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是哪个民族

伊拉克的人口是由哪个民族占主导地位?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是什么?

  伊拉克全称伊拉克共和国,地理位置位于西亚,环绕平原,扎格罗斯山脉西北部和叙利亚羚羊东部分支。叙利亚位于伊拉克西北边界,土耳其在北部,伊朗在东部,约旦在西部。它在北波斯湾有一条约58公里的狭窄海岸线。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伊拉克共和国面积437,072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西部的沙漠地区,北部的山区和南部地区的大型肥沃平原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伊拉克人口估计为3,934万人,目前居世界人口排名第36位。总体而言,伊拉克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人(184/平方英里)。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巴格达拥有900万人口。这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巴士拉(230万),埃尔比勒(200万),苏莱曼尼亚(160万),摩苏尔(100万)和基尔库克(100万)。

  伊拉克近75%的人口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民族–伊拉克或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人组成。其他主要民族包括Jurds(17%),土库曼人(3%),亚述人(2%)和波斯人(2%)。该国南部约有2万名沼泽阿拉伯人,拥有2,500名车臣人。伊拉克南部也是一个非洲裔伊拉克人社区的家园,他们在9世纪Zanj叛乱之前是奴隶的后代。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曾经有大约15万犹太人,但在以色列建国后几乎所有人都离开了这个国家。

  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10-15%的人口也会说库尔德语。伊斯兰教是迄今为止95%人口中最常见的宗教信仰。非穆斯林,主要是亚述基督徒,占人口的5%。伊拉克的基督教社区已经存在了近2000年,其中大部分来自阿拉伯之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亚述人。据信,伊拉克65%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而其余的35%是逊尼派。纳杰夫和卡尔巴拉是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最神圣的两个地方。


  自2003年伊拉克被入侵以来,伊拉克拥有了大批散居国外的人口,据估算近200万伊拉克人逃离,其中大部分流向约旦和叙利亚。据信伊拉克境内目前还有近200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在2007年说,几乎有一半的伊拉克中产阶级人口已经逃离家园,短时间内没有计划返回伊拉克。自美国领导的入侵以来,超过一半的基督徒逃离该国,近59,000人获得了美国的难民身份公民身份。与此同时,伊拉克目前约有16万叙利亚难民。

  虽然这些年伊拉克面临着战争,但是伊拉克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都没有放缓,一直都保持在2%以上的速度,目前伊拉克人口中男女比例为:50.63%:49.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如果和你们说古尔邦节,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因为这个节日并不是我国法定的传统节日,但是在很多少数民族却是很流行和重要,那么大家知道古尔邦是哪个民族的重要节日,古尔邦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古尔邦是哪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我国穆斯林将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

“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劝化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不断启迪穆斯林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对树立信念和巩固信仰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过易卜拉欣的宰子行为,激励人们对真主的忠诚。通过学习伊斯玛仪对父亲的孝顺,激励人们要经受住魔鬼的诱惑,任何情况下,不要怀疑双亲,不要背叛父母,这就是忠孝的含义。

古尔邦节在伊历的时间是固定的,是每年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但是在公立的时间是不同的。 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

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

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

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哈萨族等少数民族欢度过节,宰羊、买各种食品也成为新疆古尔邦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在他们的餐桌上,油馓子、馕、切糕、开心果、杏仁、红枣、苹果、葡萄、提子、葡萄干等各种节日的特色美食让人垂涎三尺。

油馓子是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节日食品,形状美观、色泽黄亮、酥脆爽口。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上,家家户户的餐桌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烤馕既是新疆各族人的主食,也是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更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食品,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大约有50多种,主要有肉馕、油喀、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

馕的种类有很多,除烤馕外,还有一种叫“土馕”的,在新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馕,吃到馕。在如此重大的古尔邦节上,自然也是少不了它哦。

新疆盛产葡萄,这葡萄干可是新疆最享负盛名的特产之一,营养美味。新疆葡萄干的加工方法有二:一为在阳光下直接曝硒,制成褐色葡萄干。二为在荫房中晾制。

}

开斋节也许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关于开斋节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很清楚,比如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开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开斋节的由来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开斋节。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它是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共同欢度的节日。

开斋节是什么时候?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徒中地位极其崇高,地区的突厥语系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伊斯兰历每年9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间,只要是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至日落禁止饮食、娱乐和房事。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再封一日,共30天,第二日为开斋节。

开斋节的习俗,开斋节都有哪些习俗?

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斋月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如果在这个月里做善事的话,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酬报。入斋当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各个清真寺的师傅会到赶到邦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师傅更是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声音后,起来洗脸、洗手、濑口,做饭封斋。开斋节期间,每家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的由来?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伊斯兰历9月)都会去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一次沉思默祷时,穆罕默德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伊斯兰历每年9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还有一个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的滋味,警戒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勤俭节约,省出钱来周济穷人,多做善事。

开斋节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通过封斋,培养了穆斯林们吃苦、勤俭、帮助穷人的好品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民和阿拉伯人是同一种族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