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国境内政府有财政赤字发生么?

王新平;;[A];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韩文秀;刘成;;[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韩文秀;刘成;;[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林江;徐世长;黄佑军;;[A];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之一[C];2015年
孙健夫;;[A];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一)[C];2010年
韩文秀;刘成;;[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陈其坤;;[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连家明;陆成林;郭艳娇;寇明风;成丹;;[A];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宋玉华;林治乾;;[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韩文秀;刘成;;[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0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1年
钟荣华;;[A];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四册)[C];2019年
}

【摘 要】政府在每年制定财政预算时都会安排一定的财政赤字,以保证下一年经济运行的整体环境平稳,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而财政支出具有持续性难以削减,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财政风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财政赤字;财政风险;预算;经济下行

我国2015年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的赤字率达2.3%,财政赤字率虽然未达到警戒线,但是今年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会突破3%,而国际上公认的赤字率不得超过3%,负债率不得超过60%,我国的财政风险继续增加。如果,再考虑隐形赤字,那么我国的财政赤字将不止2%-3%。一旦经济增长衰退,在过度依赖赤字支出政策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政策困境。[1]财政赤字的过大将会导致财政资金的调度紧张,难以规范资金,专项资金被挪用等后果;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到位使财政职能萎缩,很多地方不能保住工资、救灾、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的兑现,甚至不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

一、财政赤字给财政运行带来风险

(一)财政赤字长期存在,绝对量不断增加

财政赤字反映的经济实质是财政支出需要与收入能力之间的缺口。短期的财政赤字对财政安全、经济运行不会有太大影响。而财政赤字一旦呈现出长期化、经常化、规模不断扩大地趋势,会直接影响到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成为财政风险的一种最主要的外在表现。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有33个年份出现赤字。近十年来,财政赤字起伏变化较大,2008年以前财政赤字率较低,2007年更是出现财政盈余;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账面的财政赤字总体表现为,在1.5%左右徘徊,上升趋势较为明显。2015年更是达到了2.3%。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财政收支不平衡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实际赤字比账面赤字更为严重

中国的财政赤字基本出现在地方,地方财政赤字的比重要更高一些,近十年地方政府赤字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都在65%以上,2015年地方财政缺口高达67236亿元。与此同时,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存在大量由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和社会保障资金不足而导致的未来或有支出;由地方政府债务而形成的隐性财政赤字;因金融风险财政化而导致的未来政府支出;重大工程项目和欠发达地区战略性开发的投资而形成的“隐性赤字”。县级财政赤字状况不容忽视,财政赤字规模也有增长趋势,赤字县占全国县级单位比例由1985年的22%上升到1993年的63%,到2008年约为75%。

(三)结构性赤字难以消除

郭庆旺[2](2004年)在消除法和潜在产出法的基础上估算出了我国的结构性赤字,同时也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实财政赤字与结构性赤字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保持了一致,实现财政赤字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我国结构性赤字的变化”。

而我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以投资为主,这就造成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压力不断加大,财政赤字业不断的在扩大。因此,我国的财政赤字主要以结构性赤字为主。尤其是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财政赤字具有惯性难以消除。

二、赤字财政政策的国债风险分析

第一,我国的债务依存度逐年增加,这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过于依赖财政收入,将来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正常的财政支出。第二,国债还本付息压力加大。2015年全年国债发行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如果统一按照3年利率4.92%来估算,则一年的利息至少就是1033.2亿元。第三,国家财政隐形债务规模巨大,对国家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中国由于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存在,他们最终的债务负担也要有政府来负担。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国家的财政政策,以至于国家在制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地方的负债率。同时,地方政府负债增加后,会形成对资金的强烈需求,资金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利率上升。而政府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税收,因此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企业和家庭的负担。再由于中国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地方政府债务将主要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无疑会扩大我国的城乡差距。

四、赤字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分析

增加财政支出必然会出现政府同私人部门争资源、争人才、争市场现象,在资源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使原用于私人部门的资源,转而用于公共领域,减少了私人投资。发行国债后,在货币市场上会形成国债与公司债券等竞争市场资金的现象,私人投资会因为借不到资金而被挤出市场。另外,增发国债和扩大财政赤字都扩大了政府支出的规模,增加了政府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相应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削弱了企业和个人参与市场投资的竞争力,从而把企业和个人“挤出”了投资市场。李振跃[3](2014年)就用SVAR模型验证了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增加产出,但是对国内私人消费具有挤出效应。

