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品售价10元,成本8元,年周转天数14.6,一元回报率是多少,怎么算?

实时监控100家公司/老板/投资机构的工商、司法诉讼、经营风险等信息变更,每日9点推送监控日报,不再错过任何一个重要情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1019X

邮箱:cic@查看更多复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洼中街66号1号楼四层南部418室复制

简介: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同位素制品、辐照加工等为主业。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资委、财政部批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出资,以原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为平台搭建的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化公司。2011年12月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3990.61万元。

简介: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同位素制品、辐照加工等为主业。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资委、财政部批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出资,以原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为平台搭建的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化公司。2011年12月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3990.61万元。

认证成功后即可编辑信息,去认证

}

1、宏观方面包括:429政治局会议点评、4月PMI数据点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点评、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2、行业与板块方面,以下六个板块点评分析内容:

1)锂矿板块:海外锂矿开发时间表、成本曲线,四川锂矿,天齐、融捷等季报点评;

2)宁德季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及二季度展望;

3)平台经济板块:政治局会议、中美审计监管等,板块迎来政策转向;

4)基建地产板块:政治局会议表态、中央财经委表态、限购限售政策等;

5)汽车及零部件板块:欧洲销量跟踪、国产新势力销量跟踪、、、等季报点评。

6)军工板块:军工行业景气度高增长,、等季报点评。

注:最近5个交易日内,一级行业角度,建筑装饰、电力设备、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前,纺织服装、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综合、环保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后。概念板块角度,锂矿、稀有金属、光伏、大基建、消费电子代工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前,ST板块、鸡产业、生物育种、猪产业、海南自贸港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后。

(一)429政治局会议点评

事件:4月29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T券商:与以往不同的在于,这次会议通稿发在29日午盘,释放了极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市场在午盘也表现得十分亢奋。与通稿在资本市场部分提到的“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呼应。当下的市场最大的堵点就是信心不足,尤其是4月上海疫情爆发+全国多点反弹以来,短期经济受损程度难以评估,与海外市场的割裂、订单外流更是将疫情影响长期化。而这次政治局会议在稳增长上的表述力度,不亚于2020年的至暗时刻,则是给予市场最坚定的回应。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除了发稿时间提前以外,这次通稿还有一点特别在于,缺失了一些常规的政策口径表述。比如没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跨周期和逆周期”,没有“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没有提地方债务问题,甚至也没有提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一方面,在稳增长问题上,此次释放的信号足够积极,即使没有常规要素,足令市场心领神会;另一方面,为了更加稳固信心,此次做了一些选择性描述,突出了政策的正面激励(比如平台经济),弱化了短期的制约项(比如隐性债务)。因此,如果要更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政策意图,有必要将近期的几次高层会议融会贯通。我们看到,4月18日之后的两周,政策面紧锣密鼓,针对经济问题表态的频次明显上升。除了本身的会议节奏以外,也在于18日之后内外部环境的一些显著变化:①疫情:上海的疫情发展(及舆论环境)大大超出事前的预期;20日前后北京、广州疫情再起;受上海经验影响,各地不乏防疫加码现象。②经济:18日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3月数据多项坍塌,低于市场预期;4月降息落空,引发稳增长力度担忧。③汇率:19日起突然加速贬值,跌破21年最低点(可能出现的订单外流和出口趋弱、后续中美政策周期继续劈叉)。④加息:近两周市场转向交易美联储6月加息,目前6月加息 75bp的概率飙升至88.8%,加息50bp概率则迅速下降至11%。因此过去两周高层的密集发声,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补全政治局会议的缺失信息。我们梳理4月18日以来中央、国务院、央行会议的关键词/议题如下:4月18 日央行、外汇局 23 条举措:总量工具、疫情受损领域支持、大基建、稳地产、稳市场主体、外汇外贸。4月19日深改委第二十五次会议:遏制隐性债务增量。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就业与稳物价。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旨演讲:(排序)人类生命健康、经济复苏、世界和平安宁、全球治理。4月21-22日易纲行长三场会议:①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②央行党委会分析经济金融形势——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③博鳌亚洲论坛“全球通胀、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4月25日国务院第五次廉政会议:稳就业稳物价(粮食、能源安全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4月25日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4月26日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就业(复工达产、市场主体稳岗);交通物流保通保畅。4月29日政治局会议:疫情、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地产、资本市场、平台经济。4月29日政治局会议集体学习:规范和引导(设置“红绿灯”)。基于此,我们对其中几个政策方向重点梳理:1、稳增长——加码。29日市场充分回应会议信号。关于5.5%,会前部分人猜测政治局会议会降低或弱化全年目标,其实并无根据。一方面,全年经济目标一般是在前一年年底制定、当年两会发布,政治局会议并无调整经济目标的权限;另一方面,即使遭遇不可控因素、完成难度加大,在市场信心最为匮乏的当前,也绝无可能在顶层会议上释放悲观信号。因此29日市场大幅反弹,也有部分是对前期误解的修复。关于增长目标,我们认为今年的情况下,第一,无需太过拘泥于5.5%这个数字本身,“左右”也意味着最终完成度可以有转圜的空间。第二,能否完成5.5%不影响对目前政策的理解,也无需怀疑稳增长的决心。当前的问题是在疫情的干扰下,经济面临失速的风险。二季度政策全力加码,才能保证接近全年预期目标。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加码。这次没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跨周期、逆周期”这些熟悉的元素,但政策信号释放充分。今年中央+地方赤字预算规模3.37万亿,比去年低2000亿,赤字率也比去年低0.4%;但实际上可用支出甚至不低于2020年,财政政策后续仍有充分的发力空间:1)跨年度预算调节资金。2)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3)专项债靠前发放。4)向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近年之最。市场对货币政策同样预期较为充分,银行间资金利率也表明当前流动性问题无虞。后续货币政策在总量和结构上,仍有释放空间:1)总量:降息(4月预期落空,则5月概率大幅提升);降准(前次降0.25%为后续留出空间);央行加快利润上缴(已缴 6000亿,后续还有5000亿;合计相当于降准0.5%)。2)结构:主要是各类再贷款工具,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3、基建、地产——加码。基建方面,26日财经委会议定基调“仍未饱和”“全面加强”。目前的问题一方面是缺资金,另一方面是二十大前地方动力问题,而实际上资金问题的解决也能同时缓解动力问题。结合近期,我们认为后续:1)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提速增量。2)专项债发行提速。3)其他资金支持。地产方面,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但宽松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楼市松绑城市范围快速扩大(公积金政策、限购限贷、贷款利率、首付比例、落户限制等)。此次会议增量信息主要有二:1)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部分城市实际已在执行;今年2月住建部制定出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并下发各省。但在顶层会议上出现是首次。2)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前期提法是“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4、稳定物价——加码,政治局会议表述不够充分。稳物价在这次会议表述中篇幅很小,但实际梳理近期会议来看,政策面对物价稳定的重视程度是明显提升的。国务院20日常务会议和25日廉政会议,都把稳就业稳物价作为第一主题;央行行长易纲在4月21-22日连续三场(包含对内和外事)会议中,都强调了通胀问题,其中在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表态: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罕见将稳价格置于稳就业之前)。此外,农产品保供稳价更是“发展要安全”的应有之意。因此我们认为,亦不可低估物价问题对后续政策发力的掣肘。5、稳汇率——会议未提,但需重视。此次会议没有涉及汇率问题,但央行在25日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也表明了并不希望汇率失速;且后续汇率压力仍存,一方面,二季度美联储鹰声嘹亮,而国内稳增长压力加大,政策周期错位幅度将阶段性加大;另一方面,国内各地防疫措施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短期难以完全消除,经常账户的恶化可能加剧贬值压力(适度贬值应对出口端边际回落,但快速大幅贬值不可接受)。因此,同样不能排除汇率压力对稳增长政策的制约。6、平台经济——监管常态化,29日市场反应可能过于乐观。29日中午通稿发布后,平台经济相关标的反弹最为猛烈。但实际上结合会后的集体学习来看,我们认为对资本、平台经济的政策态度较前期并无实质性变化。对于平台经济/反垄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1)2020年,反垄断元年:1月《反垄断法》迎来2008年以来首次修订;11月发布了针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指南。2)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3)2020年底-2021年(全面紧张的一年),标志性事件:包括、在内的互联网巨头被实施“二选一”。4)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缓和:设置“红绿灯”,一方面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政策面对于平台经济/反垄断问题的政策态度是较为连贯的。此次政治局会议表述较为正面,“促进健康发展”摆在首位;但要看到依然是建立在“整改”“常态化监管”的背景上。会后集体学习,在“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部分,短短一段话,“管”字出现了25次。在既定的战略方向上,即使有阶段性的纠偏,也难以出现实质性的转向。

