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双龙湖步道全长多少米?

最近,渝北两路城区的居民们发现,身边朝夕相伴的双龙湖公园脱胎换骨,一派新年新风貌:不仅靓丽的艺术照明灯光让双龙湖的夜景亮了起来,而且沿湖还增加了一批雕塑、题刻、休闲亲水平台等文化景观,让老公园增添了新活力,成为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市民的好去处。

据了解,双龙湖公园位于渝北区两路城区中心,2005年10月建成,是我市最早的城市开放性公园,总面积25万多平方米,水面近19万平方米,沿湖道路约长5公里,是我市主城区难得的亲水绿地,也是两路居民茶余饭后散步、健身的好地方。

地处渝北两路城区的双龙湖树绿水,环湖步道5公里。

2020年6月,渝北区又启动双龙湖的环湖文化景观及雕塑的打造项目,将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十字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古今名人雕像以及渝北好人好事等作为文化主题,贯穿在整个双龙湖公园。

同时增设了亲水平台、休闲座椅、仿古亭廊等人性化便民设施。

而沿湖新安装的景观灯、庭园灯、氛围灯、射灯等,在夜色下与波光粼粼的湖面、湖岸景观浑然一体,形成一道靓丽的城市文化亲水景观。

湖畔的亭下在灯光的照射下,美得飘飘欲仙。

负责此项工程的渝北临空基建公司双龙湖文化景观打造项目负责人周璐介绍:双龙湖文化景观及雕塑打造项目,是渝北区重点民生项目,投资约800万元,从2020年6月动工开建,到目前已全部完工。

桥下的灯光和雕塑美景吸引市民拍照。

中国传统文化灯光装饰墙。

该项目沿湖5公里,利用环湖的堡坎滩涂荒坡等闲置空地打造17组文化景点、如十大传统美德、历史名人、近现代爱国民主人士雕像和故事,旨在向市民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通讯员 陈和平 摄影报道

}

重庆市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第十八届五次会议第22号建议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双龙湖部分区域水质治理》(第22号)已收悉。对此建议我委非常重视,现将办理情况二次答复如下:

双龙湖又称半截沟水库,位于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始建于1964年,水域面积28万m2,总库容96万m3,为城市景观湖库。周边小区均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1998年在半截沟水库的基础上建设了双龙湖公园。由于双龙湖截污管网使用时间接近20年,周边老旧小区和单体楼较多,管网老化较为严重,部分管网有破损塌陷情况。双龙湖截污管网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管网,雨污水汇流至库尾通过双龙湖提排站提排至市政管网,由于存在较为严重的雨污混流,暴雨时大量雨水进入截污管网和提排站,超过提排站最大负荷,导致污水溢流入湖。我委对双龙湖周边12处雨水排口进行详细调查,部分雨水口因雨污混接导致暴雨时污水溢流入湖,暴雨时地表径流初期雨水污染较大。

为初步解决双龙湖污染问题,2001年,渝北区投资100余万元在双龙湖周边修建了1.98公里雨污管网,并在双龙湖库尾修建了提排泵站,将沿湖雨污水截流提排至城南污水处理厂一级干管,该项目仅在当时解决双龙湖周边日常排水问题,存在雨污混流,不足以应对极端天气下排水不畅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双龙湖水质,营造清水绿岸秀美公园,2018年9月,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实施了“食藻虫”水生态修复工程,至2019年11月底通过专家验收。修复后水质4项富营养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质标准,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处于项目质保期。

目前,双龙湖周边管网因管网老旧、雨污混流等问题仍不足以应对骤降暴雨等极端天气,暴雨时雨污混流水倒灌直排双龙湖现象频发。为有效整治雨污混流等管网问题,我区正进行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该项目将对我区城区老旧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双龙湖周边管网涵盖在内。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双龙湖周边管网问题,从而改善雨污混流水排入双龙湖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双龙湖水体水质。

(一)代表建议“要加快彻底阻断污染源,对涉及部分污染区域周边的地下排污管网进行清理,让所有污水进入污水管。去年环保部门会同城管部门、建设部门提出了周边污水治理方案,计划去年就启动水库周边污水治理项目,但至今仍无动静。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湖库周边污水治理时,要保证周边污水不再进入双龙湖,不然会形成周边污水治理项目完成、双龙湖仍然有污水进入的情况”

