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饭店一年赚多少钱?

原创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操作台上一水的日本进口厨具,成摞未开封的单价超过200元的高脚玻璃杯,码得整整齐齐、价值几十万元的啤酒精酿设备……

几个小时之后,这些刘修虎抖音里的高端设备,就被他一窝蜂地塞进上海宝山区外环高速旁的仓库里,待价而沽。

投身餐饮设备回收刚满一年,这两个月,上海餐饮设备回收商刘修虎的生意,火过了不少网红餐厅。光“五一”小假期,他连着几个通宵拆了6家店,发了三车货。最多一天,他领着伙计“砸”了6家店的招牌。

刘修虎从三月份开始忙碌。那时,杭州的餐饮设备回收商王文俊还没从安徽老家回来,就有商家前来咨询。最多时,他一天要看十来家店。在他的微信好友申请里,连翻好几页,都是没来得及添加的“新朋友”。只要一通过,这些人不是连续发现场图询问收购价,就是打听有没有冰柜、灶台……

既闻“旧人哭”,也见“新人笑”。疫情后的餐饮业兴衰,都记录在这群餐饮设备回收商的账单里。

有人拆了150家饭店,满仓是常态

刘修虎正在拆除和回收的酒店。

刘修虎们的工作,在餐饮业被称为“终结者”——他们出现在哪里,就意味着哪里的餐馆关张了。

今年4月底,他接了一笔大单。客户是上海一家开张没多久的五星级酒店,光拆除就花掉半个月时间。

八九个摞成一沓的酒店椅占据了小半间房,近两米铝合金包边的厚重台板排成了几道长龙,整箱整箱全新的餐具,让临时堆放的宴会厅,看上去更像是个酒店用品市场。

“正宗加厚的304不锈钢桶堆得和小山一样,零售少说也要大几十元一个,后来全都当废品处理了。”刘修虎至今还记得那壮观场面。那些没法处理的大批床垫、皮沙发、实木卡座和几十个TOTO牌马桶,最后多数被外地的中小旅店包圆了。

从星级酒店到街角小馆,全面复工复产以后,刘修虎生意不断。他大概算了下,大大小小的店拆了逾百家。最近一单是家上海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这已是半年内他回收的该品牌第二家了。

“去年下半年,我们就看到不少餐饮老板根本不赚钱,只是在勉力维持。”刘修虎和合伙人原本就预测,今年的回收将迎来高峰。

餐饮这一行有句老话,叫“神仙难过二三月”。4月,商务部公布的一份餐饮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仅为6026亿元,同比下跌超过44%。今年一季度,有超过32000家餐饮相关企业在疫情中消逝。仅三月里,不到四分钟,就会有一家餐饮企业宣告注销。

6月前,尽管一直在努力出货,刘修虎千余平方米的仓库还是近乎爆满。反正货源不愁,刘修虎定了规矩,“超过两年以上的店基本不收。”

满仓,似乎成了餐饮回收商家的常态。

在杭州萧山新农都市场家具城2楼,同为“终结者”的王文俊,接手的二手餐厨具,摆满近400平米的店面,堆起来的烤箱和餐饮柜,都快顶到了天花板,而距离店面3公里外,上千平米的仓库也被占满。

“今年关店的多,开店的少,不少东西都积压在仓库了。”王文俊得出结论——今年,他拆除了近150家餐馆。

王文俊位于萧山的二手门店。

投资1000多万的饭店,忍痛22万出手

撑不下去的店铺依然在继续。

6月底,王文俊去杭州市萧山区一家饭店谈回收,“这家店投资了1000多万,装修占了6成,全是仿古风格,一个木台买回来都4万多。”一番惊叹后,王文俊还是按照行情,给出13万元的报价——还不到原来的1%。

老板不死心,又先后找来10多家回收公司估价,但价格都不理想。

“再豪华的装修对我们来说都不值钱,我们要的是可移动的东西。这种投资大的店,最好的归宿就是找人接手,换个招牌继续营业。”在王文俊的撮合下,他的一位客户最终以22万元打包价盘下店面。“比卖给我们划算多了。”王文俊说。

每次见客户,王文俊都会提前打好“预防针”,“在我们这卖不了几块钱”,以防对方期望太高。

王文俊位于萧山的二手门店。

他在餐饮设备回收行业闯荡8年,早已熟知行情:一家中小规模的餐馆设备回收价,主要集中在2000元至5000元;能上万元的基本都是大饭店;刚开业不久就倒闭的餐馆,最受欢迎,设备新好转手……

王文俊从不主动揽生意,“冒然去店里问,肯定要被骂的。”他知道,对餐饮老板来说,卖设备就像是送走自家孩子,“都是花了心血的,不到万不得已,谁乐意这样贱卖呢?”

