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联盟做的都是什么样的项目?

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快速变化的受众喜好和不断升级的创意玩法,将短视频营销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推向了新高度,优秀的短视频创意人才成了稀缺资源。

巨量大学发起"数字营销聚创联盟",将"短视频创意营销"作为四大核心共创方向之一,并携手联盟成员上海芦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芦鸣科技")规划短视频创意营销人才培育方案。12月22日,聚创联盟走进芦鸣科技,通过行业专家分享课、学员落地培训和营销认证考核"三位一体"的培育方式,来验证方案的有效价值,共育短视频创意营销人才。

共话短视频营销发展趋势 助力代理商打造复合型人才

芦鸣科技是一家从事效果广告营销、短视频内容生产及内容营销的互联网广告营销代理型企业,基于大量客户资源的积累和对接头部平台的综合能力,正在积极推动短视频营销与运营业务,急需培育一支“一专多长”、“高效能打”的短视频创意队伍,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当天,芦鸣科技巨量事业部总经理潘随波和巨量引擎效果渠道华东总监徐颂道作为分享嘉宾与芦鸣科技员工共聚交流探讨短视频创意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

潘随波表示,“近两年,芦鸣科技规模快速扩张,我们一直坚持内部培训提升员工能力,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始终是个挑战,尤其是在短视频营销领域。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我们希望团队成员可以对行业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甚至成为意见领袖。今天的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未来与联盟有更多联动机会,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徐颂道指出,“巨量引擎品牌成立以来,见证了代理商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激烈的竞争随之而来。作为短视频的从业者,是否足够了解行业,能否快速适应变化,成了生存发展的关键,培训也就变得非常重要。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希望大家以不自我设限的心态,永远不断学习。”

芦鸣科技巨量事业部总经理 潘随波

巨量引擎效果渠道华东总监 徐颂道

多项权益助力代理商整合资源 培育方案各层级员工全覆盖

聚创联盟作为业内首个人才共育联盟,以品效协同、内容营销、短视频创意和抖音电商为四大共育方向,携手代理商伙伴共同规划人才培育方案,为管理团队提供业务战略规划、组织效能管理等方面的策略性指导,为业务执行层员工提供能力成长标准化培育方案,全面提升代理商客户服务能力,助力其长效经营增长。

随着短视频营销业务的快速增长,芦鸣科技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往"缺什么补什么"的内部培训方式,无法帮助员工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影响创意产出效率。为此,聚创联盟携手芦鸣科技规划了以短视频创意营销为核心的人才共育方案,并采用线上学员自学课+线下研修课+营销认证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短视频营销团队创意能力,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为期三周的线上学员自学课程,围绕芦鸣科技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每周按不同主题进行集中攻克:第一周的课程聚焦创意洞察,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短视频广告价值、传播原理及抖音平台核心营销理念,加深其对于短视频创意营销的理解;第二周的创意实战课程,助力学员深层挖掘客户营销诉求并基于诉求制订合理化创意方案,熟练掌握短视频拍摄和执行基础技巧;第三周的通用技能培训则全面梳理短视频创意工具,帮助学员快速掌握产品运用技巧。

线下研修课程共两天,巨量大学认证讲师张露围绕效果广告进行讲授,聚焦巨量引擎提出"效果广告创意4T法则",讲师从吸引力、信任力、诱惑力、行动力四个层面层层递进进行分享,张振老师则围绕聚焦效果广告的创意招数和卖点、痛点,结合实例拆解如何打造一支效果广告。

培训结束后,学员还将统一进行巨量引擎创意营销认证考核来检验培训效果,通过考试认证后学员将获得认证证书。巨量引擎的营销认证在业内含金量较高,助力学员在企业和行业内良好发展,助力代理商打造专业营销队伍。

专项培训作为聚创联盟为代理商提供的权益之一,以定制化、系统化、重实战为特色,根据代理商行业营销特色定制化专属培训课程,通过专业化、体系化的知识内容和业务实战课程,加上系统化的个人资格技能认证,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进阶能力,帮助企业打造高效的运营体系,实现优质人才培养和储备,大大提升了代理商的行业竞争力。除此以外,聚创联盟还为代理商提供其他多项权益,例如:各项商业项目合作机会,如校企共创会、品牌联名合作,在行业及平台峰会的品牌或重量嘉宾资源曝光机会等。

