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代码是多少?

2014年艺传学院招生简章

一.新闻传播学类(0503)

1.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精通新闻、了解经济、熟悉经营管理,具备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媒体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适应媒体市场人才的需要,率先在国内提出以经济新闻为特色方向,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北京工商大学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新闻学专业的“经济新闻特色教学体系建设”获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2012年,新闻学专业的“以差异化、融合性、对接式为特色的经济新闻教学体系建设”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本专业实行课程练习、假期实践、专业实习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练习主要包括新闻采写、新闻摄影摄像、计算机辅助编辑、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业务课程实践练习;假期实践分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和专业小实习(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小实习,要求学生发表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新闻作品);专业实习即毕业实习。

    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导论、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新闻、经济报道、媒介经营与管理 、财经媒体研究、经济学导论、管理学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适合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及媒介策划等工作,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公关宣传工作。

2.广告学专业(代码050303)

    本专业旨在培养为市场经济服务,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掌握现代广告理论,具备良好的广告经营管理、品牌传播与广告策划创意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是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和北京工商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并设有专项奖学金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广告学专业培养为市场经济服务,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掌握现代广告理论,具备良好的广告经营管理、品牌传播与广告策划创意能力的应用型广告人才。 通过4 年学习和训练,将熟练掌握现代广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内外广告理论与历史;熟悉现代广告的业务流程, 熟悉广告的政策法规,具备从事广告调研、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发布的业务能力。 近年来,广告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one show/ 金铅笔奖”、“金犊奖” 等国内外重大广告比赛,获得全国性金奖6 项、银奖9 项、铜奖15 项,累计获奖800 多人次。

    市场营销学、传播学概论、现代广告概论、中外广告史、创意思维、品牌传播、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文案、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平面广告创意与制作、广告调查与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新媒体广告、优秀广告作品分析、品牌形象与设计、危机传播、广告专题研究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本专业毕业生进入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媒体、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会展公司从事广告创意、广告经营与品牌传播等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IBM、三星、飞利浦、中国网通、中国建行等知名企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导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奥美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等国际知名广告公司等。

二、设计学类(1305)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0502)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论与实用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强调综合创新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培养系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论与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设计实操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能够胜任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与布置、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

    本专业注重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广告设计与创意大赛,获奖人次超过千人,这些奖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品牌形象与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概论、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文字与版式设计、图形设计、电脑平面设计、创意思维与表现、创意摄影、影视编辑技术、影视语言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企业、媒体、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与品牌形象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工作。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奥美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法国阳狮广告公司、英国WPP广告集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

2.产品设计专业(代码130504)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交叉,具有熟练设计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设计沟通能力,能够整合设计、用户、商业和技术来创造新的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结合我校商科、工科的优势,适应时代和设计学科发展与人才需求,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表达、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熟练的产品设计技能,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设计相关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知识整合创新能力。

    本专业注重设计理论结合行业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近年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本专业在校生参与多项设计竞赛,获得了包括IF 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大赛在内的多项设计奖项。

    设计思维与表达、设计基础、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沟通、材料体验与模型制作、人机工程学、设计工程学、产品设计系列课程、产品系统设计、信息与服务设计、交互与体验、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等,以及相关选修课和相应的实践环节。

    学生就业专业近年来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或设计公司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界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动画和多媒体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历届毕业生广泛活跃在奔驰、摩托罗拉、广汽、比亚迪、爱国者、盛大等知名企业。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代码130508)

    本专业综合了计算机技术、UI 设计、艺术设计、动画、影视艺术等理论和知识,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网站设计、交互设计、游戏产业、动画、影视后期及虚拟现实设计等创意产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服务于国家大力扶植的创意产业,专业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年轻充满朝气,均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美术、设计院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把业界最新的信息引入到教学当中来,注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创意设计大赛并屡获佳绩。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好,拥有专业的动作捕捉系统、录音棚、摄影棚和演播室,拥有先进的高标清后期剪辑设备,以及动画工作室等,保障专业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开展。

    数字内容概述、三维软件基础(3Dmax、Maya)、二维软件基础、概念设计—造型及场景、视听语言、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3D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短片创作、影视后期技术、CG 商业插画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数码音乐制作与编曲、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市场调查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目前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本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在98% 以上。毕业生多进入新兴的数字娱乐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创意和宣传工作,有的毕业生在短短一两年里已经成为企业骨干力量,甚至成为项目的带头人。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联想集团、搜狐网站、瑞星科技有限公司、盛大网络游戏公司、新浪网、QQ 网站、当当网等众多新兴的数字产业。

}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材料加工工程 (080503)

  本学科培养目标:服务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主要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分析测试,全面掌握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了解材料学科前沿信息与发展趋势,能够在聚合物材料合成设计、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表征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的高素质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化学进展、高分子材料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加工新技术、功能材料、聚合物表面与界面、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等。

  01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实际民生密切相关的塑料的长期积累问题,减量化问题以及火灾安全性问题。主要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绿色食品包装材料、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发泡材料、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02 先进高分子材料:本研究方向注重学科交叉,研究开发关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先进高分子材料,涉及环境友好无卤素阻燃剂与阻燃材料、、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聚合物光电材料、高分子梯度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离子交换功能膜材料、功能性聚合物包装材料、以及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03聚合物成型加工: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聚合物成型加工的新技术和新装备、新工艺,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改性)、挤出、注塑、纺丝、吹塑、模压、发泡、硫化和固化等各种加工过程与工艺,发展新型的节能、高效、环保的加工方法与技术;研究各种加工方法和过程内在的流变学基础,描述加工过程中的熔融、输送、混合、反应、形变及结构变化等现象。研究各类先进的聚合物加工装备的加工原理和设计原理,开发新型的聚合物加工装备及采用计算机进行塑料机械模具的辅助设计。

  四、主要导师简介:

  许国志:男,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塑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阻燃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常务理事(常委),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技术协作委员会副会长等职。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两次获得轻工业部颁发的“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贡献奖”。目前正在承担“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全降解保水地膜》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加工与改性、农用与环境友好材料(降解与阻燃及轻量化)。

  温变英:女,教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讲《高分子材料与加工》、《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加工新技术》等多门本科生和主干课程,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纵向科研课题和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以及2项中日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2006年入选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高分子功能材料,聚合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等。

  项爱民:女,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要承担本科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涂料、高分子粘合剂、研究生高分子化学进展等教学课程,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科学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科技部项目《环境友好高阻透PVA薄膜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1项,取得了突破性技术进展。主持国防科工委项目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北京市教委项目多项。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委员。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近三年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4篇。主要研究方向事水溶性高分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功能聚合物材料加工研究开发。

01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复试专业课: 高分子物理

科目 1、有机化学 2、物理化学

  初试、复试参考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北京工商大学东区耕耘楼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85233 贺老师

}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代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