不久前,王文俊就亲眼见过,两夫妻在回收现场吵得不可开交。妻子哭闹着不肯让人把东西搬走,最后实在没辙,“男的背起老婆回家,锁上门咬牙回来和我们说,卖了……”

见多了动辄赔上数百万元的餐饮老板,他很理解这些一瞬间的崩溃。

但一场及时的“断舍离”,远比藕断丝连来得划算。王文俊算了一笔账,“以前遇上过一个客户,第一次去开了个高价6000元,他不舍得。自己非租个场地囤着。”半年之后,他回头来央求王文俊去收货——仓库里的机器多数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价格还不到过去的一半。

奶茶店、火锅店占50%,平均开业不到半年

刘修虎正在拆除和回收的酒店。

刘修虎正在拆除和回收的酒店。

“‘00后’老板跨行做奶茶,3个月亏了70万。”刘修虎的抖音号里,多是这样的标题。他爱用几组简单的数字,来快速点出重点——亏得有多惨。简单粗暴的画风,迄今为他赢得了超过14万的粉丝,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来寻心理平衡,还有人赶着淘货询价。

刘修虎见过装修就投入400多万的老板,站在一地狼藉的大厅满脸无奈;也见过亏到不敢面对的菜鸟小白,最后还得父母出面收拾残局。

前不久他接到过一笔单子,客户是几个月前刚从他这里采购设备的年轻人。起初,他们意气风发;如今看来,反差巨大,又不由得叫人心生同情。

刘修虎的客户,不少都是刚闯进餐饮圈的小白。他们可能都没怎么想过如何盈利,就往往头脑一热,砸了钱。前文提到的开奶茶店的小伙,就和刘修虎提过,他从视频软件上刷到加盟广告,到飞去现场缴款投资,前后也不过考虑了几个小时。而年轻人,把这股冲动视作执行力和高效率。

王文俊也拆过不少小年轻开的店。按他的话说,都已经拆“麻木”了,其中不少就是几个大学生毕业后的合伙经营。“基本上是开10家,9家倒闭。”在他看来,很多小年轻根本没经验,不会选厨师、挑地段,相互之间还容易闹矛盾。

今年撑不下去的餐馆主要是土菜馆、小炒菜馆。

从去年至今,刘修虎亲手拆除的几百家店铺中,奶茶店和火锅店占比过半,而平均开业时间还不到半年。

刘修虎说,很多人以为火锅店好做,不需要请大厨,只需备好火锅底料,找几个小工洗菜、摆盘就可以了,觉得“一学就会,一干就赚”,结果却是“一看就会,一干就废”。今年1月份,他和同伴9天里看了7家火锅店。这群回收商眼光毒辣,暗中戏称,其中4家提前预订“结业证”。

在全国火锅类门店中,单体门店不具备连锁品牌优势,存活率较低,但占比却超75%。但还不断有新人入场,想赚一笔快钱,最终却赔上了老本。

根据王文俊的统计,今年以来,公司在杭州区域拆除的近150家店铺中,土菜馆、炒菜馆等小店占了8成,其中有的开了好几年,也有的开了不到1个月。只有有实力的大饭店,才能暂时关门避风,“再撑一撑看”。

有人乘机升级改造,有人选择二手逢低进场

有客户从刘修虎这里逢低吸纳准备拉走的二手货。

有人黯淡离场,就有人乘机挥舞着钞票入场。

三月以来,全国共新增近65万家餐饮企业,尤其是四五两个月,新增数连着突破20万家。

两周前,刘修虎去拆一家小火锅店。出发前,就有连云港的商户得知了消息,连夜赶着要来抢货,准备盘回去马上开业。不少老手看中时机纷纷出手,找他订货的客户里,不少是打算趁机扩张的店东。

王文俊在市场里有两家酒店用品店,临走道卖新货的门店背后,是另一家专门售卖二手货的仓库。相比往年,今年二手厨具的生意明显要好得多。“大环境不好,投资都比较谨慎,抱着能省则省的心态。”

帮哥哥王文俊看店的王盼盼也深有体会。过去,她接待的客户选择二手的不多,但如今进店来都会先问一句,“有没有二手的,有没有便宜的。”几天前,一家准备开业的小海鲜排挡店主,来店里买了10多万元的厨房用具,主要是以二手为主。

“卖得最好的是二手的平冷操作台、点菜柜、冰柜等,供不应求。”王盼盼每天都会接到客户的求购电话,得知没货后,总会赶紧补上一句,“有货了马上发我。”