聚创联盟携手联盟成员,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循环的人才共育新模式,最终将形成有效的研究性质报告,将沉淀的成功经验推广复制到更多生态角色中,推动营销人才体系建设,实现合作伙伴共生共赢,推动整个生态健康向上生长。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

2月20日上午,巨量引擎甘肃区域独家合作伙伴兰州宣天下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韩凤彪一行来我校进行巨量大学“数字营销聚创联盟”人才培养方案合作洽谈会。校党委书记阎晓辉、副书记普登学、副校长张焱出席洽谈会,宣传部、教务处、新闻传播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巨量大学是巨量引擎旗下一站式数字营销培训和认证平台,正逐步发展为数字营销人才孵化的重要基地。巨量大学“聚创联盟”通过专业化、体系化知识内容,以及系统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提供不同的培训解决方案,为数字化企业营销传播人才成长赋能。我校是巨量引擎全国5家合作院校之一,双方选定60名学生参加巨量大学的特训培养,通过线上直播、公开课、游学实践、共创项目等方式,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解决学校相关专业就业问题,形成了企业与高校人才育的双赢局面、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会上,韩凤彪阐述了巨量大学“数字营销聚创联盟校企合作方案,教务处苑毅副处长、新闻传播学院周宁副院长围绕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办学方式、教学实习工作进行交流,校企双方对“数字营销聚创联盟”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方案建设、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达成共识。

阎晓辉强调,传媒是我校三大方向之一,面对我国媒体专业理念和行业环境变化,要紧跟市场潮流,坚持应用为主、产教融合,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此次“数字营销聚创联盟”人才合作培养洽谈会是2020年7月我校与巨量引擎甘肃区域独家合作伙伴兰州宣天下文化传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创新举措与重大成果,是深化学校人才培育方式改革的生动实践,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要尽快落实“数字营销聚创联盟”校企合作育人方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

(撰稿摄影:李佳贤

}

五部门联合发布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北京发布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管理实施细则

《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参考规范》2.0发布

一汽集团将采用HERE位置服务与位置信息

广汽埃安ADiGO首搭红外线传感技术

路特斯Eletre将采用禾赛和速腾

小马智行与中国外运成立合资公司青骓物流

四维图新与小马智行合作智能驾驶产品

毫末智行发布L4级智能跟随

毫末智行发布城市NOH夜间路测视频

艾睿光电与踏歌智行合作车载红外热像仪

纵目科技完成超10亿元E轮融资

全场景智能驾驶公司知行科技获亿元投资

商用车智能驾驶企业所托瑞安融资超13亿

毫米波雷达芯片商正和微芯获天使轮融资

激光雷达公司洛微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VIVO公开自动驾驶专利引造车猜想

美国参议院通过520亿美元芯片补贴法案

日本将帮助车企避免智能网联专利纠纷

NHTSA将审查小马智行自动驾驶事故报告

福特汽车为增强型防雾窗系统申请专利

宝马、高通、安致尔合作开发自动驾驶

保时捷和holoride测试全新车载虚拟体验

美国专利局公布的激光雨刷器

Waymo向旧金山员工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获控制系统两项泰坦项目专利

采埃孚收购Strad股权扩充感知软件

英伟达新技术可将2D照片转换成3D场景

英特尔6.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Granulate

软银抵押Arm股份寻求80亿美元贷款

NODAR获多摄像头3D视觉技术专利

Verizon与思科合作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TE推出新型混合直列式连接器解决方案

罗杰斯与谢尔丹学院合作开发自动驾驶

康福德高将投资3000万新元研发自动驾驶

PIX Moving融资近亿元研发滑板底盘

KIMS开发超薄薄膜提高自动驾驶可靠性

斯坦福大学研发简单摄像头捕捉3D物体

杜克大学提高FMCW激光雷达性能

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仿真方法

五部门联合发布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4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通告中提到,沙盒监管的对象是在车辆中使用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或实现各级别自动驾驶、远程升级等新功能新模式。涉及的车辆须通过《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市场准入条件,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经营性机动车应当符合营运安全相关标准。