(二)4月PMI数据点评

事件:4月30日,4月PMI数据公布。制造业PMI 47.4,前值(49.5)已经跌破荣枯线,4月PMI进一步走弱。非制造业PMI41.9,较前值(48.4)显著走弱。

M券商:PMI显示4月中国经济经历了至暗时刻。4月PMI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所有分项指标几乎不约而同走弱。服务业弱、制造业也弱。从订单、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就业,几乎没有一个环节的PMI指标向好。可以这样说,4月PMI差到没有可以辩驳的地方。所幸是4月PMI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4月中国经济遭受了疫情冲击,供需双弱。过去一个月,市场一直密切跟踪高频指标,例如货运物流、高速拥堵、港口进港船只等,故而市场对4月经济走弱已经有充分的心理预期。虽然4月PMI直观读数是历史同期最低,但我们预计疲弱的4月PMI应该不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当下可以对5月经济给予更多信心。首先是4月政治局会议给出非常明确的积极信号。4月经济的底层矛盾在于防疫政策对供应链造成冲击。上海疫情逐步改善,政治局会议表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预计后续供应链约束将有所缓解。其次是海外需求仍在,一旦供应链和港口运货问题解决,5月出口及工业生产将迎来修复。只要未来全国范围内疫情可控,我们预计5月经济大概率较4月改善。提示一点,4月PMI数据显示当下中国面临较重的就业压力。年中我们将迎来毕业生季,未来就业状况或成为政策决策的重要考量。

(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点评

事件:4月26日,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G券商:1、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一个很高的定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明确我国基建空间还很大,不存在优质项目不够的问题;2)基建具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双重作用;3)提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的概念,短期经济效益的高低不是评价基础设施价值高低的唯一因素。2、基建重点领域在哪?此次会议对新老基建细分赛道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和阐述,新老基建细分赛道均包含在其中并相互融合:1)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是压舱石,无论从体量还是重要性来看,对整个基础设施均起到引领作用;2)围绕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未来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3)在网络型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新老基建相互融合,预计未来规模将加速扩张;4)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补短板方向,农林水利、城乡冷链物流和高标准农田是重点领域。3、基建的资金和协调问题如何解决?会议从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强调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旨在破除年基建投资断崖式下滑的症结:1)在严控地方隐性债务、城投债逐渐退潮的大背景下,以专项债为核心的新的融资机制将会逐渐完善;2)统筹协调区域间规划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有望为基建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扫除障碍;3)未来围绕城市群的基建,以及科技、信息等新基建将提高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也将提高,从而形成基建投资和运营的正向循环。4、中央以高规格会议讨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我们认为基建投资的逻辑将从短期延续至中长期,资金来源和项目储备均不是制约因素,对基建投资的持续性可以再乐观一些:1)开年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情况良好,项目储备充足,基建全年发力的确定性较强;2)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实物工作量存在约一个季度的时滞,全年基建资金无虞;3)“十四五”仍是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时期,22年过后基建投资仍能维持4%左右的增长。

