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苹果撤离,对中国影响大吗?

苹果的第三财季数据出炉,不错的增长以及 iPhone 新品疑团的解开让苹果的股价在盘后创下了历史新高,大涨超 6%逼近 160 美元,但就在上周,华尔街还给出了一个不太友好的预期。

在预期数据中,苹果本季营收为 448.9 亿美元,净利润 82 亿美元,但在财报数据中,苹果实际营收为 454.1 亿美元,同比上升 7.2%,净利润 87.2 亿美元,同比上升 11.9%,调整后每股盈利 1.67 美元。并且,上季度苹果销售 iPhone 为 4103 万台,同比上升 1.55%,同样好于预期。

Counterpoint 研究总监闫占孟对记者表示,股价的表现取决于苹果的盈利状况,从业务线和全球市场布局来看,苹果的表现都算不错。“唯一下滑的是大中华区,但这并不影响苹果整体收入的增长。”闫占孟对记者说。

不过,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看来,在全球市场上,苹果依然受到了三星和华为的挤压,他对记者表示,下一季度,三方将会在新品上正面交锋,结果令人期待。


“服务收入”规模可达财富 100 强
三星二季度在净利润上的逆袭缘于芯片和面板业务的业绩大增,而在高端市场上的突破也让华为在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增色不少,对于苹果来说,业务线的全面开花也许是此次维持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具体来看,苹果在本季 iPhone 共出货 4103 万部,较去年同期的 4030 万部增加了 2%,但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4110 万部,带来的营收为 248 亿美元,占到了苹果三季度营收的 54.6%。虽然依然占比过半,但 iPhone 外业务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提升。

其中,iPad 三季度的出货量为 1140 万部,较去年同期的 995 万部增加了 14%,带来的营收为 49.7 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 48.7 亿美元。Mac 在三季度共卖出 429 万台,去年三季度的出货量为 425 万台,营收也增加到了 56 亿美元。其他硬件产品三季度的营收为 27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22 亿美元,同比了增长了 22.7%。

“在这一季度中,我们所有产品品类的销售都在上涨,这些助推苹果获得 17%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苹果首席财务官 Luca Maestri 在 1 日财报发布后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兴奋地说。

事实上,过去几年,苹果有意加大在其他产品线上的投入并加快新品的推出速度。以 iPad 产品线来看,苹果过去正在转向学校、企业市场,而上个月公布的全新 10.5 英寸 iPad Pro,以及价格更便宜的 9.7 英寸 iPad 也让 iPad 家族有了更多的盈利能力。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苹果的另一重要产品线 Mac 电脑身上,这归功于 Mac 产品线的全线更新,既吸引了老用户的更新换代,又吸引了大批新用户。

所以,在连续 14 个季度出现销量同比下滑后,iPad 首次出现同比增长,连续疲软的 Mac 产品线也出现 7%的收入增长,这也让苹果的业绩看上去更漂亮。

而除了硬件产品线外,分析师闫占孟对记者表示,苹果的服务业务成为此次业绩中的亮点之一。“服务包括了应用商店的收入,单个 APP 购买的收入以及 APP 内置广告、音乐等服务业务。”

据财报显示,服务方面所带来的营收为 72.7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59.7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21.7%,创下了历史最高单季收入纪录。

对于这项业务,CEO 库克大赞道,单独服务收入的这一收入的规模已经可以位列财富 100 强行列。Maestri 则称,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苹果音乐和 iCloud 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所带来。他还提到,付费订阅用户数量已经达到 1.85 亿人,在过去一个季度中便增长了 2000 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支付的便利。

王艳辉认为,在没有新品的情况下,苹果依然保持了手机销量的增长,并且其他业务占比的提升让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在这点上,值得国产手机厂商去借鉴。


“如果要说这份季度财报中唯一的遗憾,则是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依然在下滑,该季度在大中华地区销售收入为 80 亿美元,同比下滑 10%,成为苹果财报中列示的销售区域中对营收形成拖累的唯一地区。”闫占孟对记者表示,中国国产厂商在该市场已经占领了 70%以上的份额。

苹果财报显示,美国本土销售达 200 亿美元,同比上升 13%。大中华区销售依然不佳,成为唯一销售下滑的地区,销售额为 80 亿美元,市场预期 85.7 亿美元,同比下滑 10%,环比下滑 25%。亚洲其他地区销售增长 15%,欧洲地区销售增长 11%。

而抢食苹果份额的是来自中国的厂商。

在二季度中,华为以超过 20%的份额位居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榜首,抛离苹果将近 12 个百分点,并且从华为发布的 2017 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华为 3000 元以上产品用户的来源中,76.5%来自于消费升级(上一部手机在 3000 元以下),23.5%用户来自高端迁移(3000+用户的换机)。在消费升级的 76.5%用户中,25.9%来自华为、9.2%来自三星、6.2%来自

也就是说,在中国换机市场,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对苹果的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而从全球市场来看,位列第三的华为也凭借着在中国市场的大举跃进实现与苹果在手机销量上的缩小。按照财报数据统计,苹果上半年全球手机销量为 9179 万部,而华为则为 7301 万部。

为了挽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月初,苹果宣布将在贵州省建立数据中心,这将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数据公司。随后,苹果公司在其官网宣布任命无线技术副总裁葛越(Isabel Ge Mahe)为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向 CEO 蒂姆库克(Tim Cook)与首席运营官 Jeff Williams 汇报。

苹果此前并未设立这一职位,新近产生的大中华区总经理职位旨在增强苹果中国团队的领导及合作。蒂姆·库克在苹果官方声明中表示:“苹果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在中国进行投资谋求发展,我们非常高兴葛越将把她的经验和领导力带到苹果中国团队,葛越近年来投入大量时间为中国的苹果客户带来创新,我们期待在她的领导下能够获得更大的成绩。”

