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与浓硫酸反应不喷出来的原因?

一、单选(每题1分、共19分)

()1、下列原子团中,为异丙基的是:

A、2—甲基—3—甲基己烷

B、3—甲基—4—甲基己烷

D、2、3—二甲基戊烷

()3、下列烃中,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性溶液和溴水都褪色的是:A、C6H12B、C6H14C、C3H6D、C7H8

()4、下列有机物定能被确定为丁烯同系物的是:

()5、丙醇分子内脱水的主要产物是:

()6、下列物质:a、碳酸b、乙醇c、水d、苯酚

它们的酸性顺序从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7、既能与氢发生加成反应又能与希夫试剂反应的是:

()8、下列化合物不能被氧化为醛或酮的是: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

()10、下列物质中,能发生酯化反应并具有还原性的是:

()11、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12、能发生银镜反应,与醇作用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13、下列化合物属于芳香族伯胺的是:

()14、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仲胺的是:

()15、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16、关于尿素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D、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17、卵磷脂的水解产物是:

B、甘油、脂肪酸和磷酸

C、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

D、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胺

()18、下列各物为非还原糖的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

在近几年的化学考试 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大有占据全部实验之趋势。

在这些实验试题中最难回答或是最不好得分的就是实验简答题了,考生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会回答!

要么回答的原理不对,要么回答的格式不合理,要么回答的语言不规范,不能够用化学语言来回答,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了考试失分的关键点。

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化学考试经验总结如下(有的是直接给出实验操作,有的是以试题的形式给出),希望能给各位小伙伴一些帮助。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以试管为例)

答:(1)微热法:塞紧橡皮塞,将导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末端回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两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2、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答: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3、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2沉淀Na2SO4为例)

答: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3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

4、(1)用图1(图一)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该喷泉的原理是______。

(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

答:(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

(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答: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6、常用的试纸有哪些?应如何使用?

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或其溶液。

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试纸不可伸人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

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来溶液稀释了。

7、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

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了倒吸。

8、只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溶液?

答:四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滴加FeCl3溶液,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AgNO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溶液是KSCN,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H2SO4。

9、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

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

10、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答: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11、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答: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

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14、焰色反应应如何操作?

答:将铂丝用盐酸洗过后放到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到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若是钾元素,则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

15、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

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16、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B、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C、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D、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冷却后再加AgNO3溶液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F、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测出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G、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H、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硫酸

I、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J、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K、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18、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

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34%~36%,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

第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可以氧化SCN-生成N2、CO2和SO42-,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第二步: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出现淡绿色浑浊液,说明有离子存在(填离子符号);

第三步: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离子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溶液分成2份,分别装在A、B两个试管中。

第五步: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溶液红色又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请自选中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________;

第六步: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有性;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中所述“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这句话?。

Fe3++3SCN-Fe(SCN)3(血红色)H2O2氧化SCN-,使平衡Fe3++3SCN-Fe(SCN)3左移,红色消失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入适量H2O2振荡,产生气泡,红色褪去,说明是H2O2氧化了溶液的SCN-离子使溶液褪色。

求学之路,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努力!

6大要点,破解高中化学“实验综合题”

化学虽然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记忆。如果你能熟记其中的原理和规律,应考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化学考试中,实验综合题是个大热点,想拿高分甚至满分,你需要的不仅是掌握实操的基本技能,还要理解实验原理。

学委棒棒鸡给大家整理了解答“实验综合题”时的6大要点,希望能对你的化学成绩有所帮助哦~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

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⑥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

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

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来源:ZAKER生活,关心孩子成长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淀粉和硫酸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