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学里,这两种概率分别是?


关于概率这个系列我们之前已经有了2篇文章,分别是“输光问题”和“分赌本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奠定了整个概率论的思想。


不难看出,有些事情通过概率计算过后会跟直觉有很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例如“输光问题”中的例子:明明每一场赢钱的概率都是0.5,感觉上应该不至于输光。但结果经过概率的计算,玩到最后输光本金的概率竟然是100%。

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个类似的概率问题——“三门问题”,这个问题证明起来并不复杂,用AP 统计学当中的条件概率就可以计算出来

节目当中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参赛者会面对ABC三扇门,其中1扇门后面放的是汽车,其余两扇门后面是山羊。如果挑战者选到了汽车,那么汽车就会作为奖品归挑战者所有,如果选到山羊,山羊就会攻击参赛者。

主持人Monty事先知道每扇门的后面是什么,当参赛者选完门之后,不管选中的是汽车还是山羊,主持人都不会直接打开另一扇有山羊的门,而是询问参赛者是否要换另一扇门。

比如说你选中了下图中的A门,然后主持人从剩下的两扇门里面打开了一扇有山羊的门B。然后关切地问你:“我已经帮你去掉了一个错误的答案,你是否要从A换成C呢?”

看文章的同学们可以暂停1分钟来思考下这个问题:换还是不换?

1. 大部分同学可能认为不换,依旧选择A。因为大家的直觉是:赢得汽车的概率就是1/3,换不换都一样

2. 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换,选C,因为他们认为赢得车子的概率会提高

概率知识(AP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条件概率的相关知识。首先来看下定义:

已知某件事情发生之后,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比如事件A叫做复习,事件B叫做考试得满分。那么在复习的基础上,考满分的概率就被叫做条件概率,记作

条件概率的相关公式如下,这个公式是我们已知条件概率求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让我们来看一道比较复杂的条件概率题目,比如下面这一道例题(2014年MC8 )

这道题我们可以这进行以下分析:飞机可能会因为两种原因出现延误。一种是天气问题(发生的概率是0.3),另一种是机械故障。在天气有问题的情况下机械故障的概率是10%,在天气没有问题的时候机械故障发生的概率是5%。求一种故障都不发生的概率。

这道题的考点就是条件概率的计算。P(飞机至少出现两种延误中的一种)=P(飞机出现飞机出现低温延误或机械延误=P(飞机出现低温延误)+P(飞机出现机械延误)=0.3+(1-0.3)×0.005(即不出现低温延误但出现机械延误的概率)=0.335。

上面的分析看起来不太容易接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tree diagram来分析问题就会显得一目了然了(下图中M代表机械问题,Icy代表出席天气问题)。其实tree diagram这个图对于同学们来说几乎是都曾经见过的,类似于思维导图。不是特别难画,但是却可以非常清晰地帮助我们解决概率问题

首先给出结论,结论就是:我们一定要换。因为换门之后我们选中汽车的概率将会从1/3提高到2/3。理由如下:

首先在最一开始选择门的时候,每一扇门被选中的几率都是相同的(1/3),那么当我们改变选择之后,可能会出现下面的2种情况:

1. 参赛者挑山羊,主持人挑山羊。转换将赢得汽车。(概率为2/3*1=2/3)

2. 参赛者挑汽车,主持人挑羊一号。转换将失败,和参赛者挑汽车,主持人挑羊二号,转换将失败。此情况的可能性为:(1/3*1/2+1/3*1/2=1/3)

认为上面概率计算看起来复杂的同学可以看下面的tree diagram图来分析。现在整个游戏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已经用下图表示了。我们可以把“改变选择的汽车”这个事情当成条件概率来去计算,在已知第一次选择的是山羊的前提下,改变选择的到汽车的概率是100%。

同理在已知第一次选择的是汽车的前提下,改变选择的到汽车的概率是0%。这里面的100%和0%就被叫做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那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一次选择山羊的概率是2/3,之后再改变选择的到汽车的总概率就是2/3*1=2/3。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改变选择是更好的决定

通过三门问题,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人们的直觉和最终计算出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当然,冷静去分析,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最后TD君为大家送福利!为了帮助同学们更高效地备考2021年AP考试,我们为大家准备了2021年统计大纲选择样题解析,免费送给大家!欢迎大家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马甲微信,回复「样题3」免费获取,还能进入备考交流群与大家一起备考~

已经添加TD客服马甲微信的同学直接领取即可

}
拥有研究生学历并有婚史的受调查者比起只有高中以下学历的受调查者,其出轨(或再次出轨)的概率为后者的/doi/abs//science/article/abs/pii/S1373)
我认为可能解释这个巨大差距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去教堂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
一些人真的内化了宗教教义的价值观,而另一些人去教堂可能仅仅是因为教堂是与人交流和获得食物的去处,但是研究调查可能很难了解到这一点。仅是我的猜测罢了。