北京发布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管理实施细则

3月31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政策先行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车内管理方面,除规定了每车应配备一名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驾驶人”外,还规定应配备一名车内管理员进行车内秩序管理,负责车内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在车辆运行方面,要求申请主体应当按照先行区规定的线路、站点、运行间隔、首末班次时间和车辆数等开展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活动;在测试阶段方面,一是对道路测试阶段进行细分,要求申请主体依序通过空载测试、模拟载荷测试方可进入示范应用阶段。二是在示范应用阶段,要求应通过招募测试志愿者的方式进行载人测试活动,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将对测试志愿者的招募标准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载人示范应用;在保险保障方面,规定申请主体应购买每车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赔偿保函、购买每座位不低于50万元的乘客座位责任险;在产品技术参数方面,对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的车长、载客人数、行驶速度、纯电动续驶里程等技术参数进行了标准规范要求。百度、轻舟智航、商汤科技三家企业预计投入8辆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开展道路测试。

《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参考规范》2.0发布

3月3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SDV工作组发布了《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参考规范》2.0正式稿,本正式稿是在2021年10月15日和2022年1月28日已发布的版本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工作组成员意见,并针对广大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等企业在智能汽车开发过程中提出的优化建议进行评审,形成了本次正式版本发布,以确保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标准规范满足产业落地需求。车身域原子服务API Version 2是在2022年1月28日发布的Version 2 Beta1征求意见稿基础上,通过多方应用、论证和评审,新增原子服务4个,分别是座椅按摩服务、行人警示器服务、座椅扩展服务和尾翼服务;新增API接口64个,涉及车门、后视镜、座椅、方向盘、踏板、天窗、遮阳帘、光束方向调节等多个服务,同时新增10个数据类型。

一汽集团将采用HERE位置服务与位置信息

3月29日 ,HERE Technologies 宣布,中国一汽集团选择采用其位置服务与位置信息,助力旗下高端豪华汽车品牌红旗进入欧洲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市场。据了解,HERE可为一汽红旗提供覆盖全球的地图信息,包括当地限速、路况、天气、电动汽车充电桩位置、路线规划与引导等,并助力红旗在国际市场实现大规模扩张。

广汽埃安ADiGO首搭红外线传感技术

日前,广汽埃安宣布首创了“红外线智驾传感技术”,将搭载在ADiGO辅助驾驶系统之上,同时即将装配到量产车之上。关于这项技术,广汽埃安将它称之为:“给ADiGO添双‘响尾蛇’眼睛”。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红外热成像技术来源于响尾蛇,它可以通过颊窝探测到周围的热源,从而精准定位捕捉猎物。而红外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了航天、军工等领域。跟传统的“雷达+摄像头”方案相比,红外技术能够利用生命热辐射成像,从而精准的识别生命体征,对参与交通的行人和动物做到更好的保护。

路特斯Eletre将采用禾赛和速腾激光雷达

3月31日,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先后官宣为路特斯首款纯电HYPER SUV—Eletre提供激光雷达技术。该车于3月30日正式发布,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了4颗激光雷达以及超高清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提升感知性能。其中,前后主激光雷达搭载的是禾赛128线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并采用了可翻转设计,以在不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帮助降低风阻。AT128通过芯片化技术在激光雷达内部集成了128个独立,实现全局分辨率,具备10%反射率下200米的测远能力,且最远地面线可达到70米。

小马智行与中国外运成立合资公司青骓物流

3月30日,小马智行官宣,与中国外运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命名为青骓(CYANTRON)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广州,经营范围包含:供应链管理服务;汽车零部件研发;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及租赁;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

四维图新与小马智行合作智能驾驶产品

3月28日,四维图新宣布与小马智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合力打造智能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在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加速相关产品的落地。根据协议,双方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将结合各自在乘用车领域的客户资源和产品能力,合作开发面向乘用车主机厂的智能驾驶产品服务,共同拓展商业机会。