五、赤字和国债引发通胀风险分析

把公债收入用于投资总得来说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如果把公债收入用于经济建设投资,投资效益高于由于公债投资所带来的货币扩张量,它又会抑制通货膨胀。[4]如果,央行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公债,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会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央行在市场上大量抛售公债,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会减少,则会抑制通货膨胀。

(一)国债偿债率正逐步上升

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国国债的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它直接反映国债所引起的财政负担问题。这一指标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适应度,指标值越低,说明该国的财政偿债能力越强;指标值越高,说明中央政府支出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偿债能力越弱。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8%至10%。我国近十年来,随着政府赤字和国家债务规模的膨胀,加之我国债务的债期较短,还未付息支出负担骤然上升,国债偿债率正在逐步逼近警戒线。2011年至2014年分别为7109.53亿元,8445.02亿元,9737.65亿元,11104.40亿元。当前的国债运行正在步入借新债还旧债的高度债务时期,可用于国家建设性的债务支出比重逐步下降,而且投资经济效益不佳,这就进一步弱化和降低了未来政府的偿债能力。

总之,政府一定要在防范财政风险中起主导作用,提前做好防范,才能在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做好准备,减少市场的震荡,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消费,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风险降到最低。

[1]弗朗索瓦, 沙奈.金融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99.

[2]郭庆旺, 贾俊雪.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J].财贸经济, 2004, (6): 36-42.

[3]李振跃.我国财政政策对产出与消费的影响--基于结构性赤字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4, (6): 58-62.

[4]曹新.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J].当代经济学, 1995, (3): 10-14.

}

  预测2017年财政收支增长3.0%和5.1%左右。

  中国经济观察与展望

  2016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营改增减收等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继续走低。在财政收入增速回落、收支矛盾加大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及时拨付财政资金,切实保障了稳增长、惠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

  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应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就业和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的重要功能。

  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析

  (一)2016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速增长

  受经济增速放缓、营改增减收等其他减收因素影响,2016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预算的9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263.32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预算的94.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9986.93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预算的94.3%。收支相抵,累计赤字17588.39亿元,同比多7347.79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预算的95.0%。

  1-11月财政收入增长有如下特点:

  1.受营改增政策减收效应逐步显现,以及前期地方清缴营业税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先升后降

  一季度增长6.5%,其中1、2、3月份分别增长5.8%、7%、7.1%,增幅总体平稳且呈逐月提高态势。二季度增长7.5%,4月份受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以及营业税清缴增收等因素影响,收入增幅跃升至14.4%;5月份受部分企业汇算清缴上年所得税延后入库影响,增幅回落到7.3%;6月份则受前期清缴营业税减少了部分收入来源、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政策性减收效应体现等影响,增幅回落到1.7%;三季度增长3.1%,受营改增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去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7月份以后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低位波动。

  2.受消费税、进口环节税收、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减收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速较低

  2016年1-11月,主要受产销量下降影响,卷烟和成品油消费税减收较多,国内消费税9583.72亿元,同比下降1.2%,完成预算的79.7%;受一般贸易进口下降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1406.5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预算的87.9%;关税2336.75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预算的88.8%。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性翘尾减收的影响,车辆购置税2387.87亿元,同比下降6.5%,完成预算的93.3%。受股票市场交易低迷的影响,印花税2057.89亿元,同比下降35.4%,完成预算的79.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98.53亿元,同比下降50.0%,完成预算的72.6%。

  3.受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营业税清缴增收以及上年基数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分化明显

  2016年1-11月,契税3847.24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预算的92.5%;土地增值税3904.64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预算的95.2%;房产税2058.37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预算的93.6%。由于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其带动东部地区税收持续快于中西部地区。31个地区中,上海、广东、浙江等4个省市实现两位数增长;北京、天津、河南、安徽等22个省市区实现个位数增长;山西、陕西、新疆、青海、黑龙江5个省区收入下降。

  4.受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的影响,原营业税纳税人改缴增值税形成收入转移体现增收,国内增值税增速明显加快

