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在全行业的角度来说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从AIoT入局,到锁定汽车AI芯片,再到成立“红西瓜半导体”,独角兽地平线的野心或许不仅仅在只做一家芯片公司,而它在资本市场上也在试图在不断增加大家的想象空间的。

2月25日,根据媒体报道,余凯出任法人的上海红西瓜半导体有限公司于一周前完成天使轮融资。天眼查显示,“红西瓜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管理团队方面,余凯出任红西瓜半导体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OO陶斐雯,出任红西瓜半导体的监事。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则与地平线相同,均为地平线香港公司Horizon

而据行业人士透露,红西瓜半导体寻求独立进行融资,开拓新业务的同时,目的则是助力地平线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青睐,实现IPO。

2021年以来,因为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紧张,“缺芯”成了汽车领域最热的话题。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等跨国车企都曾因缺芯被迫停产,“芯慌”之下,上汽、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在增强芯片自研的同时,也在加速拥抱初创汽车芯片企业。这也让地平线、黑芝麻这样的芯片独角兽备受关注。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发展7年来,主要业务包括征程系列芯片、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开放平台等。

2017 年底地平线正式发布了征程(Journey)1.0 处理器,在 2019 年推出了智能芯片征程 2,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智能驾驶是其最主要的落地场景。目前,征程3是其市场中的主要产品,AI算力达到5 TOPS,典型功耗为2.5W,采用16纳米工艺,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BPU2.0架构,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等多种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地平线也在布局高算力芯片。去年7月地平线发布征程5时表示,该产品可提供128TOPS等效算力,哪吒汽车则是意向战略合作伙伴。目前,该款产品尚未量产。此前行业内人士曾表示该芯片尚未流片成功,对此余凯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征程5一次性流片成功。”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强调“只做Tier2”,但与此同时,外界始终认为以芯片独角兽出圈的地平线并不“止于芯片”。

根据天眼查:新成立的红西瓜半导体主营业务为电子科技、集成电路、计算机科技、人工智能,业务包含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具体业务计划现在尚未公布。

过去几年,“生态”是地平线的关键词。

余凯曾表示AI芯片需要具备强大的软件能力和服务能力,芯片厂商应该面向合作伙伴开放生态。“如果没有软件和生态的话,这个芯片只能是一块石头。”

去年7 月底的上海,地平线举办了一场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发布会。发布第三代车规级芯片“征程 5”之外,一干车企作为战略伙伴的到场是最引人注目的环节。

当天,地平线宣布与AutoCore、斑马智行、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江汽集团、上汽集团、雄狮科技达成生态合作伙伴关系。在这7个合作伙伴中,有4家车企,斑马智行与雄狮科技是强绑定于车企的Tier1——分别是上汽以及奇瑞,只有与地平线同为高瓴创投投资的AutoCore.ai算是Tier2供应商。

也因此有不少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创业公司以及tier1并不愿意加入地平线的“生态”,有内部人士表示:“我们沟通后内部做了一些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觉得它们(地平线)早晚是要与我们抢市场的,所以最后没合作。”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也有公司曾表示要与地平线在2021年联合落地产品,但随后并未成型。

发布会上,地平线同时推出Matrix 5大算力整车智能计算平台、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TogetherOS、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整车智能解决方案,这也让业界对地平线是否真的坚持Tier 2定位有一些怀疑。

对此,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解释称:“有时候地平线做了好像是Tier1的事情,是因为这件事可能非常新兴,大家还没有建起knowhow,未来慢慢清晰以后,大家会更好地回到Tier1、Tier2的状态。”“红西瓜半导体”的成立,也许是为了让地平线主体在方向上更加专注。

但显然,无论是强调软硬件一体的开发能力、试图建立生态,或是打造“红西瓜半导体”,地平线都需要为它的故事增添更丰富的细节。

2018年8月时,作为明星创业者反思3年创业历程,余凯表示,有两件事情超越了他的预期。“一是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落地,到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难度之大远超预期。”另外一件事则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投资进展速度,以及产生的泡沫,也超越了预期。”