毫末智行发布L4级智能跟随机器人

4月1日,毫末智行宣布正式发布智能随行伙伴机器人——Trans-future。这款智能随行机器人使用毫末自研的L4级别自动驾驶AI技术,能够穿梭在办公等各类场景中,完成人机协作、自动跟随、自主避障、智能对话、情感识别等智能化任务,整体技术相对成熟。毫末智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量产自动驾驶AI公司,目前乘用车辅助驾驶用户行驶里程突破600万公里,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更迭两代,坦克500、魏牌等众多车型已经搭载毫末辅助驾驶系统。除乘用车方面外,毫末智行还在在末端物流、智能硬件方面也展开部署。智能硬件领域,除Trans-future外,毫末“自动跟随载物平板机器人”也在2021年已研发落地,最高可自动托运150公斤产品。

毫末智行发布城市NOH夜间路测视频

近日,自动驾驶技术企业毫末智行公布了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夜测路试视频。视频中,搭载有毫末智行城市NOH系统的魏牌摩卡在驾驶员的监督下,共完成了在保定市区内16公里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场景涵盖市区街道与城市快速路,总计通过23个红绿灯、5个左转与3个右转,并全部一次性通过。硬件方面,参与夜测的魏牌摩卡搭载有毫末智行的感知系统组合,包含14个摄像头,5个毫米雷达及2个激光雷达,算力层面则搭载由毫末智行自研的IDC 3.0域控制器,单板算力可达360T;算法层面,毫末智行以Transformer多层神经网络与CSS认知安全模型为基础,推出了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智能体系MANA。

艾睿光电与踏歌智行合作车载红外热像仪

3月29日,艾睿光电与踏歌智行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双方就红外热像仪在矿用车无人驾驶的合作发展交换意见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红外热成像及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在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协同开发及适配、试点示范、市场拓展、项目推进、实施交付等方面进行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红外特定产品以及艾睿光电未来开发的其他传感器和软件算法等产品的研发和合作,推进矿山等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突破,共同打造国内乃至全球智慧矿山场景的典范。

纵目科技完成超10亿元E轮融资

3月28日,纵目科技宣布完成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东阳冠定领投,远海基金、临芯资本、佐誉资本、复朴资本、青岛元盈、泰有资本及老股东湖州环太湖集团和创徒投资跟投。此轮融资除了用于加快在自动驾驶量产项目的研发投入之外,还将在浙江东阳打造一个年配套200万辆自动驾驶系统的产业园,以加速纵目科技提升从1到N的交付能力。

全场景智能驾驶公司知行科技获亿元投资

3月,全场景智能驾驶公司知行科技再获亿元C+轮投资。此轮融资由讯飞创投与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启航联合领投,苏州园区科创基金,雅枫资本等机构跟投。据悉,知行科技C轮及C+轮共完成数亿元融资,将继续用于优化供应链并推进公司量产进程、夯实公司核心技术与研发新一代产品,以及建设一流的自动驾驶团队。目前,知行科技已实现了L2、L2++方案的规模化量产,推出了新一代的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并落地了L4级园区物流方案,形成了高速L2、城市NOA、低速泊车、低速封闭区域无人L4、360环视全场景智能驾驶布局矩阵。

商用车智能驾驶企业所托瑞安融资超13亿

3月29日,商用车智能驾驶企业所托瑞安日前宣布完成超1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平安资本战略领投、所托瑞安A轮股东SK中国继续追加投资,嘉实、河南投资集团等机构跟投。此前,所托瑞安已获得招商银行和招银租赁20亿元的授信金额。本次融资完成后,所托瑞安的估值已接近百亿人民币规模,顺利跻身智能驾驶行业的独角兽序列。此前公司于2020年初获得SK中国数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

毫米波雷达芯片商正和微芯获天使轮融资

3月30日,毫米波雷达智能感知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和微芯完成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由达泰资本领投,横琴金投跟投,渡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实验室建设、团队扩充及流片测试。官方资料显示,正和微芯专注于毫米波技术、光电感知技术、高性能数模混合电路、超低功耗计算平台、传感器和雷达算法、机器学习、目标信号识别和应用技术的持续研发,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提供新一代智能传感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慧家居、工业物联网、智能驾驶等领域,为万物智能时代赋能。

