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核心内容分别给我们带回来的影响?

哲学是智慧的共鸣,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反映。这是哲学价值观的形成条件和基本条件。但哲学在于思考,对此,马克思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世的智慧。”同样,恩格斯则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按照这种原理,一直想用精神和物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来表述哲学的问题,但始终处于困惑之中。

这一年,对于我是个转折,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哲学博士的课程后,读了北师大哲学教授沈湘平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走进中国哲学》、《邓小平的思维世界》、《社会热点解读》等书籍后,才发现我悄然具备了反思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形成足以让我从辩证的角度思考起理论的现实性。

沈湘平老师的一些讲义我是从一些学友们的手中拜读过的,为此,看他主编的书籍就很便捷了。沈老师曾对现代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传统哲学划分出三个具有定义性质的概念;一是中国哲学,二是印度哲学,三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这是哲学分类史上的伟大突破。这个突破揭示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很容易,用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就能区别,但这种学术划分很艰难,是学术界在理论上的质的突破,凝结着无数学者的刻苦钻研和心血,标志着哲学在某个程度上某种刻度上的突破,哲学进入一种新的学术范畴中。

学哲学最好要带上价值观,读沈湘平老师的书,会在感悟中萌发起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去在理论上思考和实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才能趋于理性,这种理性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刻度。每一种刻度,都存在深度,源于这种刻度形成的深度,是一种新的认识论产生的条件。

学哲学有二个观点绕不开,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唯心论。从形成条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上分析,任何规律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陈云则说:“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哲学的基本规律还在于从价值观的广角上为现实发展创造条件。

思考是人生的精华,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每一种规律的产生,思考是其基本点。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不外乎都会有一种哲学原点的产生。每一种规律的产生,某种领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质的变化。这既是哲学内涵在社会条件上的外延,也是社会现象形成时的一种曲线。毫不例外,每一种事物在形成过程中,总会产生曲线,曲线是一种事物由原点到极端的一种客观形式。我们应从曲线状态中把握哲学原理,当然,不是每种曲线都能产生哲学原理。

哲学有方法论,那就是在于揭示事物,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爱因斯坦则说:“理论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于此。”哲学实则是一种观察,从观察中形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

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概念上作解释,先从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上作答。人类的活动是认知、意志与情感的统一。当认知、意志与情感统一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形成一种看法。看法就是世界观。顾名思义,方法论就是一种实践。实践是产生价值观的唯一条件。一切的社会实践,都以价值观作前提条件。

一般条件下,人生有三大问题。哲学是第一大问题,因为哲学是一种思想属性,也就包含着生命和价值观的范畴。理解哲学,要从阶级属性上理解,要从哲学的流派上理解,要从社会的实践上理解。当然,理解过程一般情况下都很抽象。对此,我们学习哲学更重要的意义就是注重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开始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形成对待事物的根本态度的价值观。

一切事物的形成,关键要素是要确立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是哲学这种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哲学有二种基本属性,一是观察,二是实践。无论唯物和唯心,这二种属性都不应放弃,放弃就不是哲学。当然,任何事物,都要确立一种实践的运动轨迹。这种运动轨迹是形成哲学基本含义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我们要遵循,因为这是哲学。

探索哲学的问题,是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辩证的问题。而思维和存在就是在某一种认知的状态中探知未知。毛泽东曾根据辩证法观点,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在原子、光子、电子之下一定会有更小的物质微粒。1964年物理学家以这种追求的态度发现了夸克粒子。对此,美国著名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格拉肖提议假如以后发现比夸克层次更深的粒子,就命名其为“毛粒子。”从一定程度上讲,毛泽东是哲学探索的里程碑人物,他的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更是哲学经典。

学习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更宽层面体现在对社会的实践中。从哲学原理上讲,实践是揭示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事物存在的每一种过程,都有矛盾。而矛盾存在的每一种状况,都有揭示的原理。每一种原理,都有其最基本的规律。规律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理,哲学也不例外。

学习是一种概括某个学科知识的又一种方法。概括是揭示事物的基本现象,从概括中才能为所探索的事物产生价值观。从哲学属性上讲,一种事物存在一种属性,一种属性产生一种价值观。而从哲学历史上分析,政治经济学也存在其基本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方法。著名学者袁贵仁在其《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述;价值判断只是说明某种客体的意义,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一种意向,一种态度,并不直接回答主体应当如何。而他又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对价值作了一种属性和性质上的判断,他认为价值判断在语言学上是一种描述性判断,而在逻辑学上是一种性质判断。当然,不管从什么角度上讲,判断是产生价值的前提。

学习也是一种判断,从判断的角度认知一种事物,确定一种事物的基本属性。读沈湘平老师的著作,不仅仅找到了学习哲学的方法,更主要的是,从哲学的价值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受益非浅。