事实上,除了华为之外,苹果还需要警惕它的老对手三星。

作为支柱业务,三星智能手机去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 5%,远低于 2013 年的 19.7%。出货量从 6200 万部降至 2300 万部。因此,三星在中国的“收复之心”十分迫切。

据报道,三星电子一位官员向该报表示:“我们今天重组了中国业务部门,希望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此次,有 7 个销售点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分的 22 个基地。北京总部将对这 22 个基地进行更密切地管理。”

据记者了解,三星手机在北部、东部、南部、中部、西南、西北、东北 7 个区域有“分社”,负责手机及家电类产品的销售,但由于手机的分量过重,分社更像是手机业务中心,所以此次改革更多是出于手机业务的调整。

不管怎样,手机行业的竞争依然白热化,而创新光环也正在苹果身上消失,但这并不能阻止苹果的产品热销以及成为最赚钱的科技公司。

版权声明: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

原标题:倘若苹果步三星后尘,逐步撤离中国:后果是否不堪设想? 来源:自由的大湿

让我们一起回到2018年,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智能设备消费市场上,称霸全球的最大智能手机厂商三星集团,却先后关闭了深圳、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拉开了逐步撤离中国的大幕;而后下一年的10月份,三星又关闭惠州电子工厂,这家年出口额上百亿、厂区面积12多万平方米、成立近27年的超级工厂就此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同年12月,三星又清算了位于苏州昆山的三星工厂。一系列的撤离也标志着三星制造从此全面退出了中国市场。

三星选择撤离中国原因大概起来无非有两点:一是三星集团智能手机在华市场的没落,在华份额从2013年的19.7%,跌落到现在的不到1%;二是中国生产成本的逐年持续增长。

IDC中国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

然而,此时的苹果似乎回到了2018年的三星的情形,手机销量提不上去,生产成本也逐年持续增长。苹果似乎开始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苹果能否应对好这次危机,能否解决当年遇到的问题,相信跟每一个跟苹果公司挂钩的产业链息息相关。

为了解决此时的困境,苹果高层正在展开多方面活动。包括近日与印度方面的高层官员进行密切的磋商——考虑将20%的iPhone生产产能从中国撤移到印度。

一方面,印度政府提出制造振兴计划;另一方面,苹果以及代工商富士康、纬创迫切希望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在成本洼地获得等多的权益。

优选如果印度方面同意拿市场作为交换条件,那么苹果也没有理由保留大部分中国产能,不去拥抱新的市场。那么未来五年内,苹果迁出中国2成的iPhone生产任务,将会为印度带去400多亿的美元产值和超过100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印度政府一定会带去更大的诚意,成为苹果以及代工商富士康、纬创们的优选项。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若真步三星后尘逐步撤离中国,后果是否不堪设想?

这个问题,富士康老总郭台铭其实早已回答,那就是“后果不敢想象”。当时记者提问后郭总这样说的:苹果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有很多合作伙伴在中国,各级产业链为中国创造很多工作机会。倘若苹果撤离中国,后果不敢想象,一大批企业会倒闭,数百万工人失业。然而对于这个回答,很多人不认同,甚至直接引起大的争议。

就像是当年三星手机撤离中国,事情要分两面来看待,也没有一个绝对答案。三星手机虽然撤离中国,但是加大了在中国本土高端研发的投资。在西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基地累计投资超过了170亿美元,打造出了研发、设计、制造、封装一条龙全产业链。

苹果如果撤离,一方面肯定会造成成千上万人失业,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制造业逐渐摆脱低廉的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同时,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一家企业离开,另一家企业会补上,产业链也会换了另外几家,就像今年的硬核代工厂开挂。一家公司的离开,相信会有更多的小米中兴华为们迎上来。

倘若苹果撤离中国,会不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相信已经给出了答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在我们中国,乔布斯仍然受到狂热的喜爱。当年苹果4在中国市场上市时,瞬间被中国消费者抢购一空,当时购买苹果4的那个画面留在了小编的脑海中。当时排队的人比周末去故宫的游客多得多。其实这种现象也不奇怪。因为这款苹果4的外观设计理念当时非常前卫,与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同

乔布斯的iphone基本上是使用的小型屏幕设计理念。现在的人更喜欢大屏幕手机。基本上买这么小尺寸手机的人不会很多。可以观察到,如今主流应该是大屏幕手机。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以后苹果的手机都是大屏幕手机型号。现在iphone屏幕的大小越来越大,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但是苹果手机销量明显减少。编辑也询问了周围的果粉。果粉最近苹果手机没有以前那么畅销,是因为苹果设计理念的变化和革新的进度有点慢。而且,苹果手机无法阻挡我们国产手机的强势,大大减少了苹果的优势。

老实说,在我看来,苹果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苹果。合作共赢是最好的方法。所谓离开中国,所谓抵制苹果,都很难实现。为什么说苹果离不开中国?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供应链是苹果核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苹果前200大核心供应商中,中国大陆制造商占44%,比例最大。

另一方面,富士康等生产巨头在海外很难找到。如果苹果离开中国,即使找到生产iphone的地方,苹果的成本也会因为供应链而上升,从而提高iphone的售价。可能更难卖。为什么中国也离不开苹果?如上所述,中国本土企业占苹果前200强供应链的44%,一旦苹果离开,将影响数百家企业的收益。另外,富士通公司正在为生产iphone做数百万件工作,一旦离开中国,富士通公司和整个中国供应链将影响数百万人的工作岗位,这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现在在中国是否被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