激光雷达公司洛微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日前,洛微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芯投资领投,哇牛资本、诺延资本等跟投,轻舟资本、华盖资本、布谷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加码追投。据悉,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张,深化研发投入,产品量产认证、市场拓展。官方资料显示,洛微科技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通过新兴的硅光子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光电芯片,为市场提供纯固态芯片级激光雷达硬件、芯片以及人工智能感知算法,推动全球智能产业升级。

VIVO公开自动驾驶专利引造车猜想

4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公开自动驾驶方法、车载装置、移动装置和车载电子设备专利,公开号为CNA,这一专利于2021年9月14日申请。专利摘要显示,此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在车载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控制车载电子设备进行自动驾驶。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驾驶环境信息和第一驾驶信息至少一项。

美国参议院通过520亿美元芯片补贴法案

3月2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提供芯片制造产业520亿美元补助的《美国竞争法》(America COMPETES Act),接下来将转往众议院协商。换句话说,一旦该法案通过,美国芯片制造商将获得520亿美元的补贴。此前,参议院已于2021年6月投票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授权拨款约1900亿美元用于加强美国的技术和研究,其中1200亿美元用于高科技研究,另外540亿美元用于增加半导体、微芯片和电信设备的生产。今年2月,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该法案授权拨款近3000亿美元用于研发,其中包括520亿美元用于补贴半导体制造以及汽车和电脑用关键部件的研究,还将在未来六年内投入450亿美元以缓解加剧短缺的供应链问题。由于参众两院推出的“芯片法案”存在较大差异,需进一步协商获得双方认可的版本送交白宫,经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

日本将帮助车企避免智能网联专利纠纷

据外媒报道,日本政府将制定一份指导方针,帮助企业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的过程中避免专利诉讼,这是企业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指导方针将列出一个企业协商“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EP)费用的四步方案,并基于专利持有人提供的侵权证据。“标准必要专利”是指为了使工业产品符合技术标准而必须使用的专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使用4G等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的技术,因此,诺基亚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等48家公司已要求本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支付专利费。

NHTSA将审查小马智行自动驾驶事故报告

3月2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将审查小马智行是否遵守了政府对自动驾驶交通事故的报告要求,即“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否满足要求。去年10月28日,在加州弗里蒙特,一辆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右转后撞上了中间车道的一个路牌,导致加州在去年12月暂停了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证。去年,小马智行在其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证下注册了10辆现代Kona电动车,暂停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证对小马智行配备人类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测试没有影响。

福特汽车为增强型防雾窗系统申请专利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已为其增强型防雾窗系统申请了专利。早在2021年1月,福特欧洲就展示了其新系统:挡风玻璃气象站(Windscreen Weather Station),能够在检测到可能导致该关键区域被雾遮挡时自动清理挡风玻璃。该系统利用位于后视镜附近挡风玻璃上的多个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的温度变化和水分。如果确定挡风玻璃可能会起雾,该系统就将激活HVAC系统并将气流引导到挡风玻璃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该新的福特专利似乎采用了该技术,并利用车辆的气候控制系统和各种传感器来确定挡风玻璃何时可能容易起雾,然后采取措施防止起雾及阻碍驾驶员的视线。除确定是否需要冷空气或暖空气来为挡风玻璃除雾外,该系统还可以控制鼓风机的速度,并在空调模式、室外空气和除霜之间切换,具体视情况决定。

宝马、高通、安致尔合作开发自动驾驶

日前,宝马集团、高通和安致尔软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涵盖L2级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高通将为宝马集团的量产车型开发和部署从L2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并将宝马自动驾驶软件扩展至骁龙Ride平台。此次合作将致力于打造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基于共同的架构、传感器套件、安全要求、工具链以及用于存储、再处理和仿真测试的自动驾驶数据中心。全球超过1400名技术专家将参与此次合作,他们分别来自德国、中国、美国、瑞典、罗马尼亚,以及位于捷克的宝马集团自动驾驶测试中心。

