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变成蓝色,鱼儿都往水源处聚集了?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连山,这一次专门来看看青海湖。”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从西宁出发,乘火车、转汽车,实地考察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022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特意提到“碧波荡漾的青海湖”。

  青海湖、洞庭湖、巢湖、西湖、滇池、查干湖、乌梁素海、白洋淀……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如同一颗颗明珠,装点了中华大地。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松原市查干湖同正在捕捞作业的渔场职工交流。(新华社发)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又到夏候鸟繁育期,青海湖畔飞鸟翔集,生机勃勃。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今年共监测到水鸟42种,数量4.4万余只,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仙女湾。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近15年来,青海湖水位上升了3米多、面积扩大了300多平方公里。

  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让周边气候变湿变暖,改善了当地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也改善了整个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沿着木栈道,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周边环境:远山如黛,碧水无垠,草原上牛羊成群,天空中飞鸟翱翔……

  曾几何时,我国一些湖泊面积萎缩、水质恶化、蓝藻滋生,一度失去净化水质空气、调解局部气候的作用,也让不少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针对“华北之肾”白洋淀的污染,总书记痛心指出“过去肾功能都要衰竭了,一直在透析”;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严肃指出“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长江‘双肾’洞庭湖、鄱阳湖频频干旱见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池塘湖漾随处可见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书记叮嘱“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

  经过生态修复和系统治理,我国湖泊水面不断扩大,水质持续改善,光彩持续焕发。

  如今,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冬季候鸟数量刷新历史纪录,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频繁现身;白洋淀水质从2017年的劣五类全面提升至三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城与淀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向南迁徙的天鹅在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停留觅食。(新华社发)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过去几十年间,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一度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

  针对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湖泊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涝的功能。推动退圩还湖、拆除非法矮围、修复防洪供水功能,盛水的“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防汛救灾工作牵动人心。安徽合肥主动启用巢湖周边的生态湿地蓄洪区,上拦、下排、边分、固堤,有效缓解了防汛压力。

  当年8月,在安徽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雨后青海湖展现迷人风采。(新华社发)

  位于吉林松原市的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祝愿大家‘年年有鱼,年年有余’。”2018年9月,看到查干湖粼粼波光、网收鱼跃的丰收景象,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

  踏着晚霞,习近平总书记沿栈道步行察看水体状况和动植物生存环境,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总书记曾举例说,浙江丽水市“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边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叮嘱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察尔汗盐湖察看现代化机械采盐操作,要求“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看到滇池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强调“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聚焦河流湖泊安全”“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一碧万顷、水光潋滟的美景,映照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

你吃过鲢鱼、胖头鱼吧?当它们成为你盘中美餐的时候,有位中科院的专家却仿照其滤食原理,造了一台过滤蓝藻的机器。在蓝藻几欲成灾的水面上,只要游来这台“机器鱼”,水质很快就恢复安全水平。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巢湖研制出“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并立即投入巢湖市水源地蓝藻灾害防治进行实战检验,取得显著成效。

———— 案例回放 ————

巢湖水源的“救火队员”

今年入夏以来,安徽巢湖市水源地蓝藻灾害比较严重。6月下旬,巢东水泥集团自来水厂取水口蓝藻灾害愈演愈烈,自来水浑浊发臭,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生产和周围社区2万多居民的生活。

7月2日,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被安置取水口,并经过4昼夜的连续作业,清除了该水源区聚集的蓝藻,恢复了清洁的水面,清澈的滤过水直接流入水厂取水口。

随后,巢湖发出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口的蓝藻灾害警报,数公顷水面已经发展成厚重黏稠的蓝藻层,在烈日和高温下开始腐烂,危及供水安全。

7月6日,设备到达蓝藻聚集区开展除藻作业。

7月9日,设备转移至蓝藻聚集区西侧,沿岸设防拦截清除随偏东风漂移的蓝藻,沿湖岸漂移的蓝藻带被斩断,蓝藻清除设备排出的清水顺风而下,清澈的水流汇入巢湖,该区域蓝藻污染隐患基本消除。

之后,设备课题组向巢湖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建立巢湖市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机制的建议”,将协助地方政府建立水源地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和蓝藻灾害应急机制。

———— 技术原理 ————

这台造型奇特的设备,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制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由于其设计原理是仿照鲢鱼滤食,所以这台看起来并不像鱼的设备被大家俗称为机器“鱼”。

