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

1、中国设备行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激光医疗是专门用技术来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主要是用不同波段的激光与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从激光在领域里具体应用范围来看,激光主要用在诊断、治疗、美容、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而激光医疗设备是作为激光医疗开展的基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激光医疗设备的产业链上游为硬件供应商及系统服务商;中游为以激光器为核心的激光医疗设备生产厂家;下游为各类、家庭及个人。

目前激光医疗器械在医院、民营美容医院运用最为广泛,随着激光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和环保化的发展趋势,激光医疗未来有望惠及更多家庭及个人。

2、2019年我国激光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小幅增长

根据2020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牵头编写的《2020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我国激光设备市场实现销售收入达658亿元,同比增长)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2 或

}

医用无人机设计,医疗急救起奇效

无人机是未来交通工具的一个主流趋势,现今已经出现了各种无人机设计,按用途上来说主要有拍摄,探测,警用无人机。相信大部分人了解更多的应该是拍摄无人机,毕竟国内有一个国际知名的大疆无人机。前段时间京东已经测试启用无人机派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果。其实无人机应用于医疗方面效果是非常出色的,下面这款就是专门用于医疗的无人机设计Domino。


产品名:医用无人机Domino

医用无人机Domino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以超高速的运输方式将重要的药品安全的送到目的地。为此,它拥有最大的动力和最轻的重量,超薄的机身可以减少阻力,让它飞的更快,更快!


的确如此,急救急救关键关键就在于急这个字,无人机的多方面优点功能都能匹配医疗急救方面,碰上重灾区,自然灾害相信医用无人机一定能够起到很好效果和作用。

}

工业无人机属于民用无人机的一种,是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可远程控制的航空器,工业无人机主要用于协同或代替人工完成多种商业领域的任务,其通常搭载为完成作业飞行活动的装置或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工业无人机”归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39)中的智能消费设备制造(396),四级代码为3963(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目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巡检、消防救灾、农林植保是工业无人机主要的应用场景。所以,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工业无人机可分为地理测绘领域工业无人机、低空巡逻巡检领域工业无人机、应急管理领域工业无人机、农林植保领域工业无人机等。

2018年工业无人机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领域,目前国家关于无人机的政策对工业无人机产业链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游,如交通领域、应急安防领域、水域监控领域、天气监控、农林植保等。

2021年,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2020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9.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3.3%。

工业无人机发展社会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城镇化水平不断能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90220万人,城镇化率为63.89%,较2010年提升13.94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总数达91425万人,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至64.72%。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将从户籍制度改革、县改市、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制度安排和部署,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工业无人机发展技术环境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智能化技术与工业级无人机的不断融合,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年推动无人机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无线充电、视觉避障、手势控制、5G通信、集成芯片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机性能将实现大幅提升,随身携带、简易操作、长续航能力、自主反应将成为主要特点。同时,工业级无人机自身的技术也将不断地更新迭代,朝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无人机在行业的深化应用。得益于技术力量,工业级无人机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变革,未来可期。

近五年来,中国消费级及工业无人机都取得了高速发展,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58%及49.94%。中国民用无人机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逐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主要得益于供给端及需求端两方面的双重驱动。2019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2亿元,2020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约达273亿元。根据市场发展现状预测,前瞻初步预测到2027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

5G具有超低延时、超大带宽、超高可靠性的特点,相比4G拥有广覆盖、海量连接等优势。目前,已有部分无人机应用在4G网络通信的支持下运行,但受带宽、时延、干扰的影响较大。随着5G商业化进程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解决无人机行业应用里遇到的通信问题,赋予无人机超高清图传、超低时延数据传输、超视距飞行、异地控制等能力。而云计算平台可以为工业无人机行业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计算服务,是无人机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的产品发展共有三大趋势,一是多任务载荷,二是多任务载荷下的小型化趋势,三是智能自主化。其中,无人机智能自主化即无人机自动机场的应用,无人机自动机场可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助力无人机更快更好的解决应用领域的发展痛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无人机产业成熟化,工业无人机执行的任务呈多样化趋势,仅搭载普通小型摄像头等任务载荷无法满足其在测绘、巡检、农林植保的任务执行能力。其次,无人机的任务载荷重量更是影响续航时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将多种载荷与无人机更好地集成,以更经济的平台来执行任务是行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任务载荷制造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新型材料的不断推出,无人机任务载荷实现小型化将成为民用无人机领域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工业无人机常常应用于应急通信、气象探测等环境恶劣、复杂的工作场景,应用于包括海洋、山地、林地等多样化地形,人工操控稍有延迟可能发生撞机等危险事件。此外,国家对无人机的飞行安全等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对无人机的飞行动态,包括飞行轨迹、高度、速度等信息的追踪十分重要。自主智能化将提高无人机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运行安全性能,是未来大型工业无人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工业无人机主要需求场景及下游应用结构

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航空摄影、水利应用、农药喷洒、航空测绘、国土资源、旅游业、管线巡查、医疗业、海事监察、农业林业、物流运输、交通管制、气象监测、反恐防暴等。且随着工业无人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无人机应用需求的提升,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将更加深化、细化,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从结构上看,2020年中国工业无人机主要应用领域里,地理测绘占比最大,约29.27%,其次为农林植保和巡逻巡检,占比分别为24.85%和24.38%。

主要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现状及潜力——农林植保领域

农林植保无人机指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酒作业,可喷酒药剂、种子、粉剂等。工业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主要作用有事前预防、事中解决控制和事后补救三个方面

目前无人机在农作物的播种(授粉)、洒药、施肥,以及长势和病虫害的监测等方面无论与人工相比,亦或是与传统机械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无人机可进行远距离操控,工作人员无需与农药进行接触,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提高,同时无人机工作效率也比传统人工作业高的多。