(四)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事件: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2.7%,前值13.9%;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5%,前值5.0%。

X券商:量价对工业企业利润支撑作用同步减弱,营收利润率贡献上升。1)“量”的方面,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前值12.8%,主要受疫情及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2)“价”的方面,PPI同比8.3%,前值8.8%,对利润总额的贡献继续边际减弱。3)1-3月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为6.25%,较去年同期下降0.39个百分点,较1-2月降幅明显收窄,对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贡献边际改善。价格上涨推高上游企业利润占比,新能源汽车与医疗设备需求提振下中游装备制造业大幅改善。1-3月,上中下游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44.7%、26.8%、28.5%,较1-2月上升0.4、1.7和-2.0个百分点。上游利润回升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中游装备制造业则主要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产能释放、医疗设备需求增多等因素有关。具体行业方面,1-3月采矿业利润扩张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48倍。其中,EW事件爆发以来,国内外动力煤价差扩大,煤炭进口下降,库存回落,随着稳增长政策的继续发力,供需错配下或进一步推升国内煤炭价格。物流运输不畅,产成品存货被动高位上行。3月全国整车物流指数日均值同比下降2.6%,4月(截至25日)该指标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26.9%。供应链问题叠加需求回落,3月工业企业存货同比升至18.1%,高出1-2月1.5个百分点,被动补库特征显著。随着后续物流运输堵点的打通,企业或将加快消化积压库存,向主动去库阶段切换。稳增长政策加码有望支撑工业企业营收逐步企稳,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对制造业和疫情受损行业形成提振。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单位费用下降、企业营收利润率提高表明前期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已初步发挥成效,但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下,上下游利润分化格局有加剧倾向,或对冲部分政策效果,加大中小企业经营负担。此外,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供应链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若本轮疫情能够在5月得到控制,我们判断二季度将是全年经济底部。随着近期促消费、强基建等相关政策相继落地,以及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行业及企业纾困中的运用,预计后续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消费、基建等下游需求扩张有望支撑工业企业营收逐步企稳。

二、重点行业/板块观点精粹

C券商:从海外锂矿开发时间表、成本曲线的陡峭化看板块投资价值。以史为鉴,海外锂资源开发时间表兑现度几何?海外锂资源开发在时间表的兑现上一直欠佳,我们详细复盘了八个海外提锂项目,其实际建设用时大致是最初指引用时的2.5-2.7倍。我们认为:(1)锂价下行并不是海外提锂项目开发反复延后的主因;(2)疫情对海外项目的推迟有一定贡献但不大;(3)锂资源的开发是复杂工程,海外公司面临市值压力,在披露时倾向于给出乐观、偏理论的投产时间预测,最终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不得不多次调整投产时间的指引。新增供给仍以海外为主,大部分项目完全兑现时间表或仍具有一定难度。云母提锂的大跃进与品位之殇。2021下半年至今,宜春地区新增了约39万吨碳酸锂产能规划,其中的大多数或主要系低品位锂云母矿(原矿氧化锂品位0.2-0.3%)开发而来。当原矿品位降低时,总收率会出现非线性的快速下降,生产单吨碳酸锂的成本、所需的矿石量、所产出的副产品量均会非线性上升。因此我们认为,在环境、成本的多重压力下,低品位锂云母开发的产能规划全部落地是具备较大难度的。成本曲线的陡峭化与锂价中枢的长期改变。过去,锂行业成本曲线虽陡峭,但缺乏韧性,会随着锂价的下跌归于扁平。在低品位锂资源加速开发、矿山/冶炼厂分成比例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我们或许正站在锂供给曲线实质性陡峭化的起点:从完整价格周期的视角来看,高成本产能的加入赋予供给端在供过于求时更加动态的调整能力(从而大幅抬升周期底部的价格水平),而矿山分成比例的提升在供需平衡、和需求强势期,将对锂盐价格起到显著的支撑作用。因此,锂价的长期中枢或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来到至少15-20万/吨的区间。锂,周期成长股的估值之辩。锂矿作为周期成长板块,当前或更多反映普通周期股的估值。在商品的中枢价格下测算当年业绩,再赋予成长股的估值或是更加适合周期成长行业的估值方式。即便是在15万/吨的保守锂盐价格下(新中枢价格区间的下限),当前锂矿板块估值也普遍较低(例如2022年14X、18X、29X等,均以2022年4月27日收盘价为基准)。不论是和上一轮周期中的估值相对比,还是和资源属性相似的其他有色资源品相对比,又或是和我们搭建的保守DCF模型对比,我们都认为:作为未来三年CAGR超过40%的成长型板块(部分公司有望达到50-60%),锂矿行业当前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推荐永兴材料、中矿资源、赣锋锂业、、、等,建议关注。