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朝告诉本报记者,鲢鱼、胖头鱼等鱼类用嘴巴吸入水后,会将藻类和浮游生物等过滤出来作为食物,然后清水从鳃中释放出来。研究水生生物生态出身的李文朝,正是从鱼身上得到了设计灵感。

设备的最前端是一个长达10米的平台,也就是“鲢鱼嘴”,10个水泵同时抽出水体表面5厘米的水,随后,蓝藻水流经“鳃式过滤器”。在这里,200层筛子重重叠叠,每10厘米就有一层,独立工作。最后,筛出的藻浆用特制漂浮囊袋灌装储运。

“这是一种纯物理的处理方式。”李文朝介绍,过滤的核心部件跟鱼鳃一样,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过滤。被污染的水从倾斜的“鳃面”往下滑,并不离开鳃面,在下滑过程中,会遇到像刀刃一样的分离器,然后蓝藻就留在鳃面了。 

“直径超过3微米的杂质,都会被过滤掉。”李文朝表示,“机器鱼”其实并不是只会吃蓝藻,绿藻、硅藻以及其他超过3微米的杂质都是过滤对象,因此“机器鱼”的应用范围也就不仅仅局限于预防蓝藻灾害,改善水质的日常水面维护也可以使用。

———— 技术思路 ————

由于受到环境影响,清洁水源到生成蓝藻水华这一质变的过程似乎是不可逆,李文朝说:“蓝藻是细菌一样的原核生物,繁殖非常快,根治和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而随着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不可避免。研究如何分离、净化、清除蓝藻是我们的责任。研究发现,水华积累到成为灾害的量变过程是可控的。”而这一蓝藻清除设备就是在这一环节对蓝藻进行有力阻击。

李文朝说,此前城市水源蓝藻灾害控制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如从前加氯的方法可以杀死蓝藻、破坏其结构,但常会遇到沉淀池故障,滤池堵塞,出水色、浊、臭、氨氮等问题。而被动“打捞”却因技术欠缺,往往效率太低、能耗过高,经济上的代价很大。

依据目前的数据来看,该蓝藻清除设备的特点则非常明显。

首先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李文朝介绍说,该设备作业幅可达10米,行进作业最大航速5千米/小时,每小时清扫水面5公顷,汲取流量可达1000立方米/小时,而且可以昼夜连续作业。

超强的富集浓缩能力,是李文朝向记者强调的特点之一,意即可在任何蓝藻密度情况下工作,准确分离汲取富含蓝藻的表水层,“100%分离出肉眼可见的蓝藻颗粒(粒径>3微米)”,最终浓缩成鲜藻含量大于50%的藻浆。

该设备环境适应性很强,可以在水深超过30厘米的水域静态作业或行进作业,分离汲取表层5厘米富含蓝藻水层,尤其适用于清除沿岸浅滩上聚集的蓝藻。

与高能耗相对应的就是节能,以现有的一台用50kW发电机组提供动力的设备为例,最大作业功率30千瓦,汲取处理1立方米的含藻湖水,仅耗0.03度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全部采用物理方法,不添加任何药剂或矿物质,收获的藻浆在漂浮囊袋中自然发酵后由环卫系统收集处理。李文朝的课题组并未开展回收蓝藻的开发研究,但是此类的研究已经有人在做,燃料、饲料或者肥料,这些蓝藻有多种途径变废为宝。

据悉,该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为了依托国家水专项巢湖项目水源地课题水源保护湖区物理——生态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研究一直在安徽巢湖进行。

“预计生产造价在260万以上。”李文朝告诉记者,虽然这条“鱼”的成本比其他现有设备高,但其工作效率却是普通设备的40倍,“性价比很高”。

这台设备放到其他水面完全可以适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应用于河流、湖泊、城市水库等所有富营养化水体,“这是一种主动预防水面灾害的方式,一种积极的预防措施。”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的“蓝藻水华”。这种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长达10米的“鲢鱼嘴”,以最快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水面“游动”,把水表5厘米的蓝藻水“吸”进“嘴”里,通过200层“牙齿”把蓝藻筛成藻泥、浓缩成藻浆,储存在“嘴”里的“大袋子”里储运,可以昼夜“吃藻”……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研制成功。

李文朝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该项目负责人。“你见过鲢鱼么,鲢鱼也叫‘大头鱼、胖头鱼’,头比身子大,一边在水里慢吞吞地游,一边把水体表面浮游生物吞到嘴里,两边腮起到过滤的作用。我认为这种模式的生物过滤很好,效率又高、又环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儿鱼儿水中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