  2016年1-11月,国内增值税完成36683.23亿元,同比增长31.0%,完成预算的87.1%。其中,改征增值税10860.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93.19亿元,同比增长266.0%;如果扣除改征增值税,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7.8%。营业税完成11472.61亿元,同比下降34.5%,完成预算的158.5%;改征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计算,2016年1-11月累计增长9.1%,其中上半年增长24.2%,下半年除10月增长6.8以外,7、8、9、11月分别下降10.9%、17.6%、21.3%和12.5%,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的政策性减收效应体现。

  5.受房地产市场交易回暖及2015年资本市场相关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

  6.由于居民工资性收入、劳务报酬和财产转让所得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幅较高

  2016年1-11月,个人所得税9322.61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预算的98.5%。其中,受二手房交易活跃等带动,财产转让所得税增长较快。

  初步预测,2016年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1%左右。

  (二)2016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较高增速

  2016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预算的91.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3645.28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预算的8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预算的93.0%。主要支出情况:

  重点在于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对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推动地方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科学技术支出5255.74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预算的86.6%

  重点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大力支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推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进入创新领域。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84.9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预算的77.3%

  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完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推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支持激活和释放需求,扩大文化消费。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866.43亿元,同比增长16.0%,完成预算的100.4%

  重点是按城市、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5%、8%对地方补助。支持地方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保障优抚对象等人员各项抚恤待遇落实。支持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职工保险个人账户。支持资源能源型地区和东北地区加强民生政策托底保障。

  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74.96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预算的96.9%

  重点是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50元,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减轻低收入大病患者治疗费用负担。

  7.农林水支出14358.44亿元,同比增长7.0%,完成预算的82.3%

  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试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主要农产品储备和调控机制。

  8.住房保障支出5385.85亿元,同比增长11.0%,完成预算的83.5%

  重点是继续开展运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共租赁住房试点,落实棚户区改造税费优惠政策和贷款贴息政策,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初步预测,2016年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增长4.4%。

  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析与展望

  (一)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疲弱依旧,我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2017年,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尚未出现,英国退欧进程、法德等主要国家大选、德国和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主要经济体之间政策分化仍将延续,世界经济疲弱态势难以明显改变。美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劳动参与率降低、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也使美国经济走势存在变数。欧元区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英国脱欧、法德大选及德意危机加大了复苏的不确定性,通缩压力较大,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经济难以摆脱低迷,通货紧缩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新兴经济体经济继续分化,总体增长乏力,印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家继续低速增长。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和3.4%,为近年较低水平。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反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全球贸易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7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为1.8%-3.1%。

  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继续分化,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空间有限,尤其是美法德大选之后政治经济政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有可能导致国际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出加剧,货币贬值压力加大,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大。相对疲弱的全球经济和相对坚挺的美元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再加上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的条件,我国贸易竞争力难有明显好转。初步预测2017年出口下降3.0%,进口将下降4%左右,降幅均较2016年有所收窄。

  2.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经济增速继续回落

  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金融、财税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政府作用也将得到更好地发挥。与此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总需求依然低迷,内生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结构性、周期性和外生性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的下行压力。

  一是投资增速缓中趋稳。2017年,国家将进一步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进一步简政放权,开放投资领域,适度降低企业社会成本压力,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规范推广PPP模式并加快立法过程,利用引导基金促进更多项目落地。预计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2016年的水平;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由、房地产和出口三大因素决定,2017年这三大因素都有望缓中企稳,制造业投资也有望出现缓中趋稳的走势;随着制造业和出口增速回稳,服务业等其他投资的增速也有望缓中企稳。综合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8.5%左右,略高于2016年水平。

  二是消费增速小幅回落。2017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居民消费的滞后影响继续显现,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应依然不足,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将受到制约,居民消费难以出现明显改观。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0.0%左右,略低于2016年水平。

  三是居民消费物价将保持小幅回落态势。2017年,尽管货币流动性总体比较宽松、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和服务价格稳中有升的态势仍将持续,但由于总需求低迷态势难以改变,社会总供求关系仍然十分宽松,CPI涨幅将略低于2016年。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8%左右,略低于2016年水平。

  四是工业生产者价格跌幅将继续收窄。2017年,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工业品需求基本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回升较多,进口初级产品价格对工业生产者价格的提升作用将继续。预计全年工业生产者价格将下降1.0%左右,比2015年降幅有所收窄。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测,2017年我国GDP将增长6.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5.9%左右,均略低于2016年水平。