保时捷和holoride测试全新车载虚拟体验

据外媒报道,保时捷(Porsche)与德国初创公司holoride合作进行试点项目,在洛杉矶保时捷体验中心(PEC)评估客户需求和技术稳定性。此次合作也是holoride首次商业安装其车辆后排娱乐技术:车载,通过将移动车辆内的实时物理反馈与VR耳机中的内容相连接,乘客可以体验完全沉浸式的外太空之旅,就像在驾驶宇宙飞船一样,这种体验包括适应汽车运动的音效和视觉效果。为实现这一体验,holoride使用来自保时捷卡宴(Cayenne)的驾驶数据,例如转向、加速和制动,来调整体验以匹配汽车的运动。这种独特的方法可以通过匹配乘客的所见所感来减少晕车,且几乎没有延迟。

美国专利局公布特斯拉的激光雨刷器

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局(U.S. Patent Office)公布了特斯拉新专利的详细内容。该专利为一个神奇的挡风玻璃雨刷器,可使用激光束清除驾驶员视线中的碎片。特斯拉在已公布的文件中是这样描述该专利的:该专利是一种车辆清洁系统,包括可发射激光束以照射车辆玻璃区域的光束光学组件、检测积聚在该区域碎片的碎片检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可通过激光光束校准一组参数,而激光光束是由光束光学组件基于玻璃区域的累积碎片检测发出的。此外,该控制电路还可控制碎片累积上的激光光束的曝光水平,而碎片累积基于激光光束的参数校准,其中曝光水平是基于以校准速率脉冲激光束来控制的,且该校准速率将激光束的穿透限制在玻璃厚度以内。不仅如此,该控制电路还可使用激光束去除积聚在玻璃制品区域上的碎屑。

Waymo向旧金山员工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Alphabet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表示,将开始在旧金山提供无人驾驶汽车服务,希望在美国本土市场赶上竞争对手Cruise。3月30日,Waymo表示,无人驾驶服务将只对Waymo员工开放。该公司还宣布了将亚利桑那州业务扩大到菲尼克斯市中心的计划。此外,Waymo还在凤凰城(Phoenix)扩大了自动驾驶打车项目的范围,这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配备安全员,该公司的目标是启动这个项目的公共测试。

苹果获控制系统两项泰坦项目专利

据外媒报道,苹果获得了两项有关未来电动汽车系统的泰坦项目(Project Titan)新专利。第一项专利名为“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当车轮跳动阻尼器超过容量阈值时,该控制系统会操作主致动器以提供额外的辅助行驶控制。此外,该控制系统会根据环境条件改变容量阈值。而车轮跳动阻尼器可以是反作用质量致动器或调谐质量阻尼器。”Apple的第二项专利名为“乘用车和可伸缩驾驶员输入设备(Passenger vehicle and retractable driver input devices)”,用户输入设备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间移动,其中第一配置只通过用户物理操作接收用户输入,而第二配置不接收用户输入。

采埃孚收购Strad股权扩充感知软件

据外媒报道,采埃孚(ZF)宣布收购自动驾驶汽车和ADAS系统的AI感知软件开发商StradVision公司6%的股权,以扩大其自动驾驶感知软件的产品组合。StradVision的SVNet软件能使车辆准确地检测和识别物体,例如其他车辆、车道、行人、动物、自由空间、交通标志和灯光,即使是在恶劣天气条件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该软件依赖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感知算法,需要的内存相对较少,并且功耗较低。 此外,该软件支持多种硬件平台,也可以针对其他硬件系统进行定制和优化。StradVision软件目前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大批量模型。

英伟达新技术可将2D照片转换成3D场景

据外媒报道,英伟达(Nvidia)AI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通过使用超快速神经网络训练和快速渲染,可将数十张2D图像快速转换为3D场景。这一过程称作逆渲染,利用AI模仿真实世界中光线的行为,将从不同角度拍摄的2D图像转换成3D场景。英伟达研究人员将该新方法应用于名为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从而开发出新的Instant NeRF(即时NeRF)技术,这是迄今为止最快的NeRF技术,在某些情况下,相比其他技术,其速度要快1000多倍。尽管Instant NeRF也需要拍摄照片的摄像头角度数据,但其所使用的神经模型只需几秒钟就可以训练几十张静态照片。