}

    哲学是对一般的与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诸如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与语言等相关的问题。哲学由于其批判性、系统的方法与对理性论证的依赖,而区别于我们日常谈的一种“哲学”。在日常生活的非正式的谈话中,我们讲一个人的“哲学”可以指的他所持有的某种信念。

(philosophia),直译为“爱智慧”。术语“哲学家”与“哲学”的引入要归功于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一个“哲学家”被理解为与“诡辩者”(sophist)相对。旅行的诡辩者或“智者”在古希腊是有地位的群体,通常以作为老师来赚钱,而哲学家是“热爱智慧者”,而不是专业人才。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为: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第一章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日用日新、永不枯竭的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一节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自发的、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常识相对。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但是它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哲学是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科学脱胎于哲学,为哲学提供论证素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思维任务、思维方式不同,所要把握的的规律在范围、层次上也不同。哲学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世界观从总体上规范和指导人的全部活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世界观理论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人的理想与追求。另一方面,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其一,人是源于自然的存在,然而源于自然的人类又是超越自然寻求自由的社会存在,这就是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其二,人是现实的存在,然而现实的人却不满足于人的现实,总是要把现实变成人类所希望和向往的现实,这是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三,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人却力图以某种追求去超越有限的人生,让生命显示其历史的意义,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人生观问题总是随着世界观的改变而改变。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哲学世界观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人们评价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1995年版,第223页)相关哲学家的表述: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了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的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与学生探讨)

  1. 这是由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包括“黑马”在内的宇宙万物中抽象概括出的那个“存在”,即万物的最大共相或普遍本质。当人们把感性万物的本质抽象到“存在”(共性、一)时,人们必然会提出这“存在”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张东荪就共相问题曾谈到,由于从万物中抽出来的那个最大“共相”(存在)不是事物,而是普遍者,因而会产生许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普遍共同的形相究竟是外界自己存在的呢?还是仅在人心中,而为心所造的呢?第二个问题是:共同的形相与特殊的事物之关系究竟是如何?(《张东荪文选》第483)前一个问题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第一个问题看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派别斗争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对哲学中其他问题的解决。凡是哲学都要回答宇宙万物的终极本体是什么的问题,而要回答此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世界的本体是物质还是精神,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问题。因而,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派别斗争的焦点问题。对世界的本体论作何回答会决定怎样回答哲学中的其他问题。如若把世界的本体看作物质,那么自然就会把人的本质,运动的主体、认识的来源和内容等都看作是物质的东西,若相反,就会将人的本质、运动的主体、认识的内容和来源等都看作是精神的。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关系在整个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A.思维与存在的“本体论”问题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所谓第一性,是指时间上的在先性,地位上的根源性,作用上的决定性。第二性则是指时间上的在后性,地位上的被派生性,作用上的被决定性。若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那就是指思维在时间上是在先的、地位上是根源性的,作用是上决定性的。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通常被称作“本体论”问题。

恩格斯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1995年版,第224页)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属于认识论问题。(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1995年版,第225页)

思维怎样反映存在的问题。在承认思维能反映存在的前提下,人们就会问思维怎样反映存在问题。承认人的思维反映整个世界本质的哲学家一般都坚持辩证法,即通过辩证方法认识世界。因为只有运用辩证法才能把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部分和整体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因为辩证法坚持对立中有统一,坚持在过程中,时间中解决问题。相反,不承认思维(概念)能认识整个世界本质者则不坚持辩证法,认为有限不能飞跃到无限,相对不能飞跃到绝对。这个问题属于方法论问题。

这三个方面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本体论决定认识论和方法论,如果认为万物的共相、本质是物质,那么在认识论上就会坚持反映论,在方法论上就应该坚持辩证法。如果认为万物的共相、本质是精神,那么在认识论上就会坚持先验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服务于本体论。另一方面,本体论也依赖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如本体是什么是一个认识的结果,这认识结果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达到。因而,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1.从本体论的层面来划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凡是主张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凡是断言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都属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主要缺陷缺乏抽象,理论论证。

B 近代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摆脱了素朴性;自觉提出和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研究了认识内容的来源问题,确认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原则。主要缺陷:机械、孤立、静止、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彻底。

C 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如果“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夸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万物共相、本质是“客观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万物共相、本质是“主观精神”或万物共相、本质为人心所造)

2.从认识论层面来划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A. 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以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前提的反映论的可知论,即认为人的思维能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

B. 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是以肯定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为前提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存在统一于思维,用精神的本原性来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可知论。如黑格尔、贝克莱。