T券商:四川锂矿(略,见全文)。

H券商: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一、2021年公司业绩。1、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3亿元,同比增长136.56% ;实现归母净利润20.79亿元,同比增长213.3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13.34亿元,同比增长203.04%。其中Q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属于业绩预告中位数位置。2、2021年泰利森精矿生产量为95.4万吨,同比增长64.49%。天齐并表的精矿销售量为55.12万吨,同比增长56.26%。3、2021年天齐生产了4.37万吨锂盐,同比增长14.84%;销量了4.77万吨锂盐,同比增长33.64%,截至年末库存量为1168吨,根据2020年末公司库存量为1509万吨锂盐推断,公司2021年使用代工生产的锂盐量为3674吨,代工量并不多。4、公司锂精矿业务实现收入26.44亿元,销量为55.12万吨,平均单吨精矿售价为4797元/吨,折美金738美元/吨。锂精矿业务营业成本为10.02亿元,平均单吨精矿成本为1818元/吨,折美金280美元/吨。5、公司锂盐业务实现收入50.18亿元,销量为4.77万吨,平均单吨锂盐售价为10.52万元/吨。锂盐业务营业成本为19.12亿元,平均单吨精矿成本为4.01万元/吨。二、2022Q1年公司业绩。1、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实现归母净利润33.28亿元,同比增长1,442.65%;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28.34亿元,同比增长1,883.09%。2、Q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2.18亿元,主要是SES纽交所上市,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和处置部分 类股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共计-7.12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28.34亿元。Q1实现对SQM的投资收益4.99亿元,扣除SQM投资收益后公司主营业务实现23.35亿元净利润。3、泰利森精矿销售收益:泰利森精矿每半年定价一次,根据IGOQ4披露数据情况,2022H1锂精矿销售单价为1770美元/吨,Q1鉴于天齐受春节和检修影响提货量下降,假设合计外售精矿23.5万吨,环比Q4略微下滑,泰利森预计实现净利7.5亿元,归属天齐净利润为1.94亿元。4、天齐Q1扣除泰利森归母净利后的锂盐加工净利润为21.41亿元,假设Q1锂盐销售均价为42万元/吨(含税),其锂精矿成本为1.15万元/吨,假设加工费为2.5万元/吨,合计吨锂盐成本为12.9万元/吨(含增值税),倒推的锂盐单吨净利为23.28万元/吨,对应的锂盐销售量为0.92万吨,代工尚未在Q1发挥较大作用。

A券商:年报及一季报点评。2021年锂矿采选业务因停产减量,单吨收入及毛利明显提升。(1)量:2021年锂矿产销依次为4.4、4.8万吨,同比-24.6%、-32.17%,锂矿采选生产量同比减少,主要是2021年叠加疫情和环保治理统一停产影响所致。(2)价:2021年锂精矿完成销售额2.77亿元,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收入1.75亿元,均价5772元/吨,同比增加109%,SMM锂精矿全年均价915美元/吨、约5947元/吨,主要系公司锂矿品位并非干重且品位6%的标准产品,存在一定折价。(3)2021年单吨成本、毛利约2164元/吨、3609元/吨。(4)冬歇期结束,锂矿逐渐放量:2022Q1公司矿山累计完成剥离量2.46万吨,采出原矿量2.7万吨;选厂累计完成选矿量2.36万吨,产出锂精矿4155吨,销售锂精矿约3000吨,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收入约1773万元,同比增长30.96%。锂盐业务量价齐增,贡献部分利润。(1)量:公司控股长和华锂80%股权,其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依次为吨,2021年锂盐业务累计生产及加工电池级锂盐约3564吨、销售4433吨(其中:贸易类971吨),同比增加81.4%、110%,截至2021年底锂盐库存为296吨。(2)价:2021年锂盐单吨收入、单吨成本、单吨毛利依次为10/8.6/1.4万元/吨,同比增加176.8%、138.3%、8068%。(3)2022Q1锂盐业务持续放量:2022Q1锂盐业务累计生产及加工电池级锂盐产品约1000吨,销售锂盐产品约1300吨(其中贸易类436吨),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77.02%。公司在锂盐、锂精矿及电池设备上均与密切合作。2021年公司预计向比亚迪销售锂盐、锂电设备产品金额8.2亿元,实际销售4.43亿元,2022年预计向比亚迪销售锂盐、锂电设备金额10亿元。依托甲基卡锂矿,选矿产能或大幅提升。公司拥有的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矿脉是我国资源储量较大、开采条件最好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矿山保有矿石资源储量2899.5万吨,平均品位超过1.42%,目前已形成105万吨/年的露天开采产能及45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生产能力,满产精矿量约7-8万吨/年,另外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推进中,届时可年供应锂精矿约47万吨,将成为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锂辉石矿精选项目。冶炼产能或持续放量。公司目前拥有长和华锂0.48万吨冶炼产能,同时参股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公司持股40%)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2021年成都融捷锂业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已于2022年3月达产,2022年Q1成都融捷锂业共生产锂盐产品3100吨,销售锂盐产品2400多吨,Q1投资收益2.06亿元,主要系成都融捷利润大幅增加。

(二)业绩点评(部分略)

季度业绩:2022Q1实现收入487亿元,同+154%,环-15%;实现归母净利润14.93亿元,同-24%,环-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42%,环-86%,5.2亿非经主要为政府补助。毛利率下降到14.5%,同-12.8pct,环-10.2pct;净利润率达4.1%,同-8.2pct,环-11.2pct。投资收益4.6亿主要为参股公司盈利和股权出售收益,环比减少6.5亿。