英特尔6.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Granulate

据外媒报道,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Intel)宣布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计算技术初创公司Granulate,帮助云和数据中心客户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工作负载性能并降低基础设施和云成本。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年末完成,届时Granulate的120名员工将被整合到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部门。这是英特尔在短短五年内第七次收购以色列公司。此前在2017年,英特尔就斥153亿美元巨资收购了自动驾驶系统制造商Mobileye。

软银抵押Arm股份寻求80亿美元贷款

据外媒报道,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将以英国芯片设计子公司Arm的股份作为抵押,向日本和外国银行寻求80亿美元的贷款。对于一笔由非上市公司股票支持的融资而言,这笔贷款的规模非常大。在通胀影响股价的情况下,软银集团正在使融资方案多样化,以增强其现金储备。到3月底,日本国内外约有10家银行将向软银集团提供融资。预计这些贷款的期限最长为两年,软银集团可能以现金或Arm股份的形式偿还。瑞穗金融集团、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和巴克莱银行将促成这笔交易。

据外媒报道,地理定位技术专家TomTom(TOM2)宣布加入MIH联盟(MIH Consortium),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球地图制造商和导航供应商。由富士康发起的MIH联盟将TomTom等汽车行业战略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以共同构建下一代电动汽车(EV)、自动驾驶和移动出行服务应用。MIH联盟认为TomTom在数字驾驶舱和EV驾驶员导航用户体验(UX)方面的知识可对Open EV Alliance进行重要补充。TomTom强大的路由引擎利用先进的地图和交通数据以及来自车辆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来提供可靠的EV路线,使驾驶员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减少里程和充电焦虑。

NODAR获多摄像头3D视觉技术专利

据外媒报道,日前,驾驶辅助和全自动驾驶汽车3D视觉技术供应商NODAR宣布其多摄像头3D视觉技术获得专利。NODAR的解决方案通过部署高性能计算机视觉软件,可使L2+和L3乘用车、L4自动驾驶卡车和机器人出租车配备的ADAS更加安全。此种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采用专利软件算法,可使独立安装在车辆上的多个摄像头保持协调一致,从而使车辆随时都能完全了解周围环境。NODAR的“非刚性立体视觉摄像系统”专利申请描述了系统如何追踪两个或多个摄像头之间的相对运动,且无论摄像头位置振动,或快速或缓慢移动,都可保持相对校准。由于工厂校准是自动的,因此制造过程也被简化,完全无需手动校准。

Verizon与思科合作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据外媒报道,思科(Cisco)与技术和通信服务供应商Verizon在拉斯维加斯合作进行了成功的概念验证演示,表明蜂窝和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而无需使用昂贵的物理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s)扩展无线电信号。此次演示使得自动/无人驾驶的最后一英里交付机器人和机器人出租车等应用获得能源的途径变得更加简单有效。当然,上述应用通常出现于拉斯维加斯等存在公共MEC技术的城市。此外,城市和道路运营商可以通过C-V2X应用创建更安全的道路,包括行人保护、紧急和运输车辆优先、进出匝道保护(例如,当装载卡车需要自动引导以安全并道或制动时),以及其他涉及车辆靠近信号灯十字路口的情况。

TE推出新型混合直列式连接器解决方案

据外媒报道,连接和传感器供应商TE Connectivity(TE)推出了创新的Generation Y 68P密封混合直列式连接器(Sealed Hybrid Inline Connector),可使OEM能够轻松制造、减少连接器数量、简化供应链复杂性并降低成本。该新一代Y 68P是一种一体化解决方案,将信号、电源和数据连接集成到一个连接器中。Generation Y 68P密封混合直列式连接器将坚固可靠的MATE-AX迷你同轴连接器与0.64/1.5/2.8mm电源和信号电路组合到一个混合连接中。对于68P直列式连接器而言,Generation Y 68P结构紧凑,可作为用于直列式连接器整合的出色小型混合解决方案。