而地平线被资本的热捧也远超很多人的预期。

去年6月,地平线已完成高达15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50 亿美元。这一次,地平线融资从 C1 轮到至少 C7 轮。参与地平线大 C 轮融资的某合伙人在与媒体沟通时感慨:“第一次听说竟然还有 C7 轮。”

出身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钻研了20年、从未与芯片产生过交集的余凯在短短几年内将地平线推到了行业最关注的位置。目前地平线已公布的投资机构数量就已经超35家,包含了市场上知名的主要专业机构和产业资本,甚至一轮融资的金额都超过了一些公司IPO所募集到的资金。

但这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地平线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具有性价比”的标的,与此同时,它需要不断快速成长才能支撑起这个估值。

此次成立后两个月就完成天使轮的红西瓜半导体,实际控制人为地平线香港公司Horizon Robotics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为81.85%;此外,这家香港公司还控股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地平线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安亭地平线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

但如果红西瓜的成立意味着地平线将芯片业务的剥离,那依靠芯片为主要收入的地平线如何支撑如此高的估值?而如果将芯片业务剥离,地平线是否面临着一定的转型,或加速智能座舱、整车智能计算平台的业务落地与推进?此外,“红西瓜”这个名字也和另一个友商“黑芝麻”颇有对应。后者同样是定位国产自动驾驶大算力芯片,且近来年发力较猛。

对此,我们就“红西瓜是否是现有芯片业务的拆分”,“如果不是业务与地平线的区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再单独成立红西瓜”等问题向地平线询问,对方暂未做出回应。尽管有1家原有投资人再次投资了红西瓜半导体,但地平线是否与现有其他投资人进行了沟通、后者是否认可新公司的成立,外界也尚未可知。

未来,想要在资本市场上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成立新公司,或是加速大算力芯片业务、加速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的推进,它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

2018年北京安博会期间,笔者重点参观了人工智能企业地平线、比特大陆、旷视、商汤、依图。首先让我们了解一家风头正劲的芯片公司: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平线的基础背景信息:

法定代表人对外投资信息(法人:余凯)

法定代表人在外任职信息(法人:余凯)

原本以为地平线就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没有想到在北京安博会携众多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致力于成为嵌入式人工智能平台的全球领导者,赋能万物,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地平线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软件,以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为主要应用场景,提供给客户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解决方案。笔者不大关注智能加视和智慧零售,更多的是关注的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参观和总结的重点也围绕安防业务进行。

地平线拥有业界少见的豪华投资者阵容,目前已获得包括晨兴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投资、创新工场、真格基金、线性资本、DST、双湖资本、祥峰基金、青云创投、英特尔投资、嘉实基金、中国建投、理成资产、混沌投资和云晖资本的投资。

除了豪华的投资者阵容,还有一个豪华的团队。芯片行业永远都离不开顶尖的人才:余凯博士(地平线创始人 & CEO,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创始人,百度自动驾驶创始人,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畅博士(联合创始人&算法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深度学习专家,前百度主任架构师<T10>)、吴强博士(CTO&工程院院长&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云计算及大数据并行处理专家,前Facebook 高级主任研究员)、周峰博士(首席芯片架构师&地平线Fellow&副总裁,芯片设计专家,前华为芯片主任架构师,曾任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徐伟(通用AI首席科学家,全球顶尖深度学习专家,百度杰出科学家,Facebook研究科学家,美国NEC Labs高级研究员)、杨铭博士(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算法与工程专家,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成员)、陶斐雯(联合创始人&运营副总裁)、刘俊华(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安防领域资深专家,曾参与安防领域多个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北京安博会期间地平线带来了两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根据官方描述,基于创新的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架构BPU,地平线自主研发了中国首款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时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面向智能驾驶的征程(Journey)系列处理器和面向智能摄像头的旭日(Sunrise)系列处理器。第一代处理器基于高斯架构研发设计,并提供“算法+芯片+云”的完整解决方案。