  (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空间有限

  2017年,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价格水平低位运行,企业效益难有明显改观,结构性减税力度可能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将继续回落。

  1.国内增值税增速将小幅回升

  2017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6年的6.1%左右小幅回落到5.9%左右,PPI降幅从2016年的1.9%左右收窄到1%左右,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将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增值税增速将有所回升;社会消费品额增速从2016年10.4%左右回落到10.0%左右,商业增值税增速将小幅回落;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营改增工作,增值税税基将进一步扩大。扣除改征增值税,增值税增速将小幅回升。

  2.所得税增速将有所回落

  2017年,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回升,工业企业效益有望微幅改善,工业企业所得税增速有望稳中有升;受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和潜在风险上升的影响,等金融行业利润增速将持续回落,相关企业所得税增幅也将继续回落;随着前期热点城市限价、限贷、限购政策逐步落实,将逐步降温,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较快增长势头将难以维持。

  2017年,国家有望加快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工资性收入应征额将减少;随着二手房市场交易逐步趋于平淡,财产转让性收入增幅将明显回落。

  3.政策性减收因素效应进一步显现

  2017年,随着纳税人获得进项抵扣逐渐增多,以及纳税人对增值税适应性不断增强,营改增的减税规模将继续扩大。

  随着前期热点城市限价、限贷、限购政策逐步落实,将逐步降温,房地产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收增速较快增长势头难以维持。

  随着进一步加大清理规范收费基金的力度,非税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4.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分化有可能加剧

  2017年,和高端服务业税收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传统制造业总体上将维持低迷状态,煤炭、钢铁等受益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的行业收入回升势头难以维系。

  东部地区产业转型早、高端制造业与比较集中,税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引领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县级财政增收困难进一步加大。由于财力有限,部分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风险可能会有所上升。

  综合以上因素,初步预测2017年财政收入增长3.0%左右。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大

  2017年,要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要适时推出新的政策措施,缓解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1.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17年,经济内生增长依然动力不足,要切实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要适度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支持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扶贫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网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停车设施、充电设施等建设,加快启动“十三五”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居民收入增长,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在稳定和扩大住行等传统消费的同时,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推动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化解需求不足的矛盾。

  2.持续提升就业和民生保障水平

  2017年,为了应对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要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妥善解决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问题,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坚决做好就业托底工作;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财政补贴标准,加快推进城乡医保整合和异地结算落地,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对商品房库存较大的三四线城市,进一步提高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实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共享服务提升工程,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和中西部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异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3.进一步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

  2017年,要大力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快建设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大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先进制造产业尽快开展实质性投资运作,加快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直投子基金的设立运行,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测,2017年一般预算支出将增长5.1%左右。

  2017年财政政策取向

  1.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

  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任务艰巨,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和广义债务率尚未超过3%和60%的国际安全线水平,也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建议将全国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到2.8万亿元,比2016年预算增加62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5%左右,比2016年预算高0.5个百分点。

  适当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统筹考虑国债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置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和用途,在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地方土地储备、地下管廊、水利等的支持的同时,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累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薄弱领域和重点领域建设,加大对东北地区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推广PPP模式,用好财政引导基金,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2.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加强营改增全面试点效应的分析和评估,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面落实资源税改革的各项措施,规范资源领域税费关系,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普遍降低和减并各类实体企业增值税税率,将人力资本等项目纳入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创新投资的支持力度,将有关优惠政策放宽到中小科技企业和所有企业纳税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鼓励,对企业购置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内的设备,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范围,由目前的10个行业扩大到制造业全行业;进一步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3.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积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择机将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纳入房地产税收试点征收范围;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将房贷利息、、二孩等成本纳入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并优化税率结构,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全面推进消费税改革,适当扩大并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把高耗能、高污染、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将消费税由目前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改为主要在或批发环节征收。

  4.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尽快完成剩余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减轻地方政府利息负担,防范财政风险;加快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和定价机制,建立地方政府债券收益曲线,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投资地方债券,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坚决堵住地方政府各类非正规发债融资渠道,严厉查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的担保和举债融资行为;加强风险提示和舆论引导,强化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对企业债务违法担保的无效性,逐步打破市场对政府“兜底”的预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