我区正大力推进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下简称“PPP项目”)。PPP项目由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双牵头,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为社会资本方,与我区平台公司临空基建公司组建项目公司——中交四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施PPP项目建设、运营、移交等工作。项目总投资31.32亿元,其中建安费24.35亿元,建设期2-4年,运营期15-17年。本项目涉及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以下简称“雨污分流治理二期”)、盘溪河、肖家河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三个子项目。其中雨污分流治理二期涵盖了渝北区的龙山、龙溪、双龙湖、宝圣湖、两路、双凤桥、仙桃、回兴、龙塔等九个街道,新建雨污水管网80.28公里,改造雨污混流点492处、整治暴雨积水点49处、新建初期雨水调蓄池2.8万立方(18座)、修复三四级缺陷管网97.9公里、改造道路205条,人行道112万平方米、车行道195万平方米、改造架空线下地132.3公里、改造停车位智能化2万余个,建立850㎡的智慧停车数据中心,开工时间2021年3月,预计完工时间2024年12月。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体水质,提高城市道路等市政设施品质,改善老旧片区环境面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目前雨污分流治理二期工程严重滞后,存在以下问题:

1.前期手续未完善,制约项目推进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施工图审查等施工许可办理前置条件未完善。

2)占道、占绿手续未办理。“雨污工程(二期)”建设涉及占绿、占道等手续办理暂未完成,暂无法实施。

2.施工图设计不完善,导致可实施工点较少,无法大范围展开作业面

(1)非开挖修复:项目中标后,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依据合同条款,组织人员对地下管网进行抽查复核时发现,由于前期勘测时间较久,现有管道病害较之前变化加剧,比如裂缝数量急剧增加,管道拥堵清淤成倍增大,树枝穿入管道使管壁破裂现象普遍等,现有图纸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病害处置要求。

(2)车行道改造:路面病害检测结果和交通导改方案的滞后,导致路面改造暂无法实施。

(3)管网及雨水调节池变更、设计图纸未出,新建管道(开挖)、顶管、雨水调节池无法正常开工。

(4)综合管线保护迁改: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虽邀请产权单位对管线保护方案进行征询,但只是形成初步意见和建议,并未深入细化,具体实施方案需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逐渐细化、深化。

因以上原因,双龙湖片区目前仅开展人行步道升级改造,周边雨污管网仅进行清掏养护,修复改造等工程进行暂缓。根据《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纪要》(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21257号),为进一步完善勘察资料,保证勘察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有效推动双龙湖周边等雨污分流项目高质量建设,现由PPP项目公司委托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补勘修测。预计到2021年10月初形成初步勘察设计图,双龙湖周边雨污管网升级改造拟于2021年10月底至2022年中旬开展。

(二)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生物防治措施,多栽种水生植物”

区生态环境局要求湖库管护单位进一步落实相关措施提升管护效果,一是增强后期管护力量,目前上海太和水公司已增加2名技术人员,在强化管理和技术服务的同时,落实1人重点排查污水漏点;增加4名维护人员,目前双龙湖的维护人员已增加到20人。二是增加增氧设施,一共增加4台增氧泵,分别位于双龙湖大坝区域、三号桥区域、四号区区域和二号桥靠荷花池附进,进一步提升湖水自净能力。三是做好湖面清漂和水质调解工作。今年以来,一共集中开展正对青苔和蓝绿藻的专项清漂作业2次,投放微生物进行水质调节2次。四是对局部水草受损区域进行了沉水植物补种,并在3个库尾补种狐尾藻等植物,加大了漂浮湿地的面积,强化对入湖污水的净化。累计已补种面积近6000平方米,目前局部区域水质已逐渐恢复。

(三)代表建议“环保、城管等部门加强相关区域排污点的排查和管理,对屡教不改的排污单位和相关人员加大教育和处罚力度”

通过偷排直排乱排整治专项行动,我委结合职能职责,严要求高标准,研究制定了《2020年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方案》,有效针对我区重点问题、重点企业、重点网段进行督查整治。同时加大排水许可宣传力度,对重点排水户开展排水许可办理,严格落实排水许可管理制度。目前,双龙湖片区已无偷排乱排直排行为,我委将继续加大巡查巡视力度,强化跟踪督查,确保整改效果。

此复函已经我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上反馈给您所在联系(小)组,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并恳请您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系人:林楠,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双龙湖7天优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