地平线BPU芯片的研发线路历经高斯架构、伯努利架构和贝叶斯架构。我们重点关注旭日处理器,面向智能摄像机,旭日(Sunrise)1.0芯片于2017年12月正式流片并发布,和征程1.0一起成为中国最早实现量产流片的人工智能芯片(好吧,就这样)。旭日1.0芯片集成深度学习算法,具备在前端实现大规模人脸检测跟踪、视频结构化的处理能力。目前,旭日2.0架构已应用于地平线XForce边缘计算平台。

地平线处理器的核心优势体现在:

  • 高性能:1Tops,实时处理视频1080P@30fps,并对每帧中的200个目标(旷视安博会宣传可以300个人脸)进行检测、跟踪、识别

  • 超低功耗:典型功耗1.5W

  • 接口简单:便于与主流应用处理器配合

基于旭日2.0架构的XForce边缘AI计算平台,是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BPU打造的边缘AI计算平台,通过算法和芯片深度融合的软硬件联合优化产品,XForce在功耗、性能、成本上相比目前其他AI计算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XForce软硬件联合优化的AI计算能力,XForce内置深度学习感知算法以及相应的model zoo,形成完备的软硬件以提的AI感知平台,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感知处理能力,各项任务指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XForce 1.0基于伯努利BPU架构采用Intel A10 FPGA主芯片,XForce 2.0基于伯努利BPU架构但采用8颗旭日2.0芯片,而XForce 3.0则采用了贝叶斯BPU架构和8颗旭日3.0芯片。XForce广泛应用于人脸和人体识别抓拍、人体行为分析、视频结构化、自动建档、人员动线、场景热力图。

北京安博会期间地平线带来了两款AI摄像机:

  • HR-IPC2262 智能人脸抓拍筒形网络摄像机:官方宣传,嵌入式AI视觉芯片 + 深度学习算法 + 1080P星光级传感器;依旧单帧200张人脸检测;80+人脸实时跟踪优选;支持年龄、性别等人脸属性提取;支持夜间正常进行人脸抓拍,内置低功耗高效白光阵列灯;90度侧脸,俯仰30度以内能检出,保持人脸跟踪;最大功耗<6W

  • HR-IPC2152 智能人脸抓拍半球型网络摄像机:嵌入式AI视觉芯片 + 深度学习算法 + 1080P星光级传感器;依旧单帧200张人脸检测;80+人脸实时跟踪优选;整机功耗不超过6W,发热量低;支持年龄、性别等人脸属性提取;支持夜间正常进行人脸抓拍,内置低功耗高效红外阵列灯;90度侧脸,俯仰30度以内能检出,保持人脸跟踪

当然也少不了生态合作伙伴的众多Camera站台支持,不够只有陈设并未看到展示效果。

地平线针对智慧城市场景可提供多维度产品与多层次解决方案。基于地平线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和自主研发芯片的协同优化,可为客户提供兼具高性能、低功耗特点并实现人脸抓拍识别和场景视频结构化处理功能的IPC设备与完整解决方案;用户也可以将旭日系列芯片内置到普通网络摄像机中,通过地平线提供的开放软件平台和工具链,以极短的开发周期和极其低的研发成本,开发出具有领先性能的AI网络摄像机。

智慧城市的业务架构如下如所示:

广泛应用于:01 综合人像应用平台(静态人脸比对、人脸布控、人证合一、出入控制)、02 车辆综合应用(交通违章监控、情报分析、路况监控、大数据分析)、03 视频大数据平台(视频结构化处理、视频刑侦辅助)。

当然,安博会上就有展示旭日万级库容无感通行考勤方案、大规模人脸抓拍识别方案、人体分析方案(见前图)、跨境多目标轨迹动线方案、安防视频结构化方案等。

旭日万级库容无感通行考勤方案、大规模人脸抓拍识别方案 

跨境多目标轨迹动线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