刑,而其后又判决适用死缓这个死刑的种概念,导致判决的错误。所以,审判人员在作出司法判决时必须正确理解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严格避免判决中的逻辑错误。

12.6案例分析:矛盾律《自相矛盾 揭露的谎言》

在一起强奸案中,被害人指控被告人捆绑其双手将其强奸,在法庭上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为了证明被告人不是强奸而向被害人作了如下提问:

律师:“请被害人回答,你与被告人在案发前就熟悉吗?” 被害人:“只见过一次面,谈不到熟悉。”

律师:“在被告人将你双手捆绑之前,你有没有打过或掐过被告人?”被害人:“没有,他身高马大,我怎么敢打他呢?”

律师:“这就怪了!那为什么被告人身上有一块紫色的斑痕和一块红色的斑痕呢?”

被害人连忙说:“那是他身上原来就长的胎记,不是我打的。” 律师:“你连他身上长的胎记都知道,你还说你对他不熟悉?” 被害人吞吞吐吐,不能自圆其说。

律师利用了什么逻辑规律来揭露被害人的谎言? 【参考结论】

律师利用了矛盾律揭露了被害人的谎言。 【逻辑分析】

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通常人们所说的“出尔反尔”,“前言不搭后语”,“自己打自己嘴巴”,都是自相矛盾的表现。

在本案例中,被害人一方面说她与被告人只见过、次面,根本不熟悉;另一方面当律师询问到被告身上红色和紫色的痕迹时,她却十分肯定地说是胎记,这充分说明她与被告人己经非常熟悉。熟悉与不熟悉这样两个论断是互相否定的,它们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但被害人却同时肯定了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那么她的整个证词就是不可信的了。

12.7案例分析:排中律《阿里亚获得了自由》

在中世纪,某国制定了一条奇特的法律:犯人抓阄决生死。具体做法是,法官在宣判前把写有“生”和“死”的两张字条装入同一个瓶中,犯人当众从瓶中抽出一张字条,如果是“生”,当众释放;如果是“死”,即被处死,法官宣称,这是“神意裁判”。一个名叫阿里亚的人一直反对宗教,在他的鼓动下,许多人都对这种“神意裁判”表示反对,认为不公平:一些该死的恶棍得以逃生;一些无罪的人反而要死去。宗教裁判所早就想置阿里亚于死地,他们授意政府将阿里亚逮捕,又授意法官在两张纸条上都写下“死”宇,然后开庭审判阿里亚。

阿里亚是个很有声望的人,开审的那一天,法庭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阿里亚如何与法庭斗争到最后。开审的铃声响过后,一切都按部就班,最后,首席法官宣布判决,当众把两张卷好的字条放入瓶中,让阿里亚去抓阉。法庭守刻沉静下来,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惴惴不安,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盯在瓶口。阿里亚平静地走到瓶子前,伸出手指捏住一张字条。他既没有呈给法官,也没有当众打开,而是看也不看地放入口中,咽下肚去。法官们都大吃一惊:既然谁也不知道阿里亚抓到的是“生”还是“死”,那么,惟一的办法就是看瓶中的那张

纸条了。在群众的催促之下,首席法官只好拿出瓶中的字条,并当众打开

}

法律逻辑学研究生学历专业分类类别是什么_属于哪个学科门类

  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61个大学专业类,506个大学专业。13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下面介绍下具体的专业分类情况。

  极速查询及匹配职位->

  温馨提示:部分省份公务员在招考时适用的专业分类不统一,本系统专业分类是华图教育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汇总整理;本专业目录分类供考生公务员选职位参考,考生在报名时对专业有任何疑问的,可以直接拨打招考单位联系电话咨询。

  推荐->职位表查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学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