几天前,店里收了7个冰柜,转眼就被订走。在楼下打包送货间隙,她又遇到几波人上前询问,“不少人听到消息,直接跑到仓库‘抢货’。”

7月1日一大早,王文俊就带队,往杭州叮咚买菜的拱墅区门市抢货——足足38台二手冰柜。

这是他今年规模最大的收购。打从4月起,叮咚买菜各家门店已有300多台冰柜被他收入囊中,“用了还不到一年,保养得也很好,原价3000多元,卖给我们还不到600元。一般很少有人舍得这么卖掉。”

和在一片商家的断尾求生中,叮咚买菜显得特立独行。因为疫情,蔬菜生鲜配送的需求迅速增长,叮咚买菜计划将各个门店升级改造成冷库,存放生鲜,因此淘汰了一大批冰柜。

餐饮界有个知名的“226”定律,只有两成的餐饮店是盈利的,而亏本的超过60%。行业快速的新陈代谢,做了几年回收的王文俊感触很深。疫情之后,不少餐饮店借着短视频、外卖的新风口,逐渐走出泥淖;在后疫情时代的新规则下,餐饮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众所周知,危与机往往相伴相生。

迎来送往、荣枯之间,餐饮店的下一个春天也终将到来。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曦 俞任飞 文/摄

原标题:《杭州老板投1000多万开饭店,忍痛22万出手!有人连“拆”150家倒闭餐馆,现场太唏嘘》

}

明星饭店到底能给加盟商带来真正的利益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BT财经,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平时刷短视频,是不是经常弹出明星与网红现身某餐饮店的短视频,而且在某音、某手上经常上演明星和网红在某饭店“邂逅”的戏码。

你以为这些明星大咖们每天放着高价通告不接,沦落人间“与民同乐”?事实是,他们是利用自己与网红的巨大流量,为自家餐馆引流。

陈赫的名气有多大,2020年贤合庄就有多“网红”,这种“网红”除了相传的各种排队,最突出的特征是各路网红的争相宣传,时不时还有“陈赫请吃火锅”的视频和直播。

贤合庄是2015年,陈赫和叶一茜、朱桢共同出资成立的,到2020年,贤合庄已经开到700多家。从0到700,贤合庄只用了5年,而海底捞、呷哺呷哺开1000家店都是用了20多年。

更意外的是,实际上,虽有跑男的宣传,但贤合庄在2017年才开第二家分店,2019年还曾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2020年,因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餐馆叫苦不迭,强忍着“活下去”,而贤合庄的店数却突破了700家。

这不得不令人好奇,一个卤味火锅是如何做到这种地步?

主要还是因为冲着“明星效应”的加盟。

贤合庄先是通过明星造势,网红带货,扩大影响范围,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刷到相关视频都有想去尝试一下的冲动。然后,再利用这种效应,吸引加盟商的加入。

吸引加盟商的关键则是其毛利率和净利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加盟贤合庄后的毛利率为60%,净利率为20%,也就是说,你投入200万,10个月就可以回本,以后的每个月都能赚20万。

这一数据谁看了想必都会动心,但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目前火锅行业,毛利率、净利率最高的是海底捞和呷哺呷哺,而前者的毛利率只有18.6%,净利率只有10%。

如果想要加盟贤合庄,资金投入方面并不是小数目。

以北京为例,首先要缴55万元的加盟费,还有5万元的保证金,这些都需要一次性付清,而且加盟费只有3年的使用期限,到期之后每三年都要缴纳55万元的加盟费和2万元的续约费。而店里需要的锅碗瓢盆、桌子椅子等都要从总部采纳,原因是这些餐厅用具都是有logo的。

粗略算下来,在北京加盟一家贤合庄,除去租金、员工工资、基本的食材,初始缴纳费用金额就有200万,加上所有费用,一家加盟的贤合庄每天客户爆满,翻台率达到3次(海底捞为4.8次/天)的前提下,合计支出超过2.5万元。

很多客户去“明星饭店”用餐,大都是奔着见明星去的,贤合庄能给出如此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想必是以客流量比较大的店来计算的,但加盟店能见到明星吗?