H券商:1、Q1因做空镍而亏损?套保有效部分进资产负债表,无效部分进利润表。公司套保进利润表的21年没有重大亏损,22Q1看不到细项,总的投资收益为正,可能套保有亏损,被其他的投资收益对冲,也可能没亏损。进资产负债表部分有亏损(但账面的,平仓才会转到利润表)。2、库存有多少?从现金流与营业成本对比,公司21Q3开始囤原材料,21Q4-22Q1减少囤货,原材料库存消耗。存货,21年末80亿原材料和310亿商品库存,相比20年原材料库存占比增加,但22Q1推测库存主要为电池,因受到疫情等发货影响,特别是海外高毛利的产品没有确认成收入。3、隐含的库存减值冲回。21年计提了20亿的存货减值准备,这部分在Q1按道理可能冲回,但22Q1存货减值很少,那可能Q1又计提了20亿减值,和冲回的抵消。也可能没冲回,Q1也没计提减值。无论哪种,有20亿是未来潜在可冲回的。4、Q1因为买股票亏损?21年投资收益细项中股票涨跌的收益不亏反赚,22Q1投资收益总体为4.6亿,细项看不到。“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中的公司股价波动不影响利润表。5、由于海外客户盯住金属定价,国内Q2普遍执行上涨10%,价格上涨预计超过成本上涨,毛利率将回升,并逐步回到0.1元/wh水平。3、4、5月独资排产预计21、17、21GWh,Q1、Q2预计销量48、60gwh。2022-23年出货280-300、400-450gwh,对应净利250、400亿元,对应2022、23年38、24倍PE。

事件:政治局会议提到“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彭博社4月29日报导中美两国监管机构正就落实中概股审计底稿现场检查进行磋商,以避免中概股退市,并恢复中资企业在美上市。

C券商:互联网监管或将落地,预计互联网投资价值逐步回归。【一、互联网监管方向定调,行业监管政策或将落地】我们认为,本次会议主要是表明国家的态度,及对后续国家战略方向进行定调。虽然具体平台经济整改措施依然有待发布,但是本次会议明确了将促进监管的落地。同时,这亦是国家首次在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上提及出台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举措。预计本次会议或将降低后续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二、近期中概股退市风险不断降低,海外投资者重点担忧或逐步解除】近期中美审计底稿合作进展不断,本次报导提及两国正在磋商允许PCAOB团队访问中国,并且已推进至决定隔离要求的颗粒度。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配置中概股的风险正在进一步降低。【三、国内疫情逐步缓解,消费属性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提升,或带动板块性估值修复】海外中概股龙头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具备消费属性(例如:阿里、等),随着上海疫情新增人数逐步下降,以及解封后消费属性互联网公司业绩展望的转好,整体互联网板块估值获将提振。【建议】互联网板块已在低位,监管回暖下凸显估值安全边际。推荐基本面扎实或后续具备较强基本面改善空间的公司。A股:推荐【】【】,关注、。港股:推荐【】【】,关注【腾讯】【】【B站】【】等平台型公司。

S券商:政策迎转向,涅磐重生。国内监管进入常态化,最悲观的时刻已过。政策基本框架包括:平台经济(反垄断、数据安全,监管框架基本成形)、行业监管(文化娱乐、互联网金融)。会议强调要出台实施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是2020年下半年以后的重要转向。4月以来,游戏版号已发、后续关注【互金整改、数据安全细则(滴滴事件结论等)】。上市公司回购,底部再确认。目前多与回购均价倒挂20%以上。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基本面拐点在三季报,但上半年预期已经较为悲观,中期我们更关注竞争格局。1H21-1Q22的基本面疲软预期较为充分(疫情影响广告、电商、外卖、到店餐饮酒旅;线上渗透率提升放缓;内容监管影响游戏视频),预计2H22有望改善。竞争格局虽加剧但熟人社交、外卖龙头拥有较高护城河,游戏和内容产品以品类为核心差异化竞争。短视频电商竞争激烈,差异化正在形成中。中长期空间?移动流量红利之后的期待:出海、数字化、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元宇宙,AR、VR等)。标的:看好互联网平台、传媒板块整体估值修复。重点推荐:高壁垒、竞争格局好的平台:腾讯、;关注弹性。内容平台:(内容迎拐点,广告和政策等外部压力下声生不息仍体现较高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关注阅文。游戏品类差异化、出海迎增长:、三七、。:线下品牌广告价值突出,疫后复苏弹性。

T券商:平台经济策相关表述呈现积极变化。21年2月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正式出台以来多项政策及监管落地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以来逐步由强监管过渡至促进发展,2022年从1月强调“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监管统筹协调”,到3月提及“反垄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再到今日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平台经济的经营确定性逐步增强,行业边际改善,利好1)代运营方面深耕多年的全域电商服务商【】和全球美妆品牌ChinaPartner【】,线上红人新经济平台龙头【】,2)线上占比较高的化妆品品牌方【】【】【】【】等。【壹网壹创】近日发布21年报&22年一季报,21Q4至22Q1业绩承压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公司提到因政府对互联网行业持续开展管理,进一步加强、直播推广等管理,平台经济高增长不再,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此次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目标出台,行业环境有边际改善,有利于公司稳定长期发展。【天下秀】昨日发布22年一季报。本季度中,我们看到公司现金流转正,验证公司商业模式可靠性;公司在新布局主要业务上均具备较强竞争力,原有业务维持稳定盈利能力,正在打开公司成长边界、理应更好促进公司发展,估值上应正确看待、还原发展性投入。