没错,离异过的人出轨的可能性几乎是那些没离过婚的人的两倍。
——收入/就业状况——
这项研究把收入和就业状况放在一起作为出轨机会的指标。拿收入来说,在年收入大于或等于30000美元的人中(差不多是现在的45755美元),挣得越多,出轨的概率越大。
而对于年收入低于30000美元的人来说,则没有这种关联性。
这说明收入越高,人们可能有越高的地位和更多旅行或者结识陌生人的机会。同样,研究人员没有调查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的人(差不多是现在的114386美元);他们认为对有超高收入的人来说,这种关联性可能更强。
研究人员把就业状况分为4类: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有工作,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没工作,受调查者有工作但其配偶没有,受调查者没工作但其配偶有。
“受调查者有工作但其配偶没有”组合最容易出轨——大概是因为这意味着最大的权力差异吧。“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没工作”组合最不易出轨,可能他们没有这个时间、精力或机会吧。
初婚年龄越早,越可能出轨。16岁(我的天)就结婚的人,其出轨概率几乎是23岁才结婚的人的4倍。这也不意外:总的来说,青少年更可能是冲动的,不成熟的,缺乏经验的。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也蠢得不行,无法想象如果我16岁就结婚,会发生什么。
——对关系的满意度——
人们会认为只有婚姻不幸福的人才会出去找别人,但是研究人员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发现一些研究并未显示出这种关联性。然而一些研究的确表明低质量的婚姻,如低满意度和低频率性生活,都是重要的出轨预兆。此项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弄清楚,在所研究的样本里,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是否与出轨有关联。
他们确实发现了这一关联:数据分析表明,与那些报告自己在关系中“非常幸福”的人相比,那些报告自己“还挺幸福”的人出轨概率几乎是其2倍,而报告自己“不太幸福”的人,其出轨概率则是4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低婚姻满意度可能既是不忠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神经质的人(即情绪不稳定,容易有消极情绪,比如愤怒,焦虑,抑郁)更容易出轨。正如你所见,神经质的人不开心。
非安全型依恋类型与更高的出轨概率相关,但是这项研究并未说明具体类型。幸运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们发现焦虑型依恋的人更容易出轨。
依恋类型是个很大的话题,无法在此处详细解释,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细节。基本上,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关系总是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一直担心自己不够好,会被抛弃;他们过于依赖自己的伴侣。听着有点奇怪和背离直觉对吧?如果你害怕被抛弃,为什么还要找别人?

吸毒或酗酒和出轨成正相关;越吸毒,越容易出轨。
没错,那些可以“将性和爱分开”的人,那些觉得性不是什么大事的人更容易出轨。
一个人的父母也会对其有影响。那些自己父母就出轨的人,其出轨概率是父母未出轨的人的两倍。可以理解为“小猴有样学样”,但是其中原因可能要复杂得多。
互联网是另一个新世界,不是吗?这项研究表明20%~33%的人利用网络满足性需要,其中65%的人会发生关系。更糟的是,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不做保护措施。这会导致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传播,给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好的,看到这,你们有的人可能会感到紧张了:天呐,我的伴侣符合诸多以上条件,我们注定完了?
阿特金斯博士建议不要因为这项研究的性质而慌张,这项研究和其他所有研究一样,是相关性研究。也就是说,他们只研究关联性,不研究因果性。
如果我们在大型实验室里聚集一群已婚人士,任意把人分为两组:“有机会出轨组”,即有众多潜在出轨对象的人群,和“无机会出轨组”,即无潜在出轨对象的人群(可能年龄很大的人?),然后看3年后会发生什么,那是我们可能就能判断机会因素是否是出轨原因了。这听起来很有趣,但我们没法那样做。
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在解读这些发现的时候要谨慎。
然而,这些发现仍然提供了一些建议。首先,因为伴侣一方有工作,一方无工作的组合最容易出现不忠情况,
......所以只有一方有工作的伴侣可能要尤其注意如何维持婚姻中权力和控制的公平感,如何一起和其他个人和夫妻交往。
他们也建议夫妻双方持续在关系上下功夫,争取达到高标准的“非常幸福”和高满意度。
最后,这些是我的解读。我认为不忠是个复杂的问题,有时不一定全是出轨那方的错,但是后果是非常有破坏力的。在很多案例里,不只是离婚就完了,伤害可能深得多,持续时间长得多。一般而言,为了防止心碎,责任感是关键,正如杜利格塔斯博士的研究所说的那样。这有点像选择职业:你不会每次遇到问题就跳槽。
为了能忠于对方,共同的目标是重要组成。我曾在某处读到“爱不仅仅是看向彼此,也是一起看向同一个远方”或者类似的话。
另一方面,一些不忠行为源于更深更棘手的潜在问题,比如,成瘾,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虐待。在和解前,这些问题必须先得到解决,也许这样的人需要多一些的同情和理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概率的三种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