有短视频称,自己为了看陈赫等了三个小时,如果按照客户的这种热情,利润会有保障,但实际上陈赫并不是所有店都会去。

一般而言,有陈赫出现的贤合庄大多是总店,且是店家自掏腰包给的出场费和接待费,如果单请要花费100万,加上图片、视频制作等等费用,一个小的加盟店很难消费得起。

但是,即便加盟商没赚到钱,和总部并没有关系,如果按照38万元的加盟费来计算,700家贤合庄也已使总部已实现2.66亿的收益,而且是钱款直接到账。

不得不说,明星饭店邀请加盟着实是一把好镰刀,而这背后,并非明星一人之力,而是一家强大的运营商。

公开资料显示,贤合庄的股东中,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福建贤合庄餐投公司持股49%,从持股比例来看,贤合庄的大股东实际是至膳。

至膳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谭鸭血大家应该不陌生,谭鸭血就是至膳旗下品牌网红火锅。

该火锅品牌是2018年成立,靠鸭血锅底起家,沙宝亮、姜武、胡明和陈亦飞都有加盟,赵薇、谢霆锋、张靓颖、李易峰等明星纷纷打卡,成为网红品牌。发展一年左右,门店数量就近200家,目前加盟店已超过500家,火爆的方式与贤合庄如出一辙。

通过这种走红方式走通以后,至膳开始复制明星引流的商业模式,2020年8月关晓彤成立的天然呆奶茶、2020年9月黄晓明推出的烤肉品牌烧江南以及2018年12月孙艺洲推出的烧烤品牌灶门坎,都出自至膳。

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展加盟业务营业时间需超过1年,且至少有2家直营店,而单从营业时间来看,天然呆奶茶和烧江南显然不符合要求,且中国加盟网商贤合庄的加盟信息并没有在商务部备案。

由此来看,明星饭店到底能给加盟商带来真正的利益吗?长远来看,发展之路岌岌可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

近几年,很多人发现钱比以前难赚了,实际上是赚钱的逻辑变化了。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更高层次的“资本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资本经济”时代呢?简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了一根“杠杆”,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可以翘起更大质量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

要想学会“资本思维”,必须先来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资本”。“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资源的“支配权”,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会促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朝着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会资源将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最有效率的个人。资本的逐利促进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优化顺势产生新的资本,并且不断产生新的机会,如此一边循环一边膨胀。

从经济层面讲,今后社会上只有三类人:

第一,资源者。他们是资源的最直接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写作,还有老师律师等等。

第二,配置者。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资源挣钱,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

第三,资本家/投资人。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是所有资源却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风险投资者就属于此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

所以,资源名义上都是资源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蓝翔挖掘机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资源,比如外貌。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外貌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资源者”的本质处境,只能略微提升。王宝强就算是健身+保养+专业造型设计,也是无法从外貌上超越刘德华的,所以他是傻根,华仔是神偷。而且外貌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宝强和黄渤的外貌特质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到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大明星,都属于“资源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其获得财富是有限的。

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心酸的。职业经理人赚的再多也是有数的、过气的明星过的不如普通人等。

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到第二类人。一旦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操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消费品等,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就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坐在老家做投资操纵他的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中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去给权力行贿,去买官。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那时是官本位。

某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当然无视知识产权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花钱买过来)

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不需要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3种人赚的钱就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钱比第1种人多。因此,第1种人在努力进化到第2种人,而第二种人在拼命进化到第3种人。

中国天生具有资本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第3种人都是从第1种人或者第2种人进化过来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还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的困难。这就是阶级的固化,阶级间流动的减少。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你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idea,而且你觉得这个idea可以赚很多钱,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这个资金去运作这个idea?同样的idea,三星华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资金,去雇佣更好的工程师,去更好的推广,你确定不是去给这些资本拥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条已经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具体举个例子,你做软件开发,天使投资人会不会问你一句话:“如果某巨头山寨你怎么办?”

你想开一个网店,你有没有资本去宣传?去压货?如果实力不够,要么是根本卖不出去,如果你能卖出去,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分分钟用同样的产品把你pk掉。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千百样,为何偏偏选择“打工”这一种?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赚钱?几年前网上疯传送快递赚的多,我就嗤之以鼻,这种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的多的。你愿意赚1万干这个,我分分钟找一个赚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个赚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无论你是送快递还是摆摊,无论你是卖肉夹馍还是搞IT,你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因为IT需要学习,赚的多一些;快递比较辛苦,赚的比IT少,可是还是比打扫卫生的多一些,就是这样。

那到底怎么样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


第一步,你要进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实力的时候了,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怎么用资本赚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补充:这个饭店赚两千,还利息一千,净赚一千,数学不好的不要再给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个水平么)。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再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特点的人,其财富也是有差别的。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具有同样资本的人,其付出的脑力、体力不一样,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打工仔或者超级富二代,一个努力思考、肯付出辛苦,另一个成天打游戏睡觉,前一类还是要比后一类财富来的多的。但是聪明刻苦的打工仔总与打游戏睡觉的超级富二代比,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而已。

同时,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北京开饭店一年能赚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