G券商:中央财经委要求全面加强基建保障国家安全和扩大内需,基建投资旺季跳升龙头业绩将逐季加速。推荐中国电建/中铁/交建/铁建/建筑、/、地方X路桥/建工等。中央财经委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投资风格在低风险特征股票,建筑板块业绩逐季增长,且风险预期随稳增长发力趋于收敛具备确定性优势,低估值下配置价值凸显。当前经济增长与信用路径的不确定,带来盈利预期的模糊和风险偏好的下降,投资风格应聚焦有业绩、业绩确定且低估值的低风险特征股票。在经济转型+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增长对传统部门的依赖加大,基建投资的对冲托举力度有望边际提升,建筑央国企业绩将逐季加速。且随着政策发力,板块在风险预期收敛下更具确定性优势。而估值上龙头央企则创十年新低,性价比高。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高位,建筑央企业绩增速逐季提升。市场认为本轮基建投资增长在低个位数,但我们认为基建投资将在一般财政预算支出高增与巨额专项债高密度使用下增速维持高位,预计22年将在8.4%以上,并于6-8月达15%的高增长。市场扩张的背景下,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央国企业绩增长将逐季加速,原因在于:1)央企在手订单充足且新签订单进一步高增;2)PPI下行建筑龙头毛利率加速改善;3)21Q4地产因素与应收款减值带来的业绩低基数;4)国企三年改革收官,股权激励下业绩释放。经济下行期建筑具备超额收益,成长性回归、资产质量优化与第二增长曲线的建立共助估值提升。建筑行业景气具备逆周期特征,其业绩弹性在经济加速期小于大宗品对应的周期行业,但在经济下行期具备股价超额收益。过去建筑行业的估值调整主要源于行业成长性下降、外资对建筑高杠杆低分红商业模式的规避与DCF估值体系下建筑企业业绩的持续性受质疑。但这些负面影响当前均大幅改善:PE-G视角市场快速扩张,建筑央企业绩逐季加速,成长性回归。PB视角公司资产质量优化,应收款减值充分且甲方现金流好转使得新应收款质量提升。DCF视角建筑央企积极在新兴基建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业绩的永续增长能力增强。建筑行业配置思路与逻辑:高需求主线推荐电力建设;低估值主线推荐具备估值安全边际的轨道建设央企;边际竞争优势主线推荐具备优质信用的地产建筑央企。重点标的推荐:新基建中国电建/地产中国建筑/老基建,REITs/,己二腈中国化学/镍氢等。设计华设集团/设计总院,BIPV杭萧钢构/鸿路钢构,地方上海建工等。

X券商:基建链与地产链分化,重点关注“稳增长”行情中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标的。2021年行业数据总览:基建投资平缓,Q4行业需求边际改善。2021年基建投资完成额18.87万亿元,同比增长0.21%。2021年建筑工程行业实现新签订单总额3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0%,Q4新签合同总额12.51亿元,同比增长2.9%,Q4订单增速转正,需求边际改善。2021年报总结:央企&国企与民企分化加剧,盈利能力有所下降。1)Q4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央企&国企与民企分化加剧。2021年Q4实现归母净利润145.01亿元,同比下滑72.9%。央企/国企/民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6%/22.1%/6.1%,分化仍在持续。2)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民企减值计提变动明显。2021年上市建筑企业实现毛利率11.26%,同比下降0.08pct。民企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占比变动明显,主要是受地产需求下行及部分房企债务问题影响,应收款账期变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3)总体运营能力提升,应收账款周转拉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26.40天,同比增长5.09天;存货周转天数为81.50天,同比减少7.23天;总资产周转天数509.44天,同比减少7.25天。运营周期为207.90天,同比减少2.13天。4)央企国企加速扩张导致现金流净额流出增加。2021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11.9亿元,同比减少1492.4亿元,我们认为主要系以央企国企为主的建筑龙头企业加速扩大市场份额所致。2022年一季报总结:营收稳健,关注央企现金流表现。2022年Q1上市建筑工程企业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央企营收增长最快,“稳增长”和宽松政策下,央企作为大基建龙头企业受益更为充分。上市建筑企业2022年Q1经营性现金净额为-3799.5亿元,同比多流出1087.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出提升较为明显。策略:建议继续重视基建行情和“双碳”主线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建筑业转型升级下建筑信息化、建筑租赁市场的机会。1)重视基建行情。传统基建标的方面,沿具有多重主题催化的传统基建央企方向,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化学】;沿具有业绩弹性的地方国企和民企方向,推荐【鸿路钢构】、【安徽建工】、【精工钢构】,建议关注【浙江交科】;沿绿电运营资产重估的“新业务”方向,寻找基建托底+新能源的最大公约数,推荐【中国电建】、【粤水电】、【中国能建】;2)重视“双碳”主线机会,沿“引入战投+新业务(BIPV)”方向推荐【森特股份】、【宏润建设】、【龙元建设】、【东南网架】。3)关注建筑租赁市场机会,推荐高空作业车租赁龙头【华铁应急】。