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出否定回答的哲学理论。如休谟与康德。

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主要思想可概括为:认定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最权威的世界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其高于一切其他类的对生活的诠释。主要流派是分析哲学,强调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只是对于语言的一种误用,主张通过语言的分析来消解哲学问题,但是在其哲学主张中内含着对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探讨。

按照通常的解释,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一特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二是专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泛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或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其中主要是指现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和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主要包括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和存在主义等。这种人本主义思潮,在凸显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口号下,否认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否认哲学理论的世界观性质。但是,其理论本质上仍然是以另一种形式来表述对本体、认识等哲学基本问题。

第三节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一、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

中国哲学中华民族的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以派别来分,有以孔孟哲学为主要标志的儒家哲学,以老庄哲学为主要标志的道家哲学,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即儒、道、释三大派哲学。

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经长期混战,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又出现南北朝分裂的混战局面。近400年的社会动荡中,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①有无。②名教与自然。③言意。④形神。

隋唐 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也有表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兴起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近代哲学 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哲学是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展开的。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为代表。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资产阶级哲学的形成,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把资产阶级哲学进一步推向前进。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逐渐传播,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它的形成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正确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中国哲学还受到来自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出现了“新理学” 、“新唯实论”等哲学体系。

作为西方文明“家园”的古希腊,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就产生了名为“爱智”的哲学,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指文化上的具有“思辨”特色的“西方”。按照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其主要阶段可以概括为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无限定'''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 '' 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 '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 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

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赋的。不过,他除了承认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还承认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起初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以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认识主体感性,知性分别与时空、12范畴等认识的先天形式相结合,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它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但却永远达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费希特则进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的,主体'自我'创造了客体'非我',又进一步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谢林创立了同一哲学,认为客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的不同阶段。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新流派,在这些大的流派之中又有相当多的分支,比如现象学中,几乎每一位大思想家都可独自立派。

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对境域的关注,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哲学思维。这种变化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具有了很强的向其他学科渗透、与之交叉的能力,以及建立新的次级学科的能力,比如科学哲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所以,现代西方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不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学艺术实践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由于思想方式的转变,相比于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距离拉近,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对话可能。

  • 人类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作为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必然决定人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解。

第二,人类观念把握世界诸方式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哲学的发展。

人类对世界的观念把握除哲学之外,还有科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人的精神面貌。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它无时不在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科学、艺术、宗教等的发展。同时,哲学也无时不在受到这个时代的科学、艺术、宗教等的作用,其中尤以科学最为突出和明确。“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第三,哲学内部的派别斗争直接推动者哲学的发展。

哲学的派别冲突总是在不同时代进行的,哲学在时代上的演进总是在派别冲突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恰恰相反,它是在近代工业革命、近代科学和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一切合理的成分和有益的内容,以科学的实践观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

------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范畴论”到李宗荣的“信息属性论”

田爱景1,2,周彩虹1,3,曹芝兰1,2

1华光研究院李宗荣学术思想研究所

2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3 武汉市汉阳区社会福利院

本文是《李宗荣学术思想初探》的续篇。建立“李宗荣学派”这个提法以及建立华光研究院院属“李宗荣学术思想研究所”的提议,李宗荣本人是不同意的。仅仅是由于遭受金新政的抢劫,更是由于国家机关“荒唐”而“邪恶”的“武汉判决”、最野蛮最残暴地践踏与剥夺李宗荣的“姓名权”和“著作权”,终止了李宗荣原始创新与大胆超越的梦想,才迫使李宗荣改变主意。因为,国家司法机关以“合法”暴力为后盾把“李宗荣学术思想”更名为“金新政学术思想”了194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二)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 2022年5月,习近平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时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人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这是检验一国人权状况的最重要标准;中国人民的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李宗荣依照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宪法学”专业博士、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周甲禄的指导意见,投书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把该信转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监察厅(简称最高检第十厅)。但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没有“下文”。2022517日,李宗荣收到最高检第十厅的手机短信,要求李宗荣递交比“信访”材料更完整的资料。李宗荣糊涂了,“检察厅”改成“信访厅”了?然后李宗荣18日回复;然后,就:又没有“然后”了。我们向最高检第十厅领导汇报:李宗荣依法维权、八年抗战,不仅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如果能够“政治站位”到国家荣誉、社会进步的高度,如果愿意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形态”,那么中国国家机关“应当”监察第一次武汉审判,以及湖北高院里“证据掉包”的“案中案”。