我国植保无人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早在2012年第一架单旋翼无人机投入使用,2014年第一台多旋翼无人机投入应用。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植保无人机拥有量为70779架,较2019年同比增长77.51%。2021年植保无人机市场增速在80%左右,保有量约在12.7万架。

2015年以来,我国农林植保领域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19年达46.60亿元。在疫情、春耕、5 G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20年植保无人机再度迎来爆发,不管是无人机数量、种类还是应用、市场都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市场规模约达67.9亿元。在前两年政策补贴持续利好的情况下,如今行业企业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结合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现状及需求情况预测,2021年,我国农林植保领域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131亿元,未来几年,约将保持20%增速增长,2027年约达400亿元。

主要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现状及潜力——地理测绘领域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测绘测量在遥感测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可以机载多种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激光扫描仪、轻型光学相机等获取信息,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在实际应用中,为适应测绘测量的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信息,需获取正确、完整的遥感影像资料,无人机测绘技术可直接获取相应的遥感信息,并在多种领域中得以应用。

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进行航空遥感影像的拍摄发展前景良好,原因一方面是低空遥感被广泛认可,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比较其它遥感数据获取方式,测绘无人机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性价比高、方便携带运输、无场地要求、机动灵活 、受天气影响小等。

2 0世纪9 0年代,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开始民用无人机的研制,且将其应用于测绘领域。2 1世纪起,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中国起步并快速发展起来,带动工业无人机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地理测绘领域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达8 0亿元左右,2021年市场规模约在133亿元左右。无人机测绘专业化为各行各业的公司带来巨大价值,预计未来建筑、农业、采矿和测量领域的大公司将大量投资无人机地理测绘业务,到2027年,我国地理测绘领域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达642亿元。

主要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现状及潜力——巡逻巡检(能源)

工业无人机在巡逻巡检领域的应用可分为能源、交通和智慧城市等场景。在能源领域中,工业无人机可应用在电网、风机、光伏领域的巡逻巡检。在电网领域中,工业无人机可应用在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配网的巡逻巡检工作中。使用无人机在电网领域可实现高频常态自动巡检作业,解放人工,降低了成本,同时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和准确率。

目前在风机领域,主要依靠人工对风机展开巡检维护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人工拿高倍望远镜,或者高空下降目测检查,只能在远处进行拍照,没有实际意义。在风机领域中,工业无人机可应用在风机叶片检测、风机杆塔巡检以及风机输电线路巡检等场景,实现自主环绕拍摄叶片,缺陷自动分析,精细化高频常态自动化巡检作业。降低巡检人员安全风险,极大提升风机巡检的效率与准确率。

大规模的光伏电站一般设置在海拔高,阳光资源相对充足的山顶区域,人工巡检通勤难度较大,更重要的是,人工巡检光伏板效率极低,以一个40MW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为例,2名巡检人员手持设备将检查完所有的组件需8-1 0天时间,且需要根据经验判断组件是否存在故障,设备故障发现效率低,极大影响了电站的效益。在光伏领域中,工业无人机可应用在光伏区巡检和升压站巡检等场景,实现从“手持设备巡检”到“无人机自动巡检”的转变。解决企业在光伏巡检上通勤难度大、检查不全面,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极大提高光伏巡检的效率。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有交通系统压力同步增长。同时我国交通线路点多面广,传统巡查方式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大范围路网巡查,极端环境公路巡检等特殊需求。无人机可应用在交警、养护、路政和铁路等领域的巡逻巡检工作中,协助交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交通运行状况。

高速公路管理应用无人机可以实时监控路面交通状况,检查道路和桥梁安全状况,避免了公路管理人员在路上或者吊在桥梁上作业的危险性等。就监控道路交通状况而言,使用无人机的成本比传统的有人驾驶直升机要低得多。

主要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现状及潜力——巡逻巡检(安防/公安)

由于无人机的飞行灵活性,其拥有实时追踪目标、快速到达现场、高空监测地面的能力,因此非常适用于刑事侦查、安防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安防及公安领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无人机已被我国公安部门逐步用来实现辅助执法等功能,而今更是成为协助警务人员抗疫的重要工具。

巡检受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危险地段会危及到巡线工人的生命安危。同时,人工巡检受地理环境、天气环境及工作量的影响,巡检效率和巡检工作质量偏低。工业无人机因应用不受环境、地形等因素限制,巡检效率高等优势,在巡检领域逐渐应用,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也得到较快发展。2020年我国巡逻巡检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在66.6亿元左右,2021年市场规模约达到117亿元。结合下游市场需求环境及应用的渗透率,预计到2027年巡逻巡检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会达452亿元左右。

主要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现状及潜力——应急救灾领域

目前在我国消防部队的工作中,面对的火灾救援和社会救助工作越来越复杂,在野外救助、高层灭火、地震救援等领域的工作中,传统侦察和救援手段的局限性不断凸显。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无人机凭借其智能化的操作、指点飞行、视觉跟踪、主动避障等优势,消防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工作中,无人机便初露锋芒,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近两年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已从过去“只是空中侦察火情”升级为在火灾抢险中能拼能打的“单兵”。同时国家政策也支持无人机在此领域的发展,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在无人机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实力雄厚的单位共同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无人机合作机制”。近年来的地震等灾害中无人机侦察实践证明,无人机在灾情侦察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我国应急救灾领域工业人机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2020年工业无人机在消防救灾领域的应用规模约为2 4亿元左右。消防救灾领域的应用需求广阔,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技术发展进步的带动下,无人机消防救灾领域的发展前景可观,预计到2027年我国应急救灾领域无人机的的应用规模将达到7 2亿元。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戳“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