H券商:政治局会议:地产表态超预期,关切问题皆有提及(略,见全文)。

G券商:近日全国多个重点城市持续出台松绑限购限售等宽松政策(略,见全文)。

(五)汽车及零部件板块

G券商:欧洲4月销量点评:电动车环比好于预期,西班牙环比增长亮眼(略,见全文)。

C券商:国产新势力4月销量跟踪。1、蔚来4月交付5074辆,同比-29%,环比-49%。其中ES8交付1251辆,环比-28%;ES6交付1878辆,环比-63%;EC6交付1252辆,环比-59%;ET7于3月28日开始交付,4月共交付693辆。22年3月下旬和4月汽车生产和交付受疫情影响导致供应链有所波动,生产已开始逐步恢复;ET5的第一批工装试制在合肥工厂下线,预计将在9月开始交付。2、小鹏4月交付9002辆,同比+75%,环比-42%;其中,P7交付3714辆,环比-60%;G3/G3i交付1724辆,环比-6%;P5交付3564辆,环比-19%。因疫情原因公司供应链、制造和运输均有受到影响,公司与合作伙伴已在努力缓解当前状况。3、理想4月交付4167辆,同比-25%,环比-62%;公司受疫情影响导致供应链、物流和生产严重中断,部分用户延迟交付。4、其他新造车方面,哪吒4月交付8813辆,同比+120%,环比-27%;零跑4月交付9087辆,同比+228%,环比-10%;极氪4月交付2137辆,环比+19%。5、大部分车企4月交付量环比出现下降,主要因4月供应链、交付受到本轮疫情影响较大,其中生产基地在长三角区域的车企影响相对更明显;但随着汽车产业链的复工,生产情况正逐步恢复,以T为例,在满产3班的情况下,4月下旬复产至1班,5月有望恢复至2班;并且新势力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我们预计疫情后整体交付有望迅速恢复增长。

G券商:长安汽车:Q1业绩超预期,积极推进新能源转型。受投资损益影响,2022Q1业绩超出预期。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1051.4亿元,同比+24.3%;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6.9%;其中2021Q4实现营收259.4亿元,同比-9.7%,环比+15.7%;实现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446.4%,环比-55.6%;2022Q1实现营收345.7亿元,同比+8.0%,环比+33.3%,实现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431.5%,环比+709.8%。公司2021年收入及业绩稳健增长,2022年Q1收入同比小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单车平均价格增加,2022年Q1业绩同环比大幅提升,主要系公司丧失对阿维塔科技控制权,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后,投资净收益环比增加19.1亿元。2022Q1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管理费用下降明显。2021Q4实现毛利率18.9%,同比-1.45pct,环比+1.49pct;2022Q1实现毛利率18.2%,同比+4.10pct,环比-0.67pct。2022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5.1%/-0.6%/2.8%,同比+0.35pct/-0.97pct/-0.28pct/+0.56pct。管理费用降幅较大主要系购买新能源正积分支出减少。新车密集上市,积极开展新能源转型。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密集上市,包括LUMIN、C385以及阿维塔11,预计2022年下半年推出UNI系列混动车型以及两款CS系列改款。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30余款产品,覆盖高端智能电动、主流乘用车、小型车、商用车等市场。预计2025年长安汽车实现总销量400万辆,其中长安自主品牌300万辆,含新能源销量105万辆,占比35%。

J券商:文灿股份一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盈利弹性修复。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18.35%,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58.32%,扣非净利润0.77亿元,同比+58.20%。新能源客户放量优化产品结构,大客户缺芯缓解提升产能利用率。22年Q1在铝锭原材料涨价、EW事件等因素扰动下实现逆势超预期,公司当期实现毛利率约19.42%,环比提升0.92pct,净利率约6.39%,同比提升1.61pct,环比提升4.03pct,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因为:1)天津工厂配套大众汽车变速箱壳体项目受益于客户芯片供给瓶颈缓解,当期产能利用率提升;2)南通工厂配套蔚来等新能源客户项目受益于强劲需求,当期高毛利率的车身结构件产品销售占比提升;3)铝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与客户加强了产品价格联调或成本补偿。此外,子公司法国百炼在当期欧洲能源成本大幅上涨背景下也主动进行了产品价格上调。一体化压铸快速推进,盈利能力有望修复。目前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在技术积累、产业链布局、订单获取层面均具备显著先发优势。21年公司向力劲集团采购了包括6000T、9000T在内的9台大型、超大型压铸机,用于研发及生产车身结构件、一体化电池盒托盘、电机壳、变速箱壳体等,目前8台已完成安装调试,两个后地板项目均配套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主力车型,11月18日完成6000T首次半片式后地板的试制;22年4月19日完成9000T超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后地板产品的试制,并计划年内再继续采购9台大型压铸机,包含2台2800T、3台3500T、2台4500T和2台7000T。建议:2022年产能利用率回升及铝价企稳预期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实现修复,预计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3.13、5.30亿元,PE约28、17倍。

G券商:上声电子一季报点评。原材料运费扰动业绩,新品持续放量。一季报符合预期,收入亮眼,新品继续放量。公司1Q22实现收入3.68亿元,同增17.5%;归母净利0.13亿元,同减42.3%,整体符合预期。公司收入增长加速,表现亮眼,主要是扬声器和新品放量贡献,其中功放产品出货量加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原材料、运费短期扰动业绩,研发费用保持高投入。公司1Q22毛利率20.0%,同比下降6pct,主要是原材料、运费扰动,分别影响3.5pct、2.5pct,剔除外部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1Q22净利率3.5%,同减3.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同比持平)/7.4%(同减1.6pct)/6.7%(同增1.5pct)/0.2%(同减2.7pct),其中研发费用增长主要是新项目增加和研发人员扩张,其他费用持续改善。展望未来,公司新客户、新订单饱满,高价值产品持续放量。公司获得蔚来、理想、华为金康、零跑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多个订单,保障未来1-2年的收入增长,随着下半年各个新车的上市,高价值产品将更明显的放量,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升。