罗杰斯与谢尔丹学院合作开发自动驾驶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谢尔丹学院(Sheridan College)和加拿大罗杰斯通讯公司(Rogers Communications)将在未来两年内合作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该计划将在大多伦多(GTA)地区学校的移动创新中心(CMI)运行。凭借新的5G无线技术和网络,罗杰斯和谢尔丹学院将共同开发导航、诊断和信息娱乐系统集成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合作双方还将对多用户环境中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研究。合作双方表示,研究人员和谢尔丹学院的学生将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并结合交通建模和仿真,深入了解罗杰斯如何为驾驶员提供服务,并为在其5G网络上运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制定路线图。

康福德高将投资3000万新元研发自动驾驶

据外媒报道,陆路交通公司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 Corporation)宣布将投资3000万新元,以建立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卓越中心(AV CoE),从而增强其在自动驾驶车辆的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实力。未来五年,该AV Co专注于AV相关能力的研发。康福德高将在该中心开发技术平台,以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移动出行服务配送,并实现商业部署。此前,康福德高曾与英特尔公司旗下Mobileye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康福德高将利用Mobileye的AV技术来培养无人驾驶操作、事件响应流程、车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新技能。此外,未来AV CoE还将研究建立一个技术平台,以在新加坡及海外管理可扩展和可转移的AV运营。

PIX Moving融资近亿元研发滑板底盘

日前,PIX Moving 宣布完成了近亿元的 Pre A+ 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不具名的产业投资人独家投资。据悉,最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智能滑板底盘制造规模,以批量交付客户,同时推动基于滑板底盘的Robobus、智能环卫整车以及商用车量产。实际上,在此轮融资之前,PIX Moving 已获得勘设股份的Pre A轮,硅谷风投基金 SOSV 天使轮投资。本轮融资完成,这意味着 PIX Moving 自动驾驶整车量产正式开启,场景覆盖商用车和专用车。

KIMS开发超薄薄膜提高自动驾驶可靠性

Park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世界上首个超薄复合薄膜。该薄膜不会反射用于5G通信的电磁波,但可吸收90%以上的电磁波。该技术可以解决5G通信频率超过26GHz的电磁波二次干扰问题。其中,KIMS是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下属的政府资助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制造的吸收型屏蔽材料是一种磁性材料和聚合物混合的复合薄膜,呈导电纤维缝成网格状,可大量吸收5G通信频率的电磁波。这种材料会吸收90%以上的电磁波,而反射不到1%的电磁波。此外,由于这种材料薄而柔韧,因此即使起皱或折叠,其性能依然不会下降。

斯坦福大学研发简单摄像头捕捉3D物体

据外媒报道,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允许标准图像传感器在三个维度看到光。也就是说,这些常见的摄像头很快就可以用来测量到物体的距离。此次新发现可在两个方面取得成果。首先,它可以启用百万像素分辨率的激光雷达,而该分辨率是今天不可能达到的阈值。更高的分辨率将使激光雷达能够识别更远的物体。例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或许能够从更远的地方(或更快)区分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从而使汽车更容易避免事故。其次,目前可用的图像传感器,包括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添加最少硬件来捕捉丰富的3D图像。

杜克大学提高FMCW激光雷达性能

据外媒报道,杜克大学(Duke)研究团队展示了从OCT研究中学习到的技巧,可将以往的FMCW激光雷达数据吞吐量提高25倍,同时仍能实现亚毫米深度精度。该校研究人员展示了新的激光雷达方法,可以快速处理数据,从而捕捉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和制造系统而言至关重要的特征。OCT是一种光学模拟超声波,其工作原理是将声波发送到物体上,然后测量它们返回的时间。为了计算光波的返回时间,OCT设备测量它们的相位与经过相同距离但没有与另一物体相互作用的相同光波相比,发生了多少位移。FMCW激光雷达采用类似的方法,并进行调整。该技术发出的激光束在不同频率之间不断变换。

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仿真方法

Maryland)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提高训练自动驾驶车辆导航模型的仿真器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引入的仿真技术基于一个模型CMetric打造,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驾驶行为进行分类,并分析轨迹,然后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工具进行计算。未来,全球其他团队都可以使用该数据集,以改善拥挤和复杂城市环境中自动驾驶汽车和ADAS导航。目前,研究人员还计划将该仿真技术开源,以便其他团队和公司可以使用它来训练自己的模型和算法。

(注: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好项目服务联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