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费扣损耗公式?

对机器设备的评估,在价格评估或资产评估中比较常见,由于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比如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等,最后评估出的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来说,使用重置成本法对机器设备评估其差异相对较小,也还比较准确。所以,本文就重置成本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运用作个简要的论述。

一、复原重置成本法的使用

复原重置成本是假定按原规模、原材料、原技术复制出该机器设备。而价格和费用标准按现行市价形成的重置成本,即“资产复原+价格重置”的前提条件。按复原重置成本法评估的设备一般有两类:

(一)有现行实物类比物的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法评估

这类机器设备一般使用时间不长,市场上有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交易,评估时的重置价格等于重置采购价与重置费用之和。重置采购价以现行市场价格为准;重置费用以原发生费用±增长率进行调整。举例说明如下:

某机器设备评估重置价格,被评估企业提供有关资料如下:

该标的机器设备帐面原值 元,其中买价92000.00元,运费5000.00元,包装费1000.00元,安装调试费2000.00元,已投入使用 2年,该标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5年。

评估分析:使用两年,市场上相同型号机器设备现价元,费用均有所上涨,经调查,两年来铁路运价提高100%,包装材料及工资平均提高 50%,安装费用上涨 100%。

评估计算:机器设备重置买价 =元

则:评估标的机器设备重置价格如下:

该标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5年,年折旧率6.67%

扣除折旧后,该标的机器设备重置价格=评估标的全价×折旧率则:

该标的机器设备折重置价格=×{1-(2×6.67%)}=元

(二)无现行类比物物的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法评估

这类机器设备多为自制非标准设备或使用年限很久的老款机器设备。

1、自制非标准机器设备重置评估

对于没有现行类比物的机器设备的评估,宜采用细节分析法即成本重算法进行评估,也就是以重新制造该机器设备所需要原材料、人工费等耗用值按当前市场价格重新计算评估 具体做法举例说明如下:

某企业-台自制机器设备,帐面原值元,已用5年,使用寿命20年,市场无替代产品,企业要求重估其成本。该厂提供该设备的历史成本资料如下:


经市场调查,基准日制造同类型机器市场各种材料和费用标准如下:


由于评估标的机器设备使用寿命为20年,已经使用5年,年折旧率5%,而重置该机器设备是全新产品,应该扣除其已经使用的价值。

则:标的机器设备重置全价=(5×5%)=元

至评估基准日,该评估标的机器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价格为元。

2、使用年限很久的老款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法评估

对这类机器设备重置价格评估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能完好,且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设备,一种是经过多次维修换件后,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设备。

(1)对性能完好,且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设备重置价格评估,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用直线折旧法评估其重置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机器设备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机器设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例如:某企业2015年购入一台制瓷砖设备,购买价格100万元,使用寿命20年,净残值率为5%。根据相关规定,该机器设备的年折旧率如下:

根据公式计算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5%)/20×100%=4.25%

至评估基准日该制瓷砖设备已经使用5年6个月,即5.5年,剩余使用年限为14.5年,则评估值为:

至评估基准日,该评估标的制瓷砖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价格为元。

(2)对经过多次维修换件后,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设备重置价格评估,则需要先调查所换配件原值、经济寿命和新换配件时间及价格。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按细节分析法即成本重算法进行评估,

例如:某企业2016年1月购入一台塔吊车,购置成本32万元,该塔吊使用年限为15年,净残值率5%。2020年2月维修更换了主电机,原主电机价格55000.00元,新购买价格70000.00元,根据相关规定,按细节分析法进行评估重置价值。

至评估基准日(2021年2月)该吊车已经使用5年,更新电机已经使用1年,其评估重置价值为:

至评估基准日,该评估标的吊车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价格为元。

二、更新重置成本法的应用

用更新重置成本法对机器设备进行评估,着眼于机器设备的功能重置,而非机器设备的复原,应用更新重置成本法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机器设备的更新已经现实发生,第二是市场上有相同功能机器设备交易案例,或能取得有关资料。举例具体说明如下:

某企业一条灌装生产线进行评估,已知其帐面原值200万元,其中外购机器设备160万元,自制设备30万元,运费、安装费10万元。经济寿命12年,已经使用2年。市场调查资料:原外购设备部分已换代,功能基本不变,但技术更先进,用料更节约,自制设备也有改进的必要。

1、外购设备采购全价评估,经调查3家销售同功能设备平均销售价格为200万元,成套购买优惠15%,则:

外购设备年折旧率为8.33%

2、 自制部分更新重置价格评估

分析:经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按现行技术条件更新自制设备,钢材占30%,铸铁占20%, 人工费用占30%, 制造费用占2O%; 目前钢材价格比原制造时上涨50%,铸铁上涨80%, 人工成本上涨100%, 一般制造费用上涨50%, 该企业成本核算符合实际,则具体估算如下:

3、运费、安装调试费用重置价格评估

经调查,设备运输费用上升20%;安装调试中水泥用量减少30%,水泥价格上涨10%,;用工减少50%, 用工费上涨100%。总费用中,运费占50%,水泥20%,人工占30%。则运费和安装调试费用重置成本全价估算为:

运输、安装调试费用重置价格=00.00+00.00

4、综合评估结果:生产线更新重置全价=外购设备重置价格+自制部分更新重置价格+运输费用、安装调试费重置价格= + +70900.00 元。

经评估,该企业一条灌装生产线重置成本价格为 元。表明该灌装生产线安装生产两年后,因市场同类生产线销售价格上涨和自制配套设备原材料与人工生产成本上升以及运费上升,该灌装生产线重置成本评估值比原购买价格并没有降低多少。

需要说明的是,在重置成本法下,机器设备的重估价值主要由上述讨论的重置价格和下面进行论述的成新率等两大要素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无形损耗,即可计算出估值。但在使用时,无形损耗中的某些数据需要测定,如功能性贬值的测定则比较困难,且操作繁琐,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所以在没有突出问题时一般不予考虑。评估时先评估出设备重置完全成本,再扣除损耗,得出重置净值,即评估价格,可由以下几个公式取得:

机器设备重置净值=设备重置价格-已损耗价值

机器设备成新率=设备重置净值/设备重置价格

机器设备重置净值=设备重置价格×设备成新率

三、机器设备成新率的确定

成新率是反映机器设备新旧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机器设备重估价值的大小,关系到评估价值能否真实、合理地反映机器设备的现行价值。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新率非常重要。

评估机器设备的成新率,不宜以统一的标准或公式来确定,应针对机器设备每项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简略方法。

成新率的含义是机器设备新旧程度指标的反映。也就是机器设备的磨损程度称为有形损耗率,机器设备磨损后的新旧程度叫成新率。它反映评估对象的现行价值与其全新状态重置价值的比率。如果使用年限法评估,则成新率如下:

某被评估机器设备成新率确定,某厂2010年一次性购买一台吊车,法定使用年限为10年,2015年评估时已经使用5年,计算该吊车成新率。


综合成新率确定一般是根据评估人员的经验来确定的,也可以颠倒过来,这个成新率其实影响不是很大。比如某机器设备的寿命10年,使用了5年,那么成新率就是50%。但是现场勘察的时候发现,该机器设备有70%的成新率,那么取权重的时候,可能观察测定的成新率的比重就要大于年限成新率,但是如果现场查看测定只有40%的成新率的话,那么观察测定的成新率比重就要小一点。所以综合成新率都是根据评估人员的经验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在评估确定综合成新率时,可分别确定年限法成新率和观察测定法成新率权重。通常年限法成新率权重为40%,观察测定法成新率为60%。案例如下:

某工厂2010年一次性购买一台洗床,法定使用年限为10年,2015年进行评估,已经运行使用5年。观察测定时发现已经进行大修保养维护,更换了轴头、三相变频电机,按标准测定仍可使用8年。评估需要确定综合成新率。计算如下:


2、观察测定法成新率确定


公式:综合成新率年限法成新率×年限法成新率权重+观察测定法成新率×观察测定法成新率权重。

至评估基准日,某工厂洗床综合成新率为56.90%。

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又称有形损耗,是指机器设备由于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导致的机器设备的物理性能的损耗或下降而引起的资产的价值损失。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计算公式为: 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率。

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通常使用相对数计量,即计算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率(S)。

实体性贬值率是机器设备制造后放置的损耗,以及实际上的所下降的价值的程度,会在机器设备损耗和重置成本之间比较。损耗是与放置和存放的时间及周边所处的环境、生产条件相关的;另一方面,在设备使用的时候,或者说在服役的期间,工作负荷、维修保养情况不同,损耗的程度也不同。没有使用过的新的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率是零, 相反,不能再次使用的机器设备则是百分之百地贬值。评估时,如果需要确定要被评估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经济寿命),可以查阅相关的规定材料,例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或者《机器设备参考寿命年限》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等等来确定。

机器设备实体贬值率(S)公式:


或者用技术测定的方法和年限使用法的评估法来确定机器设备实体综合贬值率确定。

技术测定法是在现场用工程技术方法对机器设备测定,内容就是机器的主要的性能指标,勘察机器设备现场运行情况,比如工作的质量、工作的效率、工作时的消耗、现在机器设备的负荷量、机器设备是否安全运行,以及对环境的损害等等一系列指标。

技术测定成新率确定以评估基准日收集的资料和现场测定的情况为准。其技术测定成新率公式即为上述观察测定法成新率公式。

机器设备实体性综合贬值率(S)=1-(技术测定法成新率×0.6%+年限法成新率×0.4%)×100% 。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包括因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而是原有资产的建造成本超过现行建造成本的超支额,以及原有资产超过体现技术进步的同类资产的运营成本的超支额。

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率是无形的损耗从而引起的价值的下降,表现在超额投资成本与超额运营成本上,主要是根据构成机器设备新型技术、 新型的材质、新型的工艺不间断的出现,这就使得一样功能的机器设备制造成本的与全新机器设备比会有所降低。评估人员可以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各类机器设备特点,以及机器设备的年限更新度来确定功能性贬值率。机器设备功能性贬值率公式:

机器设备功能性贬值率(G)=1-(机器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机器设备更新重置成本+超额运营成本)/机器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 ,或

用以下公式表示机器设备功能性贬值率(G):


资产的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市场上竞争越来越大、需求却在不断减少,工厂生产能力的过剩、能源原材料等提高价格造成的成本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生产的机器设备价格却没有随着提高;或者因为外部原因引起机器设备的被强制报废等等,也会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机器设备功能性贬值率(T)公式:

机器设备经济性贬值(T)=1-(设备开工不足的实际的生产能力/机器设计的生产能力)×100% ,或:


综合贬值率是指实体性贬值率、功能性贬值率、经济性贬值率之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综合贬值率(Z)=1-实体性贬值率(S)-功能性贬值率(G)-经济性贬值率(T)。


白龙禧(王佑先,白龙子),国家注册价格鉴证师、高级经济师。美国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明清家具委员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调解员、加拿大北美卓越评估事务所高级顾问。

长期从事评估理论研究和价格评估、资产评估、知识产权评估、艺术品鉴定评估、侈奢品与特殊物品鉴定评估等工作,擅长各类“怪、难、异”项目评估,被评估业界誉称为“鬼谷子”和“圣手大师”。著有《资产(价格)评估常用技术指标和参数大全》、《艺术品鉴定评估标准化技术》、《青花瓷器收藏与鉴赏》、《白龙潭夜话》、《明清家具鉴赏与评估》等专著。

作者/编辑:白龙禧(王佑先)/阳光

}

  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合同,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那么大家知道合同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购销标准合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交货时间及数量

  交货时间式量原煤产地

  自签定合同之日起15天供货完毕

  二、交货地点:甲方货场

  三、煤炭运输时间:按甲方要求时间运输。

  四、质量要求(以甲方中心化验室化验数据为准)

}

某商店到苹果产地去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km,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km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为10%,商店要想获得其成本的25%的利润,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商店到苹果产地去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从产地到商..”主要考查你对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 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注:主要用于判断一个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标准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其中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是未知数。未知数一般设为x,y,z。

    分类:1、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将未知数放在等号左边,常数放在右边。如:x+2x+3x=6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 一元一次方程判断方法:
    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 一元一次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ax+b=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一次方程。里面要有等号,且分母里不含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⑵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⑶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⑷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在小学会学习较浅的一元一次方程,到了初中开始深入的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较难的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植树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
    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
    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
    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7、分、小数运算时不能嫌麻烦;
    8、不要跳步,一步步仔细算 。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⒈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⒉ 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 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⒊ 移项:把方程中含有 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⒋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⒌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⒈认真 审题(审题) 
    ⒊找一个合适的 等量关系 
    ⒋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⒌列出合理的方程 (列式) 
    ⒍解出方程(解题)  

    例:ax=b(a、b为常数)?
    解:当a≠0,b=0时,
    x=0(此种情况与下一种一样)
    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
    当a=0,b≠0时,方程无解(此种情况也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

    注:字母公式(等式的性质)
    检验 算出后需检验的。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 基本方程,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ax+b=0

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 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以用来求一个公式中的系数,这种方法叫作待定系数法。这类问题主要是已知方程的解的情况,求方程的未知系数。
    例如:二次函数经过某一点,还知道它的对称轴,和最高点,要我们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我们在求这个解析式时设为y=ax2+bx+c,然后把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最高点的表达式代入设的方程,进行求解,这就叫待定系数法。

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①直接未知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
    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型及技巧: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
    ①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②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③基本数量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例: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