H券商:高增长态势延续,行业景气度持续兑现。在去年高增长的基数和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优质军工企业仍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以新型战机产业链、导弹产业链、军用被动电子元器件、国防信息化、军用新材料及加工等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增长,行业景气度在业绩端持续兑现。供需两旺,军工有望开启长期上行周期。从需求端来看,当前我军各型武器装备保有量和先进程度与美军尚存在不小差距,“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军补齐武器装备数量短板、提升先进武器装备比例的关键时期。从供应端来看,军工企业纷纷通过IPO、定增、可转债等方式融资投建新产线、技改挖潜,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有力保障军品供应,新增产能有序释放和扩充将为企业中长期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低估值、高成长,当前为极佳配置机会。年初至今,军工板块下跌37.50%,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与低估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成长,军工企业合同负债、存货、预付款项等科目增长明显,表明企业订单饱满,积极备产备货,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此外,军工行业是典型的内循环行业,本身具有逆周期的属性,不受疫情、宏观经济等影响,增长具有确定性。军工指数在底部,估值在底部,行业景气度和生产经营全面向好,主要推荐军工电子元器件和飞机制造产业链标的。受益标的:鸿远电子(预计今明年yoy+40%/37%,当前22倍)、爱乐达(预计今明年+60%/+40%,当前24倍)、西部超导(预计今明年+38%/50%,当前32倍)、紫光国微、振华科技、中航光电、图南股份等。

T券商:中航重机一季报点评:2021Q1归母净利+174.9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Q1归母净利+174.9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15.65%,营业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为市场订单增加,公司交付能力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174.95%,实现超预期增长,主要原因为成本费用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利润率得到提升。实现扣非净利润2.06亿元,同比+185.53%。2021年Q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8.55%,同比+4.14pcts;期间费用方面,期内公司发生销售费用(0.17亿元,-21.52%),管理费用(1.47亿元,+6.04%),财务费用(0.07亿元,-71.87%),研发费用(0.57亿元,+10.39%),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11.04%,同比-2.27pcts,创历史新低,公司提质增效工作成果显著。受此影响,销售净利率达到10.95%,同比+5.15pcts,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有望迎来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小批量、多品种影响产能调配),同时叠加新品爬坡后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下降(包含了固定成本的分摊减少及因制造升级带来的可变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在放量的基础上未来或将进入持续改善轨道。合同负债同期增长1579.17%,产品交付或将提速。期末公司预付款项达3.88亿元,较上期末+29.14%,较上年同期增长53.25%;合同负债达5.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9.17%,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业链高景气持续增强,产品交付速度或将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入持续上升轨道。增资安吉精铸,加快推进锻铸造行业产业布局。公司3月14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向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的方式增资参股公司航空工业安吉,以现金对航空工业安吉增资5,000.00万元。我们认为,此次增资有助于加快推进公司在锻铸造行业的产业布局,提高锻铸业务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高端锻造、铸造、增材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能帮助安吉精铸提升关键核心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做强精密铸造主业,并改善股东结构,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经营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新增产能释放在即,飞机&航发锻件扩张性需求驱动工期业绩高增长。公司作为航空锻造龙头企业,生产飞机机身机翼结构锻件、航空发动机盘轴类和环形锻件、航天发动机环锻件、中小型锻件,或将充分受益于锻件需求扩张趋势。为了迎接军用航空器武器装备换装和国产民机发展的双驱动高景气周期,公司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募集资金13.27亿和19.1亿元,用于先进锻造、民用航空环形锻件、关键液压基础件配套、高效热交换器、航空精密模锻和等温锻造生产线项目建设,以提高公司航空精密模锻件研制、生产配套能力,实现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国内军用飞机、商用飞机及国际商用飞机大型精密模锻件市场需求。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在年陆续完工达产,公司生产能力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公司在锻造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

Z券商:中航沈飞一季报点评。预计年归母净利润22.1/28.9/38.4亿元,同比增长30%/31%/33%,EPS为1.13/1.47/1.96元,PE为44/34/25倍。考虑未来业绩释放确定性。1、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8亿,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5.1亿,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同比增长61%。2、盈利能力: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为9.6%,同比下降0.3pct;净利率为6.6%,同比上升0.6pct。毛利率基本持平的同时净利率提升,主要原因为研发费用率下降、财务收益增多、信用减值损失减少等。3、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0.67%同比下降0.48pct;财务费用率-0.69%,与去年同期-0.4%相比财务收益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2-3年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大额预付款带来的现金流充裕。4、财务预算预示2022年高增长: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收407亿,较2021年实际完成额增长19%;计划实现净利润21.2亿,较2021年实际完成额增长25%。公司2018年以来均超额完成经营目标,预计2022年也有较大希望超额完成目标。5、收购吉航公司进一步完善维修业务布局: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和现金增资的方式取得吉航公司77.35%股权。吉航公司主要经营航空防务装备维修业务,2021年营收6.9亿、净利润1672万。收购吉航公司有助于公司加快批量修理能力建设,为未来先进军机保有量加大后维修需求的快速提升做好准备,维修业务有望为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又一重要拉动。国防军工当前估值增速匹配历史最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动加剧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军工企业经营韧性强、业绩释放确定性高,横向看具比较优势,多家军工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超预期,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叠加板块相对低估值,强烈建议加配国防军工。军工核心逻辑:“内生外延、内需外贸、军品民品“:持续推荐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动力等业绩弹性大的国防主机,后续将迎收入加速增长及净利率提升双击。建议关注航发控制、西部超导等核心原材料及中游配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计算投资回本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