    关键字:李宗荣学术思想,物质范畴论,信息属性论,世界观转变

一、引言:从杨振宁承认“造物主”的“沦陷”说起

最近,一段访问杨振宁的“西瓜视频”,标题是“承认造物主”,在群里转发,见图1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最近1000年中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作为物理学界前20位“大神”中唯一健在的杨振宁,面对麦克风,坦然陈述:“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你看‘麦克斯韦方程组’妙不可言,不可能是偶然的;偶然地不可能搞出来这么妙的东西。在 20岁的时候,我会对造物者(说法)坚决反对的。可是,我年纪渐渐大了之后,看见的妙的东西多的不得了,自己觉得能够把这个东西贯彻地了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个上帝,有没有造物主,那我想是有的。世界这么不偶然,力量这么大的东西,是哪儿来的呢?我想这是我的回答。我还想加一句,我现在90多岁了,年纪越大的时候,我的看法是在改。换一句话说,在20岁的时候,对于造物者、把自然界神化,我是坚决反对的。可是我年纪变大了之后,反对的动力在降低。为什么缘故呢?原因是在年轻的时候,自信心比较大,年纪大之后自信心变小了。为什么?看到妙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自己把这些贯彻地了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是自己退缩了。你说,这些就是宗教感,我想是一个正确的讲法。

1 杨振宁接受采访,承认造物主

上述采访片段公开后,网友们惊呼:“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杨振宁也在晚年沦陷。为什么这些大物理学家,都在晚年开始转变思想,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吗?

“科学”的尽头,走向了“神学”。网友们惊呼:不可思议、不能理解。我们认为,这本身,的确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但是它确定地是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就是“自然科学”,换言之,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科学=自然科学”。从科学走向神学,就是从自然科学走向神学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自然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李宗荣经常对我们说,这样的认识状态才是“正常的”,否则就是“匪夷所思”;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着他们能够看到什么;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最后必然看到,“上帝创造了世界”;在美西方及其主导的东方科学与哲学知识体系中,都由科学家证明了基督教教义的正确性;上帝主宰的宇宙万物中,没有所谓的“随机行为”,都是冥冥之中的预先安排,万物存在与运动的过程皆有空间化、数量化的数学规律进行表达。

换言之,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物理学”(Physics),就是研究“自然界”,即自然界的“物质对象”。比如DNA是“遗传信息”,却长期被称之为“遗传物质”,即负责“遗传”功能的“物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就是他的“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学”。于是,整个人类思想界,包含科学与哲学的主流,就是物理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指导下的全部物质科学知识体系。关于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的“四种力”,只能解释大自然中物质世界的“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麦克斯韦方程组”表达的数量化的非偶然的、必然的“自然现象”,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爱因斯坦的“上帝不掷骰子”、杨振宁的“承认造物主”其哲学含义都是:随机性或不可精确预期性不是客观世界的本质方面,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完备而已。这些顶尖级别的物理学家们,都用宗教的术语,表达了对物质世界、量子力学和整个大自然的根本看法。

二、亚里士多德“物质范畴论”的背景及其成功与缺失

/)分别在《今日要闻》和《依法维权》栏目中公布。从《今日要闻》第100期开始,由华光研究院院属“依法维权联谊会”海外成员,负责同步异体地编辑、印刷、发送《今日要闻》的“海外版”,用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和英文向海外发表我们的意见和主张,传递我们的信息和思想,比如对于荒唐、邪恶的武汉审判的“评析”,向国家机关领导提出的“请求”,以及给海外中华学子的“建议”等。

我们估计,最高检第十厅领导可能很难理解李宗荣维权的坚定与执着,可能难于“平衡”多方利益诉求:金新政保护伞的力量太过强大,“两院”的面子也太过重要。但是,我们有三个基本的信仰。第一,中国《宪法》“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第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三,《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认为,关于金新政“欺诈、侵权、违法”行为的第一次武汉审判是错误的、不公正的。我们希望,最高检第十厅领导监察第一次武汉审判,以及湖北高院里“证据掉包”的“案中案”;推进第二次武汉审判,把国家机关“带走”了的理论信息学还给李宗荣,还华光研究院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制裁金新政,勒令他把抢劫到手的“理论信息学”成果“吐出来”,给中国信息科学界学人一个“交代”。我们认为,如果坚持第一次武汉审判的错误,继续践踏与侵犯李宗荣和华光研究院的人权,那么就抹黑了中国国家的人权形象、阻止海外中华学子回国服务的愿望与决心,撤掉了一个终结美西方科学与哲学霸权的“研究平台”。

【1】联合国大会.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转引自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年.

【2】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李宗荣.柏拉图理念论的日喻和线喻中的“殊相”与“共相”----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以及当代理论信息科学的“属性论”.时代人物,2021年第26期.

【4】李宗荣.致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勇检察长. 见华光研究院《今日要闻》第九十二期,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官网,网址:

【5】李宗荣. 致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同志. 见华光研究院《今日要闻》第九十三期,网址:

【6】李宗荣.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同志.见华光研究院《今日要闻》第九十四期,网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观原理及其方法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